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大笑。
还有人皱眉的问了一句,“王书记,这二位到底什么来头啊,弄的整个县里都鸡犬不宁。”
他是里面最大的领导,立刻嘘声道:“不要问,送走就行了,咱们这回啊,也算礼数到了,就别管了,喝酒,喝酒。”
一桌子酒囊饭袋,又开始喝起酒来。
丁小步和彭十七在那位副区长的带领下,很快就去当地的图书馆,找到了一个尘封的档案室里,找到了那些县志。
“都在这了,具体年份我也分不清楚。”
副区长,翻看了翻看,满是灰尘,“能在文革破四旧时保存下来,就是个奇迹,应该会有些乱。我在去找人给你们问问。”
叫来了一位图书管理员,“能不能找到明朝永乐时期的县志啊?没有的话,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也行。”
读书管理员,五十岁左右,皱了皱眉,“这些东西从我来,就放着了,没动过,我去给你看看记录。”
又去找了一会儿。
拿着一本大大的册子,翻了翻,道:“上面写着,在第三个柜子是明朝的,永乐的应该在第一排,你们去看看,是不是啊。”
丁小步、彭十七看了看,一拿下来,灰尘满天,还有些小蜘蛛网。
一入手就能感觉的到,不是现在的纸,虽说不至于是明朝的,但也应该是民初时修订过的。
这时翻了翻,里面的内容果然是明朝的,就笑了出来,“对,就在这,还没有其他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啊。”
图书管理员皱了皱眉,“这上面只记载着年代,没有其他。”把登记的大册子递给了丁小步,“你看看吧,我是找不到。”
丁小步只好接过看了看。
里面秘密麻麻的居然写着此地还有宋朝的记载,看来还真是个古老的小县城,写的虽然很笼统,只有个年代和时期,但已然很不错了。
丁小步就仔细翻了翻。
从宋朝一直到现在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一些当地的官吏都有记载,算是保存比较好的县志。
但却没有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也没什么关于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别的赘述,看了半天,依然是一点线索没有,一头雾水。
在看,这个档案室里,不下两三千本书,记录又没有,难不成都翻一遍,就又放下了,想着先看看永乐年间的,就对图书管理员说道:“那行,我们随便看看吧,你们去忙你们的。”
副区长不想留,笑嘻嘻的说道:“我还有些政务需要处理,如果有什么事就找他们,他们一定会配合,我先走了。”
图书管理员点了点头。
丁小步、彭十七也懒得看这些小官僚的嘴脸了,晃了晃手,“你去忙吧,我们自己找就行了。”
二人就没在留,客气离开。
把这个书一般海洋的地方,交给了丁小步和彭十七。
第580章线索
丁小步、彭十七看这海一般的书籍,耸了耸肩,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按照计划的先把永乐年间的这些县志看一看。
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就一人一本的拿来凳子,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一个从左,一个从右,反正只是记载,到没有什么顺序可言,就这般的一页一页的翻着看。
其中多半记载都是永乐时代的豪绅和官吏。
因为是闵地,画家、诗人之类的很少,这个小县城也没什么记载,均是这些政治人物。甚至在永乐年间,这里连场战争都没有。
看起来就也简单的许多。
彭十七也懂繁体字,两人就一本一本的看。
终于是在看了半个小时之后,找到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一些零星记载。
记载的是永乐二年,官府开始在这里建造造船厂,有多少乡绅出钱,有多少人出力,记载的都是这里为郑和下西洋的贡献。
也很符合县志的本质。
记载本县的一些功绩。
结果却是对航线一事只字未提。
连郑和都没怎么提。
丁小步和彭十七有些晦气。
尤其是看了半个小时,乏味的有些咋舌。
彭十七就不由直叹气:“这就是大海捞针,太难找了,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是不是咱们想多了,这里就是一推烂纸啊。”
“烂纸肯定不可能,就是对这件事没什么记载。”
丁小步把书也放下了。
这般看是没什么用处了,永乐年间的记载不多,就那么几句话,在看其他书吧,却又无从下手。
整整一千多本,从哪开始看啊?
