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怪家伙真是名不虚传,炸弹都拿他们没办法。”俄军军官在惊恐之中摇头自语道。

    “轰”这名军官刚刚说完,一发炮弹落在了他的脚下,军官以一个极其诡异的弧度被高高抛起,落下来后,身体已变成了两截。

    “躲避”俄军士兵纷纷惊呼起来。

    十辆装甲车没有继续前进,它们停在海滩,开始朝俄军阵地的碉堡和铁丝网、堑壕开炮。

    一声声猛烈的炮声让俄军士兵心惊胆战,他们举起手里的枪朝装甲车shè去,但发现如同给对方挠痒痒一样,毫无用处。

    此时左侧的高地还没有被振攻占,高地还有俄军士兵把守,很快左侧的高地又几处也响起了枪声,高地的俄军拿着重机枪朝装甲车开火shè击,但效果也非常有限。

    在装甲车对俄军阵地猛轰之时,有一队大约二十多人的俄军扛着炸药包冲出了战壕,朝装甲车跑来,企图用炸药包近距离炸毁装甲车,但随后他们却发现,装甲车一边朝他们开炮一边朝后面退去,退出一百米左右之后,有五辆装甲车的顶盖突然打开,面的振战士突然冒出头来。

    “哒哒哒。”一阵机枪朝前方冲过来俄军扫shè了过去,俄军猝不及防,顿时纷纷倒下,随后机枪手又躲入了坦克内,坦克退到了最佳距离继续轰击俄军阵地。

    很快滩头又登陆了一批装甲车,又有十辆装甲车朝这片沙滩驶来,替换刚才的十辆装甲车,轮番轰击俄军阵地,一旦有俄军士兵发起冲锋,装甲车的机枪手立即出现,奋力扫shè组当俄军前进。

    渐渐地滩头已经聚集了一个装甲团的五十两装甲车,轮番对俄军阵地进行轰击,最前面的俄军阵地渐渐听不到枪声了,许多俄军的堡垒和铁丝网都已被破坏,俄军开始分批撤退到后面的防线,而此时高地渐渐已被振占领,滩头附近的俄军阻力已完全消除。

    装甲团开始依靠强大火力往前面压去,俄军纷纷后撤,往海参崴市区退去,一路炮声隆隆,装甲车步步紧逼,趟过了俄军的堑壕和铁丝网,往前面追击过去,但由于步兵还没有大规模的登陆,装甲团不敢独自冒进,随即便在合适距离停止了前进。

    “报告司令,我军已攻下俄军高地,装甲车攻破俄军后面的第一道地面防线,他们的火炮和重机枪威胁已解除。”

    萨镇冰很快便得到了振占领高地的消息,同时他也得知发生了一场异常惨烈的肉搏战,振战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夺下俄军阵地。

    “命名部队立即大规模登陆,装甲部队打前锋,让装甲团先去,步兵紧随其后。”萨镇冰立即下达了登陆命令。

    一艘艘运兵船在军舰火炮的掩护下渐渐抵近了沙滩,此处已无俄军防守,登陆过程比较顺利,前方装甲部队已开始和俄军赶来支援的部队交火了。

    其它几个方向的俄军已得知振选择了这处滩头登陆,立即放弃了其它几处的防守阵地,将几个师的兵力都往这边开始转移过来,渐渐地有三个师接近六万人堵在了振前进的道路,整个海参崴城内到处都是跑动着的俄军士兵。

    振先头部队依靠装甲车抵挡住了俄军的反扑,将俄军几次迅猛的攻势压制住了,没有俄军能够攻入滩头阵地。

    后续的装甲部队正在快速登陆,赶到前方支援,将俄军一步步逼退,渐渐将他们全部逼退到了海参崴城内和城后面。

    振海军航空兵也频频出动,对俄军阵地进行大规模轰炸,一次次地击退了俄军的攻势,随着振兵力越来越多,俄军很快由攻转守,节节败退,只得放弃滩头阵地的争夺。

    失去了高地之后,俄军对滩头的大批振登陆部队再无大威胁,部队从容不迫地纷纷了岸,一个装甲师很快集结完毕,两个装甲团开足马力开始向俄军阵地碾去。

    随后振的坦克开始开到海参崴,俄军士兵还占据着海参崴市区的多处阵地,他们开始和振打起了巷战,企图利用城市建筑物的掩护,抵挡住振攻势,海参崴城内四处都在响着枪声和炮声。

