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方式,所有东西都不过是一个选择而已,譬如以往成家立业被视为成年人必经之路,现在却变成是同居或单身以外的一种生活选择而已。同样重要的是,后现代社会的生活选择何其多,而每一种生活选择都可以一试,然后又可潇洒放弃。这种生活处境,令后现代人觉得生活上所有东西都变得像24小时便利店中的选择:选择无穷无尽,不用长期承诺,用完即忘。兴趣如是,工作如是,性取向如是,政治立场如是,生活方式如是……就连爱情也不例外。
是的,在后现代学者眼中,24小时便利店化已成为爱情的游戏规则。后现代爱情关系,如任何选择一样,都注定是短命的。鲍曼(Zygmunt Bauman)称后现代爱情为液态爱情(liquid love)'16',其实已相当传神,但《重庆森林》及《堕落天使》更有趣的地方,是用了平日我们不大自觉的后现代日常消费语言,去为我们的后现代爱情打隐喻。这种做法,一方面能把这些消费语言陌生化,令我们能较有距离去思考后现代消费文化,另一方面又能凸显后现代爱情的短命,令观众有所感触,是绝妙的一石二鸟做法。
这些精彩爱情隐喻包括:
·爱情是有expiry date(期限)的:expiry date是《重庆森林》中警察金城武思考爱情时用得最多的词语。现代工业社会的消费品虽然也有期限,不过在后现代社会,消费物件的周期及潮流愈来愈短却又是真的。以往上一代人认为是耐用品(如家具),今天已变成潮流消费品(宜家家具就常叫你为家具换季)。这种后现代消费境遇,就令金城武为自己和女友的爱情定下一个月的expiry date。矛盾的是,最后他也用了expiry date去质问爱情的本质:“不知道从什么时开始,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在《堕落天使》中,哑子金城武以为杨采妮对旧爱的怀恋很快会过期,但几天后杨采妮未有赴约,他就很快断定自己对杨采妮的爱已过期。“每样东西都有期限”的后现代精神,落入王家卫手中,就成为一种讽刺隐喻。
·爱情如食物 I:凤梨罐头:要论能提供最多选择的后现代消费品,食物肯定是其中之一,你看看City? Super '17'就知道了。在《重庆森林》内,警察金城武最执著的东西,就是凤梨罐头。凄凉的是,吃足一个月凤梨罐头后,他和女友的爱情还是过期了,而金城武的领悟,就是自己在女友心中只是一罐凤梨而已。
·爱情如食物 II:厨师沙拉(或炸鱼薯条或比萨饼):《重庆森林》内,另一种食物——厨师沙拉——亦成为爱情隐喻。巡警梁朝伟一直以为女友爱吃厨师沙拉(即爱梁朝伟),所以每晚都为女友买厨师沙拉作夜宵。后来用了十多元转买炸鱼薯条及比萨饼给女友尝试(暗示爱情选择的多及便宜)后,女友就离他而去。他的觉悟是:“好好的一直吃着厨师沙拉,转吃什么炸鱼薯条呢?”其实,厨师沙拉原本是高档餐厅的精致食物,现在已快餐化了。快餐化后的厨师沙拉,原来就和炸鱼薯条及比萨饼一样,变成一种轻快省便的口味选择,而爱情选择亦如快餐店食物的选择罢。
第一部分王家卫的后现代城市超级市场(2)
爱情如店铺:以往,商店可以经营几十年,长期顾客可以和店主熟络,甚至对店铺培养出感情。但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一间店铺开业,可能很快就倒闭,然后另一间又开业了。作为消费者,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对一间店铺培养出什么感情。后现代年头的店铺境遇,本身就可以是个伤感的故事,何况还搭上爱情。在《堕落天使》中,哑子金城武为解寂寞及赚钱,夜晚四出偷闯不同店子做生意。后来爱上杨采妮,突然醒悟自己其实是一家感情店铺:“我突然觉得,我像一家店,而她就是我,在不知不觉之间,我让她跑了进来。我不知道她会留多久,当然愈久愈好。”杨采妮果然视他如店铺,“买”到金城武的感情安慰就离开他了。金城武最后领悟到店铺也有感情(比喻自己),为了不想店铺受伤过度(失恋后太伤心),以后会转挑一些装修更硬挣的店铺夜闯(意味他以后可能会选择短命的关系?),就是一种戏谑式的苍凉。
