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臣-第5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屯田总规模在一年时间里扩年夜四十万亩。

    四十万亩的屯田规模还远远不敷,要想将十一万众的兵备撑起来,要有延续打一两场年夜规模战事的储蓄,至少需要直接控制两百万亩的屯田。这样才能将税银节约下来,去做兵甲、战船打造及供养官吏等事务。

    林缚从二月下旬开始在江宁整治盐事,致使年夜量盐商子弟携家财逃来淮西。

    短时间看去,盐商子弟携来年夜量的金银,对淮西极为有利。盐商子弟要在淮西安设,购置宅院,购置荒地募民耕种,都有利于淮西处所进一步的恢复生产。淮西行营通过出售无主荒地以及举荐盐商子弟出任处所官吏,就能直接获得年夜量的金银,以弥补财力的匮缺。

    可是,不是没有严峻的后果。

    盐商势力给打压下去之后,维扬府就变得平庸,即使后任知府是沈戎推荐,但孤木难支。除给江宁提供税赋外,维扬府再难有其他作为。

    江宁厘金局的成立,将维扬府、东阳府都并入其中,实际上使得之前从维扬府通往淮西的水陆通道,也都置于淮东的控制之下。

    如今淮东与江南七府、两浙及闽东等地之间的物资商流,过税降到“三十税一”的低水平,这是林缚给江南七府实质的好处,江南的粮铁价很快就滑落下来,民众都获得实惠,局势平稳了许多。

    可是,在江宁厘金局的控制之下,运往淮西、池州等地,税率立马提高到“五税一”的高位,铁器、骡马耕牛的过税厘金更高。

    要扩年夜屯田规模,必定需要年夜量的农具、耕牛以及种粮,比之以往盐商势力控制之下的维扬府,淮西此时要购入这些物资,至少要多付出近四五成的金银――盐商子弟逃来淮西所携金银,年夜概撑不了多久,就会给耗光。淮东的阴狠,直叫人生出许多的无力感来。

    淮西也有铁煤,也可以开山挖掘,但首先要将淮山之中的残匪清剿干净,另外开山挖矿前期投入也是巨年夜。

    除屯田之外,淮西戎马的兵甲军械战船,以后都要自筹。

    就算工部所辖的工坊没有在战事中给摧毁,淮东也断不成能将精良兵甲送到淮西来。

    淮西戎马、眼下是兵甲齐全,但没有储蓄。一旦产生年夜规模的战事,兵甲弓箭消耗极年夜,淮西要自行打造兵甲进行弥补,一缺铁料,二缺工匠。

    元翰成与刘庭州坐在廊檐下谈淮西军政,越谈越寒心:若是有十年八年的时间,也许能慢慢的将这些事情理顺过来,但淮东会给他们十年八年的时间吗?燕虏会给他们十年八年的时间吗?

    要是十年之后,淮西、池州、湘潭、荆湖都还是这般样子,怕是没有人能阻挡林缚废帝自立了……

    董原往信阳视察水情,今日不克不及返回,刘庭州与元翰成也就离开硖石山年夜营,回寿州城去。

    寿州城这边,年夜雨早就歇了,刘庭州与元翰成车马进城,赶巧有驿骑从东南面驰来。

    刘庭州截住驿骑,驿骑禀道:“崇国公、枢密使日期前取道洪泽浦去了庐州,着令淮西遣人过去商议军政要务……”

    董原不在寿州,林缚的令函,自然是刘庭州来接收,他拆开来看过,又递给元翰成,道:“枢密使在徐州都停留了一个月,去了庐州才想到要我们这边派人去参议军政,难不成抵抗燕虏就是徐州能一力承担?”

    北燕眼下着力攻取关陕,使得两淮及南阳的压力年夜减,陈芝虎在河南就五六万军力,单单打南阳或河中府都不敷,自然难以对南阳、河中府以及淮西都形成什么威胁。

    “许是要解决襄樊长乐匪?”元翰成问道。

    趁着东虏无力南顾,淮西、南阳以及荆湖全力攻打罗献成,消除襄樊地区的隐患,也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事情。

    刘庭州对军事要比元翰成熟悉很多,摇了摇头,道:“难,没有钱粮,年夜军如何开拨?”

