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也是方才刚接到了额满顺的禀报,具体缘由尚未查清,然,据额满顺等人之说辞可知,此番风波起得蹊跷,应是有人在暗中散布谣言所致,或许与刺杀儿臣之匪类有关联,儿臣已移文九门提督衙门,请赫提督全面清查此事。”
只一听诚德帝这等问话的语调,弘晴便知其一准是被四爷等人挑唆得心火大起,自不会在此际与诚德帝计较那么许多,但见弘晴跪直了身子,言语诚恳地便解说了一番。
“嗯?与刺杀案有关?此话从何说起?”
诚德帝本以为此番旗丁闹事之风波乃是弘晴处置不当所致,可这一听弘晴如此解释,自不免暗吃了一惊,赶忙便出言追问了起来。
“皇阿玛明鉴,儿臣与六国使节团方才不过谈了一日,不过都是些礼节上的手尾罢了,并不曾涉及到具体之谈判条款,更遑论相关之协议了,在此情形下,竟有人暗中散布如此骇人之流言,其之用心显然是要乱我朝纲,怕的便是朝廷会全力彻查刺杀案,故布疑阵耳,实不足为奇。”
弘晴对诚德帝的性子实在是太了解了些,早就料到他在四爷等人的怂恿下会有甚反应,自是早已准备好了应对之道,这会儿款款说来,寥寥几句话便点透了此番旗丁动乱的风波背后之蹊跷。
“原来如此,这帮贼子还真是胆大妄为,朕定要追究到底,看究竟是何人在暗中捣鬼!”
诚德帝并非愚钝之人,一听弘晴之言颇合常理,心中的怒火当即便转移到了刺案主凶的头上,恨声便骂了一嗓子。
“皇阿玛明鉴,儿臣以为大哥所言虽有些道理,然,事实恐非如此,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今,六国使节团所递交之国书上确有贸易禁运这么个威胁在,据儿臣所知,大哥昨儿个与六国使节团闹得不欢而散,会谈一事恐难以为继,势必会影响到我‘八旗商号’之利益,旗丁们忧而起,也属正常之事也。”
诚德帝这么一骂,三阿哥可就有些沉不住气了,真要是诚德帝下令死揪着刺杀案不放,三阿哥搅浑水的算计显然就要落到了空处,这水一清,鱼怕也就没得摸了去,而这,显然不是三阿哥所乐见之局面,自是得赶紧乱扯一通,以打乱议事之节奏。
“皇阿玛,儿臣以为三哥所言正理也,八旗乃我大清社稷之顶梁柱,万不可有失,今,旗丁哄乱,事态已颇见严峻,还是须得赶紧拿个章程出来为妥。”
三阿哥这么一跳将出来,一向以其马首是瞻的七阿哥自是不甘落后,跟着也抢了出来,高声提议了一句道。
“皇阿玛,儿臣也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先安抚住旗丁们,万不可作出有损我八旗利益之事,此一条,乃是根本原则,断不可违也。”
七阿哥这么一出头,暗中已然投靠了弘晴的五阿哥却是不能在站着不动了,也跟着出言进谏了一把,支持的依旧是三阿哥。
“皇阿玛,在儿臣看来,大哥所言明显牵强了些,还是三哥说得更为合理,儿臣附议。”
六阿哥与三阿哥虽不是一伙的,可在给弘晴添乱上,却是一致的,自然不会错过这等逼迫弘晴的大好机会,紧跟着也冒出了头来,倒是二阿哥与四爷却并未有甚异动,尽皆默默地站在一旁。
“嗯……,四弟,你怎么看此事?”
诚德帝从来都不是个有大主见之人,这一听诸子所言似乎也很有道理,当即便有些犯难了,一时间也不知该听弘晴的,还是该听三阿哥等人的,沉吟了好一阵子,也愣是没个决断,但见其眉头微皱地闷哼了一声,转头望向了沉默不语的四爷,神情凝重地出言探问了一句道。
第1058章 抚平八旗(一)
“陛下,臣弟以为仁亲王与诸位阿哥所言皆是有理,不过是先后顺序之差耳,故而,臣弟以为不若并行好了,双管齐下,自可从容将此番风波揭了过去,此臣弟之浅见耳,还请陛下圣裁。”
诚德帝这么一发话,寝宫中诸般人等的目光立马齐刷刷地落在了四爷的身上,那等压力无疑不小,然则四爷却显然并不甚在意,但见其恭谨地行了个礼,一派从容地便提议了一句道。
“嗯,四弟这话倒是说在正理上了,朕看着亦是可行,晴儿以为如何哉?”
