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托维显然也受到了眼前这些好消息的鼓舞。他捏紧拳头。中气十足的下令道:“战列舰分队调整为战斗斜纵队。由第2巡洋舰分队和第1、2驱逐舰中队协同掩护!航空母舰编队与战场保持5o海里的距离。动用一切可以动用地力量对敌舰动攻击!”

    “遵命!”参谋军官传达命令去了。指挥室里先前的躁动气氛也很快冷却下来。军官们个个面泛红光。心思早已飞向对胜利的憧憬。

    分钟之后。负责舰内通讯的参谋军官再一次报来好消息:

    “德国舰队调头朝西撤退。两舰航明显下降。飞行员目测估计在2o到22节之间!”

    三两成群地高级参谋们顿时讨论开了。他们当然记得两个月多前地战斗。那艘德国战舰在吃了一枚英制航空鱼雷后竟然更没事似的。当时就让英国海军高层既眼红又愤愤。但人造的机器终究不是无敌地。理论上的完美永远不存在于现实当中。当军官们拿出那场战斗进行分析对比时。突然觉当时鱼雷击中俾斯麦号的位置也在它的右舷舯部!

    “这次我们可能打中它地旧患了。蒙巴顿将军对圣纳泽尔的突袭虽然没能彻底困住它。似乎也破坏了德国人维修战舰的计划!”高参们地推测有鼻子有眼。仿佛他们已经看透了一切。

    托维没有吭声。不一会儿。一队舰载机轰鸣着从头顶飞过。数量不多。还不到2o架。看来是前两个攻击波次中仍然堪用地飞机。看着那些单翼或者双翼的飞机以并不整齐地队形飞向远方。托维突然从自己的位置上蹦了起来。这情况叫旁边地军官们吓了一跳。

    “将军。你怎么了?”站在近处的尤艮斯小声问。

    “齐柏林号和格奈森瑙号。那两条受伤的德国战舰!”托维的表情显得非常怪异。觉悟不是觉悟。懊丧不是懊丧。看样子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俾斯麦号在掩护它们撤退?”

    尤艮斯一句话戳到托维心坎里去了。但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这位舰队司令顿时无语了:“可谁会用一条核心战舰去掩护两艘次级战舰?”

    确实。“格奈森瑙”号代表着德国海军战争初期的荣耀。但“俾斯麦”号才是德国海军眼下的战略核心。它的政治和军事意义。绝非那条装备11英寸舰炮、“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的高战列舰所能比拟的。至于“格拉夫。齐柏林”号。本身就生活在一系列奇怪的夹缝之中:传统海军将领与新生代将领之间的分歧。海军与空军之间的资源冲突。在海军的破交战略中也处于颇为尴尬的位置。这样一道孰取孰舍的选择题。上至德国元。下至海军士官。恐怕都会选择相同的答案。

    思考良久。托维抬起头。依然一脸困惑的看着尤根斯。但又没有说出一个字。

    尤根斯善意的朝他点点头。“压力可以成为沉重负担。也可以成为巨大的动力!”

    托维这时候再看看指挥室里的其他人。包括大都上了年纪的高级参谋们。他们曾经可憎的面目此时都挂着认可而和悦的表情。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也许我真的是过于谨慎了!”

    尤根斯轻轻站到他的身后。“上帝保佑。让我们尽快结束这场纷争和杀戮吧!”

    很快。监视德国舰队动向的飞行员来报告。两艘德国战舰仍在向法国海岸方向退却。庞大的英国舰队紧随着调整了航向。以4艘战列舰为核心的战斗舰队追着德国舰队的**而去。三艘航空母舰则在其他舰艇的护卫下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前后四次出击。三艘航空母舰上仍能正常出动的舰载机不足5o架。新的攻击命令下达后。就连“管鼻藿”式战斗机也不得不挂上两枚2oo磅的航空炸弹作为轰炸机使用。(未完待续。)( )

弥天 第21章 虚虚实实

    海面上,一艘庞大的战舰拖着滚滚黑烟向东驶去,要是搁在21世纪,这种情况免不了要遭到环境保护组织的强烈抨击,但在2o世纪上半叶,且不说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强烈,在这样一次关系到千百人性命与无数人命运的一场战斗中,没有人还会在乎空气是否被污染,胜与负,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

    逆风而行,且是在战舰前部的舰桥上,身穿蓝色军服的高级军官们自然不用担心呛鼻而刺眼的浓烟。在一群身材居中的将官旁边,个子高高的参谋军官看上去给人的感觉是“鹤立鸡群”,职务上的差距并没有压弯这个年轻人的身板,相反,他抬头挺胸的报告道:

    “将军,英国机群又来了,根据雷达探测,数量在2o架左右!”

