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兵器谱-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夏与宋朝打了数十年,一直压着宋朝打,导致了西夏人瞧不起宋军。要不然,李俨也不会叫嚷着要屠光宋军,率军出城与宋军大战。说到底,就是西夏人不知宋军的厉害。只有宋军在战场上把他们碾成飞灰后,他们才知晓厉害,才会真正的惊惧。

“就这么办”众将齐声赞同。

“吴骥,出来受死”就在吴骥他们商议这会儿,西夏大军已经列成阵势了,一个占地数里的阵势整肃异常,厚重,不可撼动。李俨大是得意,骑着骏马,绰着长枪,出来叫阵,口出狂言,要吴骥受死。

“哼”周威冷哼一声,道:“老狗狂得没谱了,竟敢叫吴都指挥受死”

“他死到临头,还口出狂言老狗的年岁活到狗身上去了”皇甫嵩他们不由得骂了起来。时至今日,他们对吴骥是越来越敬仰,辱骂吴骥,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吴骥不去理睬李俨的叫骂,骂得再好,不如真刀真枪好,等到打败西夏人,一切自有分晓。吴骥骑着战马,来到阵前,开始简短的训话:“弟兄们:我们自进入西夏境内,势如破竹,一举拿下左厢神勇军司、祥祐军司两座坚城,屠尽了城里的西夏狗可是,夏州的西夏狗不知晓我们的厉害,叫嚣着要把我们杀光,你们能忍受西夏狗的呲牙咧嘴吗?”

“不能”

宋军早就把西夏军队的叫骂声听在耳里,气在心头,无不是使出吃nǎi的力气吼叫起来。

“弟兄们:杀光西夏狗让西夏狗闭嘴”吴骥手中的斩虏刀一挥,率先冲出。

“杀光西夏狗”

“西夏狗闭嘴”

宋军将士们呐喊着,紧跟着吴骥冲了出去。

“隆隆”

宋军一动,动地山摇,杀气腾腾,好象一片海朝西夏军队涌去。bō澜壮阔,气势不凡,不可阻挡。

宋军的骑兵从左右两翼直ā西夏军队的后背,要一举切断西夏军队的退路,不让他们缩回城里去。

陌刀手端着陌刀,排着整齐的队形,在刀手的掩护下,排山倒海一般压了上去。

望着疾冲而来的宋军,李俨嘴一裂,根本就不在乎,冷笑道:“久闻吴骥能征善战,不过是徒有虚名。哪有一开打就抄后路的,当我们大夏勇士是猪?”

依他想来,西夏军队很jīng锐,压着宋朝打了数十年的,即使不如宋军,也要打上好一阵子才能分出胜负。吴骥一来就派出骑兵抄西夏军队的后路,那是摆明了不把他放在眼里,要把西夏军队全歼。

派出骑兵抄后路,那是在胜负之数即将分出之际,为了防止敌人逃跑。哪有一上来就派兵抄后路的。

“你想抄我后路,我就击破你中路,让你空忙一场”李俨打了一辈子的仗,深通兵法,一来就看准了。只要他击破了吴骥的中路,吴骥的一切布署都是白忙活。

他的盘算很好,就是不切实际,他的念头刚刚转完,形势就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砰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西夏军队好象给农夫收割的庄稼似的,成片成片的倒下。

“这个……”

这是西夏jīng锐,在宋军的进攻面前,没有丝毫还手之力,这事谁会信?李俨打死也不相信,一而再,再而三的眼睛,不得不信。

他的嘴巴张圆,可以塞进一只海碗了

这是他这辈子最为震惊的时刻

他更为震惊的还在后头,只见宋军陌刀手端着陌刀冲来,如入无人之境,不管挡在前面的是人是马,狠狠劈下去再说。每一次劈下,就有不计其数的西夏兵士变成碎

久闻前朝陌刀的厉害,却是没有亲身领教过。今日亲眼目睹,方知陌刀之厉害,远过传闻,李俨不由得瞳孔一缩。

宋军的进攻犀利异常,没有任何的停顿,他们所过之处,西夏军队成片成片的倒下。

“前朝大军冲锋,亦不过如此”

李俨猛的想起故老相传的唐军勇猛之事,与眼下的情形一比较,竟然发现宋军比起唐军丝毫不逊

“兴许,还有过之”李俨马上否决了自己的想法,对宋军的评价更高数分。

今天jīng神好些了,肩膀更疼了。码字的时间长了,肩膀、脖子、手指都会疼,这是我们写手的悲哀。今天就更一章了,请朋友们见谅

【第十三章西夏震恐(上)】

第十三章西夏震恐(上)

