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油风云 作者:丹尼尔·耶金-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实际价格计算,美国驾驶汽车的人所付的汽油费实际上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任何时候都要少。似乎不存在任何长期的供应问题;毕竟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已经大大增加,从1985年的六千一百五十亿桶增加到1990年的九千一百七十亿桶。
    然而,在沾沾自喜之余,也有理由要小心。尽管世界上的石油蕴藏是增加了很多,但蕴藏全集中在波斯湾的五大石油生产国,加上委内瑞拉。不像1973年危机时有阿拉斯加、墨西哥和北海那样,眼下没有大量多元化的非欧佩克石油储量等着问世。在世界石油储备中,波斯湾所占比重如今实际上已增加到总量的70%。
    从经济角度看,石油的情景看上去比较像成为发生1973年石油冲击的背景的七十年代初,而很不像八十年代初。世界石油市场趋紧。需求的增长颇有气势。美国的产量直线下降,1986年一1990年间日产量下降二百万桶,这比科威特或委内瑞拉的产量还要多。美国的石油进口是历史上最高的,而且还在上升。全世界重新严重依赖波斯湾。“安全差数”,即需求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这将使市场更易受冲突和不测事故的影响。这个差数在八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中期曾经有很大余裕,足以吸收两伊战争及其对生产的一切破坏和损失,但如今已不能了。
    石油价格会上涨得多高,这将取决于世界各地新的生产能力增加得多快。由于油价低廉以及对干石油供应又有了信心,节能工作失去了动力,尽管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节能工作曾产生巨大影响,如今却未采取任何措施恢复节能。发展替代能源的活动甚至更加有气无力。这两者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此外,特别在美国,有一种总的无所作为的状态反映出对解决能源和对环境的关切之间的冲突的无能为力。能源危机看来确实成为历史现象。在美国参议院1990年春的一次听证会上,有人据理力陈,认为至少在今后几年,石油供应发生重大混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一些未来学者和分析家在1990年春天宣称,在这十年中,不可能发生任何石油危机。伊拉克采取行动1990年8 月2 日上午2 时,这种幻想一下子破灭了。十万伊拉克大军开始入侵科威特。伊拉克的坦克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很快隆隆驶过六个车道的公路,长驱直入科威特市。因而冷战后的第一次危机结果是一次地缘政治学上的石油危机。
    前几年,多数石油出口国一直在谋求同消费国重建于七十年代破裂的联系。由于石油储量大幅度增长,这些生产国不再担忧它们是在浪费一种行将耗尽的资源。与此相反,它们要显示它们是可靠的长期的供应国,它们能安全无虞地被视为工业世界的能源储备地,而且石油是靠得住的。石油需要市场,而市场需要石油;互利的打算将是延伸到二十一世纪的稳定、建设性、互不对抗的关系之基础。
    伊拉克却是个例外的情况。它不掩饰其对主要主顾即民主世界的敌视。1990年7 月,伊拉克的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警告西方说,石油武器很可能再次被运用,虽然萨达姆以先驱者自居,他却是个不合时代的怪人,同时代背道而驰的家伙。他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民族主义词藻和愤怒来表现自己。正当东欧和苏联在想方设法从斯大林遗留下来的恐怖和伪善中摆脱出来的时候,他会说,约瑟夫。斯大林是他的典范之一。萨达姆。侯赛因建立了对他自己的大量个人崇拜。他还以为人残暴而闻名。在中东流传的录像带映出侯赛因在会议上清洗他的对手以及被处决军官的尸体挂在肉钩上示众的画面。侯赛因的军队既对伊朗人也对本国的库尔德族妇女和儿童使用毒气。1990年6 月末,当一位西方来客直率地问到他残酷无情的名声时,他平淡无奇地答道:“软弱不能保证达到一个领导人要达到的目的。”
