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盐三分,空心服,日三服。
x四君子加远志汤x
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远志(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x封髓丹x
黄柏(三两盐水炒) 甘草七钱(炙) 砂仁(一两) 研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
三钱,淡盐汤送下。
x龙牡菟韭丸x
生龙骨(水飞) 生牡蛎(水飞) 生菟丝粉
生韭子粉 各等分,不见火,研细末,干面冷水调浆为丸,每服一钱,或至三钱,晚上陈酒送下,
清晨服亦可。
杂证要法虚证类
遗溺
属性:遗溺者,膀胱不固也。肾司二便之门户,肾虚有寒,关门不固,是以遗溺。然亦有肺脾气虚,不能约
束水道而为遗溺者。如因肾元不能温固而为遗溺者,以附子、人参、山萸肉方主之。如因肺脾不能提
摄而为遗溺者,以补中益气汤主之,如睡中尿出者,缘素禀阳虚,膀胱与肾气俱冷故也。以雄鸡肝桂
心方主之。
x附子人参山萸肉方x
附子(三钱) 人参(三钱) 山萸肉或加益智仁(二钱),水煮入盐少许,服。
x补中益气汤x
(方见五淋)
x雄鸡肝桂心方x
雄鸡肝 桂心 二味各等分,捣为丸如小豆大,日三服。
杂证要法虚证类
脱肛
属性:脱肛者,脾肾之气陷也。脾主升,肾主固,脾升可以提摄,肾固可为管钥,如脾气陷而无提摄
之力,肾气陷而失管钥之权,则肛门乃脱落矣。如因脾肾气陷而为脱肛者,以补中益气汤主之。
x补中益气汤x
(方见五淋)
杂证要法实证类
积聚
属性:积聚者,气血凝瘀也。积者五脏所生,推之不移,属阴,聚
者六腑所成,推之则移,属阳。积者血多而气少,难经所谓∶血滞而不濡者也。聚者气多而血少,《难
经》所谓∶气留而不行者也。心病于上,肾病于下,肝病于左,肺病于右,脾病于中,五脏之积聚,
各有其部,而溯其本原,总由中气不运所致也。内积在脏腑者,以化坚丸主之。外积在经络者,以化坚膏
敷之。
x化坚丸x
甘草(二两) 丹皮(三两) 橘皮(三两) 桃仁(三两) 杏仁(三两) 桂枝(三两) 炼蜜
陈醋
丸,酸枣大米饮下,三五丸,日二次。若 瘕结硬难消,须用破坚化癖之品。内寒加巴豆、川椒。内热加
芒硝、大黄。如左积者,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者,气多而血少,加枳实、浓朴。其内在脏腑
者,可以丸愈。外在经络者,以膏药消之。
x化坚膏x
归尾(四钱) 鳖甲(八钱) 巴豆(四钱研) 黄连(四钱) 三棱(四钱) 莪术(四钱) 山
甲(
一两二钱) 筋余(即人爪甲,一钱) 以上八味,用芝麻油一斤,
净丹八两,熬膏。硼砂(四钱) 砂(四钱) 阿魏(六钱炒研) 麝香(二钱) 人参(四钱) 三七
(四钱) 山羊血(四钱) 肉桂(四钱) 以上八味,研细入膏,火化搅匀。稍冷倾入水盆,浸二三日,罐收,
狗皮摊。皮硝水,热洗皮肤令透,拭干,生姜切搽数十次,贴膏。一切癖块积聚,轻者一帖,重者两帖,
全消。渐贴渐小,膏渐离皮,未消之处,则膏粘不脱。忌一切发病诸物,惟猪、犬、鸭、凫、有鳞河鱼、
菘、韭、米面不忌,其余海味,鸡、羊、黄瓜、凡有宿根之物,皆忌。若无鳞鱼,天鹅肉,母猪、荞麦、马
齿苋、则忌之终身。犯之病根立发,若癖块重发,则不可拔矣。
杂证要法实证类
痞满
属性:痞满者,胸中结滞也。但其证虽属实,而亦有因虚而致者。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也。无邪无滞而痞
者,虚也。有胀
有痛而满者,实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也。如痞满属实者,以二陈汤主之。如痞满属虚者,以理中汤
主之。如痞满属半实半虚,有寒有热者,以半夏泻心汤主之。
x二陈汤x(方见呕吐) x理中汤x(方见霍乱) x半夏泻心汤x(方见呕吐)
杂证要法实证类
伤食
属性:伤食者,必有胸闷、嗳腐、腹满等证,是停食不消也。以平胃散主之。如食停上脘属实,宜吐者,
以瓜蒂散主之。如食停下脘属实,宜下者,以大承气汤主之。
x平胃散x(方见吞酸) x瓜蒂散x(方见痰饮) x大承气汤x(方见温证)
杂证要法实证类
伤酒
属性:伤酒者,呕逆心烦,胸满不食,小便不利是也。以葛花解酲汤主之。如宜从膀胱以化之者,以五苓
散加减主之。如大醉恐致烂肠,《千金》渍法可用。
x葛花解酲汤x
青皮(五分) 橘红 人参 猪苓 茯苓(各一钱半) 神曲 泽泻 白术(各二钱) 白
蔻仁 砂仁 葛花(各五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但得微汗,则酒病去矣。
