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魂一笑-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记住了,哥哥!”

    世玉懂事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却不由露出了一抹失望之色,“哥哥你真的不进去吗?”

    “我今日刚回来,还没有去舅父花神医那里,向他老人家问候一声。耽搁久了,怕他心中惦记。”

    寒冰虽是努力将这一牵强的借口说得郑重其事,声音里却不禁隐隐露出了一丝歉疚之意。

    “那,哥哥你明日会来吗?明日是下元节,水官解厄之日。娘亲会做一些很好吃的糍粑,还要蒸麻腐包子。她的手艺真的很好,哥哥你不来尝一尝吗?”

    世玉一边说着,一边眨动着大眼睛,充满期待地看着寒冰。

    “下元节”

    寒冰不由笑叹了一声,“我倒是从未想起过还有这样一个节日!”

    而与此同时,一阵莫名的辛酸与悲凉,也不期然地袭上了他的心头。

    糍粑、麻腐包子……

    如果自己的娘亲还在,凭她那一双巧手,所做出的这些吃食,想必绝不会比那位冷夫人差吧?

    可惜的是,自己从未见过,更是从未尝过这些东西,又哪里知道好吃不好吃呢?

    他默默地站起身来,抚摸着世玉的头,终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既是这等重要的节日,自然要家里人守在一起。哥哥还是不来打扰了吧。”

    “哥哥,你不是说,永远都是我的哥哥吗?却为何又不把你自己当成我的家里人呢?”

    世玉高高地仰起头,神情肃然地看着寒冰。

    寒冰被他问得神色一黯,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地道:“在哥哥的心中,你永远都是我的家里人。但这仅限于你我兄弟之间。懂了吗,世玉?”

    世玉的年纪虽然不大,却是极为早熟懂事。

    他见过娘亲对哥哥的诸般误解,也知道爹爹不再把哥哥当作亲生之子。

    对于这一切,哥哥他虽然表面上装作毫不在乎,但在他的心里,一定也会难过吧?

    正是因为这样,哥哥他才从不愿意回家,更是从未踏入过这座他们目前所居住的皇宫。

    但是世玉不希望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下去,他还是怀念从前在相府时的那段日子。

    尽管娘亲与哥哥总是为了他这个相府小公子而明争暗斗,但爹爹却总是明着支持娘亲,暗中帮着哥哥。

    而且那时候,他能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一种家的温暖。不像现在这样,虽然身边总是环绕着很多的人,但他却时常感觉到一种难言的孤寂。

    所以他想要尽一切努力留住哥哥,也留住那一种家的感觉。

    感觉到世玉又悄然拉住了自己的一只手,寒冰的心不禁微微一颤。

    他没有想到,一向懂事听话的世玉,会用这种固执的方式想要留住自己。

    他垂头看着世玉乌黑的大眼睛,终是有些无奈地笑了笑,道:“这一次,哥哥就陪世玉一起进去,顺便看一看你在这里的居处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可好?”

    世玉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

    哥哥终于答应进去了!哪怕只是小坐一会儿,却也算是回到了这个家里。

    于是他二话不说,便急忙拉着寒冰的手,向皇宫的大门里行去。

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履薄冰

    大裕皇宫选德殿内,坐在龙椅之上的冷衣清,一直双眉紧锁地看着正在那里悠闲自在地喝着茶的浩星明睿。

    沉默了片刻之后,他这位皇帝陛下终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道:“没想到这么快,你就要走了!”

    坐在旁边锦墩上的浩星明睿慢慢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微笑着开口道:“明日一早,定亲王便与我一同出城。如今并无战事,陛下自不必与百官一起去城外相送。故而今日我特来向陛下提前辞行!”

    冷衣清看着他,竟又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这数月以来,在王爷你的协助之下,朝局渐趋平稳,新政的实施也颇见成效。

    我本以为,你我继续合作下去,加以时日,必能让大裕恢复元气,从此呈现出一番不同的新气象。

    可如今你这一走,我的心中着实是大感惶恐,也不免对大裕的未来生出更多的忧虑!”

