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宋美龄是绝对不敢吃海鲜类食品的。特别是对鲤鱼、鳗鱼、黄花鱼、鳕鱼和虾仁、海蟹、海参、海带、海米等等,都一向敬而远之。虽然她对此也极有胃口,有时甚至馋涎欲滴,可她并不敢食用。因为一旦她吃下海产品,可就会让她的皮肤病旧病复发,奇痒无比。可是,不知为什么在过了若干年以后,宋美龄暮年时来到美国纽约生活以后,这种惧怕海产品的情况居然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据蒋介石从前的“御医”熊丸先生所撰写的《 回忆录 》中说:“夫人每天早上由化妆室出来后,多半先在起居室里画画和练字,下午1点钟才陪蒋先生吃午饭。过去夫人有许多东西不能吃,她对鱼虾过敏。但上回我到美国看她时,发现她对鱼虾已不那么敏感了。……”这其中的奥妙究竟是什么,宋美龄为什么在失去荣华与权势以后,在美国当寓公的时候居然对从前困扰她的敏感海鲜品忽然又产生了兴趣,熊丸先生在他的《 回忆录 》中没有详加说及,当然也就不好随便猜测究竟了。但是宋美龄多年来始终不食鱼虾却是许多熟悉她的侍从们都众口一词的。
关于宋美龄来到台湾初期重要的宴客地点——素有台湾现代御膳房称谓的“圆山大饭店”,1972年台湾《 中国时报 》曾经发表一位记者探秘式的采访笔录,这些首次公开的解秘笔录中这样详细地披露了宋美龄所钟爱的这座宫殿式的“御膳房”的台前幕后与种种外界所无法获知的隐秘。其中写道:“古代宫廷御膳房的奇闻秘录源远流长,您可能想象不到,台北圆山大饭店这个‘现代御膳房’的妙谭更是满箩筐。笔者走访了几位历任‘中华民国总统’和夫人宋美龄用餐的厨师及餐饮服务人员,请他们畅谈国人鲜知的圆山轶事。在圆山饭店最隐秘的档案室里,摆着一列列纤尘不染的公文档案,资料目录页上工整地写着‘先总统蒋公’、‘蒋宋美龄女士’、‘严家淦总统’、‘蒋经国总统’……紧接着是历任的‘行政院院长’、高级军事首长、外国驻台使节的姓氏。
“您可别误以为那儿藏着什么机密人事档案资料,因为,这其实是圆山饭店建立了二三十年的‘VIP’口味档案。光从这套完整细致的口味档案来看,就足以证明台北圆山饭店拥有‘现代御膳房’的头衔,真是当之无愧。民国五十年代,不论国宴邀请哪一国家的‘元首’或贵宾,也不管规模大小,在‘国宴’举行前夕,圆山饭店所有资深厨务人员,都要将必备的锅碗瓢盆各式餐具打包妥当,装载到专车上,服务人员另外坐上一辆公务车,浩浩荡荡,直驱‘总统府’。诸位看官别误会,他们不是去静坐示威,而是要上‘总统府’做‘国宴’羹汤的试菜作业。讲白一点就是‘国宴’的餐饮试吃。通常,‘总统府’三楼介寿堂隔壁边间是早期‘国宴’的试吃场地。圆山饭店餐饮及服务人员便在那里洗手做羹汤,尽管只是试菜,有关人员还是有板有眼,丝毫不得怠慢,大自‘国宴’专用餐具,银制餐具,小到菜肴选材、佐料、盘饰、桌饰及现场气氛的营造,都循规蹈矩,毫厘精准。‘即便是试菜,他们也抱定平时一如战时的心理,绝不疏忽,何况老总统和宋美龄就在附近。若稍有大意,万一蒋和宋美龄心血来潮走过来瞧瞧,岂不坏事?’某位资深餐饮干部回忆着。可见蒋公和夫人的威严排场。连‘国宴’厨师都心存慑惧。
“一组两三百名的优秀厨务和餐饮工作人员,终年忙碌的目的无非是料理‘国宴’,或为元首,政要的民生问题席不暇暖,圆山大饭店这个‘现代御膳房’未来前景荣枯兴衰,正是中华民国国运的表征。论排场与宾客云集的盛况,‘老总统’和夫人宋美龄时代的‘国宴’最讲究,以服务员为例,光是针对中外元首个人,圆山就安排了好几位最资深的侍者,专门一旁听候吩咐。绣花针掉在地板上的音响都听得见,这种静肃程度,正是拘谨严肃的‘国宴’场合的最高境界。因此,即使有宾客临时讨饮一杯热茶,都不准侍者吆喝‘来杯热茶’,而是代之以静默的手势,由宴会厅辗转传到供给餐饮的厨务部门。上菜、上汤,更换餐具,整理场地等莫不过于此。譬如,内围领班人员举右手代表上菜,举左手代表上汤等,不仅动作要求静悄悄,各桌上菜肴的速度、次序、分量,都得协调一致,分秒不差。表情姿态都要一致。像这种功夫,自然要长期在职训练才行。
