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欢乐几人愁,又有谁能明了呢!
中日两国军队约定分三批依次撤出朝鲜,叶之魁虎勇军作为精锐部队理所当然是最后一批撤退的了,朝鲜国王李熙被日军释放,朝鲜朝政重新由闵妃集团把持,摄政王李昰应从那来回那去,唯一变化的是朝鲜政治中心由汉城转向平壤。
平壤,李鸿章忙完撤兵事宜刚刚安歇下来,便有下人通报叶之魁求见,李鸿章对于这位北洋年轻俊杰很是看重,马上召见。
之所以如此,与李鸿章的用人观念不无联系,一是因为叶之魁是安徽合肥人,从后世的李鸿章用人之术我们可以看出,他特别看重乡谊,甚至到了有点曲法徇情,公私不明的程度,这从原来历史上叶志超兵败之后能安度晚年就可以看出,要不是有李鸿章的一力担保,怎么会有如此轻松之结果。二是叶之魁这个年轻人本身让他很看重,就说当日巡阅各部吧,叶之魁的虎勇军军纪就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叶之魁是个干将。
叶之魁走进屋的时候,看见李鸿章已经穿着一件常见的长袍马褂坐在了位子上了,李鸿章这个打扮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那里的富家翁,想不到会是权倾朝野的李中堂。
叶之魁先向李鸿章行了礼叫了声中堂大人,在李鸿章的示意之下才坐了下来,李鸿章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并不作声,只是品了半响的茶,叶之魁低眉顺耳的安坐在一边,并无任何烦躁之情,看到叶之魁不骄不躁,李鸿章暗道了一声年轻人不错,才开口说道:“这日子啊,过得可真快,当年你伯父和你父亲随我李鸿章在镇压捻军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的是你父亲却不幸战死,不过如今你能有如此成绩,相信他在下面也会开心。”
叶之魁认真的回道:“这都是我父和伯父有慧眼,识得明主,而且没有老中堂的提携,小子今天哪有如此成绩!”这话也没错,李鸿章确实是任人唯亲。
李鸿章微微一笑,说道:“你啊,这张嘴就是会说,拐着弯拍我马屁,小崽子是不是有事要来求老夫呀?平日也不见你嘴巴多甜。”
都说求李鸿章办事,只要他故意加以粗言恶语,这事便十有八九也就成了。
叶之魁心中一喜,呵呵傻笑两下,觉得还是直说的好,便回道:“老中堂还真个是天上的菩萨,算到了小辈有事相求。有这么两件事,小子想听听中堂大人的意见,一是小子前些日子在平壤开了一家药厂,一种新发明的药物将作为药厂的主要销售对象,这种药物能止咳、止痛和治疗其他一些疾患,可是这种药物的原料却是鸦片,所以想请中堂大人允许小子从国内运送鸦片到朝鲜,以便制药之用。”
此时的中国,早在二十年前李鸿章就上奏言:“奏请弛禁,以抵制洋烟的涌入”,而使得罂粟种植在全国各地泛滥开来,所以即使没有李鸿章的允许,叶之魁也能很轻易的得到鸦片,但如果能得到李鸿章的支持,则事情要好办很多,至少价格方面就便宜很多了。“从云啊,你这个新发明的药物用鸦片制成,会不会有害处呢?”李鸿章考虑片刻,出声问道。倒不是他李鸿章多么的悲天悯人,至少鸦片生意在大清国那是由官面上都承认了的,只要你交税,管你发活人财还是死人财。这是李鸿章怕叶之魁年少不懂事,好高骛远,做生意别不赚还亏了,到时候同意他开厂的李鸿章自己也会觉得脸上无光。叶之魁回道:“中堂大人请放心,西洋诸国已经开始销售,也证实了它的功效,其实小子可以先将此药销往日本,以作验证,万一出事,小子也不怕朝廷官员攻击,何况这只是个小生意,到时候抽身也来得及。”李鸿章想了想便同意了,说道:“你是从西洋诸国留学归来的,比我这等老古董知道的要多,老夫也不劝你了,我让四川、甘肃两省的鸦片优先供应与你。”听到李鸿章这话,叶之魁只有汗颜,不敢接话。等到李鸿章说到鸦片优先供应的时候,叶之魁才大喜,溢于言表,开心的说道:“如此,则多谢老中堂了,只是这第二件事有些麻烦,那就是小子想学习西洋诸国,在这朝鲜国开办一家银行。”
“办银行?”李鸿章眼中精光一闪,说道:“这可是一件大事呀,可是和香港的汇丰差不多。”
叶之魁回道:“正是,小子所办之银行与香港的汇丰银行业务类似,而又略有些不同,若中堂大人允许,小子将会联合朝鲜政府,共同持股,来取得朝鲜国授予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使之成为整理朝鲜币制之枢纽。以便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使金融大权,不复为外商银行所把持。”
李鸿章听到叶之魁说完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他想不到叶之魁会有如此豪气,有这么一句话思想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李鸿章身为洋务运动的领袖级人物,早就有心办银行,但是在大清国那个地方,很多事即使是他李中堂也要掂量掂量才行。可是如果在朝鲜这边开办银行,借助朝鲜政府的名义,那么很多事情也就好办多了。到时等时机成熟,便可在大清国办银行,而且也有了经验和先例。
李鸿章心思转了几圈,打起了小九九,说道:“从云啊,你这个想法是好的,可这是个大事,没有一定实力是很难办成的,这些你都想好了吗?”
