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 2009年第1期-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 
               
              两位未来状元走后,他们痴情的夫人苦守家中,二位女子孝顺公婆,注意言行,道德节操堪称完美。 
              无论是《荆钗记》钱玉莲的“闺念”,还是《琵琶记》赵五娘的“妆叹”,无非都是表白思念丈夫的寂寞,孝顺公婆的坚贞之心。 
              两折戏比较,赵五娘的感慨更婉转深长幽怨动人。她道:“翠减祥鸾罗幌,香销宝鸭金炉。楚馆云闲,秦楼月冷,动是离人愁思。目断天涯云山远,亲在高堂雪鬓疏,缘何书也无?” 

              '古风'明明匣中镜,盈盈晓来妆。忆昔事君子,鸡鸣下君床。临镜理笄总,随君问高堂。一旦远别离。镜匣掩青光。流尘暗绮疏,青苔生洞房。零落金钗钿,惨淡罗衣裳。伤哉惟悴容,无复蕙兰芳。有怀凄以楚,有路阻且长。妾身岂叹此,所忧在姑嫜。念彼猿猱远,眷此桑榆光。愿言尽妇道,游子不可忘。勿弹绿绮琴,弦绝令人伤。勿听白头吟,哀音断人肠。人事多错迕,羞彼双鸳鸯。 

              春闱催赴,同心带绾初。叹阳关声断,送别南浦。早已成问阻。谩罗襟泪渍,谩罗襟泪渍。和那宝瑟尘埋,锦被羞铺。寂寞琼窗,萧条朱卢,空把流年度。嗏,瞑子里自寻思,妾意君情,一旦如朝露。君行万里途,妾心万般苦。君还念妾。迢迢远远也须回顾。 

              朱颜非故,绿云懒去梳。奈画眉人远,傅粉郎去,镜鸾羞自舞。把归期暗数,把归期暗数,只见雁杳鱼沉,凤只鸾孤。绿遍汀洲,又生芳杜,空自思前事。嗏,日近帝王都,芳草斜阳,教我望断长安路。君身岂荡子,妾非荡子妇。其间就里,千千万万有谁堪诉? 

              独守空房的冷清白不待言。当丈夫走后,她们都自觉放下曾经的青春妖娆。不再在意容颜,无心妆扮,不惜冷落了妆台,黯淡了容颜。所有的心念都用来翘首企盼敬候佳音,在对丈夫无限期望的同时又深恐男人一朝得志金榜题名眼界宽阔之后抛弃自己。 

              即使这样心神不宁,在长辈面前还要小心伺候,礼数周全,千万不能被长辈看出你心不在焉,这又是耽于情爱的罪名——做好孝妇贤妇真是难得。 
              钱玉莲尚有通情达理家境富裕的老爹帮助照应婆婆,如果不是她那贪图富贵的姑妈和继母不死心逼她改嫁孙大官人的话,钱玉莲的日子应该相对好过。 

              而赵五娘则遇上了最麻烦的事情,蔡邕走后,任她勤俭持家、小心照应,一家人,三张嘴,坐吃山空,家道依然日渐中落了。 
              紧接着又遇上了荒年,饥馑是农业社会农民最大的灾厄。一旦天公耍了性子暂时忘却了下界黎民,赖以为生的土地颗粒无收,农民只能欲哭无泪,除了祈求上苍早日开恩之外毫无办法。 

              赵五娘比其他人又更艰辛凄苦一些,一个妇道人家,守着两个老人,平时连搭手帮忙挑水担柴的人都没有。无须刻意分剖,男与女的差别也清晰可见。仅仅是在劳动能力上,一个女人,怎么也抵不过男人。男人在身边,心里无形中有支柱,有依靠的感觉和没有依靠的感觉,生活起来,怎么可能一样呢? 

