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6月26日,西南方面军基本被歼。1941年6月27日,由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接替指挥的西南方面军(第40、第21、第38、第6集团军),受领了在别洛波利耶、希沙基、克拉斯诺格勒一线组织坚固防御的任务。此战,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
苏联红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战略上指挥失误。斯大林刚愎自用,屡拒部下的正确建议,最终遭到惨败。苏联红军在此战的失败,使南部战线陷于崩溃。但是,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的“闪击战”计划起了重要作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庞大兵力用于突击西南方面军翼侧,使德军在主要方向即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受到了迟滞。这样,苏联红军统帅部就能在莫斯科方向集中庞大的战略预备队,从而对完成莫斯科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
德军在此战的得失正如英**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所言:“就基辅包围战本身而论,实在可以算是一次极大的成功。对德军而言,也可算是一个空前的杰作。从战略方面来说,似乎也有很充分的理由。
先使南翼不受到敌人反攻的威胁,然后再来进攻莫斯科。此外,由于苏联红军数量庞大,但却比较缺乏机动性,所以这种战略遂更显得有利。德军可以分别把兵力先后集中在不同的地区之内,而轮流产生几个决定性的战果。
基辅战役后,红军已经没有更多后备力量,为防卫莫斯科,苏联政府调动183个师共一百八十万人,但只有其中25个师是有足够装备,而且缺乏装甲部队及战机,德国方面,他们有270个师共四百五十万人,接近三分之一是机械化的,这是在战争中最高的比例,进攻莫斯科的台风作战在十月二日开始。
由于在基辅的巨大胜利,在南方的巨大阻碍已经清除,南方集团军继续向斯大林格勒进攻,在南方战区的目的已完全达到,不过,向莫斯科的进攻被推迟了四个星期,这在之后的莫斯科战役中已被证明,虽然在战术上取得成功,但基辅战役只能小规模增强德国在战略上的优势,因为其主要目的,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没有达到。
当苏联军队付出巨大的损失时,他们争取了时间防守莫斯科,
而且,苏联在这次及其他包围战中得到了教训,在之后的莫斯科战役中,他们将避免被德军包围。
现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总指挥部已经搬到了罗斯托夫,这里距离斯大林格勒四百多公里,距离巴库七百多公里,李默与博克已经在昨天就派出了二十万精锐南方集团军群直扑巴库了,这三十万南方集团军群带走了大部分物质。
而剩余的物质根本不够李默发动新的战役,只能在这里等待铁路的修复,当然空军对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轰炸还是天天要进行,当然空军可不是去轰炸城市,而是轰炸苏联一方的工厂和铁路和公路枢纽。
南方集团军群共十二个武装党卫军师,全部分兵巴克,两个装甲军共计八个装甲师,另外跟随他们行动的还有十五个欧盟步兵师,根据情报,苏联把军队抽到到斯大林格勒,而整个巴库地区还是有三十万苏联军队,斯大林格勒更是达到了六十五万苏联军队。
保罗和艾克两人又是第二次单独指挥部队了,第一次是与博克演习的时候,李默能提供给他们的军事情报十分有限,只有一些航拍的一些照片。
……
ps:感谢:
深深夏投了1票2015…01…1113:36
海伦兹力投了1票2015…01…1108:47
第392章大纵深防御
从相片分析,苏联军队放弃了罗斯托夫到格鲁吉亚之间的所有阵地,巴库地区光是苏联红军就三十多万,在加上格鲁吉亚这个加盟共和国的兵力,苏军在巴库有地区的总兵力不会少于五十万,同时苏联在斯大林格勒还六十多万正规军。
这六十多万苏军当然是没有办法出斯大林格勒来攻击保罗他们屁股的。从航拍的照片分析,苏联在格鲁吉亚布置了几道防线,每到防线完全把巴库半岛切断,这个防线的纵深很深,一直延伸到阿塞拜疆境内,巴库地区前。