叶之魁连忙回道:“这就是小子特意来求见中堂大人您的原因了,老中堂门生遍天下,哪方面的人才没有呢?还请老中堂多帮帮小子吧。”
李鸿章微微一笑,叶之魁这小伙子很不错,懂得利益均沾,对叶之魁找不到专业人才这种鬼话,他嗤之以鼻,现在这个年代,什么人没有,四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还找不着吗?
两人又谈了一会话,说了个大概,便把这事情给确定下来了。
次日,叶之魁又知会了闵妃和朝鲜政府一声,详细解释了一遍办银行的好处,取得了他们的同意。
不久这朝鲜银行就风风火火的办起来了,银行创立时,招商股1000万两,先收半数,并商借朝鲜政府500万两,分5年还清,到最后纯留商股。
股份中,叶之魁和叶志超投资一百二十万两,闵妃外戚集团等朝鲜人投资一百万两,李鸿章父子投资一百万两,另外一些如见仁时吾、冯国璋等在劫掠黄金中发了财的叶之魁部下也纷纷将钱投了进来,他们的理念是连中堂大人和叶少帅都投资了的事,能亏吗?
等到这些消息被另外一些北洋大臣听到的时候,最后的股份也被瓜分得一干二净,动作快得也只喝了一点汤。
叶之魁本人独占五分之一的股份,若加上那些和他有关系的,则高达五分之三之多。李鸿章手下确实有很多经商人才,物以类聚,不久就找到了一些银行方面的金融人才。因为是首创,皆参照外商银行,所以设总董张振勋、刘学询、叶成忠、杨文骏等九人,订立章程,奏明权归总董等专业人才,利则归叶之魁等股商。叶之魁又聘任德国人为顾问,以此融通中外金融。
叶之魁又制定分红制度,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利诱,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办事。
第一卷朝鲜风云第三十七章归去来兮毋伤悲
如果有人问甲午年间最大的事是什么?你回答是中日大战的话,便会被大清朝的良民给狠狠的鄙视一翻,哥们!你太凹凸了,怎么可能是中日大战呢!最大的事是咱老佛爷办寿宴啊!各地“生辰纲”搞得风风烈烈,要修铁路,不行,等先给老佛爷办寿宴啊。要买舰艇,更不行啊,不久前不是刚刚打赢了吗?那里还需要船舰啊。
而且中日两国的和谈之所以能进行得如此顺利,日本人必须得向慈禧说声:“你的,良心大大的好!是我大日本的友人。”
老佛爷为了使平壤合约的结果早日摆到自己的床边,作为自己六十大寿上的一份不小的贺礼,电令李鸿章“毋逼倭人,宜早结束。”终于,李鸿章不负所望,在其六旬庆典的前两日(慈禧的生日是阴历10月初十,也就是阳历的11月7日),签下了平壤合约。老佛爷看到合约内容,心满意足,看吧,你这些唧唧歪歪烦躁不休的家伙,在哀家尽心竭力的领导之下,我大清朝打赢了日本国,哀家这天大的功劳,你能说不办寿宴吗,你能说不与民同庆吗?你能说不让我开心吗?