              赵五娘对蔡邕那么多文绉绉思念的话语。其实都不及一句“你身上青云,只怕亲归黄土”来的痛切。我们该愤懑的,不是一个结婚两月的妻子义无反顾地为丈夫付出、无怨无悔地照顾老人。孝义是任何时候都该坚持褒奖的。叫人愤恨的是,追名逐利的社会价值操纵支配了人们的生活,使得多少本该一起同事双亲、偕老百年的夫妻被迫离散。 

              安稳和乐的日子不要过,一定要出外求取功名,为功名二字驱策,劳碌奔波。等到回过头,想回到往日的清净安闲已不可能。 
              灾难和打击接踵而至,联手对这个女人百般逼凌。这时赵五娘几乎已经撑不下去了。她去领救济粮,轮到她偏偏没了,粮官念她诚实可怜,严命里正把贪污的公粮交出来抵给她,孰料粮官刚走,里正就回来抢走粮食。悲愤绝望的她激愤之下几乎投井,幸亏被邻居张广才拦下,张太公将自己领到的粮食分她一半。 

              饶是如此,日子也更举步维艰了。粮食短少到足以让公婆生疑——怀疑她独自偷食。她无可置辩。事实上,为了省出口粮,她只能躲在下处吃糠咽菜。 

              蔡母窥视到此景,悲恸之下,遽然倒地死去。老人以决绝的死亡来表达内心的迟疑和恐惧,对丈夫的埋怨,对儿子的思念,对媳妇的愧疚,对不知何时结束的饥饿的惶恐。千言万语都随生命的终结戛然而止。 

              残年终于在风中熄灭。又过了几日,蔡父也凄然病故。将死之际,蔡父痛悔自己当初逼儿子去赴考,更恨不孝子一去音讯全无,又痛惜贤惠儿媳操持家业,恪守妇道。固执的老人写下休书命五娘自行改嫁,含恨嘱咐道: 

              '外'媳妇,都是我当初不合教孩儿出去,误得你恁的受苦,我甘受折罚,任取尸骸露。 
              '旦'公公,你休这般说,被人谈笑。‘、 
              '外'媳妇,不笑着你,留与傍人道,蔡伯喈不葬亲父。怨只怨蔡伯…轿孝子,苦只苦赵五娘辛勤妇。 
              他悔不当初。想起儿子当初的不愿。他终于领会他的用心良苦。不是他不孝,而是他亲手将他推上了不孝之路。 
              赵五娘看着死亡覆灭了公公的老朽的躯体,悔恨消折了他的风烛残年,接下他如此硬冷的遗言。眼看着老人咽气,她心里惊凉到滴水成冰,短短时间里,两个亲人故去,猝不及防的她连埋怨或思念蔡邕的时间都没有。 

              眼下,安葬公婆迫在眉睫。刚刚与死亡擦肩而过,她只觉得眼前幽暗,脊背发凉,死神就在身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伸手连她一起拉走。 
              假若,蔡邕回来,不要说一家团聚,可能连荒坟尸骨都找不到。 
              公婆虽然下场凄惨,至少死能相守。而她,现在,还能指望和蔡邕同穴而眠吗? 
              死命按捺住不祥的念头,她不敢想,怎么敢多想。 
               
              (三) 
               
              《琵琶记》里有人故去,《荆钗记》里钱玉莲的死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逼近眼前。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王十朋递回的家信被造假,在资讯极度闭塞的时代,查证一封信的真伪,只能靠可能知道实情的人。但若这个人居心叵测,这封信又恰好是他伪造的,那么,真相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水落石出了。 

              和王生一起进京赴考的孙汝权名落孙山。功名非吾愿也!衣食无忧的孙大官人潇洒挥手,倒也没有太在意。无意间偷看到王生的信之后,他对窈窕淑女钱玉莲的觊觎之心又被勾起,转而把剩余心思动到娶钱玉莲身上,伪造了一封信把原信调包,同时火速赶回温州,继续他拙劣却险恶的计划。 

              当钱父前来向他求证王十朋是不是休妻另娶时,孙汝权信誓旦旦地表示王生贪图富贵另娶了宰相之女。 
              忠厚的钱父犹自将信将疑,王十朋是他亲自挑选的女婿,人品他是信得过的,但这封信加上孙的证词,让这一切看上去是既成事实。 
              本来,孙拙劣的计划不可能如此轻易成功,因为其中有太多破绽。奈何旁边有两个一心想拆散钱玉莲和王十朋的搅事精。 
              一直反对钱玉莲嫁给王十朋的继母和“十三点”姑妈见机在旁边撺掇,表示既然是姓王的不仁在先。休怪我们不义在后——两个人两张嘴,力逼着钱玉莲改嫁。 

              钱父被吵得头大如斗。钱玉莲抵死不从,指出信中的种种疑点。王母也不相信儿子会做出这等背信弃义的事情,可是,面对气势汹汹咄咄逼人的两只母老虎,她又不能再为儿子申辩什么。 

