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部打光后再自身沉没这一自杀性攻击计划时,“扶桑”和“山城”两舰才能起到它能够起到的作用。 
  栗田司令把西村部队作为一支别动队,让它沿着不同于“大和”、“武藏”为首的主力部队的另一条航路向莱特湾突击,就是出自上述的原因。同时,西村中将欣然接受沿另一条路线突击的方案,也是由于上述原因决定的。为不给主力部队增加麻烦而决定单枪匹马突入绝境的悲壮之举能够在栗田和西村两位司令之间顺利地达成协议,这显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自从任职以来,从未踏过“红砖”( 日本海军省的绰号) 的大门,只凭海上工作一步步提升为中将的西村,据说是一位具有典型武士风度的海军将领。大约在决战前一个月,他被任命为如前所述的第二流、第三流的舰队司令。对此,西村毫无怨言,而且,当他被指令参加莱特湾战斗时,简直就象武士得到了极为理想的死地一样,欣然奔赴林加泊地。西村部队到达林加泊地的时间是10月10日深夜,即出击前的12天。 
  在这之前,西村中将在菲律宾战场上失掉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祯治。祯治是海军学校的高材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军官( 当时是大尉) 。尽管西村努力克制自己失掉爱子后的那种悲痛心情,但是,留在心灵深处的创伤是无法弥合的,这也是人之常情。西村中将曾怀着依恋之情对爱子的亡灵轻轻地说:“好吧,我也要光荣地战死在沙场上。” 
  因此,在出击前的宴会上,西村中将曾恭恭敬敬地和所有在坐的司令、舰长一一碰杯,亲切地话别。不难看出,在他那洋溢着微笑的表情后面,隐藏着决心战死的夙愿。栗田司令和小柳参谋长已经暗中看出了西村这一视死如归的抉心。如果历史学家( 目前为数不少) 不去了解西村的心情和他的处境,不分析他的部队的实力,一味地批判指责西村司令突入莱特湾的作战,那是非常错误的,也是不公平的,甚至可以说是对一贯正直的西村司令的污蔑。 
  从南路奔赴决死战场的西村舰队于10月24日上午8 时一帆风顺地进抵到棉兰老海西口,在那里,舰队不幸被美侦察机发现,不一会,西村舰队就遭到20余架美“格拉曼”战斗机的袭击,然而,美机的这次空袭仅仅是接触性攻击,炸弹从高空中直坠而下,西村舰队伤亡不大,仅战列舰“扶桑”号上的飞机发射器和舰载机起火,与两小时后美军转移目标重点向锡布延海的栗田舰队展开攻击相比,其损失是微不足道的。由此看来,美军的作战意图是集中机动部队的舰载机猛攻栗田舰队,而把从棉兰老海方向前来的西村舰队视为弱敌,仅仅把歼灭西村部队的任务交给了美鱼雷艇。美军确信,当西村抵进莱特湾的时候,一定会成为自己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鉴于上述动机,美机对西村舰队只进行了一次空袭,所以,西村舰队得以平安地继续东进。半夜时分,舰队已经到达离莱特湾还有4 小时航程的海域,比预定的突入时间提前了整整3 个小时。这与栗田舰队恰恰相反。栗田舰队由于在锡布延海进行苦战耽搁了行程,比预定突入莱特湾的时间晚了6 个多小时( 根据24日傍晚的情形计算) 。西村舰队在下午两点左右与敌人鱼雷艇进行了小规模交锋,作了一次回旋航行,除此之外,前进中没有碰到任何障碍,进击的时间大大提前了。因此,西村曾下令把舰队的航速减到13海里,后因低速航行有遭鱼雷袭击的危险,不久又恢复了原来的航速。 
  在这一阶段,栗田曾连续拍发了3 封电报,一是由于自己正在锡布延海苦战,要求基地航空兵出击;二是通告自己的舰队暂时退却;三是下令舰队再次回转。但是,从南路进击的西村是否收到上述3 封电报了呢?在不久展开的夜战中,西村舰队除驱逐舰“时雨”号之外,全部阵亡,因而,西村是否收到了上述电报从而调整了自己的作战步伐,已经无法考证了。 
