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水师把南洋海面上的海寇清了个干净,就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几国也不敢轻易挑衅大明船队。

    李原吉尚好,毕竟是从京官里提拔上来的。但郑家的人可就不一样了,若他们心怀反心,乘机兼并了福建水师,就单凭浙江水师,只怕南国海域内无人能制得住他们。如此一来,不仅朝廷每年少了几百万的收入,以后要想剿灭他们也大费周折。所以要拢住郑芝龙他们的心,朝廷不能不做出些姿态来。

    另外海贸上还有田弘遇一家,田家虽然是外戚,但每年从关外贸易回来的银子也不比李原吉他们的少。这几年,田家不仅把商业的触角伸到了朝鲜,还连接到了日本。从辽东运回的皮毛,人参不仅运到江南,甚至还直接出口到日本换回白银;在大明许多繁华之地都有田家的商铺分号。对于田家我也不能吝啬,再封田弘遇爵位是不行,只能封荫妻子。

    正当我还在思想之际,内侍就来禀报李原吉他们到了。我宣了他们进来,李原吉几年不见,人还是老样,多了点风霜之色,郑芝龙也差不多,随他们来的还有一个孔武有力的鲁汉子低着头紧跟在郑芝龙后边,应该是奏折上说的郑芝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敢在运河开炮,现在他一副局促的样子,看来天子的威仪还是有些作用的。

    “臣,李原吉(郑芝龙,郑,郑芝豹)叩见我皇,愿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说话有些激动,脸上放着红光。可以看的出他们应该被城外的迎接喜得激动异常,到这都还没有平复下来。

    “三位爱卿平身,自元年一别,朕已有三年未见爱卿。众爱卿在南三年,出行万里扬威海外,朕着实欢喜。卿等三年劳苦,为大明增数百万赋税,朕必为你们表功。”

    “此乃皇上圣明,臣等不敢邀功。”

    “呵呵,有功必赏,这没有什么好推辞的。福建巡抚熊文灿来的奏折写得很详细,你们把沿海四省的海关建了起来花了不少力气。另外你们能够想到开台湾,朕高兴得很啊。”

    “皇上…”李原吉说话有些哽咽,开始他还担心言官就此事来弹劾他们,不想得到的是皇上的表扬,心中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差点掉下泪来。

    “你们都是大明海外贸易的先行者,来,跟朕说说,如今跟南洋一带的外贸如何?”

    李原吉平复了下心情道:“臣等在南疆紧遵皇上圣谕,建立海关,引导民众出海。先时海关所得都是靠朝廷船只,百姓见官家获利后,不少大的乡绅也出资造船,其后百姓更是争先出海,载着货物到渤泥(今加里曼丹)、满剌加(今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彭亨(在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三佛齐(今巨港一带)、爪哇、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榜葛刺(今孟加拉)交易,船队最远的还去到了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泽科德)。这全耐郑将军的水师扫除了海域内的匪患,百姓们才敢放心出航。”

    “恩,郑将军果然是我大明的水师将才。”

    “皇上谬赞,臣愧不敢当。”郑芝龙谦逊道。

    “你们做得不错,不过怎么没有船队去日本的?”我顺口就问出了这一句话,我记得史书记载早在郑芝龙归顺前,他们就已经跟日本开展贸易了。

    没想到皇上会有这么一问,委实让郑家兄弟头上有些冒汗。因为国内的船只对于日本这条航线不清楚,一直来都还是郑家兄弟所属的商队所垄断。这件事李原吉也是知道的,因为他们也缴税,所以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但这确实严重违制,如今皇上问起,能不紧张吗?!

    郑芝龙吞了吞口水道:“因为由福建到日本,航线难行,只有臣的水师方可挡得住风浪,是以百姓尚未敢前往。臣如今正率领水师勘探航线,相信不久可以通航。”

    看他们的表情也知道怎么一回事,我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是鞭长莫及。我不想纠缠这个问题便转移话题道:“怎么只有你们两兄弟前来述职?郑爱卿其他的手足呢?”