x五苓散加减方x
白术(二钱) 茯苓(三钱) 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黄柏(一钱半) 黄连(一钱)
葛花(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x《千金》渍法x
作汤,贮大器中渍之,冷复易之,酒自消下亦佳,或绞茅根汁饮之,或捣生葛汁饮之
,或粳米汁饮之。
杂证要法实证类
蛔虫
属性:蛔虫者,厥阴肝木之病也。木以水火中气,湮于湿土,不得上下调济,由是寒热相逼,温气中郁
,生意盘塞,腐蠹朽烂,而蛔虫生焉。其证为下寒上热,以乌梅丸主之。
x乌梅丸x
乌梅(百枚不蒸,捣膏)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干姜(二两) 附子(二两) 川椒
(二两去目,炒) 当归(二两) 茯苓(三两) 炼蜜同乌梅膏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次。
若虫积繁盛者,加大黄二两,巴霜二钱,下尽为佳。如线白虫证,是肝木陷于大肠,木郁不达,是以肛门
作痒,虫生大肠之位,从庚金化形,故其色白。而木陷之根,总由土湿,当于燥土疏木之中,重用杏仁、
橘皮以泄大肠滞气,佐以升麻,升提手阳明经之坠陷也。
杂证要法实证类
颠狂
属性:颠狂者,即惊悸之重病也。凡人一藏之气偏盛,则一藏之志偏见,而一藏之声偏发。颠病者,安静而
多悲恐,肺肾之气旺也。狂病者,躁动而多喜怒,肝心之气旺也。肺肾为阴,肝心为阳。《难经》曰∶重阴
者颠,重阳者狂,正此义也。然金水之阴旺,因于阳明之湿寒,木火之阳盛,因于太阴之湿热,湿寒动
则寝食皆废,悲恐惧作,面目黄瘦,腿膝清凉,身静而神迷,便坚而溺涩,此皆金水之旺也。湿热动则眠食
皆善,喜怒兼生,面目红肥,臂肘温暖,身动而神慧,便调而水利,此皆木火之旺也。颠原于阴旺,狂原
于阳旺,阴阳各判,本不同气。而颠者历时而小狂,狂者积日而微颠。阳胜则狂生,阴复则颠作。胜复相
乘,而颠狂迭见,此阴阳之俱偏者也。如颠病悲恐失正者,以苓甘姜桂龙骨汤主之。如狂病喜怒乖常者,
以丹皮柴胡
犀角汤主之,如有宿痰胶固宜吐者,以瓜蒂散主之。
x苓甘姜桂龙骨汤x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白芍(三钱)
龙骨(三钱) 牡蛎(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有痰者,加蜀漆。
x丹皮柴胡犀角汤x
丹皮(三钱) 柴胡(三钱) 犀角(一钱研汁) 生地(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
(三钱) 甘草(二钱炙) 水煎大半杯,温服。有痰者,加蜀漆。
x瓜蒂散x
(方见痰饮)
杂证要法实证类
痫证
属性:痫证者,卒倒无知,口角流涎,或噤口遗尿,或手足牵引,或作五畜声,少顷即愈,作止有间断。
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痫疾也。以温胆汤主之。如五痫
宜攻痰者,以丹矾丸主之。
x温胆汤x
半夏(三钱) 陈皮(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枳实(二钱) 竹茹(二钱) 水煎
大
半杯,温服。
x丹矾丸x
黄丹(一两) 白矾(二两) 二味入银罐中, 通红为末,入腊菜(即芥子)一两,不落水
猪心血为丸,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茶清下。久服其涎自便出,半月后,更以安神药调之。(按猪心血
不粘宜加炼蜜少许合捣)
杂证要法实证类
祟病
属性:祟病者,食减肌削,精神恍惚,睡时口流白沫,或战栗绝而复苏,两手脉如出两人,面色忽赤忽黄,其变
无常,此邪气有以中之也。以却邪汤主之。
x却邪汤x
犀角 羚羊角 龙齿 虎胫骨 牡蛎 鹿角霜 人参 黄 (各二钱) 合为末,另以羊肉
半斤,煎取浓汁三盏,
尽调其末,一次服,立愈。
杂证要法七窍病类
目病
属性:目病者,清阳之不升也。目居清阳之位,必阳升而神化,其目乃无微而不照。若浊阴冲逆,遏
抑清阳,不得上升,而二气壅迫,两相击撞,是以目作痛也。甲木不降,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
刑,是以白珠红肿而热滞也。赤痛之久,浊阴蒙蔽,清阳不能透露,是以云翳生而有碍于目光也。然
清阳不升,由于脾,浊阴不降本于胃,升降之失权,实中气之不治也。盖偏湿则脾病,偏燥则胃病,偏热则