他也想放弃。
因为这些都是病急乱投医,不能在这浪费时间。
但他又有些感觉,对于这个地方来说,郑和下西洋是大事,不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
就想一咬牙一跺脚,把所有书都看一遍,很有可能就有黑石号的一些线索。
可把这些书都看完,就得一个多星期,再加上如果没有,就是徒劳。
彭十七的意思就是撤,“走吧,这般找,还不如去海上找呢,反正范围就这么大,有仪器在,应该有办法。”
这也是大海捞针。
而且更加的难找。
丁小步陷入了两难境地。
不找吧,怕遗失了什么线索,找吧,有怕耽误时间。
直挠头。
这时那个图书管理员端着茶水和西瓜走了上来,呵呵笑道:“我们副区长说,让我好好招待你们,你们吃些西瓜,喝口茶,别着急,慢慢来。”
非常客气。
丁小步也真渴了,就喝了喝茶水。
却又一喜的问道:“这位师傅,你们这个图书馆有多少工作人员啊?”
“不多,十一个人,一天换一班,有一个小组长,平时图书管理就六个人,没什么事干的,闲得很。”
工作人员打呵呵的一笑,“其实我们这也不是什么图书馆,就是帮区里保管一些文件和档案,有事了,也都是人家过来找,用不到我们。”
属于清水衙门。
丁小步笑道:“那我给你们找个事干,你们愿不愿意啊。”
工作人员一愣,有些不明白。
彭十七却是明白了,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丁小步就说道:“我们想让你们把这些县志帮我们看一看,找些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线索,怎么样,当然,给钱。”
一提钱。
工作人员立刻眼前一亮,嘿嘿笑道:“我们这没事干,副区长也留下话了,让我们配合,您说就是了,我们办。”
没说要钱,但却是离不开钱。
丁小步说了说:“一共是六个人是吗?一人五百,如果找到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信息,在给二百。如果找到我们要的了,在给一千,怎么样,就在这找,陪我们一起找,争取在晚饭前看完。”
工作人员看是如此简单的事,立刻笑呵呵的点头,“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去给你找人。”
哗啦啦的把工作人员都叫了过来。
四男二女,都是四十岁到五十岁不等中年,都是在这个清水衙门混日子的。
想让他们真卖力,就得给钱。
至于繁体字,也好说,都是中国人,稍微看看就能看到,再者郑和二字和下西洋几个字也没什么变化,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丁小步就起身说道:“就这么多书,如果今天都看完了,找到了我们想要的线索,我在加一倍。但若磨洋工,不好好干,你们应该看到了那位副区长对我们的态度,绝对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给个糖枣,又给了一巴掌。
几人看了看,还是觉得可以干,看半天书,给几千块钱,何乐而不为呢,连连点头,“你们放心,我们一定好好看,争取给你们找到。”
“对,不磨洋工,反正找到了还能多赚钱。”
一行人哈哈笑着的准备好了。
丁小步就说道:“那就开始,一人一排书,近代的也别放过,从明朝往下的全看一遍。”
六个人加他们俩,八个人,快点干,晚上前,应该能看完。
立刻忙碌起来,拿着凳子,茶水、西瓜的开干。
丁小步、彭十七也没闲着,翻看起来。
整个房间一时间都是翻书声和喝茶声,也没什么交流。
丁小步还观察了观察,怕几人不给办事,悟了大事,还好,都在读,他就也把重心放在了寻找线索上。
彭十七也一样,全部都是全神贯注。
至于线索呢。
也有。
因为这里最大的事件就是郑和曾经在这里建造过船,一直在第三次下西洋,黑石号沉没之后,才去的别的地方。
这里就稀稀拉拉出现了一些。
被那些工作人员找了出来。
比如明末期,为了驰援北上抵抗满洲人入侵,这里曾经又造过船,造的也是郑和时期的宝船,但却没有满洲铁蹄快,最后失败。
这里还发生过屠城。
记载了不少慷慨被之士。
还有,到了清朝,这里在对抗郑成功时,曾经又造过船,后因禁海被搁置,反正是和造船、郑和有很多的牵扯。
但却和丁小步想要的差之千里。
就这般继续找,看的一个个都有些头昏脑花。
丁小步准备叫这些人先休息一会儿,都累了,看的头晕目眩,脑子都不好使了。
可这时,却突然冒出来了线索。
“你看看这个有用吗?”