四爷的话其实不过就是和稀泥罢了,可却恰恰正是诚德帝之所愿,没旁的,诚德帝近来身子骨虽是有所好转,可精气神却是大不如前了,本就不愿多事,自是希望能早些将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压将下去,当然了,想法归想法,他自己是无力去处置这么些琐事的,能指望的自然也就只有弘晴了的。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也以为并行自无不可,明日一早,儿臣便与十五叔一并到八旗都统衙门一行,诸般事宜且到时再行计较也不为迟。”
值此时局微妙之际,弘晴本心是不愿揽事上身的,然则相形之下,他更不愿见到京师局势动荡不安,故而明知去处置八旗子弟哄乱一事必多碍难,他也只能是先行应承下来再说了的。
“嗯,有晴儿去处置此事,朕自放心得很,回头朕便给尔旨意,罢了,朕疲了,尔等且都道乏好了。”
诚德帝对弘晴之能耐自是信得过的,而今一听弘晴自请去处置此事,自无不允之理,心事一去,倦意也就止不住地大起了,无心再行理事,打了个哈欠,疲意尽显地一挥手,就此下了逐客之令。
“陛下(皇阿玛)圣明,臣弟(儿臣)告退。”
诚德帝既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诸般人等自是都不敢再多啰唣,也就只能是各怀心思地称颂了一声,就此退出了乾清宫,各归各府去了……
“哎,我说这都啥时辰了,咋地愣是没见仁亲王的人影,不会是不敢来了罢?”
“扯啥呢,人仁亲王乃是监国亲王,将来一准是九五之尊,说了会来,那是一准会到的,等罢。”
“不好说啊,听闻仁亲王可是跟六国使节团都闹翻了的,万一要是‘八旗商号’没了生意,咱的银子哪还有半点着落啊,唉……”
“是喽,没银子的日子咋过来着。”
……
诚德六年八月二十三日,辰时刚过不多久,八旗都统衙门外的小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挤得连两端的道路都被堵得个水泄不通,足足有万人之多,吵嚷声噪杂成了一片。
“来了,快看,来了!”
一片噪杂声中,也不知是哪位眼尖的旗丁高呼了一嗓子,刹那间,原本就闹腾不已的小广场上顿时便是哄乱一团,人挤人之下,场面自不免乱得不成体统,负责维持秩序的八旗都统衙门之兵丁们全都乱了手脚,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打又骂地折腾了好一阵子,总算是赶在弘晴大驾到来前稳住了局面,可纵使如此,噪杂的吵嚷声却依旧不曾有多少的消停,反倒是更闹腾了几分。
“下官等叩见二位王爷!”
来的可不止是弘晴,后头还跟着个老十五,二人几乎同时落了轿,又齐齐在众侍卫们的簇拥下,穿过侍卫们排挤出来的通道,肩并着肩,缓步行到了八旗都统衙门外的小广场边,一见及此,早已等候多时的额满顺等人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纷纷抢到了近前,齐齐大礼参拜不迭,至于那些个挤在小广场上的旗丁们么,跪是无处可跪了的,也就只能是齐齐低下了头了事。
“免了,都且平身好了。”
尽管现场乱得很,可对于见惯了大场面的弘晴来说,却也算不得甚大事儿,脸色淡然无比,丝毫不见半点的波澜,叫起的声音也自平和得很,就宛若只是来办理寻常公务一般。
“谢王爷隆恩。”
弘晴既是叫了起,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二位王爷,您们可算是来了,呵呵,今儿个一早,下官这衙门外就已挤满了人,都是咱八旗子弟,赶也不好赶,管又实是难管,下官也实是难啊,这秩序是乱了些,还请二位王爷多多包涵则个。”
众人见礼方毕,额满顺便已是陪着笑脸地凑到了弘晴跟前,躬着身子便致歉了一番,显然是担心弘晴会见责八旗都统们的弹压不利。
“无妨,事关体己,众儿郎们的心情急迫了些,也是可以理解的,罢了,且就进内议事好了。”
这一大早地跑来如此多人,要说没人在背后推动,那又怎生可能,以弘晴之智商,自不会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不过么,却也懒得去计较那么许多,也就只是一摆手,大度地表示了谅解之意。
“谢王爷宽仁,只是,啊,只是大家伙都想早一些知晓朝廷之决断,下官唯恐久拖出事,不若王爷且先将章程告知了各位老少爷们,也好让大家伙吃上颗定心丸,王爷,您看呢?”