火病,偏寒则水病,济其偏而归于平,则中气治矣。如左目赤痛者,以柴胡、芍药,丹皮汤主之。如右
目赤痛者,以百合、五味汤主之。如水土寒湿而上热赤痛者,以百合、五味、姜、附汤主之。如湿热熏蒸
目珠黄赤者,以茯、泽、石膏汤主之。如昏花不明而无赤痛者,以桂枝。丹皮、首乌汤主之。如瞳子缩小
者,以桂枝、柴胡汤主之。如瞳子散大者,以乌梅、山萸汤主之。如目珠塌陷者,以姜、桂、参、苓、首
乌汤主之。如目珠突出者,以芍药、枣仁、柴胡汤主之。
x柴胡芍药丹皮汤x
黄芩(三钱酒炒)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水煎大
半杯,温服。
x百合五味汤x
百合(三钱) 五味(一钱研)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热甚加石膏、知母。
x百合五味姜附汤x
百合(三钱) 五味(一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水煎
大半杯,温服。如不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合、芍药、加桂枝。
x茯泽石膏汤x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栀子(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石膏(三钱) 水
煎
大半杯,热服。
x桂枝丹皮首乌汤x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龙眼肉(十个) 水煎大半杯,热服。
x桂枝柴胡汤x
柴胡(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一钱) 菖蒲(一钱) 水
煎大
半杯,热服。
x乌梅山萸汤x
五味(一钱) 乌梅肉(二钱) 山萸肉(三钱) 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x姜桂参苓首乌汤x
人参(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 干姜(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x芍药枣仁柴胡汤x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枣仁(三钱生研) 柴胡(三钱) 丹皮
(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杂证要法七窍病类
耳病
属性:耳病者,浊阴之不降也。耳为冲虚之官,必阴降而浊沉,其耳乃声入而能通。若浊阴上逆,甲木不降
,相火郁发则为热肿。木邪冲突则为疼痛,木气堵塞则为重听,久之气血郁阻,肌肉腐溃,则成痈脓,然浊
阴之不降,实戊土之中气不运也。宜调其中气,使浊降清升而耳病自愈矣。如耳内热肿疼痛者,以柴胡芍药茯
苓汤主之。如耳流黄水者,以苓泽芍药汤主之。如耳渐重听者,以参茯五味芍药汤主之。
x柴胡芍药茯苓汤x
芍药(三钱) 柴胡(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茯苓(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热甚加
黄芩,脓成加丹皮。桃仁。
x苓泽芍药汤x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
x参茯五味芍药汤x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橘皮(三钱) 五味(一钱)
芍药(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杂证要法七窍病类鼻
病
属性: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窍于鼻,宗气所由出入而行呼吸者也。必肺降而气清,其鼻窍乃宣通而
不窒。若肺逆不降,则宗气壅阻,而鼻塞流涕之病作矣。盖肺主皮毛,如外感风寒,而皮毛窍闭,肺气不宣
,其冲激于鼻窍,则为嚏喷。其熏蒸于鼻窍,则为清涕。久之,涕清者,化为浊则滞塞而胶粘。再
久之,涕白者,化为黄则臭败而秽恶,久而不愈,色味如脓,则鼻痈之病成矣。如中气不运,肺金壅满,
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者,此即鼻渊之谓也。而究其本原,总由土湿胃逆,浊气填塞于上,肺是以无降