一个四十多岁大姐找到的。
丁小步揉着眼睛看了看,却是直接一惊。
上面记载了一次大台风,在乾隆年间,说曾经见到过郑和沉没的宝船浮出水面,后有人登船取宝。但转瞬间间又沉没。
所出宝物,价值连城,使得这里一时间风声大阵。
但后传,是子虚乌有,没有什么宝船。
只是一些简单的叙述和当时官员的治理办法,没有其他。
可却偏偏记载在了县志里,也和郑和宝船、下西洋有管。就说明,很有可能是条线索。
但浮出水面?
应该不可能,沉没的船,就算遇到在大的台风也不可能在吹上来啊,除非把海水吹干。
那么是什么情况呢。
丁小步感觉是有人看到了,潜水去取了几件宝物,之后漏了财,被当地官府黑了,抓了,说他造谣。
这很有可能,但也只是猜测。
丁小步又看了一下地址,叫死水礁。
他就问了一句,“你们知道死水礁吗?”
众人都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也理所应当,这里记载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地名一看就是土名,很容易变动。
可彭十七却想了想道:“我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
连忙翻看起来,还真找到了,“这里,这里,死水礁,位于里门岛左侧十海里处,不知有多少船只碰礁沉没,所以得名死水礁。”
船只碰礁沉没!
丁小步想了想,再次问道:“那你们知道里门岛吗?”
几人这时点了点头,“知道,就在二百海里处,有一个小岛,很小,也很好找。”
正好有一个地图,拿了出来,指了指,果然不是很远。
在看地图标识,那个地方有很多的礁石之类的,做了特别说明。
丁小步感觉线索找到了。
应该就是这里了。
指了指,问了问十七,“你感觉呢。”
十七点头道:“我感觉也有可能,但却还是雾里看花,不清楚啊。”
丁小步也有同样的感觉,但目前掌握的情况就是这样,就想了想说道:“继续看书吧,看完再说。”
如果有其他线索,就按其他线索来,没有就只能去找个里门岛了。
六人又开始重新看了起来。
结果却是在没找到半点线索,一直到了六点半,把这些书零零散散的都看完了,才叹了口气。
“终于看完了。”
一个个看的头昏眼花,腰酸背疼。
丁小步却是微微有些皱眉,线索虽然有了,也算有了收获,但却是证据不足。
情况又只能这样了,就拿出支票簿,给六人写了一张两万块钱的支票,“嗯,具体账目我也记不清了,你们去分吧。”
“好,好,好。”
众人立刻高兴起来,眼也不花了,头也不昏了,高高兴兴的走了。
丁小步和彭十七也随之离开了图书馆。
第581章行动
丁小步和彭十七再回去的路上,又对这个证据进行了探讨。
“我的意思是很有可能。”
彭十七认真的想了想,“时间跨度六七百年,不可能没人发现过,就是当时的打捞技术不行,但游泳能手,有可能进去拿些宝贝出来。你不也听莫家兄弟说,他们的前辈已经找到了,就是没有能力挖出来吗?所以我感觉肯定是真的,只是以讹传讹有些大,变成了沉船浮出水面,其实是发现了,就在里门岛十海里处的死水礁那里。”
他说的很有道理。
时间久了,事实也会变成传说。
黑石号沉没的事,都知道,但流出了几百年后,就也无人过问了。
可,最近几年,这么大兴土木,这么渗水打捞,难道那块就无人问津,没有任何的线索。
难不成真是在等哥几个过去,打捞出来。
丁小步挠了挠头,越来越乱了,想的都没有了什么章法。
至于那条线索,里门岛、死水礁。
丁小步想了想道:“明天过去看看吧,司马当做活马医,反正是条线索。”
这般回到了游艇上。
千夜、老鬼几人一直等了一下午,看二人这时回来,连忙问道:“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线索啊?