兴庆府,皇宫,李秉常正与一众大臣计事,说到欢喜处,个个脸上带着笑容。

“皇上,这次大夏出兵陕州,收获颇丰,得到不少金银财物不说,还拿下五城之地。有了这五城在手,大夏就可以进窥关中了。”

“只可惜,李宗保、梁熙他们没有约束好三军,致使安定五城化为废墟,实令人叹息。”

“是啊y…夺关中,不能留下恶名,要有美名。安定五城之事一出,关中之人必然对大夏痛恨不已,这让为大夏进军关中增添阻挡。”

对于安定五城被屠一事,西夏朝中还是相当的清醒,他们意识到了这事的严重这会jī汉人的血不说,还会让西夏背上恶名,使得他们进军关中更加困难。

虽然西夏这次出兵陕州,打了一个大胜仗,破天荒的拿下五城。可是,他们仍是知道,以西夏的实力,要想顺利拿下关中,依然是困难不少。别的不说,光是数十万西兵就足够他们受的了。

再有了安定五城被屠一事,使得关中百姓痛恨西夏人,奋起抵挡,那么西夏的困难就会更大。

“好了莫要再说了”李秉常眉头一挑,挥挥手,道:“安定五城这事,李宗保、梁熙他们约束无方,号令不严,才有此等惨案,让大夏为陕州百姓痛恨。非他们不愿约束三军,而是无法约束。大夏勇士生长在高山峻岭里,一辈子能走出山岭间就不错了,更别说陡然间见到如此之多的财货,那是他们不敢想象的,要不心动都不成。”

西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党项八部,其实就是羌族。羌族生长在西北的大山里,很少有人能走出大山,乍见陕州的富饶,那是uaua世界,那是天堂,谁能不眼ua?谁能不心动?

在这种情形下,就算李元昊复生,也不见得能约束得住三军了,李秉常叹息一声,道:“这事,若是不解决,大夏难以取得关中。要想让大夏成功的拥有关中,要之务就是让大夏的勇士们财,拥有他们所想拥有的财货。只有如此,大夏的勇士才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军心稳固。至于关中宋人的死活,就两条路,一是为大夏做牛做马,二是死路。不愿为大夏做牛做马者,要之何益,不如让他们死掉”

他这番话说得风平静,没有任何的情绪bo动,可是,话里蕴含着无穷的杀机。意思就是说,先要让西夏军队拥有无穷无尽的财货,至于如何拥有,那就是抢呗。这一抢起来,关中百姓的死活不是他考虑的,他只需要西夏军队士气高昂,军心稳固就行了。

可以想得到,这道命令一下,西夏军队将会是无法无天,烧杀抢掠成风之事层出不穷,陕州、关中百姓将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子之艰难比起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西夏群臣却是听出了另一种好处,那就是他们可以为所y…为,富饶的关中将是他们的天堂,是他们的乐土,无不是大喜过望。

“皇上,我们甚时间进军关中?”

“关中啊,八里秦川,富饶之地,财货堆积如山……”

群臣越说越是欢喜,个个眼里冒出了美妙的小星星,恨不得马上杀到关中去。

“快了”李秉常信心十足,右手一握拳,狠狠一晃,道:“等李宗保、梁熙他们进军关中之后,朕要御驾亲征,直下关中呵呵”

进入关中后,西夏将有一个美妙的前程,财货比起眼下暴增数十倍,口众会增加十数倍。再者,关中被视为“形胜所在”,那里可以成就王业。拥有关中,就拥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格,就可以与宋朝争夺天下,好处多多,多得无法想象。

李秉常是越想越欢喜,满面红光,张嘴直乐呵:“呵呵唯一的不足,就是耶律洪基败得太快了”

“是啊若是耶律洪基不败得如此之快,而是和宋皇打上数年,对大夏的好处就更多了。”

“宋军大破耶律洪基,拿下燕云十六州后,会不会从东面向大夏进军?”