              坐立难安不知所措侵扰中,只有儿媳坚决的态度让她稍感安慰,略有信心。 
              钱玉莲誓死不改嫁! 
              从第一天替孙家做媒的姑妈拿着孙家的金钗和王家的荆钗到她面前要她选择时,她就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绝不嫁品行恶劣、徒有钱财的孙汝权,她只认同父亲选择的书生,倾慕家境清寒却深有抱负的王十朋,情愿与他同甘共苦。 

              她选择了荆钗,我不要最好的,只要最适合自己的。 
              当初继母就对她的“忤逆”非常不满,认为她不识好歹,阻断了自己的财路,为此继母大发雷霆,在家里争闹不休,逼着钱父把玉莲只身嫁出去,一点嫁妆也不陪。 

              新婚的清冷寒酸,她熬过来了,王生上京后。父亲将她和婆婆接回家住,继母每日的冷言冷语,她也顶住了。更毋论那些秋露凄迷、寒蝉凄切的日子里,她受着冷风,看着凋零漫卷的黄叶,听着窗外秋虫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是如何挨过一天又一天。 

              当足以把人凌迟的寂寞都可以忍下时,还有什么来自别处的压力可以摧毁她? 
              她无惧威逼,却担心一时不慎落入圈套,难保清白,到时候既辜负了父亲又辜负了丈夫。 
              思前想后,她趁夜投江自尽了。 
              黑夜是死亡的帮凶,迅速掩盖了残酷的真相,血腥险恶被水波抹去,江面温柔得连涟漪都不泛起。一个女人抵死的反抗,如此微不足道,就像一颗石子掉进水里,扑通之后就销声匿迹! 

              如你所知的那样,钱玉莲并没有死。 
              她被路过的官员所救,官员也姓钱,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告诉他江边有节妇投水,叫他去搭救,他醒来之后觉得蹊跷,就派家人在江边打探,果然救起了钱玉莲。 

              钱玉莲诉说了自己的遭遇,钱大人见她贞洁可人,又确实是有家难归,同姓的巧合让他更觉得亲切,他收钱玉莲为义女。 
              王十朋不知道妻子的遭遇。他自身的经历同样曲折,高中之后,他滞留京城,声名鹊起的他很快被姓万的权相看上,要招为女婿。 
              姓王和姓蔡的书生都一样,他们在刚刚踏人仕途之初就遇上了高官显宦拦路,丢给他一个看似是机遇的难题,或者是看似难题的机遇:要前程还是要娶我女儿?当然——这两者是捆绑销售的。 

              姓王和姓蔡的书生都一样,他们拒绝了宰相的示好。谦虚而坚决地表示自己配不上,糟糠之妻不下堂,换言之,我来考状元,不是来考你女婿的。 
              宰相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大人们都很健忘,忘记自己当年也是个穷酸,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摸爬滚打装了无数孙子后挨到了今天位极人臣的位置。当一个人显贵之后就会自动洗底牌,淡忘往昔的寒酸和不堪,渐渐认为自己天生高贵、一言九鼎,容不得拒绝和侵犯。 

              向王状元抛出绣球的万宰相悍然表示要将王状元的肥缺换掉,改调不肥的吉安。向蔡状元伸出橄榄枝的牛宰相文雅一点,直接把小报告打给了皇帝领导。 

              皇帝领导自然偏向自己的宰相多些,立刻拒绝了蔡邕的辞职报告,并下旨让新科状元和宰相千金择日结婚。 
              蔡邕闻讯,怆然无言,他内心惨伤,却不可共人言。 
              没有人在意他的感受。他的人生再次被断然决定,先是父亲,再是皇帝,总是有强大外力不断干预,胁迫他偏离自己的初衷。 
              而他内心仁慈,总是委曲求全,舍己从人。 
              戏中一段蔡邕的心理独白催人泪下。 
              梦绕亲闱,愁深旅邸,那堪音信辽绝。凄楚情怀,怕逢凄楚时节。重门半掩黄昏雨,奈寸肠此际千结。守寒窗,一点孤灯,照人明灭。 
              当时轻散轻别。叹玉箫声杳,庾楼明月。一段愁烦,翻成两下悲咽。枕边万点思亲泪。伴漏声到晓方彻。锁愁眉,慵临青镜,顿添华发。 
              鳌头可羡,须知富贵非吾愿。雁足难凭。没个音书寄子情。田园将芜,不知松菊犹存否?光景无多,怎奈椿萱老去何? 
              自家为父母所强,来此赴选。谁知逗遛在此,竟不能归!今又复拜皇恩,除为议郎。虽则任居清要,争奈父母年老,安敢久留?天那!知我的父母安否如何?知我的妻室侍奉如何?欲待上表辞官,又未知圣意如何?苦!好似和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 