    年夜军开拔,不要等要年夜打出手,就会牵涉到驻营、后勤补给等诸多问题,消耗将远跨越日期常驻军――永兴帝东归江宁时与淮东所谈妥的,是卫戍防区的钱粮,戎马离开防区作战,则需要江宁另支钱粮。也确实需要另支,淮西当前的钱粮军资储蓄,根本就经不起战事的消耗。

    户部财务紧成那样子,短时间里,哪里能再额外支出几百万银子去打罗献成?即使有些宽裕,林缚必定也是要首先限制奢家在江西扎下根脚。

    平定了闽赣,即使叫燕虏占了襄樊,还能划江而治;闽赣依旧是占了江宁之后的淮东的心腹年夜患。

    驿骑传信,刘庭州就与元翰成直接去衙衙见丁知儒,要丁知儒派人去追董原,告之林缚在庐州相召之事。

    林缚好歹是枢密使,来函相召,淮西这边总也要派人去应付。

    丁知儒却是有想要找刘庭州相商:“淮东在徐州招募流难以为屯卒,不晓得消息怎么传到这边来,寿州这两天有数十户民弃地东逃,这桩事不克不及不察……”

    “哦!”刘庭州蹙着眉头,也觉得这事非同可,与元翰成坐下来,问清详细。

    林缚很早就在淮东年夜规模扩行减租减赋新政,兵卒家属的优侍更多,战功、伤残抚恤甚厚,这也是淮东军战力最核心的包管――淮西没有这个条件去学淮东。

    不过当世消息闭塞,淮东、淮西各成体系,相互间消息传播更加滞缓,要是这边民众在正常情况下还弃地东逃,那就很可能是淮东在里面拆台,故意派人潜进来散播消息、蛊惑民众。

    “往徐州标的目的还好一些,究竟结果给洪泽浦、淮河盖住,要是淮东在庐州也年夜规模的招募流民屯种,条件比淮西要好许多,就有些头疼了。”丁知儒道。

    沿东淝水而上,就是庐州,庐寿相距不过百余里,中间除低矮的丘山相阻外,没有其他的天然障碍。

    这眼下河南是完全的残了,淮西好不容易聚起来一百二三十万人口,也是淮西将来立足的根本。要是这些人不安于淮西,继续往南流动,淮西将会更羸弱。

    丁知儒把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抛出来,叫刘庭州、元翰成坐在那里年夜感头痛。

    派兵卒封锁边疆吗?那淮东也正好同时在庐州、东阳北侧广筑城垒,淮西哪有这个资源现在就跟淮东搞军事匹敌?

    “淮东总不克不及欺人太甚,实在不可,我去庐州。”刘庭州道。

    董原怕去庐州给扣下来难再返回,刘庭州倒没有这个担忧。

    “还是看副使什么意见吧……”丁知儒也不晓得刘庭州去庐州能起什么作用,抚慰流难自己就是各地官府的职责,总不克不及指责庐州抚慰流难所给的条件太好,将寿州的民众都吸引过去了吧?

    “当初真不该将庐州让出去。”元翰成道。

    丁知儒苦涩一笑:庐州的重要性,谁都知道,只是那时淮西硬要将庐州占下来,其后果年夜概比直接将永兴帝留在居巢轻几多。

    那时淮东不希望闹出两帝并立的割裂局面来,但不料味着真割裂时,淮东没有咬牙接着打一仗的能力――那时淮东就已经有五万水步军停在庐州南岸的弋江。

    淮西自始至终都没有将庐州硬占下来的底气跟本钱。

    相反来,为迎永兴帝回江宁,淮东也做出很多让步,好比户部、工部以及内府的储银,都给淮西、池州两家分失落,淮东也装作不知,事情糊弄过去。但淮东究竟结果不是好欺负的,去年盐商支持淮西,林缚就首先拿盐事下手,紧接就是封锁淮西相接的商道,接下来在庐州必定还会有针对淮西的动作。

    居巢城南的银屏山,位于R湖与扬子江之间,爬山能望两边的风光。

    进入七月之后,扬子水也正是水盛之时。

    庐州段的扬子江两岸年夜堤这些年来无人修护,已经给江水冲垮,仅有一段段残堤立在江水里。枯水时,庐州段的扬子江水道狭窄仅有两三里宽,这时漫涨起来,南北岸茫茫一片望不到近头,怕有近百里之遥。

    为经营庐州,林缚调陈华文任庐州知府,又将庐州与新置的弋江府合并防区,调张苟率部镇戍庐州并控制两翼的居巢、潜山等要冲之地。

    “不单扬子江水向两岸弥漫,R湖沿岸入夏后也多有洪涝,需治堤导水,才能利耕种,”陈华文站在林缚身侧陪同登银屏山视看扬子江水情,道,“这眼下诸事都齐备,朱年夜人也确实是员能吏,眼下就等着入秋后水退下去,就脱手治堤!”

