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78年-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春华心里得意,想着再过上一段时间,如果有机会自己一定要把裁剪衣服的本事展露给他们看看,而且那些新鲜的式样,定能让他们跌破眼镜。

    有一天,王小兰背着人的时候跟付春华说起自家小叔子的婚事来。

    她也是头疼,今年赵铁牛就二十三岁了,这样的年纪在农村可是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可他就是不愿意人跟他说亲事。

    付春华想起自己一直就觉得赵铁牛人不错,特别是上次赶集,王小兰让他跟着自己,他做事又认真又细心,真的是一眼不眨地跟着自己。

    如果赵铁军不发生意外,难道让这样一个好人就这么打光棍打一辈子啊!

    付春华想来想去,猛然想起自己的堂姐来,对啊,今年大堂姐就十八岁了,只是人长得娇小玲珑的,显得年岁小,配着二十三岁牛高马大的赵铁牛不是正好。

    赵铁牛那人忠心耿耿的,绝对不会出付春玉上辈子那样的事情来,让大伯公家里没了后继。只是要赵铁牛倒插门,估计是不可能的。

    可只要人好,像赵铁牛那样的人能对泰山家里不好么,何况两家住得这么近,有什么事也好有个帮衬,总好过那个不知根底的人。

    以前她也犯了跟大伯公家里一样的毛病,只看到要招婿上门,没想过就在家里附近找一个,只要住得近,又何必在乎必须招婿不招婿呢。

    付春华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再说还真的得抓紧一点,她记得就是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大伯公家可能就会为堂姐招婿上门了。

    她忙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嘚啵嘚啵地说给了王小兰听,王小兰听得眼前一亮,对啊,春华这堂姐一家子都是老实人,话都很少。

    而付春玉是个活泼的,这样的人配自家小叔子那闷葫芦倒是绝配了。

    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付家只有这么个女儿,家里肯定是要招个上门女婿的,要不然王小兰也不会不把付春玉放到这未来妯娌考虑对象中的。

    付春华也觉得比较棘手,她主动跟王小兰说:“兰姨,要不我让我婆婆去探探我大伯的口风,看他们家是不是非得要找个倒插门的?”

    王小兰听了点点头:“只要不是倒插门,我这里来跟铁牛说成家的事,我这长嫂为母,你军叔那里是长兄为父,他肯定会听我们的。”

    付春华心下还是有些忐忑,这前世的记忆可是赵铁牛一门心思喜欢王小兰的,不然也不会在哥哥去世后,他娶了自己的嫂子。

    不过既然王小兰这么说了,付春华觉得还是要给两人一个机会,说不好两人的悲剧都能避免,也算是不枉她重生一回了。

    付春华回去就把这事跟李舒蓉说了,李舒蓉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赵家两兄弟她都觉得不错,这付春玉要是嫁给赵铁牛总比嫁给一个不认得的人好吧!

    所以,李舒蓉接受了付春华的建议,主动承担了去问自己大嫂的任务,探探付家全一家子的口风。

    李舒蓉虽是个懦弱的性子,可她还是个热心又细心的人。

    她结合了付春华给她的倒插门不见得好的理念,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再加上付家全一家子一直跟她关系不错,不然也不会在自己家那样困难的情况下还接济她。

    李舒蓉完美地完成了她的军情刺探工作,也将和同村小伙子结婚,不倒插门也行的理念灌输给了付家全一家子。

    当付春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王小兰的时候,王小兰那边却带来了赵铁牛暂时不想成家的坏消息。

    付春华立马知道前世赵铁牛娶王小兰看来不是一时的冲动或是什么,而是他长久以来就一直偷偷喜欢着自己的嫂子的事情是真的。

    如果是这样却是有些麻烦,前世里赵铁军去世,赵铁牛和王小兰结婚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可以很好地照顾王小兰和和孩子们,又因为本来四人就一起生活,肯定不会有什么不合拍的,两个孩子也不会对赵铁牛有排斥。

    可这一世,付春华一定不会让赵铁军死于非命,她要让赵铁军和王小兰快快乐乐地过一辈子,所以赵铁牛这样暗中喜欢嫂子对这个家庭的和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不行,一定要让赵铁牛多跟付春玉接触,他是个闷性子,不会和别的女孩子沟通,自然只会认为王小兰是这世上最好最值得他爱的女人。