除了用消费文化语言,《重庆森林》其实还用了稍前说过的另一个后现代特色——流动不息——作隐喻。《重庆森林》中巡警梁朝伟的爱情生活,似乎一直都受来无踪去无影的飞机所困。梁朝伟起初把和空姐周嘉玲的爱情比喻为“加满了油”的飞机,以为可以“飞行”很久,但这架飞机却中途转了目的地(女友周嘉玲爱了别人)。虽然后来周嘉玲说留了一个“后备机位”给他,但电话留言给未来空姐王菲洗掉了。及后他终于拾起心情收拾家中旧女友的物件,就说自己在清理跑道让另一架飞机降落(指和王菲的关系),但最后王菲却突然搭飞机走了,留下一张一年后的“爱情登机证”!对于梁朝伟而言,爱情是快餐店餐牌中的厨师沙拉(见前面讨论),又是来去无踪的飞机,相当凄惨。
那王家卫是不是对后现代的液态爱情彻底悲观?我又觉得不是。尽管两套电影的角色都吃尽苦头,但不少角色都尝试抗衡爱情的短命,而都有所成长。在《重庆森林》里,尽管巡警梁朝伟把感情寄托于公仔及毛巾上,而警察金城武亦把失恋发泄在吃凤梨上,但两人最后都能放下记忆,面向未来;至于林青霞为金城武送上生日祝福,以及做了空姐的王菲对梁朝伟念念不忘,就是惊喜。在《堕落天使》中,黎明想安定下来却给失恋的李嘉欣害死,而李嘉欣亦变得更乖僻,是最可怜的一对。但杨采妮失恋重伤后摇身变成空姐,又有新男友,也算重新生活吧。至于哑子金城武,又失恋又丧父,但电影结尾他仍能说:“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任何跟人磨擦的机会。有时候会弄到头破血流,管它呢,开心就好。”这股傻气的感情执著,可能有点幼稚,但总比彻底悲观好吧?
或许《重庆森林》及《堕落天使》的主角们都不再像主流爱情片那样找到另一半,但他们大多不肯向短命爱情低头,仍有一种在绝望与希望边缘蛰伏着的生命力,以对抗后现代都会的液态爱情。
张志伟
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传播学系博士候选人,曾从事广告、杂志及多媒体工作。编著有《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合编),近期学术著作有“At Home on the Web: Personal Webspace and Identity”,收于David Gauntlett and Ross Horsley (ed。) (2nd Edition) Web。Studies。
第一部分《重庆森林》的场域游移与数字恋爱(1)
家明
众所周知,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是在《东邪西毒》做后期剪接时拍成的。《重》片较轻松的笔调,跟王氏两出前作《旺角卡门》及《阿飞正传》都大不相同。《重庆森林》甚为讨人喜爱,虽不是1994年暑期档的大赢家(只有760多万票房),倒也算是一口消暑的清凉剂。翌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重庆森林》更夺了多个重要奖项。
故事并未就此完结,《重庆森林》后来更举世闻名了。外国有评论说《重庆森林》“非常性感”、“不可抵挡”;美国的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说影片介乎戈达尔(Jean…Luc Godard)及卡萨维茨(John Cassavetes)的作品之间;主动把《重》片引入美国的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说一边看《重》片一边掉泪。中国内地不少影迷对《重》片也趋之若鹜,一本以《家卫森林》为名的王家卫影迷书中,就有人称王为“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1'在英国,2002年12月,《重庆森林》入选英国电影协会的“影评人票选二十五年十大经典”的第八位,只排在《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及《循规蹈矩》(Do the Right Thing)等公认的划时代经典之后;而王家卫则在十大导演中名列第三,在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阿尔莫多瓦(Pedro Almodovar)及科波拉(Francis Coppola)之前。如果《重》片最初真是为救济《东邪西毒》而亡羊补牢拍出来的话,那么这记无心插柳实在有太多的意外收获了。