“若宋军从东面向大夏进攻,那后果不堪设想啊。想当年,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之地,打败二十四万匈奴大军,一举拿下河西呀。”

听着群臣的议论声,李秉常一挥手,道:“无妨宋皇虽然拿回了燕云之地,宋军必然是兵老师疲,难以为继。你们要知晓,宋军是大大动的手,那是冰天雪地,在冰天雪地里打仗,非宋军所长。到眼下为止,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们一定非常疲惫。若是朕所料不差的话,宋军一定会在燕云之地休整,等到疲惫舒缓,再向大夏进军。”

在冰天雪地里打仗,那是契丹人的特长,不是宋军善长的。大大,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宋军舍长用短,虽然打得不错,付出的代价必然不小。别的不说,光这疲累就够宋军受的了。

李秉常是个聪明人,通晓兵道,说到点子上了。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宋军不顾疲劳,已经向西夏起进攻了。

“你们提到霍去病攻打河西走廊,就惊惧不安,那是你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李秉常越来越欢喜,声调转高,道:“在汉代,匈奴盘踞河西,没有城池,只有帐幕,便于霍去病的jīng骑冲杀,这才有打败二十四万匈奴大军之事。眼下的大夏,在河西之地拥有不少坚城,左厢神勇军司、夏州、兴庆府,哪一座不是坚城?就算霍去病复生,他也奈何不得大夏。宋军若是从东面杀来,必然受挫在大夏坚城之下。朕只需要派出少股兵力在东面抵挡,其余大军直入关中,岂不美哉?”

“哈哈”李秉常再也抑止不住欢喜之情了,仰向天,哈哈大笑起来,得意非凡。

“哈哈”群臣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陪着李秉常大笑。

一时间,畅笑声震天价的响,震得屋梁上的斗拱都在颤抖。

“禀皇上,宋军攻下左厢神勇军司”

就在一众君臣兴奋莫铭之际,只见一个太监急匆匆的冲进来,手里持着一块布片,还捧着一个匣子,一脸的惊惧之

“呵呵”李秉常不以为意,轻松的挥挥手,笑道:“宋军攻下左厢神勇军司?哪个不长脑子的蠢材,敢如此造谣?”

“左厢神勇军司,那是大夏的坚城,就是jīng锐的契丹人也是无可奈何,宋军再能打,能奈坚城何?”

“要说谎,也得找个好籍口真不长脑子你猪呀”

一众大臣跟着喝斥起来,喝声如雷,把个太监当狗一样吼着。要不是李秉常就在眼前,他们一定会是要痛揍一顿这个不长脑子的蠢猪

“来啊拉出去砍了”李秉常双眼一眯,杀气腾腾,冷冷的道:“说谎要找个好藉口下辈子,聪明点儿”

“皇上,皇上,这是真的呀”这个太监一听就急了,李秉常真的动了杀机,不能不惧呀。卟嗵一声跪下来,急惶惶的道:“皇上,这是吴骥送来的血书这是李忠的头颅。这事能假么?”

心急之下,太监忙把手中的布片,还有匣子呈上,只有这两样东西才能救他的小命了。

“吴骥的血书?李忠的头颅?”李秉常一愣,随即爆出一阵惊天的笑声:“哈哈哈哈这谎言很好笑,很好笑笑死朕了笑死朕了”双手捂在iong口上,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根本就不去接布片和匣子。

“哈哈”群臣也是当笑话听的,这事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天方夜谭,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走”

两个卫上前,把太监抓住,就要拖出去了。

太监一下子急了,大吼一声:“皇上,你怎如此糊涂?把真话当假话听你瞧瞧,这是不是李忠的头颅?”

情急之下,不管不顾了,打开匣子,把匣子翻过来,一颗人头滚落,怒目而视,嘴巴张阖,一脸的不甘之不是李忠还能是谁?

“李忠?”

李忠是宗室,是镇守左厢神勇军司的大将,朝中谁能不识?谁也不会认错。乍见头颅,李秉常和一众大臣尖叫出声,一脸的震惊之他们脸上堆了一层又一层的笑容然无存了,个个瞪圆了眼睛,打量着李忠的头颅,直接石化了。要不是iong膛急剧起伏,真会把他们当作雕像了。

卫也惊呆了,不再拖太监出去。太监的小命总算是保住了,忙着提醒道:“皇上,吴骥送来手书。”

“吴骥的手书?”这次,李秉常不再说当笑话听的了,而是右手一伸,一把夺过来,三两下展开,一扫之下,脸上变…了,眼珠都快掉下来了。

“噔噔噔”李秉常一连后退了十来步,好不容易方才稳住身形,身子打颤,结结巴巴的道:“这,这,这……”

手一松,手中的血书掉在地上,正好展开了,群臣伸长脖子,睁大眼睛一瞧,步了李秉常的后尘,不住后退,脸上没有血

吴骥的手书是用李忠的鲜血写就的,依然鲜夺目,上面的字体着妖异的红光。可是,在西夏君臣眼里,那不是血——……】a!!

