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瑾自从被白薇薇采访过后,两人就成为了好朋友,都是互相钦佩,而《女报周刊》也成了秋瑾每周必读的报纸,不过今天这个彪悍的标题着实吓了她一跳——没有健康的大*奶,就哺育不出健康的儿童。
由大元帅亲手设计,几位名家师傅共同制作的一款女性内衣,今天终于对外开始贩卖,据悉,两位元帅夫人早之前就已经试穿过此内衣,无不是赞誉有加,称比起原有之抹胸来,不但舒适健康,而且美丽漂亮。
亚洲服装厂称此内衣‘精工制裁,美观大方,如不满意,随时可换。’现在,京城各服装店都有专门卖点。
校长还真是无聊,秋瑾看着这个像是广告又像是新闻的文章暗暗腹诽叶之魁。
连校长夫人都说好了,要不自己去买一件试试吧,秋瑾被自己脑中忽然出现的念头吓了一跳,不过她一向是直来直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随意逛到一家女性服装店,秋瑾上前大咧咧的问道:“老板,大元帅设计的那个什么内衣,给我来一件。”
女老板指了指旁边的告示,娇笑着说道:“不好意思,小姐,这个已经卖断货了,想要的话,明天要早来点。”
告示上写着:xiong罩卖完,明日再来。
秋瑾被自己口水呛了几下,不信的好奇问道:“老板,那个xiong罩真的有这么好?”
女老板招了招手,道:“你过来,我正穿着,给你看看。”
秋瑾随着女老板走到里面,脱掉衣服,女老板将自己的身体展示给她看。
即便是喜欢男儿装的秋瑾,看到这个,眼睛也是一片火热,快速说道:“老板,我先订五件,明天给我留着”
大元帅还真是厉害,连女人用的东西都能想到这么周到,看来平常没少看,秋瑾又一次不怀好意的腹诽。
一句话,xiong罩彻底火了,先是有叶之魁的两位夫人打广告,那些贵妇名媛一个个投个新鲜,买回去试一试,回去一穿之后,看到自家老爷相公火热的眼神,就知道以后离不开它了。事后据统计,1896年京师上半年出生率大增。
良好的口碑和舒适健康的理念马上深入广大妇女心中,卷起一波内衣的**。
当然,叶之魁既然玩了就要玩大的,内衣虽小,但是需求广大,要当成一件大事来办,力图将xiong罩打造成中国首波侵入外国的商品,后世日本还靠出口ji女维持了好多年的经济,渡过战后难关,因此他卖内衣创外汇就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了。
于是,中国驻各国公使都接到一张莫名其妙的电报,先去各国申请无背xiong罩的专利,然后收购一家服装厂,xiong罩的理念和图纸随后传到,要求他们办好新政府首次出口商品的工作。
原本各国公使还不在意,这个小小的东西能卖什么钱,不过随着xiong罩在全世界掀起购买的热潮,引领各国时尚,从外国女人手中赚了大量钞票,数钱数得手抽筋之后,再也无人说是这一件小事了,对大元帅都是佩服不已,而xiong罩也有了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号——元帅内衣。
由此,续丝绸之后,中国一举成为世界闻名的内衣大国。。
第二卷京师风云第一七二章国产机枪的面世
1895年6月25号,原本是一个平常得日子,只是第二天是国防军事大学开学的日子,侍从官杨度等人连致辞都已经写好了,就能着叶之魁明天照本宣科了。
不过就这一天却因为某件事变成了一个好日子,天刚一朦朦亮,紫禁城外就有人急急忙忙前来求见。
几名羽林卫快步走上前去盘问。
只见对方是一名六十多岁的头子,留着花白的山羊胡子,穿着一身厚实的长褂马袍,衣服上面沾满了很多油污,脸色有些憔悴,但是神情却很激动。
“老人家,请问您是哪一部的?”羽林卫客气的问道,虽然此人还穿着前朝衣服,但是外城都放行了,那肯定是自己人了。
老人家抖动了一下胡子,双眼闪烁着熠熠神光,语气兴奋的说道:“真麻烦,刚在外宫被盘查了一翻,现在又来问,见大元帅那么麻烦吗?老夫是高科技院的总办华蘅芳,有要紧事找大元帅。”
那名羽林卫尊敬的说道:“原来是华老,可是…现在六点钟还没有到,您不会是一晚都没有睡吧?”
