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溥仪藏宝录-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师道:“这是奉天北郊皇太极清昭陵的草图,是我凭记忆画的。”老四的眉头展开了,点了点头。崔大侉子问道:“老四,我以前听你提起过,你小时候,一直是随你爹掘金头的?”老四听大哥问起这个,脸上微微一红,道:“这些个都是以前干的见不得人的勾当,自打上山,就再也没干过了!”

崔二侉子见老四的样子,笑道:“老四,你不必扭捏,咱们今儿个找你过来,就是要合计着去盗个大墓的!”老四一愣,看了看崔大侉子,问道:“当真?”

崔大侉子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老四很兴奋,道:“这个俺在行,俺自幼跟着俺爹,这三乡五里的金头,差不多都掘遍了!”顿了一顿,问道,“不知这回大哥二哥要掘的,是谁家的金头?”崔二侉子指了指老四手中图纸,说道:“就是你手里这个!”

老四一惊:“清昭陵?”军师点了点头,道:“不错,清昭陵!”当下将几人先前合计的事情向老四讲了一遍。老四听罢,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道:“这么大的皇陵,俺以前没碰过!”

军师三人交换了个眼神,问道:“你就说说吧,要掘这座陵,可有什么难处?”老四道:“以前盗墓,都是俺和俺爹两人搭伙儿,人手不够,所以这皇陵,是绝不敢碰的!不过,掘皇陵最难之处,倒不是人手问题。”顿了一顿,道,“历来皇陵,遍布疑冢,很难精确判定真冢究竟埋在何处!”

老四说的疑冢,便是假坟。历代皇帝,无不对自己风光厚葬,修建皇陵动辄就要数十年工夫,而墓中陪葬珍宝更是不计其数,故而为避免日后被人掘坟挖墓,很多皇陵都会修建诸多疑冢,使盗墓人无法判别真伪。相传曹操一生结怨甚多,死后怕人掘墓,共修了疑冢七十二座,故而至今也没人知道曹操真冢位于何处。

老四继续道:“除此以外,即便侥幸找到真冢,地宫位置也很难判定。因为皇陵地宫往往不在宝城宝顶正下方,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地下挖掘,哪怕仅仅差半米,可能一辈子也别想再找到地宫!”三人听了老四这话,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崔二侉子问道:“老四,你说的宝城宝顶指的是啥东西?”老四解释道:“皇陵不同于普通百姓的坟,宝顶就类似通常说的坟包子,普通老百姓死了,随便挖个坑埋了,上面堆个土包子,顶上搁上几张纸钱用砖头一压了事。皇陵没有这么简单,要在坟上修筑城墙、中间填土、上面再盖宫殿,因而叫宝城、宝顶。”

崔二侉子点了点头,叹道:“狗日的皇陵,还这么多讲究!”军师点头道:“老四说得不错!一般来讲,宝顶是一定要建在地宫上的,否则就失去纪念祭祀的意义,但皇陵地宫怕被人发现,往往不建在宝顶正下方,虽说距离不会太远,但不懂行瞎挖的话,恐怕是一辈子也找不着!”

几人听了,均是忧心忡忡,崔二侉子道:“这么说,要想挖掘皇陵,真是难于登天了?”老四点了点头,又道:“除此以外,皇陵之中往往机关重重,稍有不慎,就会丧命!”三人都点了点头,这一点即便老四不说,大家也能想到。

军师忽道:“不过据我所知,清代皇陵的格局,这几个难点都不是问题!”三人抬起头来,眼望军师。军师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我在来关外之前,一直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任职。这十二军,就是孙殿英所部。”老四一愣,皱了皱眉头,问道:“孙殿英?就是盗掘清东陵的那个孙殿英?”

