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臣-第4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有本启奏!”户部尚书王学善排开众人,走到殿当中。

    “王爱卿有何事启奏?”永兴帝问道,眼睛里也是疑huò。

    所谓廷议,都是政事堂诸相不能裁决的军政之事,才要拿到庙堂之上公开讨论。殿上要议什么事情,实际上政事堂事先都会列好,王学善的启奏显然是在计划之外。

    不要说永兴帝疑陈西言等人都甚是疑huò,猜不透王学善有什么事情非要绕过政事堂,直接在庙堂之前提出来——王学善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政事堂的挑衅,但陈西言也不能阻止王学善发言。

    王学善也不看旁人,径直说道:“秋后用兵之事,诸人讨论已多,除淮东之外,岳冷秋秋后在江州同时对豫章用兵,也成定议。微臣对此也无异议,但要秋后一劳永逸的剿灭浙闽叛兵,仅淮东、江州两线用兵,微臣以为犹嫌不够……”

    王学善此言一出,便如石落湖中,顿时jī起一圈圈的涟漪。殿下群臣纷纷窃窃sī语起来,都没有料到会是王学善直接将窗户纸捅破。

    谢朝忠领兵之事,陈西言、林续文、左承幕三人是强烈反对,程余谦、王添、张晏三人是沉默以对,刘直模棱两可,余心源倒是支持,可惜他在军政之上的声音很微——即使永兴帝真有心坚持谢朝忠领兵出征,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只能颓然放弃。

    谁也没有想到王学善会异军突起,永兴帝也顿时亢奋起来。

    王学善可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人物,在迁都之前,他就长期担任江宁府尹,与顾悟尘、程余谦、王添、余心源等人并列。

    迁都江宁之后,吏部尚书由陈西言兼任,兵部给架空,没有事权,王学善执掌仅次于吏部的户部,是庙堂之上的实权派人物。

    刘直心里也是十分的疑huò,支持谢朝忠出兵,对王学善而言,没有太大的好处。即使在这桩事上能讨得皇上的欢心,但陈西言等人强烈反对,这桩事犹不可行,最终只闹得跟陈西言翻脸。

    只要陈西言一日不离开庙堂,王学善跟陈西言闹翻有什么好处?即使将陈西言斗垮,也轮不到王学善进政事堂。

    相比较之下,王学善保持沉默,虽说没有什么好处,但也不会有什么坏处啊!

    如今庙堂之上,陈西言异常的强势,而皇上在许多事情上又离不开陈西言,而淮东的态度也很明确。比起得罪陈西言来说,刘直更不相得罪淮东,即使明白皇上的心思,今天也没有当出头椽子的想法,没想到王学善会跳出来。

    陈西言等人脸上都是又惊又疑。

    殿下群臣脸上什么表情都有,永兴帝立时提起兴趣,前倾着身子,看向王学善,说道:“王爱卿,你有什么想法,请畅所yù言!”

    “如今浙闽叛军兵马主要集中在两头,而在浙西兵力孱弱——御营司所提出的秋后用兵策上,仅用邓愈所部牵制浙西敌兵,依微臣所见,太过保守了,”王学善有准备而来,侃侃而言道,“一旦淮东、江州对闽东、豫章用兵不能速战速决,yù秋后一战解决浙闽叛军的想法,就会落到空处。南面的局势得不到根本xìng的改观,又谈何收复燕蓟故土?依微臣拙见,朝廷若能加强徽南,从徽南出兵浙西,就能打在浙闽叛军的薄弱处;即使迫使浙闽叛军从别处chōu兵补充浙西,也能减免闽东、豫章所受阻力——微臣实不知,此等上策,庙堂之上,为何从无议论?”

    '。。'

    。。

第84章 廷争

    “谬论!”陈西言没有想到余心源未动,王学善先跳出来打前阵,也顾不得皇上正侥有兴趣听王学善侃侃而谈,直接打断他的话,斥道,“家国大事,动一发而牵全身,军国大策议定之后,焉能仓促改动?再者秋后用兵策,乃军政秘事,有议可奏闻圣上,安能公开议论?闹得天下皆知,叫浙闽叛军早有准备?”