  关于这次战斗指苏里高海峡夜战,如果询问熟知西村中将性格的海军将领们,得到的回答是:“西村为了尽量减轻栗田苦战的困境,才决心尽早地突入莱特湾,以便牵制敌人的注意力。”这和美国海军费尔在他的论著中谴责西村是“由于独断专行造成的战术上的过失”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现在回想起来,军舰按预定的计划汇合,这在平时训练中并不困难,但是,在与敌人激战中欲达此目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象与朋友在火车站相约那样轻而易举。尤其是在敌人空袭、敌潜艇出没、日方军舰破损并需进行回避航行的非常时刻,早早地预定下军舰汇合的具体时间,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25日拂晓从莱特湾东南两面同时突入”这一作战指令,完全是一纸空文,即使是来自发布这道命令的人,如果他是一位身经实战的司令官,也一定会认为上述的预约是难以行得通的。如果仔细了解分析一下西村舰队沿途进击顺利,而栗田舰队却整日连续苦战的情况,就不会否认在婆罗乃湾预先约定舰队相会的时间是多么荒唐至极,更何况,栗田舰队准备在当天晚上(24 日半夜) 穿过的圣贝纳迪诺海峡的海流,正以7 海里至9 海里的速度翻卷着旋涡,其航行中的困难程度就象用木伐渡过鸣门海峡一样。再加上栗田舰队在夜航中实行灯火管制。可以断定,栗田与西村两支舰队99% 是不会如约相会的。 
  至此,西村舰队只好单独承担向莱特湾头美军进攻的重担,这就必须勇猛地冲入海湾内。对于这种自杀战术确有可以谅解的一面。此时,在日本海军的末期期望天助神佑的西村,毫不犹豫地突入海湾内是不足为奇的。   
  (十四)葬身在莱特湾口——慎重前进,然后突袭 
  西村中将实施决死进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千万不要误解,他本人并不是急于去白白送死。如果把西村看成是执意求死的鲁莽汉,那是极不公道的。西村认为:(1) 首先,一定要突进到莱特湾;(2) 在莱特湾和敌人展开积极的战斗,并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莱特湾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尽管如此,他仍然做了比其他3 支舰队更加周密、细致的作战准备。 
  从婆罗乃湾启航之后,西村考虑到在婆罗洲北部海面将有遭遇敌潜艇的危险,于是,向西北方向迂回前进。傍晚时分,又调转航向向东进入苏禄海,为了能够逃出摩罗泰岛美航空部队的搜索圈,西村又重新率舰北转,日落后又再次转向东驶,于24日拂晓到达棉兰老海入口处。 
  在这里,西村立即下令向莱特湾上空派出侦察机。清晨6 时50分,从重巡洋舰“最上”号上起飞的侦察机到达莱特湾上空,并发回如下情报:“据侦察,莱特湾南部水面有敌战列舰4 艘、巡洋舰2 艘,登陆点海岸海面有敌运输船80艘。苏里高海峡有敌驱逐舰4 艘、鱼雷艇若干。莱特岛东南40海里处有敌航空母舰12艘、驱逐舰10艘。” 
  这是日本海军获得的唯一的、极为重要的关于莱特湾内美舰船情况的情报。决战前,关于突袭目的地的美军兵力的部署情况,都是从这个报告中得知的。当天下午2 时10分,西村将这一情报通报给了栗田舰队。栗田舰队的参谋长小柳中将曾说过:“这是整个作战过程中栗田舰队收到的关于敌情的唯一的一份情报。” 
  莱特湾内美舰队的实际兵力是:战列舰6 艘、巡洋舰6 艘、驱逐舰30余艘。西村舰队的侦察机超高空侦察的结果,基本上是真实的。从明确报告莱特湾内有美舰队、港外约2 小时航程处有美航空母舰这一点来说,不能不认为西村的侦察报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 
  根据情报,西村中将得知美军在莱特湾拥有3 倍于自己的优势兵力,那么,西村将采取什么战术击溃敌舰队?他取胜的信心如何?关于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清楚,我们只知道西村并没有退却。 
  不久,西村中将便向栗田司令作了如下的报告:“本队预定于25日上午4 时突进到莱特湾东岸中央部。”这个报告是24日晚8 时30分发出的。此时,栗田在估计了自己舰队抵达莱特湾的可能性之后,于当日晚9 时45分向西村司令发出了如下的电报:“栗田本队预定于25日上午11时进入莱特湾,贵队应按照预定时间突进,于上午9 时在斯里安岛( 莱特湾外侧) 东北10海里处和本队会合。” 
  这是一封非常重要的电报。但是,栗田司令究竟是否预料到西村中将能成功地突进到莱特湾并得以生还?关于这一点,笔者在叙述本海战结局时再详加评述。 
