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香世家-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陶氏是在与自己调笑,书华不好意思接话,索性换了个话题:“等到大舅妈回去的时候,帮我捎些小玩意儿给明倌儿,让他也知道知道我这个表姐的好处”

陶氏明白她是在害臊,便索性收起笑容,与她正色道:“我知道你心里羞,但我刚才说的那事儿对你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女人若想要在后院站稳脚跟,除了有厉害的手段以外,还有就是孩子。只要你有了孩子,就没有人能够撼动你正室的地位,即便将来有一天你年纪大了,跟相公的感情也淡了,但你只要膝下有子,就照样还是你的正室,你这一辈子也就算是有始有终了。”

书华受教地垂下头,静静听着。

“我听说庆远候府里是不能纳妾的,但是男人若想要花心,即便没有了妾室,也还有通房丫鬟和青楼柳巷。作为未来的当家主母,你所要掌握的,是整个庆远候府的利益,外面的女人只要没有伤及到候府名声,你就可以睁一眼闭一只眼;后院里的女人,只要没有蠢到明目张胆地对付你,你就让她们那些个下溅的婢女互相去咬对方。你要记住,你是正室,是庆远候府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进候府的,你和你的孩子才是候府未来的主人,即便你今日无法将那些挑衅你的敌人连根拔除,但到了将来的某一天,你一定能让他们消失得无声无息。”

一想到小侯爷可能会与别的女人厮混,书华的手指下意识地收拢一下,道理她是明白的,只是有些事情不是光靠道理就能讲得通的。

人之所以区别于草木,在于一个情字,时间任何事情的决断,也无外乎情理法三个字。然而,情却是摆在第一位的。

如果事事都只讲理而不念情,人这一生未免活得太寡淡。

陶氏似是猜到了书华的想法,便又道:“不是说感情不好,只是说感情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祸绝对大于利。你现在还年轻,在你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你会觉得感情和男人是你的一切,等你有了孩子,有了需要你依靠的存在时,你就会明白,孩子绝对要比男人来得可靠得多算计不是每个女人与生俱来的,但却是每个母亲与生俱来的。”

最后一句话,让书华微微一愣,如果将来有一天,她的孩子陷入危险了,她会不会不择手段地去将引发危险的祸端尽数铲除?

答案很肯定,她会。

第57章成亲(上)

陶氏知道书华是个能拿主意的人,即便将来嫁到了候府,应该也不会犯什么错事,只是作为过来人的陶氏,深知作为新媳妇儿时候的艰辛与委屈。

这是一条修行路,饶是再苦再累,也只能咬紧牙关忍着,人说前年的媳妇万年的婆婆,只有忍过了这关,这一辈子才算是熬出头了。

陶氏又拉着书华说了好些贴心话,为她把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都挑出来说了个大概,然后教给她应对的方法。

书华一边老实地听着,一边在心里暗自佩服,不愧是在白家当了这么多年的主母,做什么事情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手段,既不用得罪人又能够将事情处理得漂漂亮亮,这样的女人若是放到现代,那绝对是个超级厉害的事业型女强人。

在教完为人媳妇的道理之后,陶氏还顺道为她讲解了洞房之夜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饶是书华原本是现代人,听到陶氏那么直接地描述这种事情时,也忍不住羞红了脸皮。

说完这些事儿,陶氏又跟她说道:“你嫁过去之后,第一件大事情就是要生出个儿子来这一回来汴京,我特意将家里专门用来调理女人身子的秘方过来,以前婆婆让我用过,嫁到白家没有半年功夫就坏上了,还有你三舅妈,她也用了,成亲没多久就也有了身孕。你嫁过去之后记得按时服用,保管灵验”

书华点头应下,先不管那秘方灵不灵验,光是陶氏的这份贴心,就足够让她觉得感激了。

晚饭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又好好似说了好些话,开国公府里有了就别的热闹气息。

饭后,大家各自回到房里休息,书华独自躺在床上,思量着陶氏与自己说的那些话。那些话从理智而言,都是正确的,她若想自己的日子好过些,也势必要照着那些法子去做。可要真让她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去跟别的女人欢好,她这心里必定是比吃了黄连还要苦涩。

婆婆的刁难她可以忍,毕竟对方是长辈,年纪有那么大了,能忍就忍吧。而且她与侯爷夫人见过面,侯爷夫人并不是什么蛮不讲理的人,只要尽力地哄着供着,日子总是能够过下去的。