身为羽林卫他怎么能不知道,在中国只有两种人能以最快之速度获得召见,一是高科技院的各位工程师,一是军情紧急的人员。
像詹天佑就是在高科技院在册的高级工程师,就算他一个月不做事,也能够拿到不少的国家津贴,当然,由于军政府优先发展军工企业,高科技院的研究不免也多向这一方面倾斜。
华蘅芳不耐烦的说道:“你不用管其他,现在就去通报大元帅,就说我有要事求见。”
羽林卫一脸无奈,只好先领老人家到偏殿稍等,自己则匆匆忙忙向上一级通报。
叶之魁政务繁忙,前线电报频传,但是由于无线电的延迟,很多消息要到很晚才能整理出来,所以到今天凌晨一点的时候他才入睡。
当他被王小生叫醒的时候,不明所以的看到窗外还没有明亮的天色,还以为前线又有了什么大的状况发生,不禁出言问道:“怎么?是朝鲜那边有新战报了吗?”
国防军前前后后,陆陆续续有一万多人进入朝鲜,聂士成为总统领,就等着北洋水师在海参崴一线找到一个好的登陆地点,然后从后面发起忽然攻击了。
王小生笑笑回答道:“大元帅,朝鲜暂时无事,是高科技院的总办华老先生找您。”
叶之魁也不知道是喜是忧了,自从高科技院组建以来,不知吞噬了多少银两在里面,而那群什么化学家、数学家之类的,要不就是没空搭理自己,要不就是来找自己要钱。
所以华蘅芳这么着急找自己,除了出成果外,还可能是缺钱了。
无论是哪一样,叶之魁只能披起大衣,快步迎出去。
随意抹了一把脸,叶之魁让羽林卫将华老请到文华殿。
华蘅芳进门之后,脸上的激动表情更是明显,他匆匆来到叶之魁的面前,兴奋的说道:“大元帅,天大的喜讯啊。”
叶之魁心里想着,只要你不是来问我要钱,就是喜讯了,上次华蘅芳也是这样说,然后天大的喜讯后拿走十万两银子,最后才说还差点,什么东东就可以弄出来了。
还是装着好奇的样子问道:“华老,喜从何来?”
“大元帅,你介绍的那位美国人卡特可是个大才啊,加入我们高科技院没有多久,和老夫以及徐仲虎就把美国人的马克沁重机枪仿制出来了一把,而且还将无烟药试制了出来,这样我们就能生产较小口径无烟火药枪弹,这样重机枪的枪弹也不用愁了,这样……”
徐仲虎就是徐建寅,现代兵工学家,后世就是在试制无烟药时失事去世的,叶之魁在建立高科技院的时候,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做了很多预防措施,就是怕失去这一位厉害的科学家了。
如今听说火药都试制出来了,徐建寅也没什么事,心里很是高兴,不过听到华蘅芳滔滔不绝的术语,叶之魁头又开始疼了。
不由打断说道:“华老,你的意思是我们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生产重机枪了?”
华蘅芳不以为杵,兴奋的点点头赞同道:“不错,只要我们稍微组建改装一条生产线,就能正式成批量生产了。”
“是吗?华老,你先坐下细细说,这把重机枪您实验过了吗?”
“高科技院的人员昨晚做了最后的调整,今天凌晨的时候进行了试射,大元帅可以放心,效果比起马克沁重机枪来也不逞多让,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是国产钢材,一个弹鼓的子弹打完,枪口就通红开始冒烟了。”
“汉阳铁厂不是能生产出合格钢材了吗?”叶之魁有些不解的问道。
汉阳铁厂叶之魁也有股份,几个月前李维格去国外考察回来后,终于弄清毛病所在,稍微改进之后,就能生产出合格的钢材来了,现在无论是铁路用的铁轨还是枪炮,军政府都开始慢慢使用汉阳铁厂的钢铁。
“汉阳铁厂的钢材不错,但是产量有限,供应其他各兵工厂就很困难了。”
看来需要扩大铁厂了。
“不过,既然能生产了,那还等啥?赶快改装生产线。”叶之魁瞪大眼睛,迫不及待的说道。
华蘅芳叹了一口气,有些惆怅的回道:“大元帅,现在前线在打仗,天津机器局和江南机器局都在加班加点生产,没有空闲的线让我们来试验改装,而北京机器局还只有一个厂房,没有机器,我估计要到明年等北京机器局建成了,我们才能组装生产线。”
叶之魁沉思了片刻,等明年说不定战争就结束了,到时生产出来的国产机枪没有经过实战的实验,以后不可能大规模列装的,最好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来,然后少批量上上战场,实战一下。
现在的空闲兵工厂,等等,不是还有汉阳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吗?金陵兵工厂暂时不用想,现在掌控在刘坤一手中,他能往前线支援枪支弹药就算对得起政府了,自己的机枪线一旦放在那里,不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吗?