  至于西村中将是否及时收到栗田司令的这一重要电报,迄今已无法得知。但是,不管怎样,西村没有改变“4 时突进莱特湾”的作战计划。事到如今,他已无法推迟原订的进攻时间了。 
  不久,西村部队遭到了美鱼雷艇凶猛的攻击。25日凌晨2 时20分,在鱼雷艇的集中攻击下,“山云”、“满潮”两舰被鱼雷击中而沉没,“朝云”身负重伤脱离编队。然而,西村却毫不畏惧,他把剩下的4 艘军舰排成单纵队继续前进,于凌晨3时20 分下达了准备突击的命令。 
  西村中将站在舰桥上,举目东眺,前方仍然漆黑一片,不一会,日舰雷达捕捉到目标,发现敌驱逐舰以及鱼雷艇数艘正向西村舰队逼近。 
  25日凌暴3 时23分,西村发出“发现敌舰踪影”的电报;3 时30分,他又发出如下电报:“在苏里高海峡北口两侧发现敌驱逐舰和鱼雷艇,我驱逐舰遭到鱼雷攻击,‘山城’中鱼雷1 枚,但无发生任何故障,继续航行。” 
  这是西村中将向栗田司令发出的最后的两封战况报告。就在发电后不久,第二枚鱼雷又扑向旗舰“山城”。“山城”失去了自由航行的能力。于是,西村立即向自己指挥下的残余舰只发出了如下的命令:“我舰遭受鱼雷袭击,各舰不要管我,继续前进,攻击敌人。” 
  笔者对西村的上述命令是永远难以忘怀的,这是西村留下的最后的一句话。就在西村命令刚刚下达完毕的一瞬间,“山城”又被一枚鱼雷击中,引爆了炸药库,“山城”被彻底葬送了。10月25日上午3 时40分,“山城”载着全舰勇士们不屈的英灵在苏里高海峡恶浪滚滚的海面上消失了。 
  此时,“扶桑”号舰长、海军少将坂匡身立即接任指挥官,率领剩余舰只继续前进,并向前方拦截的敌舰继续进行雷控射击。可是,美舰发射的炮弹象雨点似地从左右两边向日本军舰扑来,刹那间,“最上”号蔓起大火,“扶桑”被敌炮弹击中多处,舰身被无法扑灭的烈焰裹罩,处境垂危。尽管这样,在蒙蒙硝烟中,日本海军14英寸的大炮直到最后也没有停止过射击,美国人写的《海战记》中曾描写了日本海军这一英勇战斗的情景。 
  然而,胜败大局已定。“扶桑”于上午4 时10分翻转着它那燃烧着的躯体摇摆着沉入海底。“最上”就象浮在海面上的一团火,缓慢地向南方漂泊( 后来该舰被友舰击沉) 。这一悲剧完全是由美战列舰的炮击所造成的。但是,这些炮弹是从哪里飞来的呢?读者对此也许无法想象,说来确实令人感到吃惊:这些炮弹都是从埋伏在莱特湾口的6 艘战列舰( 美第七舰队) 上发射的,其中的5 艘战列舰是开战初期在珍珠港被日本海军击伤,尔后又修复起来的。 
  这5 艘战列舰是:马里兰、西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加利福尼亚、田纳西。它们已成为第七舰队奥尔登多夫中将指挥下的战列舰群的主力( 加上“密西西比”号) 。这些战列舰以誓报珍珠港之仇的决心汇集到这里,参加了夜间大厮杀。在莱特湾,这5 艘战列舰重新露面,是日本国民万万没有想到的。其实,回想起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已经整整3 年了,就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来看,从珍珠港将这5艘战列舰拖回去大修,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这样,西村部队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就被彻底歼灭了,唯一剩下的一艘驱逐舰“时雨”号踉踉跄跄地返回了婆罗乃基地(10 月27日到达) 。但是,全军覆灭的责任由谁来负呢?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西村中将之死并不仅仅是他一人之死,而是意味着整个舰队的死亡。还有,为协助西村并与之英勇牺牲了的性格刚强活泼的“山城”舰长筱田少将、“扶桑”舰长坂匡身少将,他们决死奋战的情况现在已无从得知,对此,笔者深感遗憾。唯一逃脱性命的驱逐舰“时雨”号舰长西野中佐后来对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讲述战况时说:“西村祥治司令在林加锚地进行舰队实战训练时并没有倾注心血,而只注重舰队的精神训练。” 