    1985年以来,伊拉克一直是世界上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以色列人于1981年摧毁了侯赛因的核武器设施,但是他重起炉灶恢复了这方面的努力,并且公开吹嘘已建立了一个化学武器的军火库。伊拉克是一个封闭的警察国家,萨达姆。侯赛因的目标看来很清楚:要统治阿拉伯世界,称霸波斯湾,使伊拉克成为居支配地位的石油大国,并最终使伊拉克成为全球的军事强国。但伊拉克也有相当大的财政上的弱点,由萨达姆。侯赛因发动的两伊战争使这个国家死了五十万人,伤亡严重,并以不战不和而结束。一个一千八百万人的国家还在继续供养着一百万人的军队。侯赛因要提高油价并且要很快地提高,因为尽管伊拉克在世界各地收购新的致命的、有时甚至是稀奇古怪的武器,但他在国际上付帐却一直有困难。
    1990年7 月,伊拉克调动十万大军开赴伊科边境,因为科威特实施低油价战略。这支军队当时被视为一场神经战中的棋子,被看作是萨达姆。侯赛因充当执法官新角色的工具,为的是确保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类国家遵守它们的石油配额并把欧佩克的油价硬抬上去。据认为这支军队所以派到那里还为了胁迫科威特在涉及一块大油田的边境纠纷中作出让步,并把两个岛屿交给伊拉克。但巴格达始终还有更大的不可告人的目标——入侵和并吞整个国家。这是极端的兵法上的出其不意:军队开到那里,众目睽睽,他们是要进行威胁,卫星发出了信号,但是很少有人想到他们会用来进行实战。随着入侵科威特,活下来的王室成员出逃了。于是这个小国落入伊拉克之手。
    为了替其行动辩解,侯赛因声称科威特依法属于伊拉克,是过去被西方帝国主义夺走的。事实上科威特的起源可追溯到1756年,比美国宣布独立早二十年。当然比伊拉克建国早得多,伊拉克是1920年由曾作为奥斯曼帝国一部分达四个世纪的三个省构成的,而且在此之前几个世纪,这三个省是几个不同帝国的外缘省份。两个世纪以来,科威特人所以能存活下来,是由于他们为人精明,也由于他们懂得如何在邻国和大国之间进行离间;即使在伊拉克大军压境的时候,他们仍然想能够像过去长期施展的手腕那样智胜伊拉克人。然而这次他们被打得措手不及。
    1980年发动对伊朗的战争时,萨达姆。侯赛因作了严重的错误估计,差一点丧失了他的地位:他原来以为只消几个星期就可以把伊朗打垮。他错了,而伊拉克差点被打败。十年后,在1990年,他以为他能迅速吞并科威特,给世界造成既成事实,会引起一些人埋怨,如此而已。与此同时,他会一夜之间解决他的财政困难,取得财力以资助他实现政治和军事上的大野心。他将成为阿拉伯的英雄;伊拉克将成为头号石油大国;不管愿意不愿意,西方国家不得不向他低头。
    他又一次打错了算盘,这是第二次出乎意料。在国际社会中,在大部分阿拉伯世界中,反对他的行动的力量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一致。美国利用了乔治。布什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个人关系,带头引导和协调这支反对力量。这一外交战略比萨达姆。侯赛因——还有其他许多人——可能预料的要成功和惊人得多。伊拉克人一直未能认识到最近以前还是盟友的苏联的利益和态度已发生了多么剧烈的变化。联合国做了国联在三十年代未能做成的事情——实行禁运以挫败侵略。许多国家担心沙特阿拉伯很可能成为侯赛因人侵名单上的第二名,匆忙派遣军队进入该地区。美国军队的人数最多,反映了可追溯到哈里。杜鲁门在1950年给伊本。沙特的信中所作的保证。由于伊拉克的入侵,欧佩克陷入了它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时濒于危险的不仅仅是石油价格,而是主权和民族存亡,其他成员国都挺身而出,增加生产以弥补科威特和伊拉克丧失的产量——进一步孤立了伊拉克,也实际上强调了它们同其主顾结成新联盟的承诺。
    由于破坏和禁运,世界石油市场一下子被剥夺四百万桶石油——与1973年和1979年危机时的规模相同。不安定性很大,于是,像前几次危机那样,放心不下的公司和消费者都建立了储存。石油价格飞涨,金融市场一落千丈。新危机临近了。