根据这些最新的情况,已经离开罗斯托夫的保罗连忙给李默发了封电报,说明了苏联巴库地区的真实现状。到不是保罗胆子小,不敢攻击,而是保罗怕自己一旦无法突破苏联巨大纵深的防御阵地,而影响到整个南方集团军群的战略计划。
李默接到电报,也感到情况紧急,连忙找博克商量对策,:
“我的副总司令,我想我们遇见麻烦了,苏联人发明了一个专门克制我们闪电战的战术,名叫大纵深战略,你快来看看。”
“啊!咚咚咚……”
博克一听苏联人居然发明了最新的战术,连忙丢下自己手头的工作,跑到李默的身边,从李默的手中接过电报看了看,十分茫然地摇了摇头,表示不明白苏联的最新战术的那里,李默将博克不明白,只好拉着博克到了巨幅地图前。给博克仔细地讲起来:
大纵深作战的思想,最早是由苏联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叶戈罗夫等人在2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在自己的军事著作中对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原则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但是由于斯大林的大清洗政策,使这一战术被迫中断,现在这种战术又被苏联人重视起来,开始运用到保卫巴库的战役中,你看他们的防御阵地,东西宽五百多公里,两边都是大海,我们没有办法迂回攻击的,南北深七百公里。
这样巨大的防御阵地。苏联的兵力最少有一百万。当然他们的正规军是没有这么多的,但是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等地的男人可是不少,他们都是很好的炮灰部队,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炮灰。他们如果死战。给我的麻烦一定少不了……
我们在说说苏联的最新战术理论——大纵深战略。他包括两种战术,第一就是大纵深进攻和大纵深弹性防御,按照苏联人的大纵深进攻战术。简单地说就是在前线敌人的薄弱环节集中尽量多的人和火炮,然后以压倒性的进攻撕开一个或数个口子,接着就是快速装甲集群切入,步兵师完成占领并向两边扩展撕开更大的口子,快速装甲集群则一直向纵深突进彻底破坏敌人的后勤与防御纵深。
而大纵深防御战术其实就是国土弹性防御的一个变种,并不追求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边境一线防御,建立多梯次多线的防御纵深,并利用炮灰部队吸收消耗敌人的进攻力量,接着集中尽量多的预备队,尽量多的快速装甲集群,进行防守反击。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苏联人的大纵深战术都强调预留足够多的预备队,并在最关键的时刻使用这些部队,要吗是被战线突破后用来堵口子,打反突击,要吗是敌人攻势衰竭后用来打反击战,歼灭战。另外苏联人极端强调火力,总是在进攻正面集中尽可能多的火力,一个苏联步兵师一般只负责一公里的正面进攻或防御,并且在进攻与防御中往往会集中一个炮兵旅甚至炮兵师的火力进行火力支援。这种炮火密度是极其恐怖的。
从上面的这些战例来说,似乎这种战术是非常有效而且实用的战术。但我想与其说这种战术是苏联人的创造性发明,不如说是苏联人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苏联人的坦克虽然多,但是远不到可以随便挥霍的地步。
于是步兵就成了牺牲品,无论是防御战中抵抗敌人的进攻还是在进攻中撕开敌人的防线,步兵承担的都是伤亡极大的炮灰任务(当然一般来说步兵师会得到一个团或一个旅的坦克加强),与之相比德国人和西方国家都更推崇依靠强大的坦克完成这个任务。
而在撕开阵地之后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组成的快速集群向纵深突入,步兵师完成占领和向两翼扩展的任务,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妥协,因为苏联人的步兵师和炮兵部队缺少机动车辆无法跟进机械化快速集团的进攻,所以两种机动力不匹配的部队必须分开担任不同的任务。这样一来,如果碰上了同样爱留预备队的对手,脱离了大部队孤军突入的装甲集群被包饺子的可能性也是蛮大的。”