  西野的这番话透露出西村中将早已意识到死亡的来临,从而在训练时重点启发官兵们的觉悟这一实情。西村舰队的全体官兵早在图上演习时就非常清楚自己即将奔赴的这场战斗是除了“死”别无他途的“切腹作战”,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承担了这一决战使命,所以,可以说西村舰队全军覆没,是在预料之中的。   
  (十五)特遣舰队出现——志摩舰队溃败记 
  不可思议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日本海军方面又有一支舰队进入了置西村舰队于死地的战场。西村舰队唯一幸存的驱逐舰“时雨”号在逃窜中惊慌地用日语向突进的舰队呼唤:“你们是哪国的军舰!”对方立即用日语回答:“我们是‘那智’。”原来,这一支步西村后尘突向莱特湾的舰队是以重型巡洋舰“那智”为旗舰的志摩中将的舰队,时间是凌晨4 时30分。为什么又有一支舰队沿此航路突入而来呢?它们与西村舰队之间有什么作战协定吗?对此,英美历史学家曾耻笑不已,认为这是日本海军指挥失调,作战混乱的一大“杰作”。但是若知其真相,不但不应耻笑,反而应该寄予同情,为之惋惜。 
  志摩中将的舰队是受命从南路向莱特湾进击的第二游击部队,是由重型巡洋舰“那智”、“足柄”,轻型巡洋舰“阿武隈”、驱逐舰“曙”、“霞”、“潮”、“不知火”等7 艘战舰组成的,并冠以“第二游击部队”的美名( 这是与被称之为“第一游击部队”的栗田舰队相对而言的) 。实际上,该舰队无论从舰只数目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大大逊色于栗田舰队。原来,该舰队本来并不是用于进行这种类型作战的舰队,如果我们了解了它的来龙去脉,就能对这支舰队为什么在突入莱特湾的作战中半途而废加以谅解。为了使读者了解当时作战的混乱情况,有必要在此暂时对该舰队的情况作一简短的回顾。 
  志摩清英中将的舰队在莱特湾海战中,既不属栗田司令的管辖,也不属小泽机动部队的编制,这是一支“户籍不明”的舰队。虽然他也接受日吉台司令部的指挥,但是,在突入莱特湾的作战中,他没有从任何人那里得到命令,可以说是日本舰队中的“自由演员”。从编制上来看,它虽然隶属西南方面舰队司令三川中将指挥,但它在出发前5 分钟却接到了免除令,可以看出,它是一支受排斥的舰队。 
  “请不要如此歧视我们吧!”假如志摩清英这样大声地呼喊的话( 志摩是一位十分文雅的人) ,也是应该同情的。这是一支随意被玩弄着的舰队。它曾是东北方向警戒部队的主力,如果在昭和19年8 月,在塞班失陷后重建舰队时将其编入第一机动部队( 小泽中将指挥) 的话,其境况也许会好得多,或者,加强其与航空母舰协同作战的训练,把它安置在内海一线,也是满不错的。 
  问题出在10月中旬指1944年10月。,当时,哈尔西指挥的舰队航空兵空袭了台湾,爆发了台湾近海空战。日本方面集中了飞行员们错误的战果报告,发布了取得“辉煌胜利”的特大号外。在一般情况下,因为不宜否定实战者的报告,因而把战果报告集中起来发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台湾近海空战这一仗错报的战绩太惊人了,它被夸大为:日本海军击沉敌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12艘,受重伤起火者达23艘,可以说给予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日本方面判断敌人暂时无力再发动新的进攻——这是多么令人吃惊的错误判断。实际上,日本海军航空兵仅仅重创2 艘美巡洋舰,而美军击毁日本飞机达174 架,并且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撤离战场的。 
  基于这一荒谬的战果,志摩中将的舰队奉命驶离濑户内海,为“扫荡残敌并营救迫降的日本飞行员”而被匆忙派往台湾南方海面。本来,做“辉煌胜利”后的善后工作自然是愉快的,志摩中将欣然率领快速部队向南方追击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在遥远的南方海域,志摩舰队发现由10艘航空母舰为中心,20余艘战列舰、重型巡洋舰组成的大型美国舰队正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地破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