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碌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重点应在于,我喜不喜欢这样的‘忙碌’。如果我喜欢,我的忙碌就应该持续下去,不是吗?”我补充道。
对我而言,忙碌不是生命的“过渡阶段”,而是我最珍贵的生命的一部分。很多人常会抱怨:“工作太忙,等这阵子忙完后,我一定要如何如何……”于是一个本属于生命一部分的珍贵片段,就被定义成一种过渡与等待。
“等着吧!挨着吧!我得咬着牙度过这个过渡时期!”当这样的想法浮现,我们的生命就因此遗落了一部分。
“生命没有过渡、不能等待。”这时,老师的话就会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耳边。所以,我总是很努力的让自己喜欢自己每一个生命阶段,每一个生命过程,因为那些过程的本身就是生命,不能重来的生命。
评:一味追求目标,就是目标的奴隶。偶尔停下来想想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第四部分 佛是慈悲真我(2)
(真我)
人的烦恼从哪里来?执着。被欲望、被情绪带动着,拼命去追求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无爱即无忧
是一副对联,青花瓷字,镶在两片大板上,显得很突出,字体属草书,约是清朝中叶烧制的。问价钱,不便宜,心想以后看着办。过了半年,迁新居,又路过那家艺品店,青花瓷字对联犹置于店中壁边,我再问一次价钱,同样的老板,不同的数目。还是觉得贵了些,摸摸看看,许久才下决心离开。
将近三个月,没有闲暇,直到休年假,整理家具时忆起那一副对联,我特地到艺品店去。
老地方,我一眼瞧及,对联稍惹尘埃,一边拭一边问价,老板微笑着说出,我实在讶异,顺口又问:“怎么比第一次开的价钱少一半?”老板年纪大,缺几颗牙,讲话却不漏风:“你中意就拿去,不满意可以拿回来。”
将对联带回家,挂在客厅壁面,分成左右,中间是大陆画家王鹏飞的达摩祖师画像,右联“有忍乃有济”,左联“无爱即无忧”。远看近看都庄重,我喜欢,同时以之自惕。
于是与艺品店老板熟稔,见面谈这谈那,有时他教我鉴赏玉雕、木雕、铜器,有时随兴聊天。整一年,我没买什么,他也从未暗示要卖什么。
有一次,我说:“古董业有行无市,胡乱开价,不大好吧?”他说:“没错,物件买卖总是如此,有人爱就有人抬——告诉你,那一副对联原价比卖给你的多一倍,为什么?”我摇头,他点头:“像你这般年纪的人,多半在赌博或玩股票,根本没有心情到这个小店坐一坐谈一谈。你,看得出来不会跟着流行一起狂——78岁了,我见过很多人。那一副对联很好,清朝青花瓷的字,非常特别——你在教书吗?”
他第一次问我的职业,我们不曾提起这方面的事。我告诉他,我在报社工作。他把话题拉回到对联:“对联很好,你觉得如何?有的商人看准了顾客的心理——一般人都有爱即有忧。唉,这个时代,爱情都买得到,何况是物件,所以啦,爱而不忍,只得花钱当冤大头;你说的有行无市,正是这样起因的……”
“对不起,”我插话,“我想知道,为什么便宜卖给我对联?我并不特别,很平凡的一个人。”老板哈一声:“就是了,我也是平凡人。问题是,现在有太多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平凡人反而少见呢。”
我一时无语,喝茶。老板取换茶叶,茶壶空着,眼生,以前没见过;我顺手拿来看,吃了一惊,茶壶是150年前制作的。我细细玩赏,不会错,出自清朝道光年间名家之手。老板将一捧茶叶放进茶壶,漫不经心的样子:“看出来啦?——别玩茶壶,假货多,真货贵,让那些有钱人去玩吧,过几天也许就卖出去了,你不妨多看几眼——你不必问价钱。”
我没问价钱,但茶壶确实完美,多看了几眼。老板倒水入壶:“我说呢,你做个参考吧,玩古董跟做人一样。记得,无忍则无济,有爱即有忧,这是倒过来思考,不是大哲理,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我至今仍记得他说话时的表情。每每注视家中的那一副青花瓷字对联,就会怀念那个只知姓而不知名的老板。数月前,我到艺品店去,店已不在,问隔邻人家,说是老板“刚走不久”。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说:“他啊,怪人啦!连钱都不爱,乐天乐天的,生前卖掉所有的古董,然后不久就去了。不太了解他,奇怪——问他做什么?”