“菜式方面,圆山国宴厨房有中、西式两种餐点系统。蒋介石和宋美龄做东的‘国宴’,绝大多数是中式餐饮。只有宋美龄一个人主持的宴会才会是西餐。为了慎重起见,每逢‘国宴’的前一二天,饭店内较大型的餐会均须暂停营业。若本店人员、器材不敷支配,还得动员高雄圆山饭店人力北上支援。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三人的口味有着绝大的区别。其中宋美龄的美式青菜沙拉,一般是每席必上的菜肴。而她本人无论出席何种宴会,宴请什么样的客人,都一定要保持清淡的滋味。大鱼大肉的中式菜肴她是坚决拒绝的,这也许与宋氏夫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系,多年喜欢食用西餐和青菜沙拉,让她减少了中年以后的许多疾病。血液中含有的不利成分的减少,自然与她在饮食上的严格控制不无关系。
“对于‘国宴’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历任‘总统’重视程度也各有千秋。‘老总统’和宋美龄时代非常重视致词、外国客人致辞、互赠勋章、闲话家常、互相敬酒。各项仪式完成后,再动筷用餐。席间杯觥交错,有条有理,一顿‘国宴’下来,拖两个小时是常事。若遇上若干爱致词、善训话的外宾,时间势必更长。宋美龄宴请客人的时候,她喜欢用短简的英文对话,经国先生身体状况不如蒋中正、严家淦和宋美龄。当年,他的糖尿病极度恶化时,‘总统府’秘书长和第三局特别交待圆山饭店,把‘国宴’办得愈紧愈缩短愈好。一切繁文缛节,能免则免。没有公式化的致词和虚应故事的相互赠勋,蒋经国时代的‘国宴’曾缩短到不满一个小时……”
宋美龄正是由于多次出席圆山大饭店的宴会,所以她的特殊“口味”已经被饭店管理人员编进了“食谱档案”。在频繁地节食和食用素食之后,宋美龄的身体状况一度陷入“亚健康”状态。她虽然喜欢素食,甚至不惜为身体的永远年轻而舍弃了许多让她大饱口福的机会,不过,宋美龄也有普通常人喜欢吃荤的欲望。
这样,台湾圆山大饭店里偶然举行的官方宴席,就给她以一饱口福的机会。她从心里既戒备这些宴会,却又强烈地希求出席宴会。她既有强烈的压抑心理,同时也具有无法抑制的美食愿望。正因为她始终处于这种复杂的欲望之中,所以在六七十年代她非常希望台湾官方不断地举行汇集中国古代几千年美食风味的盛大宴会,同时只要有她便于出席的高规格宴会,宋美龄几乎无请不到,而且她只要赴宴,肯定也会不顾“戒荤”的饮食规则,在宴会上大快朵颐。
宋美龄为了养生和健体的需要,在自己多年的饮食中始终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她几乎每天每时都在以最大的毅力,克制着与生俱来的美食愿望;另一方面,她必须坚持着素食的原则,须臾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仅仅只是普通的家居生活,宋美龄和蒋介石在一起吃饭时一般不会发生什么不愉快。因为多年的共同生活,蒋介石已经清楚地理解宋美龄的饮食习惯,他与她泾渭分明的饭菜品种,中西菜肴的界限十分分明。可是,一旦在士林官邸里举办家宴的时候,许多不了解宋美龄饮食习惯的亲属,就会面对这位热心老夫人的盛情而手足无措了。
在一般情况下,士林官邸的家宴很少举行。只有在极特殊的时候,蒋介石或宋美龄才会破例地提议,让厨师操持几桌酒菜。这样的时候只有在每年的旧历春节,或者端午、中秋和圣诞节才会有。而出席家宴的人员,也大多都是蒋经国、蒋纬国夫妇,以及他们各自的子女们。全家人集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往往机会十分难得。特别是能与蒋、宋一对老夫妇隔桌对饮,子女们的心情当然非常悦愉。而在这种时候往往又是孩子们感到拘谨的时候,因为蒋介石倒也慈爱,而宋美龄会在这时候给所有的子女和孙儿辈们亲自夹菜让菜,其盛情当然可嘉,然而当有人发现宋美龄一面频繁地给晚辈们布菜,一面她自己又面对满桌丰盛酒菜,所用菜肴格外小心,甚至不敢多吃一口菜,因此,受她热情让菜的晚辈们就心中不安起来,有的人甚至在宋美龄的面前不敢吃饱。其中蒋纬国不习惯与宋美龄在一起吃饭,就是一例。
