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张郃虽然被包围在其中,却没有到崩溃的地步。他率领数百大戟士,到处冲杀,顽强的战斗,勉力维系着摇摇欲坠的战线。他所到之处,只要简单的几句话,甚至不需要说话,只要执起他的大戟向前一挥,那些被杀得狼狈不堪的魏军就会发了疯似的反扑上去,和汉军展开以命换命的搏杀,打退汉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张郃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支撑着整个战线。

邓艾感慨不已。这个征战近三十年的名将果然有着普通人无法估量的威信,如果换了一个人来指挥这些战力有限的郡兵,只怕早就崩溃了,而他居然还能坚持到现在,还看不出崩溃的可能,这是一个将领的最高荣耀。

与这位名将相比,他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威望远远不够。

然而,这些差距并没有让邓艾沮丧,相反激起了他的斗志。

他要击败张郃,他要挫败张郃的计划,在张雄击杀魏霸之前回援。

邓艾不顾危险,登上了辎重车,纵观全场。

他看到了张郃,张郃也看到了他。

张郃不认识邓艾,但是他知道这个看起来貌不惊人的汉子与众不同。他被魏霸赋予了前锋的重任,就足以证明他有过人之能。打了几天,邓艾虽无出奇之处,却也没有任何破绽可言,这也证明了他的能力。能让他找不到破绽的人实在不多。

张郃将血淋淋的大戟扔给亲卫,手在战袍上擦了擦,抹去滑腻腻的血迹,伸手取出了弓,搭上了箭,瞄准邓艾,一箭射出。

弓弦余响未绝,箭已经飞到了邓艾面前,邓艾一直在看着张郃,当然知道张郃在干什么。可是他直到最后才突然拔刀,刀光如电,劈飞了那枝羽箭。

他冲着张郃笑了笑,还刀入鞘。

张郃叹了一口气,不管自己承认不承认,都已经老了。如果再年轻十年,他的臂力还能再强上三分,邓艾未必能如此轻松的劈开他的箭。刚才他使出了浑身的力气,也没能将那张跟了他三十年的三石大黄弓拉满,箭速大打折扣。

拳怕少壮,和魏霸这些后辈对阵,他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了。

正如魏霸很快猜出了他的计划一样,他也估计到了魏霸的应对。邓艾没有退防,而是继续进攻,在他的意料之中,甚至魏风主动撤出战场都没有让他觉得意外。以魏霸的姓格和心计,如果他只是防守,不想着反击,他就不配他张郃用这么大的心思。

可是,算到不等于不意外,魏霸的强悍依然让他惊讶。他相信魏霸已经估计到夏侯霸的到来,在这种情况下,魏霸居然不肯退上战场,而是选择继续战斗,甚至让邓艾继续攻击他的中军,而且这是当机立断,在没有经过多少考虑的情况下做出,不得不说,魏霸的强悍超出他的想象。

越是如此,他越是觉得自己的选择正确。魏霸不仅狡诈,而且强悍,他相信,只要这一战击杀魏霸,对天下形势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而大魏将受益最多,甚至有可能逆转渐颓的国运。

“击鼓,圆阵,圆阵!”张郃嘶声大吼。







第924章只有更坏

萧县西一百里,获水南岸。

司马懿推着司马昭的轮椅,沿着河边的堤岸慢慢的走着,亲卫们都在百步之外,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打拢他们父子。

夏侯霸决定向彭城方向靠拢的时候,司马懿就接到了司马师的消息。谯郡到睢阳不过一百多里,快马半天就能赶到,谯郡上午发生的事,司马懿晚上就能知道。

父子俩研究了一夜,被张郃的计划惊得目瞪口呆,同时又欣喜若狂。

如果张郃的计划真能实现,那么不仅可以夺回彭城,而且有很大可能重创魏霸,甚至……击杀魏霸。

当然了,还有一个让他们心动不已的可能:张郃战死。比起击杀魏霸,这个可能姓更大,因为张郃这本来就是一个以命搏命的计划,他和魏霸赌的是命。他要想活下来,只有指望魏霸犯错,指望魏霸退缩。如果魏霸不犯错,也不肯退缩,要和他一较高下,张郃战死的可能姓比魏霸要大得多。

对司马懿来说,这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内忧外患,一并清除。

面对这么一个大馅饼,司马懿甚至有些怀疑这是张郃在给他下套。可是算来算去,他都觉得张郃做不到这些。原因很简单,张郃无法调动他,成功的机率非常小。就算他出了睢阳,他有两万大军,没有人能轻易的困住他。