评:茫茫世间,难的是留一个真我,难的是守一份清净,难的是养育一片心田。
(真我)
有一种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穿越生死,它比死亡更强。
录音带妈妈
他终于答应带她回去见他妈妈了。
“我妈妈说大眼睛的女孩最聪明。”这是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在以后交往的几年间,他经常引述他妈妈的话,很少男孩子会让母亲在生活中占那么重的份量,她尤其对这位聪慧而细心的妈妈感到好奇——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一旁,做他的精神支柱。
也许孤儿寡母之间更有一种深刻的情愫。他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长大,这样的母子会不会不容别人分走他们的爱呢?他一再推托不让她到家,的确让她的疑虑越来越深。可是有时他转述妈妈称赞的话,又让她觉得,并不是没有希望让这个家庭接纳她。
揭晓的日子终于到了。客厅里空空荡荡的,他也不请妈妈出来,只在一整面墙上的录音带中找了一卷出来,放给她听:“孩子,今天是你第一次带女朋友回来,妈妈很高兴。”温婉慈祥,但是十分年轻的声音令她讶异,更疑惑的是这种见面方式。他走过来,轻轻按住她悸动的手。
“我妈妈在生下我之后得了骨癌,她在仅存的岁月为我录了一卷又一卷的录音带,从小到大每一个生命的阶段。”他指着墙上满满的录音带,拿下一卷给她看,上面标示着“遇到喜欢的女孩”,至于这一卷“带她回家”,当然也是属于她的。
慈母的声音仍然在录音机里响着:“欢迎你到我们家来。”她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叫了一声:“妈妈!”
评:妈妈的爱就是神佛的爱,无时无刻不在你的身边环绕着,谆谆告诫,细心叮咛,为了你一步一步成长,为了你有天也能像她一样,穿越生死,成为永恒的光。
(真我)
真爱可以超越一切等级与差别,可以让人失去原有的一切,却依然感到幸福。
真 爱
墨西·孟德尔颂是德国知名作曲家的祖父。他的外貌极其平凡,除了身材五短之外,还是个古怪可笑的驼子。
一天,他到汉堡去拜访一个商人,这个商人有个心爱的女儿名叫弗西,墨西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但弗西却因他的畸形外貌而拒绝他。
到了必须离开的时候,墨西鼓起了所有的勇气,上楼到弗西的房间,把握最后和她说话的机会。她有着天使般的脸孔,但让他十分沮丧的是,弗西始终拒绝正眼看他。经过多次尝试性的沟通,他害羞地问:“你相信姻缘天注定吗?”
她眼睛盯着地板答了一句:“相信”,然后反问他:“你相信吗?”