路矣。如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以桔梗元参汤主之。如肺热鼻塞浊涕粘黄者,以五味石膏汤主之。如鼻孔
发热生疮者,以黄芩贝母汤主之。如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以苓泽姜苏汤主之。
x桔梗元参汤x
桔梗(三钱) 元参(三钱) 杏仁(三钱) 橘皮(三钱) 半夏(三钱) 茯苓(三钱) 甘
草
(二钱) 生姜(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
x五味石膏汤x
五味(一钱) 石膏(三钱) 杏仁(三钱) 半夏(三钱) 元参(三钱) 茯苓(三钱) 桔
梗
(三钱) 生姜(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胃寒,加干姜。
x黄芩贝母汤x
黄芩(二钱) 柴胡(三钱) 元参(三钱) 桔梗(三
钱) 杏仁(三钱) 五味(一钱) 贝母(三钱去心) 芍药(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
x苓泽姜苏汤x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生姜(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橘皮(三钱)
苏叶(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
杂证要法七窍病类
口病
属性:口病者,足阳明之不降也。脾窍于口,脾与胃同气,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而口唇无病
,且口中清和而无味。若己土下陷,戊土上逆,而甲木不降,相火上炎,于是唇口肿疼,诸病作矣。且
木郁而口作酸,火郁而口作苦,金郁而口作辛,水郁而口作咸,土郁而口作甘,以五脏之郁而生五味也
。土者水火之中气,水泛于土,则湿生。火郁于土,则热作。湿热熏蒸,则口气腐秽而
臭恶。盖脾病则陷,胃病则逆,口唇之病,燥热者多,湿寒者少。然上热亦有因于下寒者,清上焦之燥
热,不助下焦之湿寒,则得之矣。如湿热熏蒸,口气秽恶者,以甘草黄芩汤主之。如口疮热肿者,以贝
母元参汤主之。如脾胃湿寒,胆火上炎而生口疮者,以桂枝姜苓汤主之。
x甘草黄芩汤x
甘草(二钱) 黄芩(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石膏(三钱) 水煎大半杯,
热服。
x贝母元参汤x
贝母(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黄芩(二钱) 水煎半杯,热漱徐咽。热甚加
黄连、石膏。
x桂枝姜苓汤x
芍药(四钱) 桂枝(二钱) 干姜(二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元参(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杂证要法七窍病类
舌病
属性:舌者心之官也。心窍于舌,心属火而性升,其火之不升者,金水有以敛之也。若胃逆而金水不敛,火遂
其炎上之性而
病见于舌,其疼痛热肿于是作焉,且火郁则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郁于土则苔黄,郁于金则苔
白,郁于水则苔黑,但黄白黑而滑润者,皆火衰而寒凝也。黄白黑而焦涩者,皆火盛而燥结也。舌虽通于
心,若舌卷不能言,又由于肝郁而筋脉不舒也。若舌萎而言迟,又由于脾绝而舌脉不荣也。若口燥舌干
而渴,又由于肾脉不贯于舌本也。盖舌之疼痛热肿,专责君火之升炎。若滑涩、燥湿、挛缩、弛长诸变,
当于各经求之也。如舌疮疼痛热肿者,以芩连芍药汤主之。如肝燥舌卷者,以桂枝地黄汤主之。
x芩连芍药汤x
黄芩(三钱) 黄连(一钱) 甘草(二钱) 贝母(二钱去心)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
x桂枝地黄汤x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三钱) 阿胶(三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若中风舌强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
杂证要法七窍病类
牙痛
属性:牙痛者,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