历史上的这个问题其实和德国人的机械化集团在二战中期进行闪电战时屡屡吃瘪情况类似,随着交战各国对反坦克战术的成熟,单纯集中尽量多的坦克部队就能所向披靡的做法很快就踢到铁板。只不过到了44年苏德兵力对比悬殊,德国人基本上已经没有预备队了,苏联的大纵深进攻才屡屡得手,否则的话,只怕情况未必会那么理想吧?不管是德国的闪电战和苏联的大纵深战略,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打到后面只能是两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终对决。
“总司令我明白,苏联人现在是使用的大纵深弹性防御,我们一旦进攻,苏联人就用大量的步兵来当炮灰,节节抵抗,消耗我们的攻势,拖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当我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他们反击的时候,是吗?总司令。”
“是的,大体上是这个意思。”
博克开始沉默,李默与博克在巨幅地图前开始寻找破解当前困境的做法。
“报告。”
“念。”
“乌克兰新政府来电,德国到罗斯托夫的铁路已经修复。”
“好,好,命令囤积在边境的所有列车立即起运各种物质到罗斯托夫。”
“是。”
通信官转身离开,李默刚才还是满面冰霜的脸,现在可是有点起色了,如果所有物质要用卡车来运输,从德国到罗斯托夫差不多900公里,四十万辆卡车所消耗的燃油,那绝对是天量,此时的德国虽然暂时有点石油储备,但经不住这样挥霍浪费的。
……
ps:鸣谢:
深深夏投了1票2015…01…1113:36
海伦兹力投了1票2015…01…1108:47
第393章黑虎掏心
为了节约石油,李默只带十万辆卡车跟随部队,真正运输弹药补给的就5万辆卡车,而保罗就一次性带着走了4万辆卡车的弹药补给,李默剩余的六七十万大军不得不因为补给的问题停下来,等待后继的物质到达。
此时的国防军中央集团军群还在打基辅战役,他们已经远远落后南方集团军群了,反正南方集团军群已经突进到苏联境内900公里,李默绝对不会在补给还不充足的情况下,去进攻苏联苏联庞大的军队。
现在好了,只要火车一通,李默的后勤就完全没有什么压力了,从边境的物质运到罗斯托夫,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所以李默想到了破解的办法。
“总司令,难道你想到了办法吗?”
“当然,我的博克先生,现在交给一个任务,把我们所有的舟桥部队和渡河部队集中起来吧,越多越好。”
“难道我们要……”
“当然,为什么不呢!!!”
博克忙着去调集舟桥部队,因为在李默制定巴巴罗萨计划的时候,就想到会有一支部队会深入到苏联的亚欧分界线上去,这一路上,渡河是必须的,所以李默的南方集团军群舟桥部队数量不少,渡河器材也比较齐全,差不多每个师都有一个舟桥营。
“传令兵,命令意大利党卫军军长文森特将军,立即到总指挥部来见我。”
“是”
……
去“死地——奥尔斯克”是文森特自己选择的,当文森特收到副总司令调集舟桥部队命令时。文森特就知道是该自己出场了,连忙把自己的头发用手掌梳理了下,很快就接到了总司令的召见命令,文森特早就准备好了,跨上军部门口的轿车就绝尘而去。
“报告,意大利党卫军军长文森特前来领取战斗任务。”
“呵呵,你小子,你爱卖洋,急不可待了吗?等你到了奥尔斯克,面临四面楚歌的时候。就不会这样想了。”
“不会的。我保证。”
“好吧,但愿如此,文森特你过来,我给你仔细说说。”
“是的总司令。”
文森特连忙跑到李默的身边。李默用手中的指挥杆指着斯大林格勒北方两百公里处。开始说道:
“这里。就是你们部队的渡河地点,我们将动用八个装甲师为你开路,护送你们到伏尔加河渡口。跟随你行动还有3个步兵师和一个补充师,同时还有1万辆卡车的物质也和你们一起上路,当你渡过伏尔加河以后,就要以为最快的速度直达奥尔斯克,路上绝对不要再去攻击敌人的城市,这一带都是平原,有公路无公路对你车队来说,都是可以通行的。
当你到达奥尔斯克后,立即全力攻进去,那里有基本上没有什么苏联军队,占领该城后,立即把城市的中心广场清理出来,奥尔斯克的中心广场十分巨大,东西长两千多米,南北宽一千多米,你稍微清理下,就作为我们的空军基地,我就立即派出两个航空团328架飞机到那里,空军除了支援作战,还需要轰炸苏联的所有铁路和公路枢纽。
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孤军深入,我除了空运点补给给你,很难有援兵给你,文森特你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你能胜利而圆满地完成任务吗?”