    “命令装甲部队,将海参崴夷为平地,城内躲藏了大量俄军士兵,对我军的前进造成巨大阻碍,我们这一次可不想跟他们拼刺刀。”萨镇冰得知特种连是靠拼刺刀才拿下海滩高地,心中很不是滋味,他立即下了狠心,决定绝不对敌人手软。

    随后有两个装甲师打前锋,开进了海参崴城内,两百辆坦克朝海参崴各处冲了过去,炮声隆隆,俄军只得四处躲避,往后撤退。

    一片片楼房轰然倒塌,轰炸机频频穿梭在海参崴头顶空,向驻守在城市之中的俄军士兵投下了一发发愤怒的炮弹,将俄军一处处堡垒和防线撕裂开来。

    俄军一波的反攻,都被振的装甲车击退,有一辆装甲车中弹一百八十多次,但还在继续前进,俄军士兵看见这辆车的威猛之后,早已傻眼,这种装甲车根本不惧怕普通的炮弹和枪弹,惊恐的俄军士兵四处奔逃,有些被炮弹打成炮灰,有些则被装甲车直接碾过去,步兵跟随在装甲车后面,对四处的俄军阵地开始清扫,清除躲在城内的残余俄军。

    到了中午十二点左右,零星抵抗的俄军基本失去了抵抗力,振装甲部队将海参崴愤怒第夷为了平地,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和横躺着的俄军士兵尸体。

    随后振一共六个师开始在海参崴陆续登陆,开始兵分三路一路向前追杀过去。

    “我军就快要抵挡不住了。”克里姆林宫内传来了尼古拉二世的嘶吼。

    “命令东北的十万俄军迅速驰援海参崴,一定要挡住中国人前进的步伐,如果俄军一路被逼退下去,将会被中国人赶到西伯利亚中部,然后他们会对俄军前后夹击,我军处境十分危险,我们必须集中十七万兵力,与中国人在海参崴附近血战下去,把他们逼退到海。”

    “西伯利亚铁路已断,我军的战略物资无法得到补给,只能先从东北运输一部分过去了,让俄军从东北带足弹药和其它补给物资过去,否则这个冬天我军将无法度过。”尼古拉二世来回在屋内踱步,焦急地吩咐道。

    “陛下,德军已经逼近我国边境地区,边疆告急。”尼古拉二世又接到了不幸的消息。

    德军见到远东地区已经展开大战,立即加紧了向俄军的进攻,将战线向前推进了几十公里,不但将俄军赶出了东普鲁士,而且还一度进入了俄国境内,令俄军大为吃力,不得不再次请求国内增兵。

    “我们已无兵可派,再这样下去俄国必然会被德国人和中国人夹击在中间,很快便会失去抵抗力,我该怎么办?”尼古拉二世无计可施,只得动干火道。

    “陛下,我军在东线的唯一希望就是依靠雅布诺夫山脉和斯塔诺夫山脉的屏障作用,阻拦中国人继续向西伯利亚腹地渗透,我军十七万兵力必须全部退守到这两条大山脉内,坚持抵抗,一直到欧洲战事出现好转,再大规模向远东地区增派兵力,缓解兵力不足的劣势。”尼古拉耶维奇在旁边思忖良久,立即建议道。

    “西伯利亚靠近中国,中国人有地利之便,他们可以快速向西伯利亚运兵,远东的战局很难有利于我军,如今之计,也只能按照将军所言,暂时命我军退守到这一线,依靠山地的藏匿,躲避中国人的飞机轰炸,或许会有所转机。”尼古拉二世无可奈何,只得改变主意,同意尼古拉耶维奇的建议。

    “我军战斗机可以阵了吗?”。尼古拉二世又话锋一转问道。

    “我们从英国获得的支援飞机只有二十几架,但都要用于对付德国人的战斗,根本无法运输到远东去参战,中国人已经截断我们的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我们的运输补给线不通,任何物资都无法顺利抵达。”

    “毕竟我们还有十七万兵力在远东地区,能挡一天是一天,希望欧洲的战事尽快结束,或是尽快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才好。”尼古拉二世此时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帝给俄国人带来好运了。

    “俄军突然放弃抵抗,开始向斯塔诺夫山脉和雅布诺夫山脉方向撤退,东北俄军也正在走出东北,向这一地区退守,企图很明显,是要在这一线布下重兵,阻挡我军西进。”