              言犹在耳,我心下顿默,一时竟生茫茫之感,一如倦极的飞鸟。不是所有的书生在得到功名之后都会欣喜若狂。不是在所有的人眼中,富贵都值得用生活的其他价值来换取,蔡邕不是蔡邕,蔡邕是读书人中更纯粹稀少的那一类。可惜他的纯粹,并不能使他得到赦免,只能使他更痛苦。 

              更在某个深夜,当我读到这段话时,逼我再次意识到“身不由已”这个偶尔被遗忘的残忍真相。 
              是何处涌起的酸楚触动了心肠,为什么忍了又忍,仍是有泪欲流? 
              这一切都不是他的错,人有多少事能够自主啊?我们都不是为自己而活。决绝的对抗是激烈的美,而柔顺的妥协,意味着旷日持久的自我牺牲。 
               
              (四) 
               
              皇帝难得有兴做次媒,不成功,岂有此理?下面人赶紧操办起来! 
              蔡状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牛家强娶进门,心怀哀怨地成了牛宰相的东床。东床坦腹不坦腹,他心思满腹。 
              平静安逸的生活表象下隐藏着一个新贵不为人知的心酸。 
              强对南熏奏虞弦,只觉指下余音不似前,那些个流水共高山?呀!只见满眼风波恶,似离别当年怀水仙。 
              顿觉余音转愁烦,似寡鹄孤鸿和断猿,又如别凤乍离鸾。呀!只见杀声在弦中见?敢只是螳螂来捕蝉。蓝田日暖玉生烟,似望帝春心托杜鹃,好姻缘翻做恶姻缘。只怕眼底知音少。争得鸾胶续断弦。 

              他只得满腹心事诉于琴,在锦衣玉食的团团裹挟当中,蔡邕抑郁不乐,此时他的念旧顾清贫尤显可贵,物质不能洗劫他内心对故人的思念,他不知道家人近况如何,被迫娶了新妇,对旧妇的亏欠更使得他对赵五娘念念不忘。 

              如泣如诉的琴声,扣人心弦,前来探视的牛小姐被打动了。她衷心倾慕丈夫的才华,比起他的才华,他时时落落寡欢的样子更惹她怜惜。 
              她不明白他为什么明明坐拥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一切,却依然孤苦得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 
              她想为他解忧,却分明感觉到他的闪躲。感情的进退如此奇怪,他的闪躲却让她更执意地想靠近。 
              结亲时的小小波折被顺遂的婚姻遮掩过去,蔡邕温顺地掩藏了心事,他不愿把怨愤加诸在无辜的妻子身上。 
              牛小姐也随之淡忘了说亲时的那点不愉快,现在她很满意父亲的安排,蔡邕确实是理想对象。她至今不知道蔡邕在老家还有个妻子,而这正是他当初坚拒联姻的原因。 

              为了不伤害女儿,牛丞相一手遮天解决了问题,同时对女儿隐瞒了这件事情。 
              蔡邕性格柔和、稳妥,他也掩饰得很好。 
              牛小姐很有见识。当初听说蔡邕拒婚的时候,她不是觉得自己被侮辱了,而是对父亲坚决要把自己嫁给状元的主张不以为然。她想劝说父亲不要强人所难,但有些话她又的确不方便开口,只能私下对伺候自己的婆子婢女感慨: 

              百年姻眷,须教情愿。他那里抵死推辞,俺这里不索留恋。想他每就里,想他每就里,有些牵绊。怕恩多成怨。满皇都,少什么公侯子,何须去嫁状元? 

              我很质疑戏曲故事中高官的见识。天下士子千万,状元考试虽然第一名,官运却未必是第一名。结亲何必非状元不可?状元是名头响,落到实处却可能是个文职闲差,仕途未必有进士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