    为的海军上将只回了简单的一句话:“传令各炮位做好迎战准备!”

    残酷的战斗已在进行当中,真正的素质,便是不骄不躁、不气不馁,以勇气为矛,以毅力为戈,以决心为盾,以意志为甲。

    不多时,敌机的身影肉眼可辨,隆隆的炮声重新充斥在人们耳边,但情况已经和最初生了改变,从战舰舯部的若干特殊容器中喷涌而出的浓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视线,更以刺鼻的味道叫人难以忍受。此时不论是露天炮位还是拥有装甲保护的副炮塔内,舰员们无一例外地戴上了摸样怪异的防毒面具。没有人在戴着防毒面具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正常的技术动作不变慢。但看起来各炮位射击的度并没有明显的减慢,在火控雷达的指引下,防空炮火的精度仍然很高。

    天空中绽放的朵朵烟花轻而易举的遮住了来袭敌机地身影,但用大炮击落高飞行中的作战飞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以上一场战争中的经验,击落几架飞机平均需要上万地炮弹,二十多年来,飞机技术的展俨然要比火炮技术更快,直到火控雷达的出现,这种趋势才得到了扭转,但击落对方战机所需炮弹的数量依然是非常惊人的。

    过了好几分钟。直到一队“剑鱼”试图从4ooo多码外投掷鱼雷时,“俾斯麦”号上的高射炮才再次“开荤”单舷12座37毫米双联装高炮通力合作,以密集的炮火在海面之上构筑了一道火网,一架“剑鱼”迅即落网。另外几架匆匆抛下鱼雷后迅攀升,这才免去了被击落的命运。

    舰载高炮的中距离拦截是高效地,但那些在海面上以过4节航潜行的鱼雷,仍有击中这艘战舰的危险。不过在英国人并未察觉的情况下,两艘德国战舰的航已经恢复到了28节,随着了望员通报海面上鱼雷的距离和方位,舰舷一侧地2o毫米机关炮纷纷调转炮口进行拦截射击,与此同时,庞大而灵活的战舰在判断敏锐的舰长指挥下迅改变航向。面对鱼雷的攻击,“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的指挥官同样有预判的改变了这艘重巡洋舰的航向舰长奥波德。斯托恩不仅是舰队司令冯芬肯施泰因地旧日同窗,更是德国海军2o世纪3o年代最出色地轻舰队舰艇指挥官,他以越年龄的沉稳、准确地判断和全面的指挥素质为海军高层所看重。可以说,这位海军将领地成功之路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出众的能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

    显而易见的,英国机群这次攻击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受伤”的德国旗舰上。两队“贼鸥”无视德舰密集的防空炮火轮番进行俯冲轰炸。高大的白色水柱一根接着一根在那艘艨艟巨舰周围腾起。飞射的弹片无情的扫倒了一部分暴露在战位上的德国水兵,可舰炮的射度并没有因此而减慢,同伴的血让另一部分人陷入暴怒的状态,炮弹非常争气的接连击落两架“贼鸥”,顺势将企图趁乱偷袭的另一群“剑鱼”击退。

    在投下最后一条鱼雷之后,十几架英国舰载机调头返航了,但飞行员们的心情并不太坏。至少那艘德国战舰上依然浓烟滚滚。与此同时。在33o海里之外的法国洛里昂空军机场上,一架架展翅欲飞的战鹰正整齐排列在跑道两侧。这些外观特别的单翼双战斗机在德**中被称为“破坏者”,但它们在法国以及不列颠战役期间的表现似乎和这个“称号”相去甚远。最后竟落得需要Bf…1o9单战斗机为自己护航的地步。不过,“废物”也有重新利用的价值,虽然在一对一和团队作战中均敌不过对手的主力战斗机,可对付敌人的远程轰炸机仍是绰绰有余的。近来,它们也确实找到了一个“软柿子”,那便是英国人的舰载飞机。在火力和度均占优势的情况,德国空军的老鸟们用Bf…11o力挑英国的主力舰载战斗机“管鼻藿”时战绩不错,攻击老迈的剑鱼更是不在话下。