    看到冷衣清这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浩星明睿不由想起了一年多以前,第一次在这座选德殿中见到这位前左相大人时的情景。

    当时的那位左相大人,虽是竭力表现得谦恭有礼,甚至还有些谨小慎微,但气度上自有一种非同寻常的镇定从容。

    只因那时他虽是一朝宰辅,看似风光无限,却并无多少实权。虽然不免会自感壮志难抒,但也多了一份笑看风云的淡然。

    可如今,内忧外患,所有的重担皆压于他一身,已将那个曾经野心勃勃的左相大人,变成了眼前这位心神俱疲的皇帝陛下。

    而这一切,追根究底,却都是他浩星明睿打着天降大任的旗号,强加于这位大裕新君身上的。

    想到这些,浩星明睿的心中虽说并无丝毫的歉疚,但还是多少有些同情冷衣清,觉得自己应该再多帮他一下。

    “陛下实不必如此惶恐!更无须有太多的忧虑。如今朝中内阁制已基本确立,六部诸司也已初步理顺,对于地方州府的调整也都在顺利进行之中。

    故而在日常政务方面,陛下自是不必再过多费神,尽管放手让下面的人按部就班地自行处理即可。

    若遇到紧要之事,陛下还可以召集内阁,共同商议。集思广益之下,想必不难找出可行之法。”

    冷衣清只是默默听着,紧锁的眉宇却始终没有舒展开。

    浩星明睿自然知道,这位皇帝陛下此刻心中最为忧虑的是什么,这也正是他今日特意进宫见驾的主要原因。

    于是,他又继续说道:“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对军方的整顿。”

    冷衣清闻言,神色不由一动,语气间也多了些急切之意,“王爷所言甚是!一直以来,我大裕不但国力积弱,战力更是严重不足。一旦遭逢强敌入侵,实不知该如何应对,才能保住疆土不失。

    这些时日,我与内阁多次议及此事,却始终都未能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之法。

    我知王爷近日心忧重渊之危,恐怕无暇分神顾及其他,便未敢召你入宫,共同商议此事。而今日既然提起,我确是想听一听,王爷对此可有何真知灼见?”

    浩星明睿倒也不再客气,当即便侃侃而言道:“宫内的侍卫亲军与戍卫京城的禁军,分别由朱墨和宋青锋统领,自是毫无问题。而目前真正令人担忧的,乃是驻守于四境的各路边军。

    这其中,南岭军由忠于朝廷的魏将军统帅,而且与我大裕南境相邻的,只有两个弱小的附属国,彼此间从未出现过大的边境纠纷,当可令人放心。

    北境军仍是由庆王爷代管,实则是由方胜将军统帅,也并无太大问题。只不过,众所周知,北戎国主宇文罡对我大裕觊觎已久,随时都可能再次发动新的南侵。

    为了防患于未然,我建议陛下从庆王爷手中收回北境兵权,交由靖远侯宋行野接掌北境军务。”

    冷衣清一听,登时面露犹豫之色,道:“可是宋侯爷年事已高,恐怕不宜于长期驻守北境。”

    “确是如此。”

    浩星明睿不禁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故而我方才所说的,也只是万不得已之下的临时之计。

    据我推测,一旦北戎阴太后攻占重渊的计划成功,接下来,她的目标自然就是大裕。

    而若是阴太后在重渊受挫,戎帝宇文罡必定会借此反击,夺取兵权,然后马上兴兵南侵。

    所以说,最早是今冬,最迟是明春,大裕与北戎之间,必有一战。

    为了早做应对,以便有备无患,陛下可以让熟知北境防务的宋侯爷先去一趟永州,整顿军备,巡视边防。

    而一旦北戎铁骑南下,最终还是要派禁军大统领宋青锋,去打这场异常艰难的北境之战。”

    冷衣清沉吟了片刻,终是点了点头,道:“看来也只能先这般决定了。眼下大裕实是太过缺乏可以独当一面的领兵之将。

    数月前的那场兵变,济王虽然未能得逞,大裕的兵力也未受到太大伤损,但在将领方面,却是出现了太多的空缺。”

    “是啊,有兵无将,相当于群龙无首,真正打起仗来,便很难会有胜算!”