困囿的空间 亲切的人情
王家卫的电影没有历史没有时代,《阿飞正传》及《花样年华》是抽离及净化了的60年代,《春光乍泄》是异色化了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及台北,《重庆森林》及《堕落天使》则是没有一时一地的香港岛及九龙。在《旺角卡门》中,大屿山是用于避难及激吻的,麻将馆是置存三教九流的,警察局是收留叛徒及执行家法的……场景的功能性十分明显,且凸现了核心(市区)VS边陲(离岛)活动场所的关系。到了王家卫后来趋向自我(或自觉?)的电影中,具体的时、地渐渐被淡化,场景也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意义,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暧昧及更多的象征指涉。他的电影世界变得十分抽离——这固然与他脱离了类型电影的导演行列有关,但同一时间却为环境、人物及故事造就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阿飞正传》的最后一幕梁朝伟不是在那个神秘又局促的阁楼出现,这段戏也一定不会那么传奇。他身处什么地方?他与前面的人物有什么关系?他要到哪里?——这一连串的开放式问号,也可说是给阁楼(一个未知名但教人十分好奇的地方)逼出来的。
在《重庆森林》内,王家卫继续建构他封闭的世界。《重庆森林》的故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重庆大厦及酒吧发生;第二部分以中环的“午夜快递”(Midnight Express)快餐店、行人自动电梯旁的梁朝伟住所为重心,角色活动的空间不但有限,而且几个场景也净化成不同的符号:重庆大厦在刘伟强、杜可风的镜头下变得神秘又充满动感;酒吧是让人稍息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两个警察(何志武及663)爱情落空之地;梁的住所令人最感亲切,因为它送走了空姐(周嘉玲)后招徕了阿菲这个全片最可爱的角色。而即使屋子有水患,在663的口中也只是因为它大哭了一场,而最关键及贯穿了全片的“午夜快递”快餐店,则由街坊邻里的茶水摊档漫不经意蜕变成扯红线的良媒。
反而“加州”在与上述场景映衬下变得十分“口号”。周嘉玲及王菲穿上的空姐制服、她们口中常提到及向往的加州、不停播放的California Dreaming以至同名的酒吧——利用虚无缥缈及扁平的阳光加州形象,与画面上看到的场景比较起来,前者的感觉并不实在。《重》片的第二个故事由角色散发出的朝气,到暂托加州的情怀,都预示了电影将会愉快地结束,事实上这亦是王家卫的第一个愉快电影结局(以后的作品亦少见):由已转职空姐的阿菲给663补发一张登机证(意谓两人以后将可一起上路)。这般甜美的安排,敢说不是王家卫在《东邪西毒》的水深火热中因时制宜的票房考虑?当然,那效果是出奇地讨好。
《重庆森林》没有出现过何志武及663工作的警察局,也没有用定场镜头(establishing shot)交代快餐店及663住所的位置,更少介入其他场景(两场663及阿菲在大排档相遇的戏,甚至一直用手摇拍摄,镜头没离开过二人),但环境与人物的感情配合得宜,使前面这些与叙事有关的考虑变得不再重要。王家卫能在港片以至艺术电影(art…house cinema)中别开生面,并非偶然。
配合净化了的环境,王家卫电影的角色一般都很抽离。这就像王家卫本人不知打从何时起以墨镜掩面一样,是明显不过的自我防卫心理。《重庆森林》的林青霞用假发加上墨镜及雨衣,是自卫的极致。但王氏电影好看的是,自我保护角色往往不经意流露出匿藏在心底的感情。即使像《阿飞正传》的旭仔那么自我中心,濒死时也愿意承认与苏丽珍结识的一分钟,仍然深印在脑海里;《春光乍泄》的梁朝伟到台北夜市找张震不果,竟偷偷取走一张他的照片留念,在夜市的烟雾迷蒙间没入人丛中,浪漫得令人咋舌。我常觉得王家卫的电影跟芬兰的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aki)有点相似:自给自足的空间、过分低调的角色却富有充沛的情感。若说王的电影是香港人的真实写照——没历史感及豪情壮志,活的世界很封闭,但却有张不出口的感情,稍不留神就给它感动得死去活来,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