关于这一点,在台湾服侍蒋介石多年的老侍卫官翁元先生回忆说:“在吃的方面,老夫人( 宋美龄 )讲求精致,但是,在官邸作客的话,大概没有人不怕老夫人奉菜的。就以蒋纬国来说,他就对老夫人搛菜给他感到非常‘痛苦’。因为老夫人为了自己保持好身材,本人吃得很少,可是却拼命搛菜给他。通常官邸若有老夫人在的场合家宴或对外宴客,常常吃西餐或中餐。官邸餐聚比较讲究,每位面前放一个大盘子,进餐时,只见老夫人不断在席间给纬国先生夹菜吃,明明他已经吃饱了,可是老夫人还是不停给他夹菜,夹了几次,纬国将军已肚肠饱胀,再也吃不下了,已经夹在面前的菜肴非把它吃完不可,这是他一向的习惯绝不浪费,所以他经常开玩笑,在士林官邸吃饭,从来没有不吃撑肚皮的。吃的东西不多,可是特别精致的是宋美龄最为讲求的原则。”
宋美龄对于蒋纬国等人的不习惯,她当然无法知道。因为从她的内心里,始终是出于善意,所以才往往闹出了上面这样的误会。她本人这样吃“猫食”早已经很习惯了,她从青年时起就信奉任何时候绝不“暴饮暴食”的信条,所以即便再处于热闹的喜庆场合,再面对丰盛的佳肴珍馐,她也绝对不会吃得个“沟满壑平”的。
宋美龄与蒋介石新婚的初期,也曾有过不限饮食的阶段。那时候她还没有认识到限制美味会让她的体形变态,甚至变胖变丑。所以有一个时期她只要和蒋介石参加某种聚餐会,一般都要和那些国民党高官的女眷们,推杯换盏,吃得个痛痛快快。而宋美龄又偏偏喜欢在人多的场合里显示她对西方饮食的精熟,于是在那些宴会上,宋美龄会不客气地亲自制定西菜的菜谱。如果这些宴会上再有几个外国客人,那么宋美龄的宴客标准就会出现更多的花样。她一般都喜欢考虑到与会者的好恶,特别对那些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客人,她会依据他们各自的出身和国家的饮食风格,制定各种各样的西餐。例如她会在有德国客人出席的情况下,席间一定要布上一碟上好的地道德国牛排,以示尊重,让客人能感受到女主人的用心良苦。如果有英国客人,她就会叮嘱厨师一定要烧一盘真正的英式铁排鸡;如果有意大利客人,宋美龄就要点通心粉和奶酪;如果是宴请中出现了法国客人,宋美龄就会预先准备好几碟上好的法国大菜,以及法国人喜欢的罗宋汤;如若有美国客人带着他们的夫人到场时,宋美龄就会吩咐一定要有美式的青菜沙拉,而要在晚宴上点上几只红色的小蜡烛,点点烛光无疑会给他们的晚宴平添几分浪漫的色彩。还有,有多国客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宋美龄就会充分发挥她在饮食上的特点,以表示她曾经见识过国际上的饮宴场面。西餐就必然不拘格调,因为毕竟是几个国家的使节和使节的夫人们在场。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夫人、晚宴的女主人,她就势必要增加各国客人都能饮用的混合性西餐和菜肴,例如鲍鱼和中国的白汁桂鱼,至于汤菜则要有牛尾汤和蔬菜汤。如果厨师端上来的是淡汤,那么宋美龄还要再叮嘱上一些诸如红烩猪和蜡烛鸡来点缀其间。因为这种中国厨师烧制的蜡烛鸡,有着东方特有的风格,那是以白脱油来作为菜蕊的,而外面则需要卷上一层真正的中国鸡肉,这种亦中亦西的西菜,往往会在宋美龄和蒋介石做东的宴会上,不断地激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当然,早年的宋美龄也会摆布中国菜肴来招待蒋介石宴请的重要客人,当然这些客人一般都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和地方大员们。在这种客人出席的宴会上,宋美龄当然不敢把她喜欢的西菜端上桌来的,因为这些高官对于西菜西点肯定会受之怯怯,食欲也会因为“吃不惯”而胃口大减。每当这种场合,宋美龄就会预先拟定适合客人口味的中国菜肴。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宋美龄才真正随着各种应接不暇的盛宴,领略了原本就属于她自己国家的饮宴文化。四川的姑姑宴,曾经是宋美龄在重庆生活期间最喜欢吃的菜肴,这是一席特殊的四川名菜,从前她没有进川之前,还不知四川的菜肴竟然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抗战后来到川境以后,宋美龄才发现四川的菜肴确实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龙头菜系。其川菜的滋味,当然远远超越她小时候熟悉的粤菜。她发现同样的原料,如果让四川的厨师烧炒成菜,其滋味就具有独特的辣味。辛辣对于刻意保养身体和面部的宋美龄来说,历来就是大忌,她在南京和上海时期甚至连辣味也不敢闻。但是由于生活在四川的时间长达八年,所以后来辣椒对于宋美龄已经习惯了。有的时候她甚至也主张在她的汤菜里放下少许辣椒油,借以调味。