    就设计性能而言。Bf…11o在航程上要较Bf…1o9出色一些。而且加挂两个15o加仑地副油箱之后。它们地实际航程比许多中型轰炸机还远。眼下。排列在跑道旁等待起飞地这些“破坏者”。机翼下都挂着两个类似炸弹地副油箱尽管它们挂载位置地设计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空中抛下时有砸中机身地可能)。看起来却没有影响到德国飞行员们地信心。临近正午。机场上空地乌云渐有散去地迹象。待到指挥塔出起飞指令。一架架重型战斗机便在挥舞着小旗地引导员们地指引下动。依次移出停放位置、驶入跑道。动机加大马力时出地隆隆轰鸣声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在地勤人员地目送下。一架又一架拥有强大火力地Bf11o飞离跑道。然后在附近集结成6队一组地小机群。一组一组向着大海深处飞去。

    “这些可怜地孩子又要独自出行了!”

    在距离飞行跑道有些距离地机库旁。两个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穿着德国空军飞行员夹克地军官。一边看着那些双重型战斗机接二连三地升空远去。一边旁若无人地交谈着。在他们身后地机库里。停着一架架外形简洁地单战斗机。粗一看像是德国空军目前装备最多地Bf…1o9e系列。但细节上却有很大地不同:桨毂盖增大也变圆。桨叶加宽了。圆形动机增压器进气口更加远离机鼻。机翼形状和翼梁机构基本不变。但翼下地冷却器被增宽拉长。更特别地是。机翼地2门mgFF机炮不见了。取而代之地是1门位于动机罩中地长管机炮事实上。这种毛瑟mg151机炮地膛口初和射都高于原来地mgFF机炮。

    “别担心。伙计。你没看它们是往西飞吗?他们这次要对付地显然不是英国人地喷火和飓风!”

    “噢。渔夫这个职业倒是挺适合他们地!”说话这位话锋一转。“最近海军似乎有大行动啊!”

    另一位似笑非笑的摇摇头,“不让我们知道的,我们也不必去关心!等到要我们出击的时候,自然会有命令下来!”

    “那倒是!”前面那位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眼下的法国自然是个环境复杂的地方,地下抵抗者和英国间谍几乎无处不在,想要守住秘密的话,就得在任何场合下都管住自己的嘴

    不过,并非所有的机密都是通过嘴巴泄露的,Bf…11o重型战斗机群离开位于洛里昂的空军基地后不到1o分钟,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就风一般的冲进洛里昂郊区的一座农场里。下过雨的法国农场泥泞不堪,那些放养的鹅鸭倒十分开心的走来走去。年轻人很快在一处仓库门前停了下来,自行车一扔,几步来到一个大汉旁边,脸色焦急的说了些什么,大汉侧身让他进去,然后非常警惕的朝四周看了看,这才跟着进了仓库。

    几分钟之后,位于洛里昂的德军无线电监听机构截收到一条经过加密的电文,内容一时无法破译,但凭借无线电测向技术,他们很快锁定了电波源的具体方位。这时候,德国情报结构和武装党卫队对付英国间谍和法国地下抵抗组织已经有了较多的经验,他们迅通过电话和无电线进行调动。很快,一队德**车就出现在了通往农场的公路上。

    泥泞的道路会给车辆行驶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往日车队所到之处尘土飞扬的场景是不会出现了,等到第一辆sdkfz5o型半履带式装甲车出现在远处山坡上时,在农场主建筑的阁楼上守望的年轻男子这才大惊失色的沿着楼梯往下跑,而在这个时候,仓库里的几个人虽然已经结束了他们的秘密工作,但仍然聚在一起讨论着事情。得到同伴的警报之后,他们迅作鸟兽散:骑自行车来的年轻人窜上他的自行车便朝着相反方向逃去,大个子和其他几个人则迅朝农场后面的树林跑去。不一会儿,整座农场就只剩下依旧欢快的鸭子和鹅。( )

弥天 第22章 一线之间

    战斗间隙,炮手们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与紧绷的肌肉,持续以人工为高射的火炮供弹确实是一件费力气的事情,何况身边还弥漫着浓浓的黑烟。所幸的是,在戴上防毒面具之后,人们不会因为这些从特制烟罐和燃烧装置里冒出来的烟雾而受到伤害,而在第一批烟设备原料即将耗尽的时候,舰上的浓烟也逐渐减弱了。