军师点了点头,道:“不错!所以,清陵的结构,我是了解的!”老四恍然大悟,点了点头。军师所讲的十二军,就是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孙殿英所部。

民国十六年,孙殿英部十二军奉命到河北遵化县剿匪,剿匪结束后,他并没有马上撤离部队,而是将队伍开进了清东陵。对外宣称军事演习,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挖掘东陵、盗取财宝。当时动用了整整一个工兵连,连挖带掘,甚至用了炸药,足足三天时间才将几座大陵挖开。当时军师正在外公干,并不知道此事,回来的时候,正赶上皇陵地宫已经打开,所以亲见了其时场景。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

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相传在清末民初年间,洛阳马坡村李鸭子偶然发现一搭棚子的人挖坑插棚杆时,用的是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子,铲子往地下用力一戳,提起时就带出不少土来。李鸭子立刻想到如此的铲子探墓肯定比钢锨容易得多。于是用纸贴着铲子撕了一张图样,回家后找铁匠琢磨打造了一把,果然好用,洛阳铲也就很快在盗墓者手中传开。

洛阳铲发明出来的时间不长,在当时属于极为先进的探墓工具,世人还知之甚少,根据老四介绍,一把好的洛阳铲,要卖到几百块大洋。不过好在老四和他爹盗墓时,曾买过一把,老四曾详细研究过,十二金刚中老五是铁匠,有老五配合,自己动手打造就可以。

崔二侉子这边也已确认好最后行动的名单,除十二金刚中十人以及军师、刘二子外,又从山寨喽啰中精选了十二人。一切商讨完毕,已天光大亮,大伙儿分别回去休息。

当日晚间,崔二侉子与军师将寨中挑选出的二十二人集合完毕,拉至后山山洞。郑重宣布,打今日起,这二十四人将完全封闭在后山,衣食住行全部有人专门供应,所有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老四与军师的命令,不得再与前山的兄弟有任何联系。崔二侉子与军师此举,自然是为了尽量保密。

第二日起,众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老四、老五带上两名铁匠出身的兄弟,在后山隐蔽处架起一座打铁的炉子,开始按照老四连夜画好的图样打制洛阳铲。二人并未向两名兄弟交代将要打制的工具作何用途,只约略说是以后打仗挖掘工事之用。这洛阳铲确是与一般土铲不同,打制起来极为费力。一般土铲或为平头或为圆头,但铲身则基本都是平面,即便圆头土铲铲头稍有弧度,也只是少许向内弯曲而已。而洛阳铲因为是要作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蜡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盗墓者通过对土壤的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就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葬等情况。

几人没日没夜赶工,头七日一连打坏了十一把铲子。第八日清晨,终于打制出一把像样的洛阳铲。老四将打好的铲头装上事先预备好的蜡木杆以及绳索,与崔二侉子兄弟、军师等三人到后山找了个没人处一试,果然好用,没一会儿工夫,就打下了一个十几米深的探洞,几人皆是欢喜非常。老四又将图纸略作修改,之后七日之中,几人昼夜赶工,一连打制了四把大铲、两把小铲。洛阳铲打制完毕,老四又让铁匠制作了盗墓所需的钢钎、土铲、镐头等工具,到第十五日,所有盗墓挖掘一应工具都已准备齐全。

这几天军师也没闲着,带着几名木匠出身的弟兄赶制盗墓测量专用工具。由于盗墓所需测量工具是在地下进行精确定位测量,故而精度要求极高,不仅制作起来极为困难,而且做好后还需不断测试,反复改进。军师又到库房查看这一年来缴获的小鬼子诸多军用器具,看看有没有合用的称手工具。这一日军师在库房中发现了一件小鬼子迫击炮专用的测距仪器,不知被谁带回了山上。将这测距仪拿出一试,异常精准,平地之中一公里的误差不足半米,军师不由得大喜。此后军师又陆续在库房之中找到钢尺、电筒,居然还发现了几副防化兵专用的防毒面具,不禁兴奋异常。

考虑到地下长距离运土方便,军师又设计了一种专门的小车,安置在盗洞中,每一百米用绳索设一处滑轮装置,这样地下的土方运送,就不再需要人工搬运。

这些天内,同样盗墓出身的刘二子已经带领众人开始了地下掘进训练。众人都是行伍出身,挖掘盗洞并不在行,最初速度甚慢。不过半个月之后,在老四和刘二子的全心调教下,速度已大大提升。