    对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倘使萨达姆。侯赛因能够赖在科威特不走,他就会直接控制欧佩克产量的20%和世界石油蕴藏量的25%,能够威胁邻国,包括其他主要石油出口国。他将是波斯湾居支配地位的强国,装备精良,可以同伊朗重新开战。他在经济上就更可以放手迈出更大的步子。十一年前,波斯湾五大产油国中有四个一直是亲西方的。由于科威特被并人伊拉克,友好产油国将只有两个了。乔治。布什这样概括他对这些危险的看法:“如果对世界富饶的石油储量的控制落入萨达姆。侯赛因之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地友好国家的自由都将蒙受损失。”石油再次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就是这样开始的。    走向未来
    我们的世界继续由技术和革新改造着。它们两者一道引起深入各方面的计算机化、全球思想沟通以及现在的与从十九世纪继承下来的“产业经济”并存的“信息经济”。现代经济的领导和推动力的很大一部分已转到日本人称之为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然而石油仍然是工业社会的动力以及它帮同创建的文明的命根子。它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实业——体现极大的风险和极大的报偿以及企业精神和公司企业之间、私人企业和单一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冲突的实业——的基础。它也仍然是——正如1990年夏秋所证明了的——表明国家力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月;起战争和冲突的一个关键性焦点,国际事务中的一个决定性力量。
    今后的岁月又将如何?对于石油和世界社会的未来可以指出各种全球的设想和风险。可是当然,石油的历史教训之一是要料到只有在事后才变得十分明显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出乎意外的事情”。暴力行为、战争、技术险情、政治剧变、经济的必要措施、民族或宗教或意识形态或社会的冲突——都可能作为出乎意外的事情而发生,影响获得石油的通道。然而出乎意外的事情的出现也可能采取其他的形式。例如,世界经济的增长模式可能会有重大的变化。也可能是美国某个实验室——或者越来越可能是日本的一个实验室(到八十年代末为止,日本政府在能源研究和发展上所花的钱毕竟比美国政府多)——在替代能源生产方面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减少了石油的重要性。出乎意外的事情的发生也可能是由于环境危机导致能源经济出现巨大变动。它也有可能产生于苏联。
    苏联的政局在今后几年很可能对世界能源产生重大影响。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其1989年产量比沙特阿拉伯的产量翻一番还多,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在历史上,俄国石油的命运曾经一而再地对全球有过意味深长的影响,始于十九世纪,在巴库周围阿塞拜疆石油工业的开发就打破了标准石油公司对全球的操纵以及西宾夕法尼亚州的实际垄断。1905年的革命造成对世界石油供应的第一次因政治原因引起的重大中断。布尔什维克在二十年代加强出口的运动挑起全世界的价格战,导致1928年在苏格兰阿奇那卡里堡举行会议和达成阿奇那卡里协定。五十年代末,苏联的“共产主义的石油攻势”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刺激了削减油价从而诞生了欧佩克。
    今日,苏联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对其整个体制来说是生死攸关的。石油出口是苏联的主要“经济作物”,占到用于在国外购买技术和粮食所不可缺少的硬通货收入总额的60%以上。但是苏联的石油工业却处于由于工作效率和生产率低下、组织不善、技术落后、浪费和忽略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危机之中。一位观察家指出:“能源政策一直是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工业中最具破坏性的单一因素,也是苏联经济增长逆转和停滞的主要近因之一。”对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改革者来说,没有任何其他经济政策问题对他们的计划构成如此重大的障碍。积累下来的难题以及投资的减少意味着,早已料到的苏联石油生产的下降已经到来。如果出口也有很大下降,世界各地都将感知其影响。
