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洋溢地朗读了《悬崖边的树》那首小诗,并作了深刻的分析,虽然,我不
能不有些愧赧地感到,她的话是有点溢美了。我感激她,二十多年以来,我
一直以痛苦的沉默来承负泼在我身上的污秽,而现在我听到了一位不识者谈
到我时用的是亲切的语调,是以同志相待的诚恳的语调。那以后不久,我的
问题终于得到了全面解决。我在激动的心情中过了一个失眠之夜,在意识到
我的处境已经完全改变时,我惊奇于自己是怎样熬过了那漫长的二十多年
的。但更多地我是在一种兴奋的心情中望向前面。我觉得自己是站在一个新
的起点上。
十在新的形势下,道路是宽阔的。而当我向前走时,感到步履有些迟
缓。
因为,无论如何,我学习写诗已经有了这么多年了,对于诗,有了较
多的理解,因而对自己也就有了较高的要求。我愈来愈深地体会到:诗是心
的歌,它可能是如火一样喷射而出的,也可能是像山泉一样淙淙流出的;它
可能像大江那样汹涌,也可能像深潭那样宁静;它可能像森林那样深邃,也
可能像白云那样轻柔;它可能像高山那样雄伟,也可能像草上的露珠那样晶
莹? 。。但无论如何,那都是通过作者的心灵所反映的对现实的感受。在我
所写的诗中,我自认为稍好的就是那有一点真正的激情的。我不喜欢,以至
羞于重读也怕人提到的诗,是那些缺乏真情实感或感情浮夸的。诗的致命伤
是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而恰恰是诗最容易流露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
我读别人的诗,某些诗引起了我对作者智力或机智的赞叹,而我喜欢
的是那些由于作者的心灵的颤动而引起了我的心灵的颤动的诗,是那些由于
作者的高度精神境界而提高了我的精神境界的诗。诗人所表达的情景、意义
可能于我都不陌生,但是通过了诗人内心的反射,就不仅使那些情景、意义
产生了热力和光彩,有了一种特殊的魅力,而且更多了一种我无法用语言表
达出来的东西,一种特殊的魅力,那甚至不是用“神韵”、“意境”这类的说
法可以概括的。而诗的力量往往就在这种难以表达的感觉中间。梁宗岱先生
说过:“一首有生命的诗的创造也必然是诗人的自我和人格的创造。作者在
执笔前和搁笔后判若两人。”说得很好。由于诗(有生命的诗)真实地表达
了自己的感受和感情,诗人的人格也必然会在诗中显现出来。由于诗人一定
会努力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好的东西,在一首诗的创造过程中,他的心灵也会
得到一次升华和澄清。A?托尔斯泰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过:“作家是和他
的作品一道成长的。”我自己写的稍稍还可以一读的诗,特别是在艰难的岁
月中所写的某几篇诗——在那些诗的创作过程中,对这一说法有一点体会。
因而,我认识到,对于一个写诗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对现实的感受和感情:
那里面体现着他对生活的态度,渗透着他本人的思想、气质、生活积累、审
美水平? 。。
技巧可以学习,这些却是不能强求的。而首先正是这些决定着一首诗
的好坏。
而我也从来没有认真地学习过技巧。我只是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地摸
索到一点经验。
我极少事先进行诗的构思。生活中某种情景触动我的诗情(那有时是
一种朦胧的感觉,有时又像是流星似地一闪),在写作过程中,我力求形象
地去表达这种诗情,去深入地开掘这点诗情,这样逐渐完成一首诗。我大都
是在诗写成后,再回头看自己是怎样构思的。而我深深体会到,要表达这种
诗情并不容易。有时候,我的感情还没有达到可以写诗的燃烧点,我自以为
是被现实所触发的诗情其实是虚浮的,不过是认为这题材很好,有着“我要
写一首诗”这样的愿望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写出的一些句子大都是理
性的产物。如果我想挤压自己的感情,那就显得造作。我知道这都是非诗的
东西,因而不满,半途而废。也有这样的时候,我的原是朦胧的感受通过反
复地探寻而逐渐明朗了起来,感情逐渐激动而凝注了起来。我逐渐沉浸到了
对象中去,对象逐渐融入了我的心中。我就进入了最好的创作状态:兴奋、
愉悦,全身都处于紧张中。代替那些理性产生的语言,为感情所孕育的语言
自然而然地流出了,想象力活跃了。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写出像样一点
的诗。——写出的是一首真诗还是非诗,诗人自己首先就会感受到。
有人问罗丹是怎样进行雕塑的,他的答复很简单:砍掉那些多余的东
西。而我认为,对于诗,就是要砍掉那些没有经过自己的血滋润的东西。
我写过不少直抒胸臆的诗,也写过象征性的诗(如《铁栏与火》等,
写过少数近似现在所谓“朦胧诗”的诗(如《沙漠和海》)等。我也尝试过
运用不同的调子,或热烈、或冷峭、或含蓄、或奔放? 。,那都是决定于我
的所要表现的题材,所要表达的感觉和感情。在写作过程中,我常常在意义
相同或相近的词中推敲那词感在感情色度上的微妙的差异;推敲同一意义用
不同的语句或方式来表达的那语气之间的微妙的区别,那也都是为了要比较
准确地表达感受和感情。而这样也就形成了诗的形式。因而,我认为,写诗
的技巧不是独立自在的东西,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的内容的需要。我愿意读那
些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的诗,不怕它“新、奇、怪”,只要它是真实
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感情(对那感受和感情的评介另当别论),怕的是仅
仅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新、奇、怪”。而对我自己来说,由于驾轻就熟,容
易墨守陈规,我应该在保持诗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新的
探索。
这几年来,无论是祖国的形势还是文艺界的形势都是大好的。我的处
境有了根本的改善,我理应写出很多的诗。事实上却写得很少。这一方面是
愈来愈感到写诗、特别是写出一首有生命的诗,是不容易的,不敢也不愿随
便提笔;另一方面,我逐渐进入老年,感情不像年轻时那样能敏锐地感受生
活,处境改善后,也不像在漫长的艰难的岁月中那样能深切地感受生活。—
—也许是前一方面的原因更影响了我。因为,我当然也还是对我们的时代和
现实生活怀有激情。我对于写诗的矜持的态度其实是不必的。应该尊重诗,
应该对自己有较严格的要求。但也还应该歌唱——发一点光,哪怕是微弱的
光,只要它是出自我内心的热,只要它是时代光华的反射。所以,即使步履
迟缓,我还要继续我的诗的道路。不过,我得时时提醒自己记住谢德林的那
句话:我发誓:当我的心不再颤栗的时候,我就放下我的笔来? 。1983
年5月 初稿1985年11月再稿附记:这原是应雁翼同志之约,为《中
国诗人》写的一篇东西,但写完后又很犹豫,没有寄出去。现在重新又整理
了一下。
我所谈的是我自己学习写诗的情况和一点体会,不知道对读者是否有
一点参考意义。我原还写过一篇《从诗想起的? 。》,也是相近的内容。这
篇可以算是那一篇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