到得第十五日,所用盗墓器具全部准备完毕。这日晚间,崔大侉子召集所有弟兄,一共二十四人,齐聚在后山山洞。崔大侉子当众宣布了这次行动,众位兄弟听罢,先是不信,继而是惊讶,最后是兴奋之极、竞相雀跃。想是最近这段鬼子封山紧了,众位兄弟均在山上憋屈得异常气闷。军师宣布了整个行动的人员、分工及安排,并命令从第二日起,所有参与行动的兄弟,编为两组,到后山在老四和刘二子的带领下,学习使用洛阳铲以及挖掘盗洞的技巧,五日内务必完全熟练。第六日一早,由军师带领老四、老九、老十一、崔振阳和刘二子率先出发打前站,其余兄弟继续留在山上加紧练习,五日后由崔二侉子带领剩下兄弟前去会合。

第二日一早,所有参与行动人员在老四和刘二子的带领下来到后山空场,继续进行盗墓掘洞训练,连军师、崔二侉子也不例外。好在有军师、老四以及刘二子同行,其他兄弟不必学习太多盗墓知识,只需学会洛阳铲的使用以及挖掘盗洞的技巧,加快掘洞的速度也就足够了。老四和刘二子带领众人,言传身教,众位兄弟再分头练习,到得第三日上午,所有技巧大家均已掌握。第五日下午,军师详细测量了一下大伙的速度,用洛阳铲打洞平均每打一个十米深的探洞,只用不到一小时时间,而挖掘直径六十公分的盗洞,平均一小时一人可以挖进八十公分,比预想的速度要快许多,众人均是信心十足。在此期间,字匠出身的老三又为大家伪造了良民证、通行证等各种证件。这老三不仅枪打得准,自幼书画篆刻无一不通,最擅长的就是伪造各种名人书画的赝品,制作几张假证件,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当日晚间,众位兄弟聚在山洞之中,喝罢临行酒,老三将伪造好的证件发与各人,崔大侉子最后叮嘱了一番,众人各自回房早早安歇。

〖注①:靠窑儿,东北黑话,即投奔。〗

第十五章 奉天谋事

…15…

第二日一早,天光未亮,军师与老四带同老九几人备齐足够银两,暗藏武器,告别众位兄弟下了山。

一路无话。不多日,到达奉天北郊外。正是傍晚时分,昭陵附近冷冷清清,早已没了游客。大伙儿在宝城附近巡视一番,来到老四与军师事先选好的位置。这是一处密林中的三岔路口,地点虽较为偏僻,但靠近路边,开一家小店服务游人并不过分。

军师遣老九在远方放哨,老四和刘二子迅速取出测距仪器,三人大致测量了到昭陵宝顶的距离,不多不少,刚刚九百米。抬头往西北方向望去,正可以隐隐看到宝顶后的隆业山。

又将附近环境仔细勘测了一番,距此东北方向不到五百米处,有一条狭长土沟,深一米,宽度不到两米,估计是地震后留下的裂缝。大伙儿甚是兴奋,此处土沟正可作为土方倾倒之用。

一切勘测完毕,天已全黑下来,大家藏好武器,进奉天城找了一家仙客来客栈住下来。吃过晚饭,六人聚到房中,军师将这几日的安排吩咐了一番。由于连日来奔波疲倦,大伙儿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日一大早,军师与老九往奉天警备厅办理开办小店一应手续。老四则带领剩下几人,在城中找了工匠,采购建屋所需一应材料,又买了四匹骡车,二十个大箩筐,带着木匠瓦工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回到昨日选定的地点。

大伙儿多付了银子,再加上小店并不讲究,到第五日,数间大屋再加一个小院搭设完毕。这几日间,军师又将小店与昭陵宝顶的详细位置、精确距离作了准确测量。最后测得的数据是:昭陵宝顶就在小店大屋正南偏西44。95度,误差不超过0。1度,精确距离是898。18米,误差应该不超过两米。

竣工当日下午,军师领众人进城采办了开店所需一应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之物。考虑到小店尚需一位大厨,于是请来了翠儿祖孙俩帮忙。第二日下午,小店红红火火地开张了。