但要小侯爷真的出去花天酒地,她真不保证自己会不会被活活气死,或许她将来也会变得和陶氏一样,将感情之事都抛诸脑后,只用理智去生活。

书华仔细想了一想,觉得这事儿不是没有可能,没有感情的婚姻生活放在古代社会,其实非常的普遍,女人阻止不了男人的花心,就只能阻止自己对男人的感情,等到感情淡了没了,什么爱啊恨啊也就一起没了,生活自然就变得轻松平和了。

到那时候,她只要顾着带孩子和侍奉公婆就好了,其他的事情她就当做不知道,陶氏说得对,只要事情没有伤及到家族颜面,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最后,她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生孩子,只要有了孩子,不论将来与小侯爷之间变得如何,至少这个孩子还是她的,她的心里总归是有个依靠的。

越想越多,也越想越心凉……她将被子拉高,盖过鼻子,只露出半张脸,她该不会是得了婚前忧虑症吧?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整个开国公府都忙得不可开交,幸好有大舅和陶氏帮忙顶着,要不然就光靠着书华和书才两个人,绝对得忙死了去。

关于陪嫁丫鬟的事情,书华特意将青巧、君翠、君瑶和君庆叫到面前,单独询问她们,是否愿意陪嫁。如若不愿意,她也不勉强,可以按照她们自己的意愿,或是嫁人或是放归。

君瑶和君庆都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书华心里也觉得欣慰,这几个人都是她平日里用惯了的,要是忽然换了别人,她还真有点不大习惯。至于年纪稍大点的君翠,说是想要回老家去侍奉祖母,年纪渐大的父母也希望她能回去嫁人生子,书华心里虽然有些惋惜,却也没有强留,很干脆地答应了她,并且给了她一笔不少的赏钱,算是尽了她们这些年的主仆情分。

这三个人都好办,只是对于青巧,书华有些犹豫,她是真心舍不得这个好丫头,但又不想真的委屈了她。

青巧本人却是坚决地表示,小姐到哪儿她就到哪儿。

最后书华将青巧单独留下来,亲自问道:“那你和尹阳的事儿呢?难道就这么算了?那可是你终身的幸福呐”

青巧脸上一红,随即硬着头皮说道:“奴婢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遇见了小姐您这样的主子”

书华一愣,随即敲了一下她的脑袋:“小丫头片子,年纪轻轻的,你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青巧不敢还嘴,却也不肯退步,只是犟在那儿,态度非常坚决。

最后这事儿,还是以书华的暂时妥协而告终,说到底这都是青巧自己的人生,书华只能为她制造选择的机会,至于青巧最终的选择……却不是书华可以强求的。

陪嫁丫鬟书华自己定了三个人,后来二哥又特意从自己房里把紫灵给调了过来,但却被书华给拒绝了。她知道紫灵是二哥房里的大丫鬟,伺候二哥许多年,对二哥也是知冷知热的,算得上是个可靠的好丫鬟,如今要是给她送去做陪嫁丫鬟,那二哥今后怎么办?

最后挑挑拣拣,书华要走了之前侍候过静萱表姐的兰静,四个陪嫁丫鬟定下来之后,她自己又挑了三房陪房,都是沈家自己的家生子,知根知底,做事又稳妥,用起来也觉着踏实。

除了陪嫁丫鬟的事情有些伤脑筋以外,婚事的其他事项进行得都还算顺利,只是书华被他们拉着转来转去,这边要裁制衣裳,那边又要打造头饰,另外还有牢牢记下所有婚礼上的礼仪细节,忙得晕头转向,这倒让她将那些个乱七八糟的心事给抛到了脑后。

两个半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到了成亲的日子。

天还没亮,书华就被人从被窝里透挖了出来,洗漱完毕之后,就迷迷糊糊之中被一群丫鬟围在屋子中间捣鼓,她感觉的自己像是个洋娃娃,任由丫鬟婆子们摆弄。

所有的丫鬟婆子又陶氏亲自指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唯独只有书华还处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不能怪她神经太大条,主要是她这些日子里真没睡过一个好觉,她每天晚上要不因为想得太多睡不着,就是为了背记婚礼仪程没时间睡,昨天晚上好不容易睡着了,却不想才睡够一个时辰,青巧就来**了。