    说不好他跟付春玉接触多了,就会喜欢上这个跟王小兰开朗性格差不多的女孩子。

    付春华想到这里笑着跟王小兰说道:“兰姨,要不以后我叫我堂姐也跟我一起过来跟您学学针线,让牛叔和我堂姐多接触接触。”

    王小兰盯着她看了半天,才摇头说道:“你这小丫头,这么小的年纪,心眼儿却比我还多,这长大了可怎么好,以后还有谁能降得住你啊!”

    付春华开始看王小兰摇头,还以为自己这个主意不好,没想到王小兰是这个意思。

    她也觉得自己有些鲁莽,这做起事来,确实不像个十岁的孩子。只是她看着这么好的事情成不了,一着急就没顾得上掩饰一下了。

    付春华忙笑着说道:“兰姨,我是看小柱子跟我幺幺两个就是这样的,小柱子为了我幺幺可是煞费苦心呢,不然我家哪里就能接下公社食堂送菜的活哦。他这样做,还不是为了能有机会多跟我幺幺接触。兰姨,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幺幺,那就是个马大哈。”

    王小兰听到这里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这么一说,我还觉得真是那么回事。永瑜那傻丫头还不知道小柱子的心思?”

    付春华想了想,才说道:“以前可能不知道,这回放电影,她可能有所察觉了,也知道脸红了。”

    王小兰笑得更大声了:“行,就依你的办法,以后过来学针线把你堂姐也带过来吧!怎么说如果这事成了,我和她可是妯娌呢,我也正好可以好好考察她一番。”

    从那以后,每日里晚上赵家就热闹起来,付春华总是领着付春玉过来学针线。

第四十章

    求推荐票票和收藏!谢谢所有支持旎旎的筒子们!

    ————————————————————————————————————————————————

    王小兰一点都不藏私,什么东西都教得非常认真。这付春玉学起来虽是没有付春华快,可是比起付永瑜来说那就是神速了。

    王小兰在旁边观察,也觉得这女孩子聪明能干又活泼,还非常善良,自家小叔子如果能娶到她那也算是有福气了。

    然后每次她都故意多留付春玉一会儿,美其名曰让她快快地赶上付春华的进度。付春玉自然不疑有他,很是努力地学习她教的点点滴滴。

    当然时间一拉长了,就会存在女孩子要走夜路的问题了。王小兰很自然地叫赵铁牛送付春玉回去,赵铁牛一贯听她的话,每次都非常尽心地看着付春玉进了家门方才回去。

    慢慢的,送付春玉回家的路上,这两人从不说话到了时不时地说上两句。

    看着他们越来越熟络,王小兰心里也乐开了花,那嘴角时不时就往上翘,看得赵铁军一阵狐疑,也不知道是什么好事让自家老婆这样高兴。

    他拉着王小兰想问个清楚,王小兰却瞪了他一眼:“猴急什么,等成了再跟你说。”

    这赵家,王小兰就是女王,赵铁军宠老婆那是凤头村非常有名的,当然王小兰能放弃城市生活跟着他来这小山村生活,那也是凤头村乃至整个凤山县独一份的。

    还没到第二个赶集日,公社食堂的人开着手扶拖拉机过来要买付春华家的菜,这小柱子也跟着拖拉机一起过来了。

    付家没有称,食堂过来收菜的张大伯就要了队上的磅秤,称好了斤数,给李舒蓉开了张条子,让她到了赶集日拿着这张条子去永安镇的公社食堂结账就是了。

    这一下付家起码卖出了四百多斤的菜,这就是四元多钱,李舒蓉高兴得不得了。

    小柱子从始至终都在一旁守着,一边看着食堂的张大伯过称,一边觑着付永瑜,直把付永瑜看得面红耳赤。

    付春华这回却是没心思管这些了,要不是她趁人不备将空间里的菜也取了些混在里面,自家菜地里哪有这么多的菜摘哦。

    这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的,自然也就传到了王浓梅的耳朵里。

    她听得人说的语气都是羡慕不已,心里的气就更盛了。

    她只觉得一切都是从分粮开始不知怎么的就拐了弯,隔壁家的气势慢慢就涨了上来。

    王浓梅几步走回了家,一人坐在床边生闷气,只想着要如何教训一顿隔壁家。

    思来想去的,这隔壁不就仗着郝队长撑腰么。这郝队长也不是个好玩意,自己家每年给他送那么多的礼,到头来却偏向隔壁了。

    如果要让隔壁得意不起来,看来还是要把郝队长给挤下去,到时候隔壁没了靠山,晚稻粮怎么说也分不了那么多了吧!