那只剩下汉阳兵工厂了,92年动工的,94年建成,不过建成之后一场大火,到了今年张之洞才重新整顿,没多久前才重新开始开工的。
前不久军政府就督促过张之洞快点搞定生产事宜,前线还等着枪呢,张之洞还不慌不忙的上奏说,只要再等一个月,兵工厂就能生产出枪支炮弹了。
后世鼎鼎大名的“汉阳造”就是在这座兵工厂生产出来的,随着张之洞的离任北上,此厂不可避免的落入了军政府之手,既然如此,那就让它变得更有名吧。
想到这里,叶之魁兴奋的说道:“华老,这个你不用担心,汉阳兵工厂正好还没有生产。那边又有靠近汉阳铁厂,以厂就铁,甚为方便,只是要麻烦华老等人南下一段时间了。”
华蘅芳眼睛一亮,笑着说道:“没什么麻烦,我怎么就没有想到,机枪能早点生产出来也是我们的愿望。”
既然重机枪都研制出来了,轻机枪自然也不能放过,只是重机枪还有个参照物,容易很多,轻机枪还没听说那个国家在使用,但是叶之魁相信能研究出氢气球的华蘅芳,没有道理搞不出这些。
所以,叶之魁开始慢慢兜销他的理论了,“华老,重机枪虽然不错,但由于笨重,仅适用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很不方便,不知高科技院能否研制出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轻便机枪来?”
华蘅芳是一位科学家,不是一位政治家,因此说话很直,皱了皱眉,回道:“大元帅,你这个想法很不错,但是要实现却很难,不过我回去会召集骨干,尽快研制,看看能不能开发出来。”
看着华蘅芳双眼通红的样子,叶之魁不得不劝说道:“华老,真是辛苦您老了,年纪如此大了,我们这些后辈还要你废寝忘食的钻研新式兵器,您老是国宝级的人物,可要多注意身体啊,否则就是军政府的损失。”
华蘅芳淡淡一笑,道:“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又有大元帅的大力支持,无后顾之忧下,院里面的那个人员不是带着十二万分的热情投入研究,一定要让洋人知道,我们中国人并不比他们差多少。”
“对了,华老,你们的机枪命名了没?”
华蘅芳得意洋洋的说道:“我们早就想好了,因为是在北京研制,6月25号凌晨零点完成,就叫北京250式机枪。”
叶之魁脸开始变绿,我嘞个去,虽然知道你们科学家无暇他想,极图方便,但你好歹也要想一个拉风点的名字啊。
别人发明者名字早就想好了,叶之魁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劝说道:“华老,下次轻机枪研制成功后,希望你们能取一个有点气势的名字。”
华蘅芳不明所以,还是点点头,表示明白。
见正事说完,华蘅芳卸下一口气,眼睛骨碌碌一转,问道:“大元帅,这里是文华殿吗?”
“正是”
华蘅芳又问道:“后面是否是文渊阁?”