“有。”
彭十七把他们查到的说了说,还问了问,“你们看呢,这条线索有没有用啊。“
王自强拿出了电子地图,看了看那个里门岛,摇了摇头,“按照路线,郑和的船队那么庞大,应该到不了这里吧。”
里门岛,在地图上看很小。
旁边又都是礁石,就算是傻子,大船也不能去那啊。
其他人也差不多一个意思,“这么近,也不至于去那补给,应该不是吧。”
丁小步、彭十七也看了看。
在航线地图上,果然从那经过的概率变得小了很多,刚才倒是没注意,而且不适合大船航行。
明朝都是木船,吃水严重,去那里就是找死。
而且是第三次下西洋,不可能范这样的简单错误。
这下又陷入了两难境地。
感觉这条线索很不可能。
就问了问他们,“那你们呢,你们的意思是去那片珊瑚礁区域看看。”
王自强指了指,“这里是必经之路,很有可能。”
产生了两种看法。
就都看向了丁小步,等他拿主意。
丁小步挠了挠头,“这样吧,所有线索都不能放过,先去近的,去里门岛看看,去死水礁看看,然后在去那片珊瑚礁那,现在先吃饭。”
晚上风浪大不适合航行。
几人就在船上先吃起了饭。
吃饭时,莫家兄弟又说了说,“我感觉很有可能是里门岛,因为我们的前辈发现了,肯定是比较好找的地方。这片珊瑚礁已经进入了深海,以当时的能力,不至于找到那里吧。”
这个理由很牵强。
千夜摇了摇头,“明朝时,东南亚的船就已经很先进了,感觉不至于到不了深海,这个理由可没有说服力。”
“对,既然来找宝船黑石号了,又怎么可能在乎是不是深海呢,肯定去过,要不然他也没找到宝贝,怎么敢确定呢。”
老鬼也是一个意思。
莫家兄弟却是有些有嘴说不出,喃喃道:“反正我们兄弟感觉,那里很有可能。”
就又陷入到了议论。
丁小步也拿不定主意了。
不过县志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就写,而且中国人写史书和县志之类的,关系到了当时政治的影响,就会特别的惜字如金。
可是现在就写了这么一段。
就说明,肯定有问题。
丁小步下了结论,“别议论了,明天都去,反正还有时间呢,不差这一天半天。”
众人就没再多说。
吃完了饭,看了看天色,找了找所谓的北斗七星,因为那才是真真确定的位置,可却满天乌云,没有看到。
就早早睡了。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准备好之后,就开着游艇,前往里门岛、死水礁。
在路上。
老王把设备调好了,对着丁小步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是金属探测仪,我设定的是金子,只要在那附近有金子,他就会有响动。古董吗?肯定有可能和金子在一起。”
他这个想法很对,其他金属太多,金子少,可以筛选。
丁小步点了点头。
老鬼、千夜、彭十七把潜水服也拿了出来,在做最后的调试,一会儿就可以下去。
丁小步就直奔里门岛。
二百多海里。
这艘游艇,一个小时顶多八十海里,怎么着都得三个小时,也没太着急,一路行驶。
海天一线的是个大晴天,还有海鸥和海鸟、鱼儿,六月份还是禁渔期,船只到不是很多。
一路上一艘船也没看到。
海警也接到了通知,没阻拦他们。
就这般慢慢的看到了里门岛附近,远远就可以看见,有几颗椰子树,一片翠绿的保护的很好。
丁小步就准备先转一圈,对着王自强说道:“把金属探测器打开,我先转一圈,去死水礁附近看看,别着急。”
“嗯。”
这时游艇自带的金属探测仪,能力很大。
丁小步慢点开,在这面乱转。
游艇吃水少,死水礁对他也没什么威胁,就这般来回来去的查找。希望能找到线索。
把藏宝图也拿了出来,看看有没有和藏宝图上标识的景色,结果却一丝相像的地方都没有。
有些心灰的问了问王自强,“你那呢,没有什么什么线索啊,你这个金属探测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