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地区,原来墙体一般是360毫米厚,经抗震验算能够符合要求。现在由于节能的要求,砌体结构大多采用240毫米厚的砌体另加保温的做法。墙薄了,窗大了,内纵墙不连贯了,横墙也少了,抗震性能肯定不如以前。对量大面广的砌体结构房屋,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墙厚240毫米的多层砌体房屋,其层数和总高度的限值仍与原规范相同。譬如对设防烈度为8度时分别为6层和18米,这是根据多次震害的调查得出来的。而现在有些建筑由于“窗变大、墙变少”,同样还是6层18米高,这只有更加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所需的抗震要求,否则安全无保障。唐山地震和其他历次地震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房屋是小开间的,层高在3米以下的体型规正的房屋,在8度区也可保证大震不倒。而如果开间很大、平面奇形怪状,倒塌的就多。
还有一个现象,在房屋的转角部位开角窗,而没有采取可靠措施。从抗震要求来说,房屋的四个角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容易发生震害,尤其是砌体结构房屋。如果四个角坍塌了,楼板就难以支承。目前有些设计单位迫于业主的压力──业主认为这样好卖,你不设计我就找别人去设计,有的建筑师不得已就照业主要求去设计了。当然,不管业主怎样要求,建筑师也不应该设计出不安全的房子。除了规范对计算有要求外,还有构造措施方面的要求,不能简单认为计算够了就没有问题了。唐山大地震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家都非常谨慎,谁也不敢乱来。现在好像感觉唐山“7。28”地震是遥远的事了,加上业主的短期行为,只要房子卖掉了,就什么都不管了。国家有规定,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工程要终身负责,但是如果没有更详细的规定或者限制来约束种种不规范的行为,问题本质上难以解决。
奇形怪状的建筑加大了抗震设计的难度。目前,国内许多建筑工程造型各异,的确改变了过去千篇一律的状况。但“多姿多形”也带来了新问题。现在一些大中城市在大量建造一些大体量的公共建筑,这些大型公共建筑很多采用国际招标,有些建筑的体型奇形怪状,这在国外的地震区是很少建造的。因为抗震的基本原则是要求建筑的平面应尽可能地规则、对称,建筑的立面和竖向也尽可能地规则,而那些奇形怪状的建筑是不符合抗震的基本原则的。要想做好这种不规则建筑的抗震设计,除精心设计外,还要舍得较高的投资。
规范是抗震安全设计的生命线。抗震设计规范是我们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标尺”, 1949年以来,我国一直都很重视抗震设计规范的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工作。1959年和1964年两次起草并于1964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1974年对其进行修订,发布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技术专家认真分析了震害情况后,又对1974版的规范进行了修订,于1978年发布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改革开放以后,积极借鉴国外标准规范的先进经验,全面修订了1978版的规范,于1989年发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并于1993年进行了局部修订。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1997年开始修订,2001年修订完成,于200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实际上已是中国第四代规范。
抗震设计规范作为国家的强制标准在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以及建筑的正常使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日本北海道8级地震,倒的房子不多,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其建筑的抗震性能非常好。在我国地震区建设中,在我国地震区建设中,要严格约束房地产开发公司为追求利润、速度,随意突破规范的行为。
“流行风”要服从“铁规范”,人民生命重于泰山!