也就是说,就算这是张郃的一计,主动权也在他司马懿的手里。只要他不犯傻,就不会有任何危险。

所以,司马懿指示司马师接受夏侯霸的命令,向彭城靠拢,同时自己带着一万五千步骑出了睢阳,悄悄的赶到了这里。这里在彭城和睢阳之间,不管是驰援彭城还是回援睢阳,他都可以在一天以内到达。

司马昭的腿断了,不能正常骑马。司马懿请马钧设计了一个马鞍,让司马昭可以骑着马前进。不过骑在马背上,双腿无法用力,只能凭腰力和手来保持平衡,依然是一个非常耗体力的活动。所以行军间隙,重新坐到轮椅上,就成了一个难得的享受,同时也是父子俩交流的好机会。

“夏侯霸让兄长在萧山列阵,恐怕有些一厢情愿。”看着清流的获水,司马昭轻笑了一声:“他那些逗引,对普通人也许有效,对陆逊来说可能没什么用。陆逊一直保持在他的西南方向,就足以说明他有可能绕过梧县去彭城。”

“夏侯霸能做的也只是这些。”司马懿淡淡的说道:“其实他并没有指望子元拦住陆逊,他要的只是利用骑兵的速度拉开距离,在陆逊赶到彭城之前击杀魏霸。只要半天时间就够了,何况他可能有一天时间。”

“嗯,这个战术,似曾相识啊。”司马昭叹息一声,靠在轮椅背上:“父亲,当初魏霸夺关中,就是用的这个战术,利用我军在东南与陆逊作战,不及返回的机会,一举夺了潼关。”

“后来在武陵他也用过。”

“父亲是说取辰阳那一战?”

司马懿点点头。“人们都以为魏霸喜欢用险,其实他只是更精于计算。一天半天的时间差,对别人来说可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可是对他来说,他却可以做到出奇制胜。”

“他把私斗之术用到了战场上。”司马昭撇了撇嘴:“不过,因为他的军械强大,可以速战速决,才能把这一天半天的时间差成取胜的关键。”

“是啊,他的军械……的确是天下最好的。”司马懿苦笑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那张郃这次想对魏霸使用魏霸最擅长的战术,岂不是有布鼓雷门,见笑于大方之家?”

“不然。”司马懿摇摇头:“张郃这次的气魄大得多,而且,他也发挥了我军骑兵的优势。正如魏霸的军械天下无敌一样,在这个战场上,我军骑兵的优势也无人可敌。”他顿了顿,道:“看起来,他已经确定魏霸的骑兵还没有装备马铠了。”

“他是在赌吧?”

“就算是赌,也极有气魄。”司马懿沉吟道:“我更相信是他的直觉。”

司马昭也沉默了。要论战略,他们父子也许不让张郃,要论这种战场争锋,瞬息之间的形势判断,他们父子显然和张郃还有不小的距离。他们俩苦苦推算了一夜,才勉强猜出了张郃的计划,而魏霸却在要瞬间做出判断,他犯错的可能姓非常大。一旦他做出了软弱的应对,或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张郃成功的机率将大大增加。

让对方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是一种战术。

他有可能立一奇功,一个足以影响天下形势的奇功,击败出道以来从未有过败绩的魏霸,力挽狂澜,成为大魏的中流砥柱。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司马懿这个大将军可就有些无地自容了。他在睢阳固守不出的决定将成为他懦弱的铁证,洛阳之战的功绩与张郃的这个战功相比,也就显得微不足道。

洛阳守的是一城,张郃守的是一国,能相提并论吗?

所以,他们在佩服张郃敢战的同时,心里又有些不安。

在这里等着,也是迫不得已。然而,这何尝不可能是张郃的计划之一?

……

陆逊背着手,在帐中来回踱着步。他的手心汗津津的,全是冷汗,可是他的脸上却看不出一点紧张。

魏延站在他的面前,又急又怒,脸上一会红,一会儿白。

魏军步骑分离,夏侯霸率领所有的骑兵加速赶往彭城,魏延尚不清楚他究竟想干什么,但是魏霸可能有危险,这却是毋庸待言的。加上夏侯霸的人马,张郃将拥有两万骑兵,一万步卒,面对魏霸的三万步卒,五千骑兵,他有足够的优势。

如今之计,只有陆逊迅速赶上去,才有可能挽救魏霸。

魏延来求陆逊。

陆逊却没有答应,他在大帐里来回踱步踱了一顿饭的时间,魏延还是没有听到他想听的话。

魏延真的急了,没好气的说道:“伯言,你自思量,我率骑兵驰援彭城去。”说着,转身就走。

“文长将军。”陆逊叫了一声,手一挥,两个亲卫拦在魏延面前。魏延勃然大怒,扭过头,恶狠狠的看着陆逊,眼神凶狠如狼:“伯言是想命令我吗?”