    第二百八十章坚甲利炮

第二百八十一章 西伯利亚的寒冬

    第二百八十一章西伯利亚的寒冬

    严立三很快便接到了侦察报告。

    “命令空军加紧对东北俄军的轰炸,一定不能让他们从东北顺利带走大量的后勤补给物资,打掉他们的运输队,这帮俄国佬就会到山里面去忍冻挨饿,我估计他们是度不过这个冬天的。”严立三立即下达了命令。

    随着俄军从东北地区的撤出,齐齐哈尔和哈尔滨等地的居民开始锣鼓喧天,庆祝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最后一批洋鬼子兵撤出中国,至此,中国近代以来盘踞在国内的各列强队全部从中国彻底消失,留下来的也是充当奴隶的劳力,振随后很快便填补了俄军撤出的空白。

    长chūn驻扎的四个飞行团开始不分昼夜昼夜地对俄军展开猛烈轰炸,主要针对他们的后勤补给车队进行打击,俄军从东北带走了大量的粮食和衣物,还有枪弹,这些物质成了飞机轰炸的重点。

    当俄军沿路撤退到两大山脉和从海参崴撤退的另一路俄军七万人会合时,他们基本丢失了大部分后勤补给物资,而海参崴的部队带出的补给物资也被半路轰炸得所剩无几,两支军队冒着雪花,开始向山地转移。

    到了山地之后,两支军队由于帐篷缺失,许多俄国兵只能山砍伐木材来搭建临时兵营,而棉被和棉衣的缺乏使得俄军只能山去寻找干柴回来当被子。

    俄军连工兵铲都十分缺乏,挖战壕的工具非常之少,防御工事的建设也十分缓慢,而振正在步步逼近,振飞机也时不时出现在山林之中进行袭扰,使得俄军疲于应付,而毫无办法。

    时间很快到了十二月份,西伯利亚的严寒此时才真正到来,俄军纷纷卷缩在山区,吃野果子野菜充饥,他们躲在山洞内,过着野人般的生活,许多俄军士兵开始在饥饿和冷冻之中纷纷死去。

    而西伯利亚地区此时还没有大量的俄罗斯人居住,当地稀少的居民能够给俄军带来的补给是非常少的,根本不够庞大的十七万俄军的需要,面对振的步步紧逼,俄军只得坚守阵地而无法后撤。

    南京总统府,李天成正在和严立三通电话,严立三是专门打电话向李天成汇报前方的战况。

    “俄军已被我军逼退到了雅布诺夫山脉和斯塔诺夫山脉一线,企图依靠天险阻挡我军去路,如今大雪封山,我军受阻在两大山脉附近,已无法前进,装甲部队行动也变得十分迟缓。”严立三汇报道。

    “我们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了,只要俄军躲在山里不出来,我们就不必要冲进去和他们血拼,如今我们只要对俄军保持军事压力,使得他们不敢擅自撤退便可,我军不宜在山地与他们展开决战。”李天成谈了自己的想法。

    “你们要继续派飞机袭扰俄军的营地,西伯利亚的严寒将让俄国佬难以熬过这个冬天,到了开chūn的时候,冰雪融化之时,我看俄国人还剩下多少力气,到时候我军只要长驱直入到山里去收拾他们即可。”

    “我也是这个意思,俄军现在已有大批士兵冻死、饿死,但他们的主力还在,我们还必须等待时机,等到最佳时刻,待俄军最为困乏、饥饿的时刻,我们一举出击,定能达到最佳的战果,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严立三回应道。

    “东北的防线要布置好,以防俄军狗急跳墙,突然窜回东北,我担心他们熬不过冬季,会变成一帮嗜血的土匪,到东北边境地区抢夺粮食和物资,一定要掐断他们所有的物资来源渠道。”李天成又强调了一句。

    西伯利亚的战局随后便如同西伯利亚的寒冬一样,陷入了冰封状态,振的空军几乎每天都飞抵俄军隐匿的山林空进行轰炸,减损俄军的战斗力,为来年开chūn的战事打下基础。

    欧洲战事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西线战事以英法联军损失一百万人,德军损失六十万人结束,陷入了进一步的胶着状态。东线德军的猛烈进攻,使得俄军损失了一百七十万人,已被德军逼退到里加湾和尼聂斯德河一线,但俄军还保存了部分实力,德军自损也很大,暂时还无法逼迫俄国投降。