    “殿下诸公皆是朝廷重臣,有谁不能知闻秘事?”王学善毫不示弱的顶了陈西言一句。开弓没有回弦箭,这张脸扯破开来,不斗个你死我活,绝无法善了。王学善在官场侵yín这些年,这点道理心里也是清楚的。

    “人无完人、策无完策,群臣献言,朕看没有什么不好讨论的……”永兴帝坐在龙椅之上,开腔维护王学善。即使不合规矩,但既然好不容易有王学善将这个话题提出来,他断不会轻易让陈西言将王学善驳回去。

    “战事不能早决,帅臣拥兵于外,威势渐重,而朝堂渐轻。依政事堂所拟秋后用兵策,无益于迅速解决闽浙及江西的问题,臣以为非完策!”余心源扬言说道。

    “治国如烹小鲜,哪有一蹴而就之策?”左承幕说道。

    左承幕从荆州制置使入政事堂为相,与其他势力瓜葛不深,故能秉公而言。他又长期任职地方,能清楚各种弊端,晓得让谢朝忠领兵从徽南打浙西,害大于利,故而在这件事上跟陈西言站同一条战线。

    余心源拿藩帅拥兵自重说事,言外之意暗指陈西言助岳冷秋养寇自重,如此诛心之言,左承幕当然要反驳。

    “就事论事,从徽南出兵浙西,倒是有利有弊,不能一而概之,或许讨论一下,也无不可……”王添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却是在替王学善、余心源帮腔。

    王添身为政事堂诸相之一,他如此说,陈西言就不能以“妄议”将王学善驳回去。

    林续文也是又惊又疑,在谢朝忠出兵一事上,王学善、王添一向沉默,毕竟他们没有很深的利益纠葛,不应该轻易的卷入是非之中;而实在也想象不出,余心源、谢朝忠能许下什么好处,才最终将王学善、王添拉拢过去!

    “合力则强,力分则弱,”林续文说道,“江宁全力支援江州备战,犹有不足,焉能再支持徽南用兵?”

    “以兵马论,岳相曾言庐州兵归其节制则足矣;徽南用兵,从御营军调兵马补之,不分江州之力,”作为正主,谢朝忠这时候站出来,说道,“说到战事,如鹰搏狡兔,即使用三分力能胜敌,也需要用上十分,以保万无一失!不用徽南出兵,难道淮东有十足的把握,在秋后能攻下闽东?”

    从根本上,淮东是要将奢家往江西赶,但这层用心断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林续文也晓得淮东势强,使诸人不会直接针对淮东,但淮东越是坚持什么,许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反对。

    林续文知道他多言反而不利,只需要表明态度即可,能不能阻止谢朝忠领兵,就要看陈西言与左承幕等人了。退一万步讲,即使谢朝忠领兵成行,让谢朝忠分掉岳冷秋的势,只要谢朝忠在徽南不大败,最终也有利于减轻奢家在江西所面临的压力——这个局面对淮东来说,不能算最坏。

    “兵马虽足,钱粮如何筹之?”陈西言质问道。

    “御营军出征,江宁兵备所耗的钱粮,就能节减部分,犹有不足,应是陈相所虑,焉能以此事质问奉安伯?”余心源帮腔道。

    王学善说道:“所缺钱粮,户部能挤出一部分来……”

    王学善这句话最有分量,本来政事堂卡住钱粮不授,即使永兴帝决意出兵,事情也能拖下来。王学善这么一说,永兴帝就可以绕过政事堂、军领司,直接叫户部筹措大军出征的钱粮。

    陈西言气得吐血,他此前要加强江州,王学善左右推搪,户部不愿意多拔一máo,这会儿撕破脸,竟然愿意为谢朝忠领兵挤银子出来。

    永兴帝看向张晏,眼神异常的凌厉。

    张晏心里暗叹一声,心知王学善、王添跳出来搅局,皇上的心思越发的坚定,再难更改。陈西言这时候若还不让步,皇上怕是要当场bī得陈西言辞相;说到底,这件事能不能成,始终决定于皇上的态度,张晏说道:“内库府或许能挤出三五十万两银子……”

    “御营军不堪用,用之徽南,江宁危矣!”陈西言“扑通”在殿前跪下,死活不同意谢朝忠领兵从徽南打浙西。

    “左一个不堪用,右一个不堪用,朕且问你,什么才叫堪用?”永兴帝厉言道,“这两年来,每遇演武,朕多亲临,军容、军威虽不足称百姓雄师,但也颇为可观。再者言,不经历战事,御营军何时能够堪用?”

    林续文默然无言,永兴帝的心思都挑明开来了。

    永兴帝就是不信任外兵,即使晓得御营军不能算什么也认为当前的南线形势,谢朝忠领兵从徽南出击,不会有多大的威胁,恰是御营军锻炼的一个机会……

    永兴帝急于摆脱当前藩帅拥兵重于外的局面,手里没有可用的jīng锐兵马,谈何削藩帅、藩臣的兵权?