这老人家自打两年前开始就筹备自己的六十大寿了,中间又有中日战争这等风波,好不容易消停了,作为一个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的女人能活到现在容易吗?不得说做女人挺好,现在好不容易挺过来了,能不对自己好点嘛?大手一挥,设计《万寿点景画稿》,六百万两白银就这么没了。
北京城里的大小官员早就像得了狂犬病一样,逮着人就咬,想着法子捞钱,就是为了给慈禧送上一份厚礼,还美其名曰:我这是在拉动内需,是为大清国的奢侈品销售做自己一份贡献。
良民们当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纷纷叫嚷道你这丫的不是消费,你这是在消遣我们,是在浪费我们纳税人的钱。大小官员那会管良民的死活,该吃喝玩乐的继续吃喝玩乐,该包二奶开始包三奶。
早从10月23日开始,众封疆大吏、外省官员就已经拉开了呈进万寿贡物的序幕,全大清朝官员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老佛爷开心,量中华之物力,结老佛爷之欢心。这几日,你只要站在这城门口,往大京城扔两块砖下去,保准你能砸中几个穿蟒袍补褂的。
在这种万里江山一片火红的情况下,叶之魁不得不与李鸿章一起提前回京为老佛爷祝寿,顺便献上《平壤条约》的正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叶之魁也已经早早准备好了礼物,使自己变成一名正常的大清官员。
11月7号,叶之魁站在“定远”号的甲板上,望着远处碧蓝色的天空,“定远”号四周,是北洋舰队的其他几艘军舰,即使早已经被震撼过的叶之魁,每次看到这些巨舰大炮也不由再一次的激动。可是想起上船之前和闵妃说的话,又觉得有些惆怅。
上船之前的一天晚上。
“我要回大清国了,要不要和我一起走?”叶之魁看着闵妃的眼睛认真的说道。如果闵妃回答是,他有数十种方法让她离开。
闵妃拢了拢头发,避开叶之魁的眼神,回道:“妾身在这里祝你能步步高升!”
叶之魁转身,她终究不属于他一个人,她属于整个朝鲜。
叶之魁将朝鲜军交还给闵妃,可是军中的中下层军官还是他叶之魁的人,只要愿意,他随时就能再次控制那只部队,王士珍暂时被他留在朝鲜统领全局,屠夫在朝鲜留下了十三鹰的分部,继续着招人事业,而且有了钱之后,发展得更为快速,而国内总部也开始秘密发展。一切有条不紊。
“从云老弟,在这里看什么呢?”一声略含磁性的低沉声音在背后响起。
仅仅从声音分辨,叶之魁便知道是谁,一定是他这几日有心结交的新任海军提督邓世昌。邓世昌自幼聪慧,为人刚烈,对手下也极为严格。而叶之魁性子与他相差无几,只是为人更为圆滑而已,所以两人倒是有点心心相惜了。
叶之魁转过身去,便看见邓世昌手上拿着一瓶红酒,端着两只高脚玻璃杯,向他走来。
叶之魁微微一笑,放开惆怅,开玩笑道:“我在想,这大海啊,为什么全都是水。”
邓世昌囧然,递给叶之魁一只杯子,似笑非笑说道:“这是法国产的葡萄酒,今日是宫里那位大寿之日,你我借佛能喝上一杯了。”邓世昌身为海军提督对老佛爷挪用海军军费当然有所怨言了。
叶之魁苦笑一声,回道:“是啊,正卿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大清朝,唉!”说完之后偷偷观察邓世昌的表情。
邓世昌脸色稍微有点变化,但没有什么不悦,只是小心翼翼回道:“从云老弟,慎言!恐有流言而出。”
叶之魁一脸讶然,说道:“弟还不能相信正卿兄吗?对了,听说兄有一条很通人性的爱犬,名为太阳。”对后世闻名天下的太阳,叶之魁倒是有点好奇。
正应了那句话,说曹操,曹操就到。
邓世昌指着不远处的一只狗说道:“那可不是!”