一边等候崔二侉子及其余兄弟,军师带着老四再次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测量勘查。在距皇陵北首百十米处,又发现了一处极为隐秘的地点,可以用做盗洞第二入口。大伙儿着实兴奋了一番,按先前计划,盗洞挖通后,只要取出第一批财宝,就要将原洞口封死,寻找其他隐蔽之所再开一个口子,为方便日后再次到皇陵地宫取宝。这次找到的地方,正好解决这个问题。

当下军师将该处地点做了详细测量,做好标记。又把盗洞在地下如何掘进、何处与此处连通、何处设置换气口子,一一作了详细布置,并画好了图纸。等候期间,大伙儿又将买来的骡车做了改装,在车下安置了一个夹层,方便日后回山时藏放宝物武器。

一切收拾停当,已是两日之后,又等了一天,第四日入夜,军师带齐众人,到奉天北郊外五里亭迎接崔二侉子。

初更时分,远方密林传来一长两短三下清脆的击掌之声。军师一喜,对几人道:“是二哥!”六人快步迎出五里亭,崔二侉子已带着其余兄弟,赶着两辆大车走出树林。

分别半月有余,大伙儿重新聚在一处,甚是兴奋,一时间七嘴八舌、甚是热闹。崔二侉子示意大伙儿噤声,对军师道:“军师辛苦了,一切可还顺利?”军师点头道:“全部就绪,小店已搭建完毕,一应手续物品都已办好,盗洞入口也在今天下午打通了。”崔二侉子一喜,道:“军师办事儿果然利落!”指了指身后大车,“家伙什儿俺全带来了,不过为躲避小鬼子盘查,耽搁了两天,要不前儿个就到了。”

正在这时,只见头一辆大车车帘一挑,车上缓缓走下一个女人,老七很殷勤地上前搀扶。军师一下怔住了,愣了片刻,才想起上前打招呼:“哦……二嫂也来了?”

那女人对军师福了一福,微微一笑,顿然间百媚千娇、风情万种,道:“军师可好?”军师有些尴尬,答道:“好,一切都好!”崔二侉子哈哈一笑:“好了弟兄们,跟上队伍,咱们走!”众人拉上马车,老四老九在前引路,往小店而去。

军师走在最后,眉头紧锁,问崔二侉子道:“二哥,怎么把凤儿也带来了?”崔二侉子微微有些尴尬,道:“这事儿是兄弟不对,事先没和军师打招呼!不过凤儿也提了多次,到山上这么些日子了,从没下山转转。我合计着,咱们到这儿来开店,前面也需要个女人照应着,要不清一水儿大老爷们儿,也不对劲儿啊!”

军师点了点头,问道:“凤儿可知道咱们此行是做什么生意吗?”崔二侉子摇了摇头:“没跟她讲,她一个妇道人家,这事儿知道得越少越好。”顿了一顿,又道,“俺也考虑着,咱们这一走,山上就空了,只有大哥和老八,万一看不住她……”

军师点了点头,道:“还是二哥想得周全,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早听我的,当初就把她……”说到这里,军师摇了摇头,没再继续。崔二侉子道:“不过说实话,这几个月来,凤儿一直跟着我,也没什么破绽,而且,对咱也一直不错,没有充足的证据,咱不能随便冤枉好人啊!”

军师叹了口气,道:“二哥,你这个人哪儿都好,就是妇人之仁太重!”崔二侉子哈哈一笑,道:“军师啊,你这个人啊,也是哪儿都好,就是疑心太重!”军师一愣,二人相视一笑。军师道:“不过,小心些好,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崔二侉子拍了拍军师肩膀,正色道:“军师说得对,咱干的是掉脑袋的事,不能为些小事,坏了咱的大计。军师尽管放心,有咱俩和这么多兄弟盯着,出不了乱子!”军师点了点头。

二人所说的凤儿,便是从第一辆大车下来那个颇有姿色的女人。凤儿是几月前崔二侉子与老四老七三人下山办事时,碰巧从小鬼子手中救下的。由于当时凤儿伤势过重,几人只能将她暂时带回山寨医治。

崔二侉子部队所处的山寨,位置极为隐秘,为防走漏消息,众人上山之初便定下了规矩:日后无论何人,一旦上山,就绝不能再活着下山,除非有十二金刚全数同意,即便是崔大侉子、崔二侉子两位大哥自己,也不能破了这个规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