    林缚听着陈华文夸赞朱艾,侧身看了朱艾一眼,笑道:“治堤屯田仅是一桩事,能不克不及攒出三五万合用的辎兵来,才要看朱艾们的手段!”

    “朱艾应不负主公所望。”朱艾铿锵有力的回应林缚。

    林缚笑了笑,又闲谈起治堤的一些琐碎事来。

    庐州是林缚是要用牵制淮西、荆湖、池州三地的要冲之所,要是不把庐州控制在手里,林缚就必定将年夜量的戎马驻屯在江宁,使得江宁缺乏需要的战略缓冲。正如淮东北伐会以徐州为桥头堡一样,林缚将来要收拾淮西、池州、荆湖,所以眼下紧要的就是要将庐州经营成淮东完全掌握的核心之地。

    林缚不年夜规模的推广新政,不想引起年夜的动荡,但庐州一府,要有谁看了不顺眼,随手灭失落容如反掌――抑制处所势力,减租减赋,安设流难、配田安民,这是陈华文出任庐州知府之后,就着手已经在做的事情。

    另外,林缚不想叫太多的军力给牵制在庐州动弹不得,一定命量的精锐戎马加上年夜量的后备辎兵,才是构成江宁西线屏障的合理卫戍摆设。

    庐州将在淮东除徐州之外,第二个要着重扩年夜、储蓄后备兵员的地区,林缚才将朱艾、唐希泰、胡乔逸等能干吏员抽调出来,加强对庐州的控制。H

    ┏━━━━━━━━━━━━━━━━━━━━━━━━━┓

    ┃�网�������������������┃

    ┃�������������������������┃

    ┃��┃

    ┃�������������������������┃

    ┗━━━━━━━━━━━━━━━━━━━━━━━━━┛

    【……第10章 淮西 文字更新最快……】@!!

第11章 巢东

    刘庭州于七月下旬南下庐州,代表淮西参加林缚在居巢召集的军政会议,七月底即到巢湖北岸,与从南阳过来议事的元锦生遇上,一并沿巢湖西岸往居巢而行。

    巢湖汇聚周遭诸山来水,水系众多,这有利于巢湖平原利用天然河道坐拥数量庞大的水田,但同时这些河流水道短,夏秋雨季时,河流蓄洪量少,就使得巢湖沿岸在夏秋时的洪涝灾情严重。

    庐州过去给战事直接涉及的程度不深,但承受的税赋极重;除此之外,庐州军兵马的钱粮补给,也是有大半从地方获取,这些都使得地方上无心也无力整顿民事,这也加剧了今夏以来巢湖的涝灾水情。

    刘庭州乘车南下居巢时,沿途道路给洪水摧毁甚多。

    只是与以往不同的,进入庐州之后,能看到许多淮东兵卒都在有序的参与救灾事。受庐州府衙征募的民夫参与修路救灾诸事,也不再是无偿劳役,而可以按日支领一定量的米粮。

    这是淮东一贯“以工代赈”的手段,却极为有效,既然保证周遭即使受灾农户不会因灾陷入绝境而去逃荒,也能保证受灾地区在水退之后,能迅速恢复生产,增加地方的抗涝灾难力。

    当然,这些有一个前提就是,庐州缴付给户部的税赋不减,需要淮东额外往庐州补贴大量的钱粮才能做成这些事。

    庐州这边在巢湖北岸准备了渡船可以送刘庭州、元锦生他们去居巢,刘庭州、元锦生倒是更想亲眼看庐州给淮东控制的半年内有什么变化,坚持自备车马南行。反正居巢那边还要等荆湖来人,不怕林缚在居巢等着不耐烦。

    在居巢北,有一段路给洪水冲毁,水退下去,但望眼过去都是泥泞,田地草坡下,都是闪着粼粼波光的水洼子。

    跟后世给圈在环湖大堤里的巢湖不同,当世的巢湖周八百余里,是有一连串的湖荡子组成,枯水时,湖域里都是成片的沙洲,夏秋雨季就连成一片,周围的湿地、湖滩、沼泽众多。

    入夏后水涨起来,八百里巢湖湖域顿时增加一倍不止。

    民众自发治堤、围堤而成的圩田、圩寨就像一座座孤岛似的,矗立在水中。

    远远看见一大群人往这边走来,有军有民,刘庭州只以为是救灾修路的淮东军民,也未留意,与元锦生说道:“这看来的确只能换船去居巢了……”