    想到这里,她心里就有了主意,脸上不禁浮起一丝诡异的笑来。

    付春华不知道这些,只想着这卖菜还真不错,如果每周能卖出点钱,一个月怎么说也能攒个十来元钱。

    这可是不得了的数,自家妈妈也算是十多年的老工人了,这个时候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十多元钱。

    何况农民就是有饭吃,这手里的活钱却是一分也拿不到。要不是如今这集市又重新开了,自己家哪里有这么一天啊!

    赶集的前一天,付春华就跟李舒蓉说要去后山看书去,这阵子,她经常用这个借口离开家好去空间里整理田地。

    出了家门,看着就是往后山去了,其实她是拐了个小弯往凤尾村而去。

    她早就跟人打听清楚了这凤尾村怎么去,不过是四五公里的山路,已经算是离得很近的了。

    前世里,付春华为了减肥,也为了降血压、血脂,每日里都会围着小区“健步走”。据说这种运动,不但可以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还可以减肥,总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虽说跑步对身体更好,可她已经四十多岁,而武靖明更是五十多岁了,两人最好还是用柔和一些的方法锻炼身体。

    还是小妹付春妮从网上看到这种健身方式,打了长途电话过来跟她说的。付春华和武靖明两个天天吃完晚饭稍微休息一个小时,就会出去健步走。

    到后来两人每天要出去健步走十公里的样子,这样的效果更是明显,两人的血糖和血压都有明显的改善。

    当然她得到菩提子空间后,两人的体质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担心的了。

    只不过两人还是习惯了每日健步走,所以说这点子山路对于付春华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如果换成刚来那会儿,付春华这营养不良的小身板可能有些吃不消。

    可这会儿空间水的滋润,每日里去打理菜地,还要洗菜做饭,搭着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空间里吃得都比原来好得多了,所以付春华的身体已经恢复好了。

    这会子走起路来,自然是健步如飞了。走了约莫一个小时,付春华就到了凤尾村。

    找村里人问明了张家所在,付春华径直去了位于村西头的张家。

    到了篱笆墙外,付春华从空间里摸出早就准备送给张家的一竹篮鸡蛋,这可是养在空间里的鸡下的蛋,吃了不说延年益寿,也肯定会对身体有好处的。

    这也是她早就想还张老四的,怎么说他大度地多给了猪肉,不论他是出于什么原因,自己还是承他这个情的。

    何况这次来,她也是想请张老四帮忙宰杀一头空间里的猪。一方面是空间里的猪确实都长大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储存在空间里的猪肉下去了不少,这样吃下去迟早是坐吃山空的。

    付春华不想到了山穷水尽再去想办法,前世的经验告诉自己,什么事情都要有长期规划,不要事到临头再去想怎么办。

    张老四看到鸡蛋和付春华的时候,一时还没认出她来,后来经付春华一提醒,终于拍着脑袋笑了起来:“小姑娘,我可记得你,要不是你,我那一车的猪肉就会全报销了。”

    说着,他还摆了摆手:“不用这么客气,那日我就想谢谢你,只觉得自己给少了,这些鸡蛋你赶紧拿回去,等会让四伯给你再拿些鸡蛋回家去,算是四伯谢谢你了!”

    付春华觉得这张老四也是个好人,如今这粮食紧张的年代,要是换了贪心的人,自己这篮子鸡蛋估摸着还不够人家的胃口。

    不过,从那日他对自己一家出手大方也是能看出一二来的。

    她笑着问道:“张四伯,是不是那日你家的猪肉都卖完了?”