“嗨!希特勒,总司令文森特有绝对的信心完成任务,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你小子该不会又想坏主意吧,把我当地主老财了!!!”
“呵呵,还是总司令了解我啊!!总司令能不能在多给五千卡车物质?”
“不行,最多给你一万两千辆,咱们在巴库地方才是生死大战。”
“好吧,总司令,你只要我这一出去,路途遥远,所以坦克和卡车的出毛病的地方能定很多,你多我配点修理部队和配件。另外咱们被苏联佬四面包围,受伤的将士必须要治疗,所以我需要多点的药品和医生。”
“这个我可以满足你,给你在抽调三个修理营和一座野战医院,配件和药品也多给一倍吧。”
“谢谢总司令,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明天早上5;30准时出发,你现在会去准备吧。”
“嗨!希特勒。”
李默为什么要在知道了巴库有重大敌情的情况下,还是坚持让文森特穿到苏联的死地去,其实文森特就是打如苏联心脏的一颗钉子,只要文森特站住了脚跟,苏联的痛苦日子就来了,当然文森特他们也是处于极度危险中,李默这一招千里奔袭起就来源于后世——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李默这一招基本上也是这个道理,斩断苏联的公路和铁路,让苏联没有机会把莫斯科的工厂撤退到乌拉尔工业区去,同时还可以截断苏联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的联系。如果这个战略一旦达成,不知道苏联能坚持多久。
……
5月17日早上5;30分,集结在罗斯托夫城外的二十多万南方集团军群最精锐的装甲部队,11个装甲师4个步兵师,1万多辆卡车开始启动,他们不是对着斯大林格勒而去,而是对着斯大林格勒的上游而去。
这支护送全机械化兵团的指挥官是斯坦因纳,这一路上到斯大林格勒,基本上没有苏联人的防线,六十多万苏联军队完全依托斯大林格勒城,建立了无数的防御阵地,最远的阵地距离斯大林格勒城不超过十五公里,而斯大林格勒的指挥官就是从敖德萨逃跑的铁木辛哥。
在敖德萨铁木辛哥失败的莫名其妙,自己手下的乌克兰方面军居然不战而降,铁木辛哥虽然在最后的时候坐潜艇跑掉了,但他也被斯大林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斯大林让铁木辛哥到斯大林格勒来戴罪立功,铁木辛哥现在指挥的可不在是乌克兰人,而是正规的苏联红军,这让铁木辛哥放心不少。
铁木辛哥汲取了上次敖德萨的教训,当然不会吧所有的部队放在城内,再说城里面也放不下六十多万部队。铁木辛哥让自己的部队围绕着城市布置防御阵地,这些阵地不是线性防御阵地,而是无数个环形阵地组成,小的环形防御阵地内安排一个连,多的一个团,如果从空中看,斯大林格勒周围完全被各种大大小小的环形战壕和工事所包裹。
第394章就是不出来
当然这种防御阵地的好处也是很多的,但不利于反击,因为铁木辛哥根本就没有想过反击,铁木辛哥的意思就是,大爷我就死死地守住斯大林格勒,看你德国佬有什么招数。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想短时间内拿下有六十多万人防守的斯大林格勒,也是不可能的,当然李默也不会愚蠢到用人去血拼斯大林格勒,那是愚蠢之极的做法,李默当然不会干这种事。
“轰轰……轰轰……”
护送突击群总共十一个装甲师,差不多是一千七百两坦克,还有其他车辆,那惊天动力的气势,足矣震撼一切,地面上是钢铁洪流,空中是无数的飞机保驾护航,经过这段时间的空中绞杀,苏联的飞机在斯大林格勒的飞机基本报销掉了,苏联与德国的飞机实在是没有办法比拟,能打个1;5就非常不错了,在整个争夺斯大林格勒的制空权的战斗中,德国被击落的飞机只有六十多架,而苏联损失飞机快三百架,差不多是1:6的战损,现在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的飞机基本上消耗完毕。
但是李默依然为自己的护送兵团¥派了一个航空师来保驾护航,这十一个装甲师可是李默的命根子,那是不能出任何巨大的损失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