弘晴倒是大度了,可额满顺却显然是唯恐天下不乱,并未依言请弘晴入内议事,而是一派忧心忡忡状地提议了一句道。
“就是嘛,关起门来议事,天晓得都议个啥来着,有话且就在此处说不成么?”
“说得好,我等恭请王爷为我等做主!”
“没错,有甚事就在这里说!”
……
额满顺话音方才刚落,还没等弘晴有所表示,聚集在警戒线后头的人群中立马响起了一阵的哄乱之声,前后左右都有人在瞎嚷嚷着,当即便鼓动得一众旗丁们全都跟着瞎起哄不已,群情激奋之下,场面顿时为之大乱一片。
“王爷,您看这……”
下头诸般人等这么一闹腾,额满顺可就来了精神了,故意做出一派为难状地摊了下手,狠狠地将了弘晴一军。
“放肆,尔等如此绑架民意,欲意何为,嗯?”
面对着额满顺的刁难,弘晴并无甚表示,仅仅只是面无表情地站着不动,倒是老十五却是忍不住了,厉声便呵斥了一嗓子。
“愉亲王,您这话是从何说起,此乃我八旗子弟自发之心声耳,与下官何干耶?”
老十五的指控不可谓不严重,真要是坐实了,额满顺有几颗脑袋都不够砍的,他自然不肯认账,但见其一摊手,满脸无辜状地便叫起了屈来。
“好了,莫要争了,众儿郎们的心情,本王可以理解,然,议事终归须得有章程才是,要解决问题,自不可随意胡为,本王看这样好了,今儿个之议事,除了各旗都统之外,再另选出三十名旗丁为代表,也参与议事即可。”
这一见额满顺还敢狡辩,老十五当即便怒了,双眼一瞪,便要再次出言呵斥于其,只不过还没等老十五骂出声来,就见弘晴已是一摆手,从容地便给出了个折中的方案。
“这……,呵呵,也好,也好,二位王爷且先内里请,下官这就着人选出三十名与会之代表。”
一听弘晴这般说法,额满顺的脸色当即便是一僵,有心再抗辩上一番,可一见弘晴的眼神里已是杀气毕露,心不由地便虚了,可又不愿让弘晴就这么轻易地下了台去,这便眼珠子转了转,笑呵呵地提议了一句道。
“额大人的心意无疑是好的,只是呢,在本王看来,些许小事还用不着你额大人来费心,且就随本王先行入内便好。”
额满顺的小算盘倒是打得挺顺溜的,可弘晴也不是吃素的,哪可能轻易遂了其之意,笑呵呵地摆了下手,语气淡然地便拒绝了其之提议,而后面色陡然一肃,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嗓子:“丁松!”
“末将在!”
丁松就跟在弘晴的身后,这一听弘晴点了名,自是不敢稍有耽搁,赶忙从旁闪了出来,高声应了诺。
“本王令尔即刻选取三十名旗丁代表,不得有误!”
弘晴压根儿就没再给额满顺插口的机会,一挥手,已是不容分说地便下了令。
“喳!”
听得弘晴如此下令,丁松自不敢大意了去,紧赶着应了一声,一转身,领着数十名侍卫便往警戒线处行了去。
“额大人,诸公,都请罢。”
弘晴没去管丁松如何选人,面色冷峻地扫了眼神情各异的一众八旗都统们,声线微寒地便催请了一句道。
“王爷,这……”
额满顺显然极为的不甘,张口便要再行抗辩上一番。
“嗯?”
这一见到了这等地步,额满顺还要再生是非,弘晴的脸色立马便阴冷了下来,不轻不重地便冷哼了一声。
“啊,哦,呵呵,二位王爷,请!”