    这种急迫甚至急躁的心态,使得陈西言也再难给他足够的信任。

    陈西言在殿前头叩得“嘭嘭”直响,永兴帝恶言相向,殿下群臣皆是惶然。左承幕也走到堂前跪下,谏道:“徽南用兵,即使是上策,也应慎重待之。从徽州过来,经宁国到江宁,山川平易,无重兵塞防,江宁将受刀兵之险……即使非要从徽南用兵,宜用老将邓愈。”

    “邓愈可为副帅,再选一个老成持成、知兵事的老臣,以为监军使,遇事可以有个商议。即使决定从徽南再出兵,也断不会轻率用兵,”永兴帝从镏金龙椅上甩袖站起来,说道,“你们所言种种不利,朕也不是没有考虑。朕登基以来,也不是没有经历过险事,哪能事事都求稳妥?”

    “皇上圣明!”程余谦跪下喝诺,算是表个态。

    他历来是哪边风大倒向哪边,当前的形势已经很明显。再说御营军的底子是江宁守备军,要说御营军一点都不堪用,程余谦也不可会承认。

    谢朝忠领兵一事,看上去没有什么好处,但至少眼下看来也没有什么坏处。再说了,谁能断言谢朝忠领兵出徽南就一定会打大败仗?

    势颓如山倾,见永兴帝心意已决,而王学善、王添、程余谦、张晏等重臣都纷纷屈服,陈西言也晓得他一个人再争没用,难不成真要拿辞相相bī?

    陈西言满面怆然的伏在殿前,说道:“老臣这副残躯若能熬过来年,请皇上许老臣告病还乡……”

    “陈爱卿,你对朝廷忠耿耿,朕心里清楚,这种气话,不要再说了……”永兴帝恼陈西言不给他面子,但也怕陈西言这时候摞挑子,看向林续文,问道,“林爱卿,你以为如何?”

    “皇上决意如此,臣不能谏阻,但臣不敢苟同。强赵之亡,始于纸上谈兵……”林续文一字一顿的说道。

    “够了!”永兴帝没想林续文这时候还谈这些扫兴的话,喝止不让他再luàn说下去,yīn沉着脸,怒不可遏的说道,“要亡,也是亡朕的天下,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

    “皇上息怒,臣也是秉心直言,忠心可鉴天地。”林续文下跪请罪,心想淮东也许只能火中取栗一条路可走。

    “哼!”永兴帝冷哼一声。

    “依微臣所见,要防备浙闽叛军在浙西有所准备,对外可宣布用奉安伯去江州代岳相,”余心源说道,“待御营军在江宁做好征的准备,也能打浙闽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好一个声东击西之策,”永兴帝赞道,“今天所议之事,众爱卿断不可走漏半点风声,否则以通敌论处!”

    林续文心里冷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哪里是谁都能行的?奢家瞎了眼,才看不见徽南方面的问题。

    **************

    谢朝忠领兵出征已成定局,廷议之后,林续文连政事堂都懒得去,淮东那边也要照最坏的情形做准备。

    “林大人!”

    林续文回头看见陈西言在后面出声唤他,停下来,问道:“陈相有何吩咐?”

    “淮东当真不愿谢朝忠领兵出征?”陈西言问道。

    林续文看着陈西言额头叩破了留出一道血痕,心里一叹:当年为谋相位,陈西言也是不择手段,没想到满朝文臣,这时只有他真心对元氏忠心耿耿。

    “谢朝忠急于求功,易为敌所趁,此不利之一也;谢朝忠与邓愈难相和,此不利之二也,”林续文说道,“有这两不利,淮东怎么会支持谢朝忠领兵呢?”

    “若淮东即时出兵闽东,可行否?”陈西言问道。

    “东海风bō恶,淮东此时对闽东用兵,其险甚于谢朝忠领兵也。”林续文说道。

    淮东这时候就对闽东用兵,谢朝忠拖三个月去领兵去徽州,也闹不出什么漏子来。但这时候东海风暴甚频,不是万不得已,淮东怎么可能让数万将卒冒这么大风险、乘海船穿过风暴频频的东海?