在宋美龄与中国各派政治势力频繁接触的过程中,也是她领略和接受各方菜系的机会。她发现蒋介石麾下的各路军阀,几乎都有各自的饮食风格,而各路军阀一般都来自不同的省份。例如山东军阀喜欢的鲁菜、四川军阀喜欢的川菜、浙江军阀喜欢的浙江菜、东北军阀喜欢的北方菜,等等,都是在三十年代她亲自陪同蒋介石到各地视察军务的时候,在接触和熟悉各派政治势力的同时,也熟悉了他们所喜欢的菜系。一个从前只注重和崇拜美国西餐的女性,直到成为蒋介石的夫人以后,才体会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尽管如此,宋美龄与生俱来的西方饮食习惯是绝对不会因为频繁应对各地的中国式饮宴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因为宋美龄对西餐的感情实在太深了,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改变的。在这一方面,不能不说一说宋美龄在抗战之前她所极力主张的“自助餐”,据她说,这种自助餐来源于美国官场的宴会,既经济又实惠,而且花钱不多就可以接待和宴请数量较多的人员。因为这是极其大众化的餐饮,蒋介石也相当欣赏。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在一般情况下宋美龄和蒋介石是不举办大型宴会活动的。有些时候一定要举行餐宴的时候,宋美龄不得不取消了她从前所喜欢的排场和隆重。
对此,在宋美龄身边服务多年的后勤总管黄仁霖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有一天下午,蒋先生和夫人到励志社来,作了一次未予通知的突然访问。……在那一天,我介绍了一种用膳的新方法 ——自助餐。我在美国看见过这种方法,许多盛有食物的盘子,放在柜台上,一个个人连接地依次序排成一条长列,跟着前面的人边走边取,用小的碗和盘子来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肴来吃,并照价付钱。在那一次集会上蒋先生率先开始,持着他的盘子,沿这条柜台前进,挑选他所要的食物。当然所有大官和司令们都照样鱼贯而行,取菜吃饭。对他们而言,这是一桩有趣的事,以合乎卫生且又实际的方法,来吃一顿饭。同时,他们似乎也喜欢这种吃饭的方法。……蒋夫人亦称赞我们的工作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政府公务人员,收入这样微薄,而能做这样勤奋的工作。你们励志社同仁都是谨慎而节省的,你们用一块钱去做两块钱的事,愿你们好好保持着这种精神。’”
宋美龄举行盛大饮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战前的1930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宴会是在张学良1930年首次抵达南京,那一次因为有张少帅的夫人于凤至出席,所以宋美龄一度成为盛大宴会中的主人,也是她首次以蒋介石夫人的身份在南京举行盛大的酒宴。就是在这次宴会过后不久,宋美龄与于凤至缔结了姐妹因缘。而由于她所善长的“夫人外交”,致使蒋介石与统帅东北军的张学良在南京缔结盟约,并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彪炳史册的南北统一。因此说在饮食上极为克制节俭的宋美龄,有时候也会一展身手,露出她盛布酒肉兵的“大手笔”,所以在撰写宋美龄的“食”之篇章,不能不把她节食之外的多彩一幕也记录在案。
◎ 当年冬天宋美龄在上海与蒋介石举行婚礼后,曾经双双到过莫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