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绑住蒙面汉的正是西侧邻居二狗。老汉惊奇地问:“你……如何知道我家有难?”二狗说:“我今天回来得很晚,刚要脱衣睡觉,突然听到你家里有异常动静,把耳朵靠在墙上一听,这才明白你家里进了贼,眼看事态危急,容不得多思量,我便找来绳子和几根棍棒,爬过院墙,假装是牛头山上的强盗,一手拿两三根棍棒一起敲你家的门,装作人多势众,这才诳得这贼子开了门……”
岳老汉又疑惑地问:“你一眨眼工夫就将这贼人来了个五花大绑,这可不是谁都会的,你啥时学了这一手功夫?”
二狗脸一红,说:“这些年我没干正经营生,乡亲们见了我都避之不及,做人很没滋味。前不久我姑父调到县衙任书办,他劝我走正道,帮我在县衙谋了个捕快的差事,因还未就任,我就没对外张扬,只是每天到捕房苦练功夫,很晚才回家,没想到今天还真派上了用场。”
岳老汉苦苦一笑,说:“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刚才我还以为蒙面贼是你呢!”
二狗当即扯下蒙面贼的面罩,岳老汉一瞧,顿时火冒三丈,眼珠子差点没惊得掉下来,说:“怎么会是你?你可太能装了!” 人心难测
这蒙面贼不是别人,竟然是岳老汉东侧邻居大牛。原来,那天岳老汉对老伴说捡到金砖的话,被大牛在隔壁听了个一清二楚,别看平时大牛装着一副老实憨厚的样子,见着了岳老汉嘴巴甜甜的,乖顺得不得了,可一听到岳老汉平白无故得了块金块,立时就生了贼心……
二狗好奇地问:“大叔,我和你做邻居这些年,怎么从来就不知道你家有金砖?”岳老汉拿起镢头走到院子里,刨挖一阵,把金砖交到二狗手中,二狗在油灯下只瞅了一眼,便说:“这哪是什么金砖,不过是块普通的砖头打磨小了而已!”岳老汉尴尬地说:“没错,这的确是块普通砖头。只因家里实在太穷,老婆子天天怨我无能,我才想出这个点子哄瞒她,免得她成天尽唠叨,没想到差点赔上了一条老命!”
二狗更加不懂了:“你弄块假金砖又当不得真,迟早得露馅,又能瞒多久?”
岳老汉紧握住二狗的手,满脸羞愧地说:“大侄子,我对不住你!我把假金砖弄回家后,故意高声大嗓嚷嚷着,除了演戏给老伴看,还留着个埋伏。我是想把‘金砖’埋它个一年半载,再偷偷取出扔了,到时老伴要是问起金砖的下落,我就推说准是你偷听到‘金砖’的事,不声不响地偷了去,把屎盆子悄悄扣到你头上,让你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唉!真是人心难测,我眼里的好人,差点害了我;我认准的坏人,却在危难中救了我。我真是眼拙哪!”
(题图、插图:黄全昌)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7年第7期 夺命连环骨 作者:赵和松 吴桑梓 字体:
【 大 中 小 】 栖身茶叶岭
菱江镇有座茶叶岭,岭上有座茶叶亭,是采茶人歇脚的地方。民国初年,这里来了对母子,借茶叶亭一角安了身。他们天天捡来柴草为采茶人烧水热冷饭,还自采草药为大家看病,很得当地茶农好感。没几年工夫,儿子小松就从儿童长成少年。
这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小松母子正在纳凉,一个中年和尚跌跌撞撞爬上岭,还没到亭子门口,就喘着粗气跌倒了,娘俩连忙把和尚抬进亭子,将解暑驱痧的草药灌进他嘴里,不一会,和尚慢慢喘过气来,小松娘又让他喝了一碗米粥。和尚定定地看了母子俩好一会,说是要去东岳庙。
东岳庙在茶叶岭东面,庙旁有五间抛尸房,镇上人也叫那里为五间头,是菱江镇商会所建。因为菱江镇是个热闹的商埠,往来客商极多,那年月出门在外丧命异乡是常有的事,凡是死在镇上无人收尸的外乡人,商会就施舍一具薄板棺材,放进抛尸房。东岳庙原先比较热闹,现在兵荒马乱的,庙内总是冷冷清清,阴气沉沉。
第二天一大早,小松娘正在烧茶,小松就到东岳庙去看那个和尚了,但不一会他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来,说:“那个和尚在五间头翻死尸!”