    但德军的胜利使得尼古拉二世企图向远东俄军运送补给物资的计划彻底汤,因为俄国西线更加需要战略物资补给,根本无法顾忌到远东地区。

    尼古拉二世和俄军主帅尼古拉耶维奇虽然挂念远东俄军,知道他们正处于水生火热之中,但根本无法腾出手来去救他们,帝并没有在圣诞节来临之际给俄国人带来丝毫好运,而他们已陷入了东西两线的困局之中,不能自拔,俄国正在痛苦地呻吟之中,这个远古以来便象征着野蛮嗜血的古老帝国正在逐渐凋零下去。

    同时,中国生产的出口型装甲车,正式以坦克的名字开始装箱出口,在圣诞节之前已经出海,因为目前英国舰队主导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航道,所以这批坦克只能通过美国控制下的巴拿马运河,从太平洋抵达大西洋,运抵德国,首批一百辆坦克销售给了德国。

    远期来看,如果美国参战,巴拿马运河自然无法通行,还必须打通印度洋航线才可以满足盟国进口华夏备物资的需要。

    一连整个冬天的轰炸,使得深陷在两大山脉沿线的俄军痛苦不堪,许多俄军部队开始私自脱离大部队下山去了,他们之中有一部分干脆脱去了军装,进入了西伯利亚俄国小城镇,抢夺居民的粮食和衣物,与土匪没什么两样,一部分则沿路朝西部逃去。

    到了一九一六年二月份之后,俄军饿死、冻死和被炸死的部队达到八万人之多,剩下的逃的逃,走的走,俄军主力到了二月底只剩下了五万人,其中还不乏大量生病的俄军,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宫几乎已将他们遗忘。

    西伯利亚的冬天异常的漫长,每年要到五月份chūn季才会渐渐来临,冰寒的天气使得最后一批俄军士兵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在一支振部队带着热腾腾的馒头进山诱惑俄军时,俄军士兵纷纷放下了武器,举手投降,换来的是白花花的馒头。

    随后的半个月内,俄军士兵纷纷下山投降,有些俄军是被抬下来的,他们甘愿成为振的俘虏,获得能填饱肚子的食物,也不愿继续在山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到了四月份,俄军几乎全部放下武器下山投降,小股顽固势力受到了清剿之后,西伯利亚战事渐渐宣告结束,这部分俄军俘虏也被留了下来,将留在西伯利亚地区作为劳动力使用,他们获得了与在华rì军投降部队相同的待遇。

    莫斯科在东西两线的强大压力下,感到一天天的惊恐,危险正在一步步朝他们逼近,但振并未打算派地面部队进入俄国,因为振并不打算以自己的巨大伤亡卷入欧洲战争,但西伯利亚显然已经成了华夏国的一部分,俄国佬想要拿回去,将几乎没有可能。

    中国出口到欧洲盟国的飞机和坦克一批批地通过德国港口运抵了欧洲各国,德军已经开始使用装甲车作战,但此时协约国的飞机坦克也大量出现,双方已展开了空中对决,虽然协约国的飞机坦克火力不如从华夏国尽快的盟国武器,但盟国坦克和飞机的数量也很有限,德队只装备了两百辆坦克,其它国家则更少一些,英国海军称霸大西洋,也对向德国运输坦克等装备造成了很大影响,很多时候都必须依靠德国海军出海护航,才能将武器顺利运抵德国海港。

    而此时有一个国家也早已坐不住了,那就是大洋彼岸的美国,美国已看到欧洲战局正在朝有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展下去,他们希望看到的平衡局面并未维持多久,而且华夏国优良的武器已经逐渐取代了美国在同盟国的军火市场,美国卖给交战双方的军火原本占据了交战火进口量的百分之五十以,而此时已经下降到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美国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华夏国工业品对美国的挑战。

    尽管如此,英法俄等国强烈要求美国参战的请求并未得到美国人的支持,美国国会最近否决了由少部分议员提出的加入欧洲大战的提议,美国人想要继续躺在沙滩晒太阳,在咖啡馆喝着美味的咖啡,根本不愿意由于战争而使得他们富足安宁的生活被打乱。

    对于英法提出的要求美国封锁巴拿马运河,阻止华夏火运抵德国和欧洲盟国,美国也没有答应,因为封锁巴拿马运河就意味着和同盟国决裂,等同于和华夏国和德国等国开战,美国难以下定决心。

    而美国也感到欧洲的战局很可能会出现重大变化,他们的准备也在悄然展开,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