【第十三章西夏震恐(下)】

第十三章西夏震恐(下)

吴骥的血书没有长篇大论,更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把左厢神勇军司的事情扼要说明一番,最后用鲜血写了四个大大的血字“血债血偿”。

左厢神勇军司,那是宋军报复的第一站,整个城里的数万党项人、西夏军队、还有他们的家眷,全给宋军屠戮一空。左厢神勇军司号泣不已,鲜血流进了护城河,把护城河染红了。

准确的说,护城河不是给染红了,而是河面上漂浮着厚厚一层鲜血。由此可见宋军在左厢神勇军司的杀戮有多严重了。

吴骥的手书已经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词藻,不需要气势磅礴的话语,只需要把整个事实告知李秉常,就足以让他胆寒了。

宋军并没有象李秉常预料的那般,在燕云之地休整,而是不顾疲劳,直扑西夏而来。宋军并没有如李秉常他们预计的那般,没有顿兵于左厢神勇军司这座坚城之下,而是一鼓作气就拿下了。

不仅拿下来了,还把左厢神勇军司给屠戮一空,为安定五城的百姓报仇,这对李秉常来说,具有无比的震憾力

他适才还在夸耀,要让西夏兵士过上好日子,要让他们在关中大杀特杀,大抢特抢。这话才出口,就接到了吴骥的手书,这无异于响亮的耳光,重重ou在他的脸上,他自己都感到脸上火辣辣的,无地自容。

来自敌人的信不能信,可是,李忠的头颅就在眼里,谁敢不信?

最让他们心惊的是吴骥写得特别大的“血债血偿”四字,这是吴骥要报仇雪恨的决心展示,左厢神勇军司就是最好的证明。

安定五城之事,不要说宋人,就是李秉常自己都觉得西夏做过了火。为了这事,他召集一众大臣商议过,如何处置此事。最后,他从西夏的全局出,决心以后可以多做这种事,只有如此,才能让西夏军队保持高昂的士气,稳固的军心。

刚刚做出这一决定,吴骥的手书就到了,展示了无比坚决的复仇决心,谁能不惧呢?

“血债血偿”四字,宛若惊雷闪电一般,在一众君臣心里轰鸣,个个呆若木jī。

“皇上,吴骥好大的口气,他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定是李忠疏忽大意,给吴骥所趁,赚了城。”

“定是这样攻打涿州不就是给宋军赚城的么?”

众臣清醒过来,念头转动之际,立时有了新的解释。如此一说,倒也成理,有涿州之战的先例在,李秉常有也有些信了:“对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大夏的坚城,岂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可一不可再,吴骥拿下左厢神勇军司,还能拿下祥祐军司?”

一众大臣越想越是信心足,适才的惊惧渐渐消散,代之而起的就是轻蔑与不屑。

“禀皇上,吴骥拿下祥祐军司”

然而,就在一众君臣得意之际,只见又一个太监急惶惶的冲了进来,远远就嚷开了。

“祥祐军司丢了?”这次李秉常不敢再出言喝斥了,而是震惊的问道。

“是怎生丢的?”有大臣忙着问询。如此一说,他们是相信了。

虽说这事有些难以置信,毕竟有左厢神勇军司被屠这事在,他们不敢不问个明白。

“禀皇上,这事不明。”这个太监惊惧难安,低下了头颅。

祥祐军司是夏州的东大这丢了,其后果相当的严重,比起左厢神勇军司丢了的影响更大,这会把旧都夏州暴1…出来。

就是如此重大的事情,竟然不知道祥祐军司是如何丢掉的,这也太无能了吧?

要是李秉常怒了,摘了自己的脑袋也很正常,太监不敢不惧啊。

果然,只听李秉常指着他喝斥起来:“你这酒囊饭袋朕养你们是白养了,真是一群猪,连个消息都不清楚”

太监委屈得要哭了,忙着辩解:“皇上,小的久在宫中,与外面的消息不通。这消息,是外面传进来的,小的哪里知晓是甚原委。”

这是实情,太监只能呆在宫里,即使是出宫也要告假的,要不然的话,那就是重罪。祥祐军司,离皇宫远着呢,太监哪里知晓是如何丢掉的。

可是,太监却是忘了,李秉常正在气头上,哪里管那些,李秉常咆哮一声,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