他回答:“我听说,每个男孩出生之前,上帝便会告诉他,将来要娶的是哪一个女孩。我出生的时候,未来的新娘便已许配给我了,上帝还告诉我,我的新娘是个驼子。”
我当时向上帝恳求:“上帝啊!一个驼背的妇女将是个悲剧,求你把驼背赐给我,再将美貌留给我的新娘。”
当时弗西看着墨西的眼睛,并被内心深处的某些记忆所搅乱了。她把手伸向他,之后成了他最挚爱的妻子。
评:人都在等贵人相助,其实不过是一个契机,让你发现最真实的自己。
第四部分 佛是慈悲真我(3)
(真我)
爱上别人,是为了纯净自己,找回那个丢掉的最美好的自己。
生命的相拥
由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拍摄的影片《微观世界》,记录的都是一些昆虫的故事,正是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并被我们所熟知的昆虫,却给了我们心灵以太多的震撼。
有这样一个片断,让人经久不忘:
两只蜗牛,在一条路上相遇了。也许,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一只蜗牛伸出了触角,在另一只蜗牛面前舞动了一下,只是轻轻地舞动了一下。大概另一只蜗牛看出了它的问候,也伸出触角来,轻轻地舞动了一下。接着,最美的画面便开始出现了。一只蜗牛从坚硬的壳里探出身体来,另一只蜗牛也从坚硬的壳里探出身体来。初始的时候,它们尝试着一点一点接近,继而开始交错、重叠、缠绕。在明亮的光线照耀下,它们白亮而又晶莹剔透的身体很快便相拥在了一起。一会儿若即若离,一会儿又合二为一,像久别重逢的情人,又像他乡相遇的故交。
这时间足足持续了几分钟,如果你也看过这部电影,一样也会为这人世间至美的画面所叹服。是啊,当一个生命的个体冲破心的壁垒,不抱目的,不为私利,与另一个同样目的纯粹的生命个体相遇乃至相拥时,生命就会焕发出它原本纯净而绚丽的光芒。
这个世界太多的生命活得太累了,为权力勾心斗角,为利益鱼死网破,忙着去争斗,去获取,却拿不出时间来与相知的人促膝交谈,与相爱的人深情相拥,最终憔悴在自己的心路上,从而让人生的里程缺失了生命最本质的光华。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生命可以孤立地活下去,只有在与另一个生命的相拥中,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最本质的温暖。
评:不怀戒心、没有目的地做一件事,只是为了寻找那个最纯真的自己。
(真我)
逆境能够让我们发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一个无比强大、无限潜力、灿烂光辉的灵魂。
当逆境到来,你像什么?
一个女儿对她的父亲抱怨,说她的生命是如何痛苦、无助,她是多么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个人惶惶然,只想放弃。她已厌烦了抗拒、挣扎,但是问题似乎一个接着一个,让她毫无招架之力。
当厨师的父亲,二话不说,拉起心爱女儿的手,走向厨房。
他烧了三锅水。当水滚了之后,他在第一个锅子里放进萝卜,第二个锅子里放了一颗蛋,第三个锅子里则放进了咖啡。
狐疑的女儿望着父亲,不知所以,而父亲只是温柔地握着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说话,静静地看着滚烫的水,以令人炽热的温度烧滚着锅里的萝卜、蛋和咖啡。
一段时间过后,父亲把锅里的萝卜、蛋捞起来各放进碗中,把咖啡滤过倒进杯子,问:“宝贝,你看到了什么?” 女儿说:“萝卜、蛋和咖啡。”
父亲把女儿拉近,要女儿摸摸经过沸水烧煮的萝卜,萝卜已被煮的软烂;他要女儿拿起一颗蛋,敲碎薄硬的蛋壳,她细心观察着这颗水煮蛋;然后,他要女儿尝尝咖啡,女儿笑起来,喝着咖啡,闻到浓浓的香味。
女儿谦虚恭敬地问:爸,这是什么意思?
父亲解释,这三样东西面对相同的逆境,也就是滚烫的水,反应却各不相同:原本粗硬、坚实的萝卜,在滚水中却变软了,虚烂了;这个蛋原本非常脆弱,它那薄硬的外壳起初保护了它液体似的内容物,但是经过滚水的沸腾之后,蛋壳内却变硬了;而粉末似的咖啡却非常特别,在滚烫的热水中,它竟然改变了水。
“你呢?我的女儿,你是什么?”
父亲慈爱地摸着虽已长大成人,却一时失去勇气的女儿的头:“当逆境来到你的门前,你作何反应呢?你是看似坚强的萝卜,但痛苦与逆境到来时却变得软弱,失去力量吗?或者你原本是一颗蛋,有着柔顺易变的心?你是否原是一个有弹性、有潜力的灵魂,但是却在经历死亡、分离、困境之后,变得僵硬顽固?也许你的外表看来坚硬如旧,但是你的心和灵魂是不是变得又苦又倔又固执?或者,你就像是咖啡?咖啡将那带来痛苦的沸水改变了,当它的温度高升到一百多度时,水变成了美味的咖啡,当水沸腾到最高点时,它就愈加美味。
如果你像咖啡,当逆境到来,一切不如意时,你就会变得更好,而且将外在的一切转变得更加令人欢喜,懂吗?我的宝贝女儿?你要让逆境摧残你,还是你来转变,让身边的一切人、事物都变得更美好、更善良?”