城市气象灾害祸不单行的气象灾害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2%左右。在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中,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70%左右。在影响中国的20多种自然灾害中,除地震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次生灾害与气象无直接关系外,其余均与气象灾害有关。台风等热带气旋夏季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2004年夏季,中国各类气象灾害共造成近千人死亡,1。1亿人受灾,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
气象灾害有一些总的特点:
一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城市气象灾害也多呈周期性和季节性。如台风、暴雨、龙卷风和雷电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都发生在夏季,大雪、冰冻、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都发生在冬季,春季和秋季灾害性天气相对比较少。因此夏季是一年中防汛减灾的最重要时期。
二是具有连锁性。城市里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工程之间联系十分紧密,一旦发生气象灾害,损害其中的某一个系统,很容易造成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出现祸不单行的现象。次生灾害是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新的灾害,是气象灾害的连锁反应。比如:气候因素不仅是农业、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也是许多灾害的触发或诱发机制;暴雨不仅可以形成洪涝,而且常引发泥石流和塌方等;台风除了造成大风、洪涝灾害外,又是引起巨浪和风暴潮的因素;干旱、大风是形成森林、草原火灾的重要条件等。
三是具有集中性。城市由于人口和经济集中,发生同等剧烈程度的气象灾害,损失要比周边地区大。根据国内外数十年的资料统计,城市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城市综合致灾损失的70%左右。城市渍涝灾害大于郊区。以北京市为例:从城区两个雨量站(松林间和右安门)平均每年降水量与四个平原郊区气象站(通县、丰台、大兴、昌平)平均每年降水量的差值的每五年平均值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区降水量大于周边郊区降水量的趋势是同步增大,特别是1979年后,这种城区降水量增大趋势有一个跃升,到90年代初,平均每年城区要比郊区多60毫米(相当于一个暴雨日的雨量)。
四是种类多。根据气象灾害的成因、性质及其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等情况来看,气象灾害大致可划分成洪涝、干旱、热带气旋(或台风)、冷冻害、风暴、连阴雨及其他,共7类18种之多,细分可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
五是范围广。在一年四季中,无论是在平原、高山、高原、海岛,还是江、河、湖、海以及空中,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可发生气象灾害,只是各地、各季节出现灾害的种类、频次和危害程度有所不同。
六是频率高。近40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出现旱灾7。5次,涝灾5。9次,冻害2。9次。特别是每年平均登陆我国的热带风暴和台风有7个之多,约为日本、美国的2倍,菲律宾的1。5倍,居世界各国的首位。
七是持续时间长。有些气象灾害常常连季或连年发生。江准地区梅雨期长达50多天,致使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近40年内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或伏秋连旱的年份达16年,特别是在80年代几乎连年少雨干旱,华北明珠白洋淀及许多河流干涸数年,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华西秋雨和江南低温冷害、干旱等灾害都有连年发生的记载。
八是群发性突出。由于气象灾害是在大范围环境流场的背景影响下发生的,因此许多地区或许多灾害往往在同一时间内发生。1983年4月25日至30日,由于强寒潮的侵入,全国大部地区相继出现了暴雨、冰雹、大风、冻雨、结冰、严重沙尘暴,近海大风持续了3~5天,造成85人死亡,数亿元的经济损失。
联合国公布的“1947~1980年全球10种主要自然灾害”中,有5种是气象灾害,其余部分多数与气象关系密切。因此,了解气象灾害特点,加强减灾科技发展,是提高减灾效益的重要环节。在监测预报灾害性天气方面,目前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存在三大不足: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小尺度探测系统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满足小尺度监测预警需求;软件系统的相对滞后和探测产品的集成度不高;突发灾害性天气事件发布窗口不畅,没有一个及时、有效、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专家们建议,加强大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应制订主要针对大、中城市的“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条例”,从法律体系上确立监测预警工作的地位;同时在大力加强大、中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综合探测系统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软件系统建设,包括实时动态监测、临近预警服务体系等。
城市气象灾害越演越烈的热岛效应(1)
什么是热岛效应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这句古诗说明早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察觉城市暖于郊区。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威胁,给城市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特别是在夏季,热岛效应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增加能源消耗,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并已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那一座座热岛