    这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林续文一口回绝了陈西言的试探。

    '。。'

    。。

第85章 转折

    林续文与黄锦年前后脚回府,孙文炳早在林续文府上等候。(_)

    “皇上心意已决,谢朝忠领兵出征一事没有挽回的余地,”林续文也顾不上洗漱一番再见孙文炳,径直将今日廷议的结果告诉他,说道,“这么看来,是要照最坏的后果做准备了……”

    “也许后果不会那么糟糕?”黄锦年说道。

    朝中官员支持谢朝忠领兵出征的不多,但大多数人跟黄锦年想法一样,即使谢朝忠领兵出征不能算好,但也不至于会坏到那里去。

    林续文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当年用郝宗成换李卓为帅,我也认为后果不会糟糕到哪里去,但辽西大败、燕蓟崩溃的教训还没有过去两年,这边又重演这一出,不能叫人不防……”

    黄锦年哑口无言,就现在所知道的事实,用赫宗成换李卓为帅领蓟镇军,是中了燕虏的离间计——当年换郝宗成领兵之后,蓟镇军在辽西的态势表面上看去没有多大的变化,但燕虏跟打了jī血似的,沉寂多时的两路兵马立时活跃起来,几乎是摧枯拉朽之势南下,直至席卷整个燕蓟大地。

    辽西战局的整个势态发生,完全符合“以正合、以奇胜”的要旨——燕虏当初为行此策,甚至不惜将辽阳mén户松山城拿出来作没想到江宁这回因为内部的争权夺势,主动走出这一步大昏招。

    林续文叹道:“奢家本是困兽犹斗,只要江宁与淮东步步为营,奢家终难逃灭亡的结局,谁能想到江宁这时候会走出这一步臭棋来……”又跟孙文炳说道:“出兵一事,还属机密,要做些准备,但在谢朝忠正式领兵出征之前,至少江宁这边还不能大张旗鼓。若是给奢家兵马打到江宁城下,河口的损失就惨重了……”

    曲家通匪案之后,曲阳镇迅速蓑落,以集云社为首,聚结东阳乡党势力,狱岛对岸的河口镇迅速崛起,到今日已是江宁外城二十四镇之首。

    可以说在江宁的东阳乡党,根基就在东华mén外的河口镇。

    河口虽是繁荣的镇埠,但在天子脚下,除编柳条为墙外,不能修筑正式的城墙,防御力很薄弱。一旦徽南缺口给打开,哪怕仅有少量的浙闽叛军漏进来,东华mén外的河口镇也将是奢家洗掠的主要目标之一。

    “是不是先往城里撤一部分?”黄锦年说道。

    “最坏的结果,江宁城可能也会守不住!”孙文炳说道,“照大人的意思,若能提前撤离,应往朝天dàng北岸撤,不能提前撤的,狱岛是最后的落足点。即使奢家大军压来,也不建议往城里撤!”

    “即使徽南给打开缺口,奢家也应没能力攻陷江宁城吧?”黄锦年说道。

    御营军有八万兵马,不会都派去徽南,江宁这边会保留相当的卫戍兵马。

    江宁是高祖主持修筑的雄城,傍江依山,极尽地形之险,城墙矮处依山势也有三丈之高,地形平易处,城墙高峻有如山崖。江宁城当年建成,高祖尝言雄城能抵百万兵,黄锦年实难想象奢家要派多少兵马过来,才能将江宁攻下?

    林续文摇头苦笑,要说城池险峻,燕京之险固,天下哪座城池能及?燕虏拿下燕京城,何曾费过一兵一卒?

    *************

    如意园里,韩宾走夹道进秘院,给领进厢房里。

    陈如意正坐在奢飞虎的下首说话,韩宾朝奢飞虎纳头就拜,压低的声音里有着抑不住的兴奋,说道:“恰如二公子所料,今日廷议,谢朝忠领兵出征之事已经定了下来;为mí惑我们,江宁将宣称用谢朝忠去江州代岳冷秋,实则意在浙西……此事虽属机密,但王超得意忘形,悉数告之属下。”

    “这种水平的瞒天过海之策,还想瞒过我们,真是笑掉大牙了!”奢飞虎冷冷一笑,倒似忘了以前吃过淮东的瞒天过海的亏。

    韩宾笑道:“王超等辈,这时候都已经将浙西战功看成囊中之物,言语间轻佻得很。看这情形,王超、余辟疆等江宁城里的几个公子哥,也有意随军出征,好争些战功涂抹二公子到时候好好教训他们就是……”

    “不,”奢飞虎说道,“我会留在江宁。你要尽可能劝王超打消随军的念头,王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