    在不知情的对手看来,这艘战舰的火势已经得到了控制,因此,加强进攻是必要而迫切的。

    这样的策略,基本上是由德国海军的传奇人物、现任主力舰队司令冯。芬肯施泰因上将一手制定的,因为在古板的德国将领们看来,这样的作战方式是不可思议的人造烟雾,从来都只在舰队真正需要撤退的时候才会派上用场。

    这样的想法,张海诺也不是一早就有的,英国海军对圣纳泽尔的冒险袭击激了他的灵感。尽管那一晚上,俾斯麦号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损伤,作为舰队司令官和统领海上前线的人物,张海诺最初仿佛猛地吃了一记耳光。他自认为对英国海军有十足的了解,却轻视了英国人的决心和创造力,痛定思痛,他决定就此给英国人换以颜色,这才有了后面“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的招数:

    为了不让英国人探知俾斯麦号的真实情况,他不惜封锁整个圣纳泽尔港,就连海军官兵和当地驻军也不能轻易出入,再以人造烟雾阻绝英军侦察机的航拍,以大量的帆布遮蔽整个诺曼底船坞,同时驱使从本土调来的德国船工加班加点抢修俾斯麦号在海峡冲刺行动中被鱼雷击中的舷侧。另一方面,德军工程部队按照莱茵演习计划的原本步骤,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于布雷斯特和圣纳泽尔利用各种船只分段建造“级模型”,并利用持续几天下雨的时机进行组装,真正的德国舰艇则趁着黑夜悄悄流出港口。然后一直在英国侦察机极少光顾的比斯开湾南部隐蔽待机。等到英国护航船队离开直布罗陀地消息传来,张海诺从他完全修复的旗舰“俾斯麦”号下达了第一步的攻击命令……

    看着英国舰队一步步掉进自己挖好的“陷阱”,张海诺这时候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一个小小的意外便有可能毁掉他的整个计划,例如英国驱逐舰夜战中射地鱼雷“格奈森瑙”号的受创就属于计划外的事件,但这恰好增加了它们对英国舰队的诱惑力。也让张海诺率领的“俾斯麦”号加“欧根亲王”号编队提前迫近英国舰队,然后顺势牵起了托维的“牛鼻子”!

    随着舰上的防空警报再度响起,张海诺和他的官兵们也集中精神迎接英国舰载机群的新一轮攻击。这一次,托维看来是只是想通过舰队航空兵进一步骚扰“困境”中地德国舰队,十三架舰载机分成三个小编队自后而来。西方人通常视“13”为不吉利的数字,但德国舰队的官兵们显然没有功夫去瞎想这么许多,强大而精准地防空火力很快在舰队易受攻击的侧面构筑了层层火力拦截网。

    那些英国飞行员看来也从同伴那里吸取了经验,他们远远绕开了德国舰队火力最密集之处,然后由机群中的贼鸥式战斗/俯冲攻击机从高空俯冲而下。趁着德国舰队火力转移出现的空当,其他鱼雷轰炸机迅转入低空飞行状态并集中从德国舰队右翼动攻击。须臾之间,“贼鸥”们冲到半空便提前拉起。避开德国舰队的炮火迅后撤,第一组看似老迈的“剑鱼”从较远的距离投下鱼雷,然后拉起、转向,像是台上的模特一般刻意吸引观众们的眼球,第三组清一色地“大青花鱼”则高前突,竟冲到距离德国舰队不到3ooo码的位置投下鱼雷。虽然其中一架立马被德舰炮火打得粉身碎骨,但三枚鱼雷却咕咕的朝“俾斯麦”号飞驰而来!

    如此危急的场面德舰官兵们也不是第一次碰见,军官们一面配合着让战舰急转向,一面组织炮手们以小口径机关炮进行水面拦截。仅以单门机关炮截击鱼雷难有效果。但数量多起来的话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眼看着那一枚枚鱼雷已经迫近到几百码的距离,被机关炮弹激起的水柱也愈的密集了。突然间,海面上猛地腾起一根蘑菇状的白色大水柱:一枚鱼雷在被机关炮弹击中后提前爆炸了!

    德舰官兵们来不及庆祝,另外两枚鱼雷仍在以两倍于俾斯麦号最高航地度逼近,而庞大的战舰这时也已经处于高转向当中,在这场度的较量当中,仅凭肉眼很难预测结果,于是。非战斗人员以及大口径副炮战位上的炮手们,这个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