嫁衣喜服穿好之后,书华又被推到了梳妆台前做好,不过正式上妆之前,还需要由喜婆来为她开脸。

当那位满脸堆笑的喜婆拿着一根极细的线绳,在书华脸上刮第一下时,书华被疼得全身打了个激灵,所有的睡意瞬间消散她知道这是新娘子出嫁前的规矩,不可以有商量的余地,即便是疼,她也只能咬牙忍着。

偏生那个喜婆还笑得特别开心,嘴里不停地说着吉利话,手上功夫一下接一下,疼得书华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等到开完了脸,青巧立刻递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喜婆接过之后,又说了好些吉利话,这才欢欢喜喜地走了。

书华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那种生疼的感觉似乎还没散去,心中真是对那个喜婆恨得咬牙切齿。

在陶氏的指挥下,青巧等丫鬟立刻又围上来,抹脂搽粉,梳妆打扮,一个个都睁大眼睛仔细地干活,唯恐有半点差池。直到这个时候,书华才有了点紧张感,是啊,今天是她的婚礼,她从今天开始,便不再姓沈,而是姓楚了……楚沈氏,这就是她今后的代号,至于书华这个名字,除了二哥以外怕也没有几个人会记得了。

她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面,双手叠放在腿上,眼睛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脑海里想得最多的不是今后与小侯爷的幸福日子,而是从前与二哥度过的时光。即便是父亲去世,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依旧相依相偎地走过了这么多年,她不曾见过这一世的母亲,对这一世的父亲也没什么特殊感情,唯独对这个二哥,却是极为敬重。

想到她离开之后,二哥就要独自生活,心中不免生出浓浓的不舍与担忧。其实在此之前,她就劝过二哥,让他快些娶个媳妇回来,可是二哥总说这事儿不急,全然不放在心里。

书华虽然心里急,却也不敢逼得太紧,她希望二哥能找到个称心如意的好妻子,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眼下她就要出嫁了,她愈发为二哥担忧起来,陶氏在旁边瞅见她抿紧嘴角的模样,以为她是在紧张,便弯下腰握住她的手,温厚地笑道:“从今以后,你就是别人家的姑娘了,如果有机会,记得常回家来看看,我们都会时常想你的。”

书华微微垂下眼眸,低低地应了一声。

如此折腾了两个时辰,妆容方才全部布置妥当,陶氏又与书华将那些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仔细嘱咐了一遍,书华也不敢再走神,专注地将陶氏的话记下。

直到巳时三刻,前院忽然派了人来,说是楚家的迎亲队伍已经到了开国公府的门口,请新娘子立刻准备出门。

陶氏叫人为书华盖上大红的盖头,然后回头看了一眼所有的丫鬟婆子,确定了所有人都准备就位,满意地点了点头。她最后又问了书华一句:“准备好了么?”

书华紧了紧手指,小心地点下头:“嗯”

陶氏微微一笑,回头冲众人摆了摆手:“走吧。”

第58章成亲(中);

汴京和苏州的婚嫁风俗不一样,成亲时候新郎不亲迎,由喜婆与叔伯带着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口接新娘子。

书华被人牵引着来到前院,再由大舅将她牵出开国公府的大门,外头炮竹声震耳欲聋,唢呐与锣鼓的乐器声更是此起彼伏,周遭全是众人的恭喜之声,还夹杂着大舅与陶氏细细叮咛的嘱咐。

书华被喜婆搀扶着上了花轿,坐定之后,她不由得松了口气,总算过了一关。

可就在轿子被抬起来的那一刻,她不由得全身绷紧,下意识将手扶上旁边的窗喙。

这轿子不同于平日里的轿子,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由八人共抬,平稳性很好。再加上这次迎亲选的是平缓大道,她坐在里面几乎感受不到什么摇晃。

外面的唢呐锣鼓声一直没断过,书华原本紧张至极的心情渐渐缓和了一点点,她知道负责这次送亲的二哥,他此刻应该就坐在后面的蓝呢铜顶轿子里。

想到有二哥在身边陪着,她的心便也踏实了下来。

这一路吹吹打打,走得极为缓慢,平日里只需半个时辰的路程,这次却整整花了个把时辰才到。

花轿落地,一直等候在侯府门口的小侯爷的眼睛也亮了起来,他按照喜婆的吩咐,拉开手中的长弓,瞄准轿门射过去。依照当地风俗,说是这样可以祛除新娘在路上可能沾染的邪气。

坐在轿子里面的书华紧张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这三箭要是射歪了,喜事直接变丧事,她穿着这身嫁衣就能去见阎王了。