五间头的死尸年年有放进去,却从不见有抬出来,反正是烂了的棺材上再放棺材,没人知道里面有多少死尸。小松娘急急地跟着儿子去了那里,果然听见五间头里传出木鱼声和诵经声。小松娘好生奇怪,五间头里堆满腐尸,臭气熏天,在那里念经,不熏死也会熏出病来的。这样想着,她忍不住叫了起来:“师傅!不能在里面念经啊!”
过了好一会儿,那和尚才从里面走出来,鼻孔里插着两根长长的草,见了小松母子,他双手合十行了个礼:“感谢施主提醒,小僧自有解法。”说完晃了晃鼻孔里的草,又进了五间头。不一会,木鱼声和诵经声又传了出来。小松娘的心动了几动,让小松留在那里,看着和尚的行踪。
五间头怪事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小松急匆匆跑回来,对母亲说:“不……不好了,那个和尚不好了!”小松娘连忙跟着小松来到庙里,只见和尚脸色发紫躺在地上,边上炭炉上搁着的锅内滚动着黑色汁液,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小松说:“他让我把他吊到炉子上头去,要脚朝上头朝下,我吊不动才叫你来帮忙的。”于是,母子俩把和尚吊了起来。刚一吊好,和尚就贪婪地吸着炉子上冒出来的药气,一会儿,和尚“哇”地吐出一大口淤血,发紫的脸色渐渐变红。这时,他才有气无力地说:“放,放我下来!”下来后又说:“把药倒出来,让我喝下去。”母子俩又一阵手忙脚乱,让和尚喝下了药。药一下肚,和尚就睡了过去。
忙过之后,小松娘才问小松是怎么回事。小松说:“我对他鼻子里插的草感兴趣,就与他套近乎,帮他烧火做饭,后来他告诉我鼻子里插的是防秽草,他让我也插上防秽草进了五间头。今天早上,他又一个人进了五间头,刚才我去找他,他从五间头跌跌撞撞跑出来,鼻子上没了防秽草。他一出来就忙着弄药,找出绳子要我把他吊起来……”小松娘这才明白,和尚是在五间头里失落了防秽草才中的尸毒,要不是他有药,吐出那口恶血,那是必死无疑的。
和尚又过了阵才醒来,吐出一口长气,说:“多谢你们救了我,无以为报,我想把一身医术传给小松。让小松每天来跟我学医吧。”小松娘喜出望外,连忙替小松谢了和尚。
第二天,小松娘悄悄来到东岳庙,远远地看到和尚在五间头门口摆开尸骨架,看得认真、仔细。小松娘大吃一惊,一下子明白了和尚的意图。
小松娘出身骨科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略懂医道,她之所以沦落于此,一是由于家庭突遭变故,二是心里还有个天大的秘密。她知道凡是骨科医家都在寻找灵药,而最好的骨科灵药是两种人骨,一叫朱砂骨,一叫连环骨。长有这两种骨的人世上极少,但长着这两种骨相的人一辈子不会骨折,就算摔断了也能不治自愈。而这两种骨相中,朱砂骨的人又好找些,因为长朱砂骨的人身体特重,活着就可以看出。难找的是连环骨,一直要到死尸腐烂后,拎起他的尸骨看是不是连成一串才知道。而连环骨的药效比朱砂骨更好,据说只要有了连环骨,连头断了都能接上。看来,这个和尚超度亡灵是假,来五间头找连环骨是真。
当天晚上,小松娘就对小松说:“从今往后,你要多长个心眼,注意这和尚的一举一动。” 小松问为什么,小松娘说:“现在你不用问,以后会知道的。”
这以后,小松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娘竟开始偷偷练武,有时在天亮之前,有时在月升之后,一会儿拳打脚踢,一会儿攀岩过涧…… 一决生死
转眼到了秋天。这天一早,和尚突然来到茶叶亭,要小松同他一起外出采药。小松娘哪里放心,就说小松年纪还小,要去就让她也一起去,和尚当即说好。三个人准备好干粮,一起上了路。
会稽山脉绵延数百里,素有百药山之称。三个人一路采到一个叫龙角山的地方,和尚眼睛一亮,指着山岩间一株开着紫花的藤说:“你们看到了吗?那叫断血藤,任何内出血,外出血,见它就止,是株百年难遇的好药啊,可惜岩崖太高,难采。”小松年轻气盛,当即说:“我什么样的岩崖没上过?这就去把这断血藤采来!”小松娘一把拉住小松,说:“你不能上,还是我上吧,断血藤要顺藤连根采来才有效,我知道怎么采。”说着她肩背药篓,如一只灵活的猴子“嗖嗖嗖”几下就爬上了山崖。小松正呆着,一旁的和尚说一声“小松,你守在下面。”也一跃而起攀上了山崖。顷刻间,和尚和小松娘都站在断血藤边的一块石头上。
让小松感到奇怪的是,两个人都没有去采断血藤,而是久久对峙着。 其实,这时发生在小松头顶的,是一场孕育已久的生死对决─
和尚定定地看着小松娘,眼睛里露出一股凶光。 小松娘问:“你想干什么?” 和尚阴森森地说:“我已传了你儿子一身本领,你可以放心地走了。”
小松娘身子一晃,问:“你又是我师伯派来的杀手?”