额满顺虽是个滚刀肉的性子,可真感受到了弘晴身上腾起的杀气,还是没胆子再硬顶到底,也就只能是苦笑了一下,一摆手,将弘晴与老十五尽皆让进了八旗都统衙门中……
第1059章 抚平八旗(二)
“二位王爷,内里请。”
没能达成事先拟定好的目标,额满顺心中自是不甘得很,可就算再不甘,在弘晴与老十五的面前,他也不敢有甚太过放肆的举动,也就只能是当先引领着弘晴与老十五一路行进了后堂,直接便到了议事堂的门口,殷勤地便要将二人往内里让了去。
“不必了,内里地儿太小,如此多人挤着,气闷了些,本王看就在这大院里摆开便好,老额只管下手布置好了。”
弘晴并未行进议事堂,甚至连台阶都不曾上,脸色淡然地环视了一下后院,一挥手,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了一句道。
“那好,那好,二位王爷请稍候,且容下官着人布置一二。”
这一听弘晴话说得个强硬无比,额满顺脸上的笑容不由地便是一僵,可也没辙,只能是无奈地应了一声,指使着衙门里的大小官吏们好一通子的忙乎,总算是在院子里布置出了个尚算规整的会场,这才恭恭敬敬地请弘晴与老十五坐在了上首。
“禀王爷,人已选定,请王爷明示。”
丁松的办事效率极高,弘晴与老十五方才刚坐定,他便已匆匆从外头而入,几个大步抢到了弘晴所在的文案前,紧赶着一躬身,高声地禀报了一句道。
“嗯,那就将所有人等都请进来好了。”
听得丁松这般说法,弘晴并未有太多的言语,仅仅只是简单地吩咐了一声。
“喳!”
丁松干脆利落地应了诺,匆匆便退出了后堂,不多会,便已领着一帮子王府侍卫们护送着三十名旗丁代表又转了回来。
“小的们叩见二位王爷!”
一众旗丁代表们虽说都是闲散旗人,可却都有几分见识,礼数上更是门儿清,只一见到高坐上首的弘晴与老十五,立马全都抢上了前去,齐齐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且都平身罢。”
弘晴虽是恼火于这帮子闲散旗人搅起的大波澜,可也不致于拿脸色给一众代表们看,更不屑于玩甚下马威的把戏,仅仅只是虚抬了下手,很是和煦地便叫了起。
“谢王爷隆恩。”
众旗丁们原本还担心弘晴会有所见责,可这一见弘晴态度和煦,悬着的心也就都落回了肚子里去了,紧赶着便齐齐谢了恩。
“尔等既是众旗丁推举出来之代表,本王自是信得过尔等之忠心,有甚事只管发问,但消不涉军机要务的,本王都可给尔等一个详尽之答复,这就开始好了。”
众旗丁们行礼一毕,弘晴也没甚太多的废话,简单地说了几句开场白之后,便即宣布议事开始,抛开一众八旗都统们,直接将提问的权力赐予了众旗丁代表们。
死寂,一派的死寂,尽管弘晴话语说得甚是和煦,诚意也足得很,可一众旗丁代表们却愣是没谁敢站出来开头炮的,没旁的,眼前这么个双王驾临的阵势着实是太震撼了些,更别说弘晴还是监国亲王,将来注定的九五之尊,哪怕是受命前来搅事者,在此际也不敢贸然跳将出来,道理么,很简单,万一要是被弘晴惦记上了,那有几颗脑袋也不够砍的,要知道弘晴头上那顶“官场屠夫”的名号可不是虚的,而是无数官吏的鲜血铸就成的,这等敏感时分,自是明哲保身为上上之策了的。
“大家既是都如此谦让,那本王就直接点名罢,嗯,就你先来好了。”
众旗丁代表们都不吭气,场面自不免有些冷了,然则弘晴却并不在意,神情淡然地等了片刻,见无人肯出头,这才笑着一伸手,指点了下第一排中间的一名五旬旗丁。
“小人诺敏呐叩见王爷!”
被点中的那名旗丁一看就是个机灵的主儿,压根儿就没半点的犹豫与迟疑,疾步便抢出了队列,一头跪倒在了弘晴的面前。
“诺敏呐么,哪个旗的?家中几口人,可有在朝中或是军中任事者么?”
弘晴并未急着叫起,也没急着让其言事,而是淡然地一笑,一派拉家常状地便发问了一句道。
“回王爷的话,小人乃是正红旗人,家中老少十四口人,小人长子、次子皆在军中,托王爷的福,长子在第四集团军当了一连长,次子在九门提督衙门里混了个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