    浩星明睿不禁叹息了一声,“这也正是我接下来要与陛下谈到的问题。如今在这边境四军之中,最令人不放心的,便是西路军。

    原西路军主帅邢成彪,已在数月前的那场兵变中被杀。当时追随他参与谋反的各级西路军将领,竟达数十人之多。

    济王之乱被平定以后,整个西路军,可以说是遭到了一次彻底的清洗。

    长久以来,大裕一直是重文轻武。朝廷对于武将的铨选与提拔本就极之疏慢,以至于我朝具备统军能力的将领已如凤毛麟角一般,少之又少。

    故而直到今日,西路军中尚未能补齐所有的将领空缺。长此以往,下面的兵士缺乏督导,自然会愈加懈怠,以致军备松弛。”

    冷衣清随即接过话来,道:“好在当初由你举荐,如今已然确定了由定亲王为西路军主帅。定亲王一向军功卓著,且又领军有方。有他坐镇西路军,应该立时便可以起到稳定军心之效!”

    “但陛下可曾想过,若是重渊情势危殆,定亲王必是会前去救援。而他一走,西路军难免又会变成群龙无首。”

    “这”

    被浩星明睿这般一问,冷衣清不禁怔在了那里。

    他这位皇帝陛下在处理政事上,确是英明睿智,思虑周全。可偏偏就在军务方面,总是令人有一种力有不逮的感觉。

    不过好在此时,他最可倚重的浩星明睿还没有走,这位皇帝陛下便也毫不客气地向其讨教起来。

    “不知王爷你可是已经想出了更好的应对之策?”

    浩星明睿立时微微一笑,道:“这便是我方才建议陛下收回庆王爷北境兵权的原因。庆王爷的属地庆州,其实是在西境。

    陛下可以命庆王爷协助定亲王,督管西路军。一旦定亲王前去重渊,便由庆王爷接替他统率西路军。

    庆王爷看似闲散,但他治下的庆州军,却是所有厢军中战力最强的一支。由庆王爷代管西路军,必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还是王爷你想得周全!”

    听了浩星明睿这一番详尽的解析,冷衣清终于完全明白过来,却又不禁感叹了一声,“以后身边少了你的筹谋与提点,我难免是会常感心中惴惴,忧思难安了!”

    浩星明睿不由笑着摇了摇头,还带了些调侃意味地道:“陛下难道已经忘记你当初身为左相大人之时,那种胸有丘壑、挥斥八极的绝世风采了吗?”

    冷衣清闻言,当即便瞪了他一眼,赌气般地道:“我若真有你所说的那等本事,又怎会中了你的诡计,被架到这个令人烦恼不已的位置上,终日如履薄冰、忧心忡忡?”

    浩星明睿顿时被他说得朗声大笑起来。

    见这个惫懒家伙居然表现得如此自得,冷衣清当然更加气恼,可不知为何,一张脸刚刚绷起,却又不由自主地随着他一起放声大笑了起来。

第四百五十四章 鞠躬尽瘁

    笑过之后,冷衣清确是觉得心境开阔了许多。

    当然,这也跟浩星明睿刚刚向他所提的那些极为适用的建议有关,让他这位皇帝陛下得以忧思暂解。

    但他决不愿就此放浩星明睿马上离去,只觉还应该从这狡猾精明、且又见识非凡的家伙口中,再多榨出一些治国的良方来。

    “方才王爷所提,对于三境边军的整顿之法,实是甚合我意。尤其是那个最为令人头疼的西路军,王爷的办法的确是高明之极!

    明日我便会与内阁共商,争取尽快通过由庆王爷协助定亲王统管西路军之议。如此一来,不但稳定了西境,更为定亲王随时出兵重渊,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听冷衣清这么说,浩星明睿不由笑了笑,却以一种略显凝重的语气道:“想必内阁不会对庆王爷协管西路军一事提出任何异议。

    但是对于出兵重渊一事,恐怕陛下还不能太过乐观。即便是定亲王可以随时待命,可陛下的这道出兵的旨意,怕是并不那么容易颁下。”

    冷衣清闻言,也不禁皱了皱眉头,道:“我明白王爷的意思。更知道,这便是近日你奔波于几位重要朝臣府邸的原因。

    虽然你我都十分清楚,重渊一旦被北戎吞并,最终受害的必定是大裕。但那些并不真正了解此种情势的朝臣与百姓们,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

    他们所想到的,唯有朝廷打算耗费大量军资,牺牲自己的儿郎,到一个极为遥远的地方,去为一群陌生人打仗。”

    浩星明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是啊。莫说是普通的百姓,便是那些手握重权,自以为对朝政大事了若指掌的朝臣们,也都没有清楚地看到,大裕所面临的这一场近在眼前的巨大危机!