报载:《酷热罕见刷新记录,珠三角艰难承受城市热岛效应》。根据广东省各级气象台的监测,2004年6月27日始出现的高温酷热天气,持续天数已刷新多项记录,成为有气象记录的历史最热时期。从6月28日至7月3日,气象部门共发布红色预警信号23次。建国以来广州市的年平均气温是22。0℃,而近几年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从1998年22。8℃到2003年23。1℃,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报载:《“火炉”南京连日“高烧”不退》,南京城区城郊温差4℃~6℃。
据气象部门观测,福州市夏天最高气温有25天高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福州已进入“火炉”城市之列。
打开卫星遥感气象观测图,上面红绿相间:上海、南京、杭州、苏州……一座城市就是一片红,每座城市周边绿汪汪的。红色的区域表示高温,这说明,城市的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借助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专家们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北京越变越热的诱因。最新公开的一项科研成果显示,在北京1040平方公里的规划市区内,热岛面积已占到五分之一。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李延明首次定量分析了15年来北京城市热岛的分布、强度,认为规划市区内共有5个强热岛和6个次强热岛。
据悉,市区温度一般比郊区高0。4℃~0。7℃。夏天的傍晚最明显。国际上最高的差别值是11℃。从年代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以福州市为例,60年代市区仅比郊区高0。16℃,70年代市区也仅比郊区高0。17℃,70~80年代稍高一些,为0。2℃。80年代后,城市温度与郊区之差骤然增加。从风速看,市区的风速为34米/秒,比郊区风速低0。7米/秒。
住在城市中的居民都会感到,夏季越来越热,让人无法忍受。事实确是如此。据气象观测,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除具有“火炉”之称的南京、武汉、重庆外,近年来长沙、合肥、济南、福州、郑州等城市温度每年都在上升,有的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火炉”。
英国气象局的一项新分析表明,全球变暖使气温升高的现象,在城市地区比乡村地区严重得多,城市居民将经历更多的炎热夏日。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会增加两倍。目前城市地区平均每平方米释放热量的功率为20瓦,将来会升到60瓦以上。英国气象局的这一分析结果,与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最近发表的一项对中国东南地区的调查结论一致。中国东南地区经济较为繁荣、城市化程度高,调查显示这一地区每10年气温上升的幅度,比中国农村地区同期内气温上升幅度高0。05摄氏度。
热岛效应的形成
城市热岛的形成,与城市化的发展密不可分。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延明将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的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比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怎么能不热呢?
二是城市大气污染。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三是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无数个火炉在燃烧,都在排放热量!
四是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了。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放热的多了,吸热的少了,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气象专家、南京大学余志豪教授说,受热面的大小,受热材料的差异,是造成城郊温差的主要原因。“同样一万平方米的地面,在郊区,可能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吸热慢,温度上升慢;而在市区,高楼密集,建筑物顶面和侧面都成受热面,受热面积要远远大于郊外。而钢筋、水泥等建材,热容量小,一旦受热,温度上升很快,并向四周大量散热,带动周边气温升高……”
现在气象学家在城市规划中暂时缺位。城市建设常常缺乏基本的生态设计常识,给城市的环境和生态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城市大面积的“水泥化”就是最典型的一种。“水泥化”是泛指使用混凝土、沥青、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硅酸盐等建筑材料来硬化城市的现象,硬化的表面包括地面、墙面、屋顶和水体。这种硬化设计的初衷本是希望减少城市粉尘,增加建筑的美感、提高水体的清洁度等。然而,这类硬化设计带来的真实效果却是加重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了粉尘治理的难度,使水体水质恶化,使雨水资源流失,使城市植被不健康,使城市的噪音污染加剧,使城市的居住舒适度变差。
与其他因素相比,“水泥化”给城市环境带来的问题所涉及的方面是最广、最为多样的:
(1)水泥化建材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热,在夏季的阳光下,混凝土平台的温度可比气温高8℃,屋顶和沥青路面高17℃,因此,水泥化会使城市热岛效应重,悬浮颗粒物沉降难,使空气质量难以改善。
(2)水泥化表面会反射辐射热和噪音,进而加重城市的热效应和噪音污染,直接影响城市居住的舒适度和居民的健康。
(3)水泥化衬砌河道、河岸和湖体会使水体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水体因此而丧失自净功能,其结果是水质下降,水体出现发绿发臭,甚至病菌和蚊蝇大量滋生等问题,使水体污染加重
(4)水泥化铺路会使城市地面吸收雨水和雪水的机会被阻,城市的地下水位回升难。这样的地面不下雨时极为干燥、尘土飞扬,而一遇下雨就满地积水,地表径流污染严重,进入雨水排放口后,这些污染的径流会直接进入河道或湖体,从而污染河水、湖水。在冬季,水泥化地面易结冰,引发行路和行车的安全问题。为化雪需要大量使用融雪剂,使雪水受到污染。因此水泥化会严重危害城市的水资源。
(5)水泥化铺路还会减少土地中微生物的生存机会,因而毁灭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