只见那只黄色猎狗正追着一道靓丽的身影,叶之魁苦笑一声,隔老远都听见那少女大叫道:“叶大哥,这只狗一只追着我,快来救救小玲珑呀!”正是小玲珑,只是声音中没有一丝害怕,肯定是她先惹上这狗的。
小玲珑原本上船之时还畏畏缩缩,害怕自己晕船,害怕大海,哪知道熟悉了之后,别说没有一丝害怕,连叶之魁这个喜欢军舰的人也没有她那么兴奋,整日在军舰上东摸摸,西碰碰,玩得不亦乐乎。
邓世昌吹了一声口哨,那只黄毛猎犬就舍弃小玲珑跑了过来,对着邓世昌高兴的摇着尾巴吐舌头。这只猎狗可是这艘船上的吉祥物,在悠长的枯燥航海过程中,为海员带来了几多欢乐,叶之魁听说日本旗舰“松岛”号上的宠物竟然是一头老黄牛,叶之魁不得不鄙视小日本的世界观。
小玲珑见此,才敢慢慢靠近过来,那知道小玲珑一走进,太阳又向她跑过去,这回小玲珑真被吓着了,一声尖叫,便扑在了叶之魁身上。
邓世昌露出了一个男人都明白的笑容,扯着他的爱犬悄然的远离,留给这两个年轻男女留下单独的空间。
叶之魁一眼便发现太阳为什么一直追着小玲珑了,原来她鞋底裤脚沾着了一些糕点食物,小玲珑今日穿着一件过膝低领蓝衣紫裙,裙上加着十六条飘带,每条带尾都系着银铃,熬是好看,将她的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
小玲珑害怕的抱着叶之魁,将头埋在他胸前,叶之魁感觉到自己的腹部被小玲珑胸前软绵绵的娇羞顶着,低头又见她洁白光滑的后颈,以及领口处露出的迷人锁骨,不由一阵口干舌燥,想不到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的小玲珑会如此有料。
一阵海风吹过来,引起一阵轻微的银铃响声,小玲珑也从害怕中醒过来,发现自己是这个姿势,不由感到一阵害羞,急忙从叶之魁胸前逃了出来。
叶之魁那会让她如意,轻轻拥住她,双眼带着侵略的异彩,头低下去,然后慢慢的吻向她,小玲珑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傻傻站着一动不动,任由叶之魁巧妙的用舌头顶开她的嘴唇,用力吸允着她少女的清香。人类的本能让小玲珑反应过来,开始生硬的回应。
良久,两人才分开嘴唇,对着海风,小玲珑躲在叶之魁的胸前,不敢抬头见他,而叶之魁却注视着远方,那个方向,便是大清朝!
片刻,小玲珑轻轻蠕动了一下身体,让自己变得更舒服。问道:“叶大哥,老佛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小玲珑自小便生活在朝鲜,老佛爷对她来说,是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陌生是从没见过,熟悉是她周围的人会不时的谈起她,因此才会发问。
“她?”叶之魁有点迷茫,隔了片刻才继续说道:“是一位既可怜又可悲更可恨的老人家。”
“哦!”小玲珑虽然听不懂,但很乖巧的不再发话,两人就这样紧紧的抱在一起,驶向大清国。
第二卷京师风云第三十八章功高震主李鸿章
首先感谢‘纯洁的妖刀’和‘飞飞龙王’的打赏,小虫鞠躬了!再次对兄弟们和我一起冲上新书榜首表示庆祝,可惜小虫打字慢,想爆发很难呀,可是一天两章保底是不会少的,再次谢谢兄弟们了。
……………………………………………
10月9日,天气晴,北洋水师舰队乘风破浪,终于到达天津大沽口,李鸿章、叶之魁等回国人员将在这里登陆,随后在大沽口稍作休息便直往京师,期间将不进入天津城。
正午时分,叶之魁随着李鸿章、叶志超等一行刚下“定远”号军舰,便被这人山人海的浪潮吓了一大跳,果然国人都喜欢围观啊。
在李鸿章还没回国的时候,《京报》、《申报》、《万国公报》等大小报社早已经将中日平壤条约的内容以及中方平壤和谈代表团将于近日回国等消息透露了出来,平壤条约的内容终于让这帮大清臣民们又找回了昔日天朝上国的荣光,又恰逢老佛爷六十大寿,大清国的官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荣光满面的进行各项庆祝活到,好像一夜之间中国又成了世界中心,一下子又变得天下无敌了。
后又经电报确认李中堂回国的具体时间大概是在9日上午,此时李鸿章居直隶总督身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回到自己的大本营,能少得了欢呼吗?
天津城的大小官员,富豪乡绅得知消息,再也蛋定不了啦,如果此时便有了小学,他们一定会组织一大帮小学生,戴着红领巾,挥舞着各式各样彩旗前往大沽口港口迎接。
幸好此时没有小学,那些小孩子也不用遭这些罪,于是这帮官员只好发动群众前往港口了,于是天津城万人空巷。
而天津城里的那些平头老百姓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没吃饱饿着也没啥事,就在官府的鼓动下一窝蜂跑向这里了,他们才不关心什么平壤条约,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