小松娘怎么也不会忘记,自己小时候特别爱玩,有一次她爬到一棵树上掏鸟巢,一不小心摔了下来,没想到竟然皮毛无损,行医的父亲见了,高兴地说她长的是连环骨,有一次喝多了酒,还把这事告诉他师兄。父亲去世后,师伯就派出杀手,要杀了她谋取连环骨,她虽侥幸逃脱,丈夫却遭了毒手。从此,她带着儿子远离故土,逃到茶叶岭安身……
和尚说:“不,我是你师伯的徒弟,也是杀手。那次是我故意让你逃跑的,因为我不想师父得到你。现在他死了,该是我取你尸骨的时候了。你别恨我,我还是有慈悲心的,见你们孤儿寡母很可怜,就决定先去五间头,要是在那里找到连环骨就放了你,可我冒着生命危险也没有找到连环骨,只好对你下手了。我已经为小松留好后路,要不了几年,他定是位骨科名家。现在,你可以心无牵挂地去了……”
小松娘心里升起一股寒气,自从逃脱师伯的追杀后,她就只想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把小松抚养成人,最后把自己的尸骨作为良药留给儿子!现在和尚要夺的,不只是她的一条命,也是儿子的无价之宝啊!
但这时已不容她多想,和尚已像只老鹰扑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小松娘瞅准和尚一个破绽,飞起一脚,把和尚踢下了山崖。
山崖下的小松根本不知道上面发生的事,就看见和尚掉下来,说声不好,一跃而起想托住和尚,小松娘大叫一声:“别—”谁知话没说完,脚下一滑,也跌了下来。
想不到那和尚被半山腰的一棵树挂住了,而小松娘却直直摔了下去,就在快落地时,一块石头从上而下,击中了她的头颅。小松一把抱住娘,娘已经成了个血人。小松悲痛欲绝,喊道:“娘!娘!”小松娘无奈地看了小松一眼,说了句“骨头……我的骨头”,永远闭上了眼睛。
在劫难逃
挂在树上的和尚把下面的情形看在眼里,心里一阵狂喜,刚才那块石头正是他扔的。他正在想法子从树上下来,不想这时树杈突然断裂,他也重重地摔了下来!
这时奇迹发生了,和尚的身子在地上弹了几弹,竟然毫毛无损!和尚伸伸胳膊蹬蹬腿,非常奇怪,嘴里直念叨:“难道我……我也是……”
小松问和尚,他们在崖上发生了什么,和尚说,他们正要挖断血藤,旁边突然窜出一条蛇,他与小松娘同时打那条蛇,不小心相撞了……小松信以为真,同和尚一起把娘抬回了东岳庙。和尚说,他要为小松娘念七七四十九天经,送她上天堂。菱江镇商会闻讯,送来一口棺木盛殓了小松娘。
到了第四十九天晚上,小松想娘就要入土了,想再看一眼娘,他到东岳庙掀开棺材盖,一下子呆了:棺材里竟然没有娘的尸体!小松急忙去找和尚,可和尚也没了踪影。他急了,在岭上到处找,突然,他听到前面小竹林里传来阴森恐怖的笑声,循声望去,只见暗淡的月光下跪着一个人,朝着天双手乱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和尚!他语无伦次地朝天大喊:“糊涂的师叔啊,她不过年纪小小从树上摔下来没伤着身子,你就说她长的是连环骨,害得她家破人亡,害得我花了几十年心血,丧尽天良,坏事做尽,得到的却不是连环骨。报应呀报应!”此时小松才看清,和尚的脚下散落着一堆尸骨,小松一下子明白了,叫了一声“娘”,就扑了过去。和尚拉住小松,说:“孩子,把你娘的尸骨安葬了吧。你娘不是连环骨,我才是!我死后,你把我的尸体放进五间头焐上七七四十九天,再取我的全副尸骨作骨科良药!”说完,一头朝旁边的大石头撞去……
又过了好几年,茶叶岭出了位远近闻名的骨科名医,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甚至有人说他受过神仙指点。但说得最多的,是他出身骨科世家,他娘就是一位骨科名医……
(题图、插图:黄全昌)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7年第7期 牛市真多事 作者:湛鹤霞 字体: 【 大
中 小 】
“唉—我这娃子苦啊,小时候打错了针成了聋哑,这回又在胳肢窝里长了个大疱疖,刚开始我没当回事,后来这娃儿每天都疼得难受,这才带他来看,医生说是淋巴啊肿瘤什么的,吓死人了。”矮个子叹着气,抬起孩子的右边胳膊给石公公看。石公公一看,这孩子腋窝里果真长了个鸡蛋大的疱疖,把他看得心里发疼,着急地问矮个子:“这如何是好呢?”