好在小侯爷自小征战沙场,骑射功夫非常好,这三键出去,正中轿门上面的最中间,让旁边围观的人全都禁不住拍手称赞。

书华松了口气,直到喜婆拉起帘子来扶她的时候,她才感觉到自己的手心里全是冷汗。她深呼了口气,平缓了一下心情,然后就这喜婆的手,缓缓走出花轿。

走了十来步就停了下来,喜婆将她的手交到了小侯爷的手上,小侯爷难得地勾起一抹笑,紧了紧握住书华的那只手。

书华一直顶着个红盖头,看不清小侯爷的脸,但却意外感受到小侯爷手心里的湿意,才知道他原来也在紧张,心里不由得又轻松了些。

小侯爷低声道:“跟着我走,别怕。”

她低低地应了一声,然后在小侯爷的牵引下,小心跨过摆放在门口的火盆。

喜婆在旁边高声喊道:“一火两断,无灾无难,从此大顺大利,红红火火”

唢呐锣鼓声又响了起来,书华与小侯爷在一群亲戚朋友的簇拥下,跨过庆远候府的大门门槛,由左边的抄手游廊进入,将整个庆远候府绕了个遍,最后来到正居堂屋的门口前。

堂屋门前摆了个马鞍,小侯爷又紧了紧书华的手,示意她要小心。

喜婆又高声唱道:“跨过马鞍,平安一世”

马鞍比较高,书华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拾起裙摆,低着脑袋慢慢地走,这才平稳地迈了过去。就在书华后脚还没落地的时候,立刻就有亲人上前来合力将马鞍抽调。

这边是世人口中所说的“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

书华与小侯爷顺利见到堂屋,两人松开手,小侯爷接过喜婆递上来的喜称,小心翼翼地将书华头上的盖头挑起来,当他见到书华那张含羞带粉的俏脸时,眼中的笑意更加浓了。

书华这才看清了周围的环境,除了前面正襟危坐的两位高堂,两旁都站满了前来道贺的亲朋友好,都是亲一色的男人和孩童。在他们之中,书华很轻易就找到了正看着自己微笑的二哥,心中的紧张又稍稍减去了不少。

书华与小侯爷接过喜婆递过来的大红绸缎,两人各执一方,站到堂屋最中间。

三拜天地之后,仪式到了最重要的一步——敬茶。

书华与小侯爷并肩跪在老侯爷与侯爷夫人的面前,接过喜婆递过来的茶碗,小心翼翼地举过头顶:“请父亲、母亲喝茶。”

老侯爷与侯爷夫人含笑接过茶碗,各自喝了一口,然后从衣袖里掏出两个荷包,一人给了一个。

侯爷夫人对书华说道:“喝了这碗媳妇茶,你以后就是楚家的人了,记得要好好睇侍奉相公,日后早些为我们二老添个孙儿。”

书华接过荷包,低头道:“多谢母亲提点,媳妇记住了。”

礼成了之后,书华又喜婆搀扶着,在一群亲友的簇拥之下,往新房走去。在迈出堂屋门槛的时候,书华悄悄回头看了一眼,见到二哥还站在那儿,脸上满是温柔的笑容。

不知道怎么的,书华忽然觉得鼻子一酸,有种想要哭的冲动。为了怕被人发现,她赶紧回过头,跟上小侯爷的步伐,走出了堂屋。

到了新房里头,书华才知道,婚礼的重头戏才刚刚上场。

首先是由两位喜婆分别为书华和小侯爷剪下一缕头发,用红绳将两束头发绑在一起,用事先准备好的雕喜登枝红木锦盒装上,放到床头。喜婆说这是同心结发,可保夫妻白头偕老,恩爱一生。

然后再由侯爷夫人和陶氏当着众人的面儿,点燃新房里面的龙凤蜡烛。本来这一步应该由双方的母亲来做的,但因为书华的母亲白氏早逝,姚氏又无法出席,只得请了舅母暂代母职,帮书华点了这根凤烛。

点完了蜡烛,书华与小侯爷各自拿出一块玉,作为信物交换。

这一刻,书华想到了现代的交换结婚戒指,原来古代也有这么一步,只是把戒指换成了美玉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