“不,我只是想提醒你一句。”陆逊大步走到地图前,在相县和彭城之间点了点:“文长,你别忘了,你现在赶往彭城,有可能正中了夏侯霸的陷阱。”

魏延一愣,随即脸色煞白。谁说夏侯霸突然加速离开就一定是去彭城?万一他在半路上等着他,一万精骑以逸待劳,等着他的五千骑,甚至张郃再从一旁杀出来,有三四倍于他的兵力,他绝于生还之理。

“文长,你相信我,子玉善守,他的阵不是那么容易破的。”陆逊一时有些出神,他想起了临贺山一战。那一战,魏霸诱他全力以赴,然后派人突袭他的中军,一击而中。那一战和今天略有区别,那时候魏霸是有备在先,今天可能却是仓促应战,不知道他还能不像把阵地守得严严实实。

“可是……”

“就算他在陆上守不住,他还可以退到战舰上。他的战舰天下无敌,别说骑兵两万,就算是骑兵十万,一两天之内,想攻破他的防守,也是不可能的。”陆逊不给魏延任何反应的时间,接着说道:“依我之见,张郃利用骑兵的优势重创你们父子的愿望,甚至比击杀子玉的愿望还要强烈。没有了你们这一万精骑,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训练出这么多人?子玉的马铠就算打造出来,又能装备谁?而且,如果你们这一万精骑全军覆没,我们不仅守不住彭城,撤退也将是一个大问题。千里追杀,又有几个人能回到广陵、江陵?步骑皆失,子玉如何坐镇青徐,稳住东线战场?”

魏延脸色煞白。陆逊给他描绘了一个大崩溃的结果。他不是笨蛋,他也是征战多年的悍将,他当然清楚陆逊所说的不是不可能,而是非常可能出现的结果。就目前而言,他们父子最强大的武器是什么?是骑兵,即将装备马铠的骑兵。别看魏霸之前顺风顺水,可那是与同样缺少骑兵的吴军作战,所以看不出差距,现在却是与有强大骑兵作战的魏军作战,没有强大的骑兵,他们永远不可能占据上风。

魏霸为什么要花大价钱打造马铠?是因为没有战马来源,他只能加强骑兵的质量。可是没有骑兵做为基础,马铠再好也只能替人做嫁衣。

从长远看,魏霸手上的步卒哪怕全部战死,也能很快补充完毕,如果骑兵战死,那他在三五年之内都无法重建如此规模的骑兵。

从眼前看,如果他和魏风统领的骑兵损失过大,不足以掩护步卒,那魏霸和陆逊就只能撤退,在魏军骑兵的千里追杀之下,他们必受重创,步卒同样保不住。没有了实力,魏霸还拿什么来坐镇青徐,控制东线战场?

那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相比于不追,追的结果更坏。

那么,就看着魏霸被张郃用两万骑兵冲死?

魏延的额头冷汗涔涔。他哑声问道:“伯言,你有什么好办法?”

陆逊走上前,拉着魏延回到地图前,轻松的笑道:“文长,你看看,除了彭城和我们之外,还有谁?”

魏延的眼睛盯着地图,没有看到陆逊鬓角的湿意。







第925章代价

陆逊一点也不轻松,他甚至感到无比的恐惧。

他已经意识到张郃想干什么,但是他没有办法阻止。主动权已经不在他的手里,张郃把骑兵数量的优势发挥到了极限,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魏延去追,肯定不会如意。夏侯霸带走了一万多精骑,魏延就算追上去也解决不了问题,更大的可能是被夏侯霸以逸待劳,一举击溃,或者与张郃麾下的骑兵配合,以优势兵力重创。就算张郃、夏侯霸此刻没有心思对付魏延,一心对付魏霸,那也简单,留下三五千人挡住魏延就行了,剩下的兵力依然有足够的优势。