    郑芝龙见皇上并没有追究,不禁松了口气:“回禀皇上,臣弟郑芝虎领着水师操练,郑鸿逵在台湾安定福建过来的移民,只有臣的三弟郑芝豹跟臣前来陛见圣颜。”

    “好,果然是朕之忠臣良将!你们在江南的的表现朕很满意,朕已经决意让你们再迁一任,有功之人都升一级,希望你们把大明的南疆经营好!”

    李原吉他们等我说完,赶紧谢恩,又说了些歌功颂德,感恩图报的话。

    “至于其后海域的事情,你们要留心那些西边来的夷人,若是些有能力的,懂得造船炮的夷人都给我请到京师来。大明要用他们造船造炮!”

    “臣等遵旨!”

    “台湾如今有佛朗机人在筑城,如今台湾又迁入这么多大明的子民,你们可要看好了。大明乃天朝上国,跟那些夷人争执,有失我大国体面。不可故意挑衅,须得以和为贵。”

    “臣等遵旨!”

    “朕上回听闻安南内战又起,不知现在如何?”

    李原吉回道:“回皇上,如今两家陷入僵持阶段,安南国主虽实力较强,但要灭去叛臣阮潢只怕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恩,旧年朕不是批准你们卖了些火绳枪给安南国吗?怎么得到大明援助仍旧打不下来!”

    “回禀皇上,大明火绳枪较安南原先的火绳枪火力更猛,携带方便。三月出兵之时,安南国势如破竹,但到了六月,安南国兵进入山林,其时安南多雨,火药常湿,火绳枪空有其利,被阮潢打了个措手不及,就此相持下来。”

    “哦,这事只怕使得安南国内已无多少米粮跟我大明交易了吧!”

    “皇上英明,今年海外运粮全靠暹罗,老挝及苏禄等南洋诸岛。”

    “对于这些南洋诸国,大明要示以友善,安南力为我大明藩国,如今他们内乱,朕也不忍见。你们到安南时,可向他们国主转达朕的意思。听闻安南郑氏乃跋扈之臣,他若敢行陈朝外戚胡季嫠之事,朕必不会坐视不理。”

    郑芝龙兄弟自小未曾多读书,是以皇上说的后面几句他们也只是听得半懂,李原吉可是正经的科考出身,自然知道皇上话语其中的含义。陈朝外戚胡季嫠专权,乘机杀死陈朝皇子,谎称无嗣,骗过了大明篡夺王位,得到大明的册封建立胡朝。其后谎言揭穿,大明兵攻打安南,占领了当时的府升龙。由于无嗣,大明曾设置郡府归到了大明统治之下。领兵的将领就是英国公张惟贤的先祖张辅,英国公的爵位也是因为那一次战功才有的。如今皇上这么说,也就是暗示大明支持的是黎氏,让郑氏不要轻举妄动。而在军备上援助安南国,剿灭阮家,确保安南国主的名位。

    李原吉不敢多做深想,躬身道:“臣等遵旨!”

    只是李原吉没有想到,我只所以这么说就是不想这么快在南疆出现一个统一的安南国,虽然卖武器是为了盈利,但只要他们朝廷内不合,不能统一行事,我就不用担心安南人闹事。

    之所以不支持顺义的阮潢,是因为安南长期内乱也不利于贸易,何况如果大明支持一个叛臣,这名声委实不好,怎么说忠君爱国可是我要提倡的。

    “好了,今天就谈到这吧,几位爱卿一路辛苦,朕特意让光禄寺准备了午膳,你们用过饭再到各部报到。”

    “臣等谢皇上赐宴!”

    我满意的看着他们的表现,安顿好南边,我才有精力来对付北面的女真跟蒙古人。只要大明朝廷全力对付辽东,还怕女真人不亡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