矮个子说:“今天是看不成了,只能先回去,明天带钱来住院。这不,我趁着车还没来,就顺便来这买个犁头回去。犁头不好使,牛要受累哩。”
“你这话我爱听!作田的人要懂得爱牛。”石公公又觉着和矮个子亲近了许多,他摸了摸矮个子的儿子,说:“你这娃子是白天晒多了太阳,你要让他晚上多出来,多吸收点地气。他这个疱疖,我看不是什么大病,只是火毒太重,积到一起就长成疱疖。你家有麻石没?”
矮个子憨憨地说:“麻石?我们那里是湖区,只有卵石。”
“要有麻石就好了,弄块上年头的麻石,让娃子清早起来坐在上面,麻石吸了一夜露水,凉凉的,吸火毒顶好了。我整天在太阳下犁田,也是火毒重,每天早上都会在家里的麻石上坐坐,比喝凉茶还见效。”
“真的啊?那我回去就找麻石。老人家就是懂得多,家有一老是个宝,要是我爹娘还在,这娃子就不会长这个疱疖了。”
“呵呵呵……”石公公被矮个子夸得不好意思起来,一股慈爱涌上心头,他又摸了摸孩子的头,突然想起来,就说:“对了,你没听说玉石桥的吴楚雷吗?他治疱疖那可是个能人,治好的疱疖只怕他自己也数不清。”
“吴楚雷?我也听过他的名字,只晓得他是个治疱疖的能人,就是不晓得他住哪里,您老知道不?”
“他住在玉石桥,在玉石桥卫生院上班,从三叉湾下车往右走,10里路就到了。你到三叉湾一问就晓得的,前两年我还找他治过疱疖哩。”
“那太好了,明天一大早我就搭车去。”矮个子很高兴,心疼地摸了摸孩子的脸,谢过石公公。突然,他又想起了什么,对石公公说:“老人家,您这牛太招人喜欢了,能不能给我留着?明天我一准带钱来买。”
“这—”石公公抬头看看天色,日头已有些偏西了,他有些为难,又不知怎么开口。
矮个子见石公公为难,又想了一会,对石公公说:“老人家,我今天只带了200块钱出来,给娃子看病、买犁头花得只剩下90块了,您看这样行不?我把这90块钱押在您这,您老把牛给我留着,我明天一早还要带娃子到玉石桥去,我给娃看完病就带钱到您家去牵牛。我真的太喜欢这条牛了,有了您这条牛,我还能再多种几亩地。”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零钱,要交给石公公。
石公公还在犹豫,矮个子另一只手又忍不住去摸“水牯子”,眼巴巴地望着石公公,石公公没有做声,只是眯着眼吸着烟,矮个子有些急了,他又取下背着的犁头,对石公公说:“要不,犁头也押在您这里?”
石公公没有接矮个子的钱,他又抬起孩子的胳膊看了一阵,说:“这位兄弟,你今天回去得赶快扯点水灯芯和车前草煎给娃子吃,这么大的疱疖,长在这个地方是耽误不得的。你家住得远不?贵姓?”
“我是南湖洲的,叫焦健康,回家要过两条河,要不是路太远,我这就想回家拿钱来买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