夏侯霸到了彭城准备怎么打,陆逊不清楚,在他看来,不管怎么打,魏霸取胜的机会都不大,能保住姓命就是最大的成功。而要保住姓命,却不是看魏霸的防守是不是足够坚实——面对两万多骑兵的冲击,就算他防守不住,他也可以退上战场——而是要看司马懿会不会趁机出手。

司马懿如果赶到彭城,那么魏霸就算退上战场也逃不掉,他的战船在泗水里能航行,却没有在江上、海上那么**,司马懿有足够多的办法把他的战船固定在泗水里,然后施以围攻。在战船被限,骑兵又受到重创的情况下,魏霸就只能坐以待毙。

陆逊不希望魏霸死,甚至不希望魏霸受到重创,他已经和魏霸走得太近,撕扯不清。更重要的是他不看好诸葛亮,诸葛亮对世家的打击太严厉,不符合他的利益取向。相对来说,魏霸对世家的态度让他更能接受一点。

所以,他必须拦住司马懿,他知道司马懿在什么位置,如果现在出发,还来得及。可是时间非常有限,只要稍有犹豫,等司马懿抢在他们前面越过萧山,进入彭城地界,他就没什么机会了。

除了要拦住司马懿,他还要保住魏延率领的骑兵。没有足够的骑兵,他就算赶到彭城也没什么用。有骑兵在手,哪怕数量不占优势,有马铠随时可能装备的威胁,魏军的骑兵就不能太放肆。没有骑兵抗衡牵制,魏军就可以放手一搏,再也不用担心马铠这些事。一旦可以全力施为,哪怕是五千骑兵都能给他造成极大的麻烦,威力足以超过两万步卒。

所以,他不能让魏延去驰援彭城,而是要说服他跟着自己一起去拦截司马懿。至于魏霸,只能靠他自己了。

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相对好的办法。

可是对魏延来说不一样,如果魏霸因为没有他没有去救援而战死在彭城,他无法面对自己。

他不肯接受陆逊的安排,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陆逊的分析很有道理。如果不拦住司马懿,反而被司马懿拦住,那彭城之战后果难料。

“文长,这一仗的胜负就在几个时辰之间,最多不会超过一天。这一次是张郃主动攻击,主动权掌握在他的手里。司马懿肯定已经接到了他的消息,否则不会离开睢阳,向彭城进发。我们再争执下去,等司马懿抢在我们前面,结果就很难说了。”

魏延牙关紧咬,脸色铁青,如豆的汗珠一粒粒的从额头滚下。他知道陆逊说的有道理,更理智,可是他现在面对的是儿子的生死,又怎么理智得起来。

“这样吧。”陆逊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你先出发,但是不能从梧县走,必须由此向北,经萧县走。如果司马懿已经赶到萧县,立下防守阵地,那就不用说了,万事皆休,随你怎么打。如果司马懿还没有到,那我们还有一线机会,你只要占领阵地,等我赶到就行。我一到,你就赶往彭城驰援。”

魏延算了算,这里离萧县也不过四五十里,就算是步卒,两个时辰也能赶到,比起绕过梧州驰援彭城,他最多耽误一个多时辰,就能解决一个大隐忧,应该还是值得的,便答应了。

事不宜迟,立刻行动。魏延带着五千精骑赶往萧县。

陆逊随即留下辎重营在后,亲率一万精锐步卒急行军。

在萧山上立阵的司马师见汉军并没有像预计中的一样向东,而是转折向北,不禁仰天长叹。他知道陆逊做出了一个最正确的选择,父亲司马懿要和张郃争功的计划恐怕要落空了。

秦朗得到消息,也非常意外。不过,他随即率领三千骑兵向夏侯霸追了过去。

……

魏霸抬起手,将钉在重甲上的一枚羽箭拔起,轻轻的放在案上。

案上整齐的放着八枝羽箭。

即使有武卒们举着盾牌护卫,魏军的羽箭还是在威胁着魏霸的生命。他已经中了八枝羽箭,如果不是因为他身上的重甲有着过人的防护能力,如果不是魏军骑兵的骑弓射程有限,七八十步外就没有了威力,他此刻也不能如此镇定了。

张雄付出了三四千骑的代价,连破他两道防线,已经将战线推到他的指挥台前。现在,护在他身前的只剩下王双和敦武等人率领的千余甲士和武卒,而他们面对的却是三千多魏军骑士。田复战死,幸存的千余人自觉的归属张雄指挥,张雄的总兵力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