    苏联石油工业遭受着苏联整个社会所遭受的同样的混乱以及人心涣散消沉。苏联人今天极其急切要把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到石油和天然气部门——这种急切心情使人想起列宁在二十年代初期新经济计划期间表露的心情,他当时谈论要把“1 /4 的巴库”拿到国际上去拍卖。西方公司现在是很感兴趣的。苏联的天然气蕴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西方公司认为,石油上的潜力可能也是庞大的。但是西方公司——而且确实还有全世界的工业化国家——觉得,成为苏联整个制度特点的组织不善、政治冲突、死气沉沉、混乱、捉摸不定和风险使他们裹足不前。苏联的能源部门也受到继开放性和取消共产党的高压控制之后在全国各地爆发的民族冲突之害。同十九世纪的兴旺时期(当时巴库是世界上两大石油产地之一)迥然不同,苏联阿塞拜疆共和国今天的石油产量仅为苏联总产量的3 %弱,但它是支援全国各地石油工业的服务和供应补给的主要来源地。阿泽尔人和亚美尼亚人1989年爆发的内战,是1904一1905年的流血暴力行动的重演——所不同的只是如今作战用的不是单发的步枪而是连发的AK-47自动步枪。上述的以及其他的民族冲突最终可能严重妨碍石油的生产,并从而进一步减少苏联石油向世界市场的输出。苏联进入世界市场的石油太多的担心,曾在石油史上激起很多的危急事件,在九十年代这种担心很可能由于苏联生产的重大短缺而倒转过来。然而到最后,如果发展顺利,苏联可能最终成为一个甚至更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要是发生新的出于意外的事件,新的危机,我们是否作好周密的准备?在1973年石油冲击以后,很清楚,石油公司不能也不愿由它们来单独应付危机,需要一些国家的政府来担当这一角色。在此后的一些年代中,工业国以国际能源机构为中心,已建立了一个能源安全系统和战略储备,例如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以及德国和日本的类似储备,可以起到防备短缺、安定人心的作用。国际能源机构提供了作出协调的反应以及在各国间交换及时和准确的情报的结构,这对于避免任何恐慌是绝对必要的。以往的石油危机表明,到时候,市场会进行调整和分配。那些年的危机也证明,一些国家的政府表现不错,它们没有被一时的企图控制和微观操纵市场的诱惑所动。当然,政府在局面严重动荡不定、人心惶惶、指责四起的时候要不采取行动也难。然而从五十年代初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五次大破坏的过程显示,后勤和供应体制能够适应到这样的程度,即石油短缺最终不像预料的那样可怕。确实,真正的问题到头来不是绝对的短缺,而是供应体制的破坏和对石油为谁所有问题上的混乱状态,结果是在极为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匆匆忙忙改组体制。
    即使经验告诉我们可以有妥善掌握的反应之途径,也存在另外一些主要的问题。在七十年代石油危机期间,美国的政治制度面对战后时期代价最为沉重的最大破坏之一,而陷于瘫痪。愤怒、指责、找替罪羊,这一切代替了对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作出合乎情理反应的形式。水门事件当然可以说是原因之一。然而那种支离破碎的可以引起争论的反应的局面,以追求形形色色相互冲突的特殊利益为特点,使人们有理由深思,即使海湾危机得到解决,美国在长时期中如何对今后的能源需求和危机作出反应。    一种新秩序
    萨达姆。侯赛因通告世界其他地区,他很可能试图再次使用石油武器。但是一个老花招新发展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一武器的锋芒转而对准了他自己。伊拉克和被占领的科威特的石油出口遭到联合国禁运。将来谁将最有效地挥舞石油力量:石油公司,产油国,消费国政府,或者甚至也许是消费者自己?尽管私有的石油公司由于其绝对的规模和财富仍有巨大的影响,他们已失去他们一度拥有的独特力量。洛克菲勒、蒂格尔和德特丁的时代早已过去。在美国,在整个二十世纪,石油公司一直是受到认真调查、怀疑和不信任的对象,大西洋富田公司前董事长罗伯特。安德森说:“石油工业就像一头试图在光秃秃的原野躲藏起来的廉鹿,我们无法保持低姿态。”仅此一端就将继续限制石油工业巨头的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