    继吞并重渊之后,阴太后必然会把魔爪伸向西域各国。而这些小国自然不会像重渊那般抵抗,很快就会一一归附于北戎。

    到那时,大裕西境便再也不会有安稳之日。不但经常会受到那些弹丸小国的不断骚扰,还随时处于北戎骑兵的攻击之下。

    而最令人担忧的一点是,相较于北境而言,西境的地势更为平坦,几乎无险可守,尤其利于北戎的骑兵作战。

    一旦西线被突破,后面便是一马平川,北戎敌军借大胜之势,一鼓作气之下,很有可能重现不久前的景阳之围。

    然而,目前这一切都还未发生,仅凭我等的一番设想,的解是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虽然我已经说动了一些朝臣,让他们看清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毕竟也只是少数。所以,一旦陛下提出向重渊派兵之议,恐怕还要面对众多的质疑与反对之声。”

    冷衣清默然点了点头,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解此难题。

    这时,浩星明睿忽然站起身来,举步上前,将一样东西放在了冷衣清身前的龙案之上。

    “当初为确保安全,你我决定将乾坤密钥分开保管。而今我既然将要离开大裕,自当把手中的这枚坤钥交还给陛下。”

    冷衣清看着面前的那枚坤钥,一瞬间又忆起了那夜在地府中所发生的一切。

    他不由苦笑了一下,道:“自那夜护国神柱入地之后,这对乾坤密钥似已失去了任何作用。而那扇地府之门,也再未被打开过。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又继续沉埋于地下了!”

    “不过明睿相信,陛下应该很快便会用到这乾坤密钥,打开地府之门。那里虽然埋藏着一些难以向世人述说的秘密,但同样也保存着无尽的宝藏,不是吗?”

    冷衣清怔怔地看着浩星明睿,“你是说,要我开启地府宝藏?”

    “不错。无论是远征重渊,还是即将到来的北境之战,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军资战备。以目前大裕的国库,绝对难以负荷。

    陛下何不未雨绸缪,先行给出应对之策?这样一来,自然可以堵住那些拿国库空虚为由,抵制出兵的朝臣之口。”

    冷衣清顿时听得连连点头,“这确是一个好主意!到时定会为出兵重渊之举减少部分的阻力。”

    浩星明睿微微一笑,道:“在此事上,我等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但愿苍天有眼,最终让重渊和大裕共同渡过此劫。”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便将话题转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陛下,对于该如何使用这批宝藏,我还有一个新的想法。你可还记得,东海军因前东平侯谋反而被裁撤之后,东部安防便完全交由沿海各州府自行负责?”

    “不错。”

    冷衣清当即接过话来,“而且你也曾提出建议,由朝廷拨下银两,并委派专使,前去督促地方官府兴建水军,打造船只。

    可是由于户部暂未筹措到足够的银两,这一计划便只能先在济州一地试行。因为那里本就是原东海军的基地,很多东西都已是现成的,只需济州府全部接手过来便是,却也用不到太多的花销。

    如果开启地府宝藏,银两自然不再是问题,而你先前的那个计划,应该很快就可以在沿海的所有州府实施。”

    浩星明睿笑着点了点头,道:“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了一个解决东海匪患的办法。但因还未完全考虑成熟,便一直没有向陛下提出。

    如今时间紧迫,我只能先将自己的思路说与陛下听听。至于以后该如何运作,尚需陛下与内阁共同议定。”

    听到他的话,冷衣清也不由嘴唇一动,似是想起了什么。但他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让浩星明睿继续说下去。

    “在仔细考虑过东海匪患难靖的原因之后,我竟得出了一个以前从未想到过的结论闭关自守乃是主因。

    一直以来,我朝对外闭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