毕竟,王家卫属于这个时代及地点,纵然他的作品最不明显的就是这两方面。
第一部分《重庆森林》的场域游移与数字恋爱(2)
在王家卫电影的众多角色中,《重庆森林》的阿菲是个异数。固然她不断沉溺在California Dreaming亦属自我保护,但她跳脱及带点神经质的性格是王家卫的电影中较少见的(从中也可看到王家卫电影的角色发挥空间,如何与影片互动而塑成影片的最后风格)。这也是《重庆森林》能叫人看得惬意,并跟《阿飞正传》及《东邪西毒》可立即区分开来的原因。更甚的是,面对阿菲及她工作的“午夜快递”,影片可说是毫不放过两者讨人喜欢的任何机会:快餐店的老板:“啊,633对女仔真是有办法呀。”他的伙计:“是663呀,老板。”老板(尴尬):“随便啦。”这无论是不是一个NG镜头,但肯定是个令人最开怀的片段。
有限的时间 无穷的数字
由《阿飞正传》开始,独白一直都是王家卫电影的核心。独白可以丰富画面,可以扭曲画面,可以让角色自我调侃,但王家卫的独白常带有强烈的异化或陌生化效果。《重庆森林》的“0。01公分(厘米)”早成佳话(或讽喻的对象),影片中还有663与空姐的“25000里上空”、“57个钟头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6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我们大家都在加州,只不过我们之间相差了15个钟头”……
影片中的何志武:“如果记忆也是一个罐头的话,我希望这罐罐头不会过期;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对了,这便是《重》片监制刘镇伟自编自导的《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1995)中借用的著名台词。
一万年这期限太长了,事实上就是不设期限,不单是对肉身的何志武,即使对《西游记》的孙悟空而言,也是一项绝不简单的承诺。把期限设在一万年,即表明信誓旦旦,坚定不移。但对何志武所身处的世界而言,这又有点不切实际——“不知何时开始,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也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显然的,对何志武的前女友阿May而言,她与何的感情亦早已过期。5月1日到期的30罐凤梨罐头,在4月30日晚上一夜间被何志武全啃掉。但这也改变不了女友阿May已跟他分手的命运。何志武这个角色也是傻得可爱的,他在雨中的球场恣意狂奔,说这可忘掉失恋的哀伤,说保留凤梨罐头一个月阿May应会回心转意。虽然阿Q,却也惹人怜爱。
0。01公分到底是多少,我没有概念,但何志武与阿May的距离很远倒是不容置疑的(我们甚至没听过阿May的画外音)。有人说这种人与人距离的精准是对人际关系疏离的一种嘲讽,何志武口中遇上“0。01公分”的两个女人,他其实并不了解她们。但我也觉得《重》片的数字游戏放在今天社会一切以度标及测量为前提的环境再看,也是挺好玩的。有人说王的数字恋像村上春树,事实上,无论是王的“相距15小时”、“57个钟头之后”也好,村上的“100%女孩”、“出席358回课”、“吸了6921根烟”亦好,除了是听上去的感觉够酷,也提出了数字与我们的关系,挖苦了我们对数字及量化的执迷——到底什么样的情况,需要什么样的量度单位?若0。01公分太异化了,那我们生活上无数的例子又如何?
由数字而来的期限也是有趣的。凡事都会变坏,连最密封的凤梨罐头都没例外,更莫说更外露及脆弱的爱情了。要说一万年吧,《西游记》的孙悟空及《重庆森林》的何志武两位浪子,是有点不懂识时务了。但《重》片及《西》片的备受谈论及受欢迎的程度证明,这种精神或许已渐渐遗失,但观众的向往却仍是不变的。这亦说明了王家卫及刘镇伟即使是如何非主流及off…beat,但总会在适当时候捏紧观众的心,单就这一点,就不得不令人佩服了。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