评:改变逆境的奥秘,在于把它看成通向真我的旅程,你失去的都是身上的灰尘,得到的是那尘封已久的璀璨夺目的心。
第四部分 佛是慈悲真我(4)
(真我)
在人的内心深处,藏着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它最单纯,同时也最强大,一切风浪都无法触动它分毫。
心境
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竟能拥有这样一种心境。几次想将它写出来,皆因词汇贫乏而终止。
现在,我终于找到一样东西能比较贴近地表达它了。那是一湖清水,在夏日的夜里,宁静极了。你或许会说,那不会很单调吗?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无法言及的享受。只要你有过夏日的夜晚在湖边散步的经历,你就能多少体会出这种美妙的滋味。宁静的湖面可以令一颗躁动的心安静下来,把所有的烦恼驱走,只留下温柔的情丝。曾经的酸甜苦辣虽仍埋藏在记忆中的一个角落,但绝不会打乱你的心境。且这一切似乎都非常遥远,恍若隔世,有时会以为那是另一个人的故事,与己无关。
偶尔会有一丝对别人不好的念头闪过,比如抱怨,不满,嫌弃或厌恶,很快就被排除掉,那些不净的念头是不配有的。正像一片树叶落在湖面上,你只须用指头轻轻一挑就可以了。有时会有一阵风沙吹过,湖面会因此而失去平静,没关系,只要你有信心还想恢复那一切,很快就能风平浪静。表面的波动不会太久,深层的宁静才是永恒。这便是现在的我常有的心境,美不可言。
以前也有过好心情,那是因为碰上了好事,一遇到挫折就又失去了平衡。那时的我不能主宰我的心湖,面对狂风暴雨,我变得束手无策,只能任它们肆意捣乱。现在,我真正地变成了自己的主人。
评:人生的意义,不过就是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最终回归自己,回到那个最好的自己。在佛家,就把它叫做圆满。
(真我)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梦想自己可以飞起来。然而,那仅仅是梦吗?
振翅高飞
有一天,一位自然学家经过一座农场,看到鸡舍里的鸡群中有一只老鹰,于是就问农夫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与鸡群为伍的地步。农场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吃鸡饲料,把它训练成一只鸡,所以它一直都不会飞,它的一举一动根本就是只鸡,而且也不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
那位自然学家说:“不过,它到底还是一只老鹰,应该一教就会的。”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两个人终于同意试试看是否可行。自然学家轻轻的把老鹰放在手臂上,然后说:“你属于蓝天而不是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可是那只老鹰有点疑惑,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谁。当它看到鸡群在地上啄食,就又跳下去与它们作伴了。
自然学家不死心,又把老鹰带到屋顶上怂恿它飞。他说:“你是一只老鹰,张开翅膀飞翔吧!”可是老鹰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感到恐惧,于是又跳到地上去啄食了。
到了第三天,自然学家起了个大早,把老鹰带到高山上。他把鸟中之王高举在头顶,再次鼓励他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
老鹰回头看了看远方的农场,再看了看天空,但还是没有飞。自然学家把它举起来,向着太阳。接着,奇迹发生了,老鹰的身子开始颤抖起来,然后慢慢地张开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清亮的叫声,冲向了天际。
故事中的老鹰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蕴藏有无限的能力和潜力。鸡群则代表那颗被世俗的恐惧和限制所束缚的心灵,以及旁人加诸在我们身上,而我们也默认的无形限制。
我们也曾像那只老鹰一样,因为模糊的身份而蒙受痛苦。我们屈服在心灵的健忘症之下,忘记了万物之灵的本性。虽然这种情形不会改变我们原本的面貌,但却使我们的行为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和力量,像是一个不该发生在上帝子民身上的无解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