叶之魁有些明白了,大方的说道:“文渊阁的藏书甚多,华老如果有何需求,自己去挑选即可。”
华蘅芳也不客气,谢过之后,便走向殿后文渊阁。
叶之魁坐着发了一会呆,揉了揉眼睛,他今天忽然意识到几座兵工厂的管理太过于松散了,不利于军政府进行统筹安排,看来需要找一个真正合适的管理人员来负责此事,规划之后,要让四个兵工厂结构变得更为合理,不再各行其事。
叫过一名亲卫,让他听从华蘅芳的吩咐后,叶之魁又开始了繁忙的一天。。
第二卷京师风云第一七三章开学典礼
26日,来自全国的教官和学生,会在国防军校举行开学典礼。
军校招生早在20号的时候已经完成,一千多学员经过五、六天的突击训练,基本能完成一些初步的军事动作。
除了军校学生教官以及军政府一些高官会出席开学典礼外,叶之魁也邀请了入京后比较活跃的各种政治团体和各省代表。
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所以迟迟未召开,除了留一些时间给这些团体以及代表完善自己的主张外,最大的原因还是现在是战争时期,叶之魁没空去和他们谈理想,而且一旦取得对俄战争之胜利,然后再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话,军政府和叶之魁的威望更是无人能够撼动。
所以这些政治团体党派这段时间除了偶尔撰文在报纸上发表一两篇自己的主张外,随着对俄战争的节节胜利,最多的还是积极向军政府靠拢,不少人已经退出什么会什么派,转身一变,到处为军政府开始摇旗呐喊起来。
这里面有四股势力最为引人瞩目,一是杨度、谭嗣同、王辏г说忍岢髁⑾苤频牧⑾芘扇耸浚庑┤嘶蚨嗷蛏俚玫骄闹С郑由洗耸钡拿褚舛家笠吨频郏屏ψ钗哟蟆�
二是杨衢云、孙中山、容闳等希望学美国搞三权分立支持总统制的所谓民主人士。
三是希望维持现状不变的各省督抚代表,口号比较混乱。
还有一股势力是叶之魁事先也没有料到的,也可以统称他们为海外派,这些人都是一些国外华人华侨代表,像是美国洪门致公堂之类的。
这些人由于在国外时频受其他种族的欺压,知道中国一日不强,中国人在国外就一日没有地位,他们没有统一的主张,但是怀抱着对中国的热爱之情,也源源不断从海外派代表回国诉求海外人士的愿望,这些人往往身携巨款,希望国家能够自强自立,积极响应军政府的捐助口号,频频出手,很是引人瞩目。
当然,其实区分也没有那么的明显,各界人士也不是水火不容,而且还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主张时,难免也会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
从凌晨开始,军校就已经忙了开来,张灯结彩,旗帜飘荡,学员自发帮助学校布置场地,摆椅子抬桌子好不热闹。
当然,每个学员的心情都是大不同,大多都是兴奋开心,一路过关斩将,终能入校,不由得他们不开心,而像陈炯明,还没入校,就已经成为‘有名学员’,压力大自不待言。
吴佩孚,因为前几日训练时,成绩突出,今天会作为学员代表上台演讲,紧张那也是看得出来的,至少,他来回踱着的步子,就让陈天华觉得眼花缭乱。
“子玉兄,你再紧张也没用,待会还是要上台,还不如坐下省省力气。”陈天华不得不出声劝解。
“星台,我看你是事不关己,想看我笑话是吧,到时大元帅以及那么多国防军将领会观礼,要是我稍有失误,还不丢了我们武毅军的脸面。”
吴佩孚一直以身为武毅军而自豪,中国人向来注重出身,别人听说他是从武毅军出来的,也会高看那么一眼,只有和他混熟了的陈天华才知道,这小子当年是哭着喊着抱着人家大元帅大腿,最后看他可怜才让他进入的。
陈天华笑道:“什么武毅军,要不是你耍无赖手段,指不定现在还在流落街头,给人家算命呢!”
吴佩孚也不理他,再一次整理了一下军装,问道:“星五,你看我什么地方还要改进一下?”
陈天华摇摇头,无奈的回道:“子玉兄已经是一表人才了,包管你今天能大出风头。”
两人正谈着,门外伸出两颗小脑袋,却是蔡锷和蒋百里。
蔡锷装着大人般,手负背后,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子玉兄,听说你这次会作为我们学员代表上台演讲,要不是我年纪小,这个机会一定轮不到你。”
吴佩孚敲了一下他的脑袋,看到两人,心情也放松了下来,笑着说道:“小鬼,你还不够格,再说不是还有百里小兄弟吗?他可是与你不相上下。”
历史还真是奇妙,原本应该兵戎相见的蔡锷和吴佩孚两人却在这么互相打闹,关系还十分融洽。
蔡锷摸着被吴佩孚敲过的地方,两眼泪汪汪的说道:“子玉哥哥,你又敲人家头。”
接着臭屁的拍拍胸脯说道:“百里兄上次训练时都摔了一个跟头,那里能和我比。”
蒋百里不乐意了,上前淡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