    张老四连连点头:“就是,就是,你们走了后,散集出来的人就围着我买猪肉了,我想着天热不能多放,都便宜卖了。那日啊,没过多久就卖了个精光。”

    他的话音刚落,旁边张老四的老婆容红玉就嗔道:“哎,你还好意思说,那日我们怎么劝都不听,非要把自家的年猪宰了一头,差点就落了个钱猪两空,要不是小姑娘,我看你怎么好意思进门。”

    付春华让这夫妻两个给说得有些下不来台了,只得连连摆手:“这是哪里说的,这都是张四伯有本事,不然哪里能卖得掉。”

    容红玉见这小姑娘一点都不顺杆子爬,向自己家讨要好处,心里对她的印象就更好了,跟两人说了声要去倒茶就往灶屋里去了。

第四十一章

    旎旎老生常谈,还是要求推荐票票和收藏!谢谢所有支持旎旎的筒子们!

    ——————————————————————————————————————————————————

    春华这才对张老四表明来意,张老四听得如果帮忙杀猪就送自己一个大猪头和所有下水的这种好事,心里虽是欢喜,可还是有些不落忍,就郑重地说道:“小姑娘,这杀猪的话,你把下水给我就够可以的了,哪里还能要你的大猪头。”

    付春华想了想,还是说道:“那这样吧,张四伯,您帮我杀猪后,帮我把猪肉都分成五斤左右一块的,这下水我就不送您了,不过这大猪头您可不许推辞,不然我可去找别人了。”

    张老四想了想,这小姑娘说的话意志坚定,只是她能做的了主么,所以他又开口问道:“要不你还是回家问问你家大人的意思吧?”

    付春华坚定地说道:“张四伯,您放心,我出来的时候都是跟家里人说好了的,就是我婆婆说的给猪头和下水,怎么说您也要收下这猪头的。”

    张老四听了,心里对那猪头也馋得紧,就点头同意下来。付春华见事情办成,也不多留就告辞走了。等容红玉端了杯红糖水出来,付春华都已经出了凤尾村。

    到了赶集的日子,李舒蓉领着付春华和付永瑜两个去永安镇的公社食堂结账,小柱子早就等在那里,见她们三人来了殷勤地领着她们跑来跑去。

    没多会儿功夫,那四块多钱就到了李舒蓉的手里,这可是自家种菜挣来的钱,李舒蓉的手都有些哆嗦。

    还是付春华在身后用手轻轻捅了一下李舒蓉:“奶奶,咱们请小柱子去吃碗面吧!”

    李舒蓉马上清醒过来,是啊,这事不都是小柱子一力促成,可不是要请他吃点什么。

    她将手里的钱递给了付春华:“你收好吧!”这段日子家里的钱都是让付春华收着,家里要买什么东西也是她去买。

    见付春华收好了钱,李舒蓉才笑着对小柱子说道:“可不是这个理,小柱子啊,伯妈请你去吃碗面吧!”

    小柱子连忙摇头:“别、别、别,上次在您家得了您的盛情款待,这些个事都是我应当做的,您就别跟我客气了。吃面可以,我请、我请!”

    李舒蓉哪里肯,也不跟他废话,直接领着他们三个就往镇上唯一的面馆去了。

    现在这面条还真的便宜,一碗光头面才八分钱,肉丝码的一毛四一碗。只是每碗面还要粮票二两,这个有些麻烦。

    李舒蓉要了三碗肉丝面,一碗光头面,她手里还有一些全国粮票,都是徐淑珍回来给的,这下算是派上了用场。

    这一下就要五毛钱加八两的粮票,确实让李舒蓉也有些肉疼,不过她不是小气的人,该用的地方还是要用的,本来这四块多钱要没有小柱子也得不到。

    她给三个孩子买肉丝面,她自己本来是不准备买的,可怕孩子们不吃,只得将就着买碗光头面将就一下好了。

    付钱的时候,又是一番拉扯。小柱子要抢着付,让付永瑜和李舒蓉两个拉住了,付春华这才顺利地付了钱。

    这面铺是在柜台前买了竹签的筹,要自己拿着筹去后面的灶屋里端面的,李舒蓉让三人在桌子那坐好,自己先给三人端了肉丝面过来,最后才给自己端了那碗光头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