    元锦生眺望左右,前路给洪水冲垮,怕是从落虎山到巢湖西岸的道路都不同,要从落虎山东麓绕,还不知道银屏山那边的道路状况如何,少说要多走一天,他们这时候往北退,到后头憩亭寨换船则能在入夜前进入居巢城……

    元锦生点点头,请刘庭州先上车,说道:“刘大人先行。”

    这时候数匹军马踏着泥泞驰来,遥问道:“前面可是右副都御史、淮西左丞刘庭州刘大人……”

    刘庭州停在下来,看着来人接近,抱拳说道:“本官正是刘庭州……”

    “崇国公在前头有请刘大人过去!”来人说道。

    刘庭州这才晓得前头那一大群人竟是林缚亲至。

    刘庭州与元锦生弃车骑马,随侍有马骑马,没有脱鞋袜卷起裤袖而行,沿着冲毁的道路踩着一地泥泞过去。

    林缚赤足坐在泥埂之上,裤管挽到膝盖,看着刘庭州与元锦生过来,笑道:“害刘大人跟锦生走这段烂路,到居巢后,叫华文给你们敬酒赔不是……”介绍身边的陈华文、朱艾、唐希泰等人给刘庭州、元锦生认识。

    刘庭州见林缚等人身上都是泥泞,知道他们是过来视察灾情,恰好遇上,倒不是有意半道来迎接——刘庭州根本也无从奢望林缚会出城来迎接他们。

    林缚正与陈华文等官员说治堤修路以及赈灾之事,想到紧要处都随口吩咐下去,也不刻意回避刘庭州、元锦生,歇过一阵,才一起返回居巢。

    林缚的随行侍卫几乎都是步行,倒不是没有马骑,而是马匹在泛洪的泥泞地里走久了,易烂蹄子,战马金贵得很,进入洪泛区,林缚也是下马赤足而行,犹得军民拥戴。

    刘庭州与元锦生对望,都能看出对方眼里的惊讶——林缚此时大权在握,江宁朝堂可以说叫他只手遮了天,换作其他权臣,只怕是骄奢淫、逸、难以自制,林缚倒是不改以往的作风。淮安内部不松垮掉,越着时间的推移,淮东只会越来越强,淮西、荆湖真的能跟淮东争锋吗?

    这么想,难免叫人心沮丧。

    往南走,刘庭州才发现居巢县北的受灾情况要比想象中严重,从落虎山下来的青圩溪两岸堤坝,大段的给洪水冲毁,到处都是给洪水浸泡的屋舍跟村庄,但混乱的局面比想象中要轻得多。

    往南走五六里泥泞路,青圩溪汇入湖荡子的汊子口,给洪水冲毁的渡口已经修复得差不多,周围高地扎下许多营帐,用来安置灾民,并有甲卒驻守渡口。正有三艘船靠岸,往北岸码头卸石料,似乎要将渡口往两边拓筑,形成稳固的河运码头。除了百余身着淮东兵服的辎兵外,大部分装卸石料的都是民夫,次序井然不乱。

    渡溪南行,南岸的道路已经修了差不多,车马勉强可行,经过的几处溪口,有渡口、有痕迹极新、就是灾后抢筑的木桥——算着庐南上一轮的暴雨季,应在十天之前才结束,淮东的速度当真叫人震惊。

    “把能抽调的人手,都抽调出来,巢东到平塘的道路,要在一个月内修通,”道路不再泥泞,林缚坐在水塘里洗干净脚,穿上鞋袜骑马而行,吩咐身边陈华文,“过后,等水退去,巢东诸溪河的堤坝先整治起来。这巢湖沿岸,本该是鱼米之乡,眼前的情形,离鱼米之乡太远了……至于巢西,”林缚转头看向另一侧的刘庭州,“刘大人回去告诉董兵部,从巢西将军岭而出的淝水,是衔接庐州与寿州的重要水道,治堤与疏浚事,不可怠慢了。

    “这是当然……”刘庭州敷衍应道,心里倒是琢磨着庐州筑路先筑平塘的事儿。

    平塘位于岱山西麓,处濠州、庐州、东阳之间,境内有洛涧河通往濠寿之间的长丰,汇入淮河——林缚着令陈华文调用庐州的力量先修整从居巢到平塘的驿道,无非是要加强对庐州北部地区的控制,濠州、寿州自然会感受到淮东兵马的锋芒,但此时无计可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