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没有戴扳指。”

    他指了指地上的尸体:“建奴弓手射击的时候,拇指都会戴的,你选一个吧!”

    “是将军。”

    还没等大方动手,余祥已经从尸体上给同伴选了一个牛角材质的扳指喜滋滋地递了过去。

    大方一试,尺寸正好。面上难得地露出笑容:“多谢小余。”

    孙元看战场打扫得差不多了,道:“如果没要猜错,说不准这京畿地区到处都是建奴斥候,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快些离开,回渤海所去要紧。”

    “是,将军。”余祥正要替孙元将这个命令传达下去。

    “老实点!”听到这一声喊,孙元转头看过去,却见关选和两个新兵押着一个浑身是血的巴牙喇兵走过来。

    那个建奴身上的铠甲已经被关选剥得精光,浑身都是血污,双手被倒剪在身后,拇指用一根细麻绳捆住。

    他胸口中了一箭,箭支已经拔出,露出笔管粗细的箭孔。伤口用黄泥盖着,已经凝结。

    因为受了不轻的伤,这个建奴走起路脚步虚浮。

    押送他的两个新兵也是促狭,不住用枪杆子抽着他的屁股,打得趴趴着响。

    只片刻,两瓣肮脏的屁股上就红成一片。

    那建奴愤怒地大叫着,使劲挣扎。可一动,迎接他的却是更凶猛的抽打。

    看到这滑稽的一幕,所有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竟然还有一个活着的,老关,你是怎么抓住这人的?”孙元也忍不住宛尔。

    关选:“回将军的话,刚才这人被人中了大方一箭,就躺在地上装死,趁我等不注意,悄悄爬进旁边的木屋。刚才小老儿一数地上的鞑子的尸首,发现数目不对,就留了个心眼带着两个士卒去找。这一寻,果然寻到了。”

    孙元微微吃惊:“你倒是细心。”刚才战局如此混乱,这个关老头竟然将来袭敌军的数目数得清楚,打扫战场的时候,还知道核对。光这份细微工夫,就叫人刮目相看。

    而且,刚才作战的时候,这个干瘪老头还如此勇猛,却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说句实在话,孙元本不打算收留关选的。军队是一个充满青春阳刚的集体,飞扬的是雄性荷尔蒙,混进去一个半大老头算怎么回事,那不成明朝军队了?

    所以,当初孙元考虑到此人能够读书识字,只打算留他做一个写写发发的门房使用。若非韶伟赌气,强行带他去军队,说不定这个老头已经成了孙元的看门老头。

    却不想,这一战,却叫孙元看出他身上的才能。

    人不可貌相,这人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军官,只需找到适合他的位置。只是,关选实在太老……不对,也不算老啊。他好象才四十出头吧?这个年纪在现代社会,正值壮年,正是做事的时候。

    这古人,真他妹不经老啊!

    旁边,一个新兵大约是杀人还没杀过瘾,伸过脑袋来:“将军,将这个鞑子交给小人处决吧!小人以前干过屠户,砍人脑袋这种事情是我老本行。”

    又有一个士兵笑道:“鞑子可是人,你又不是刽子手,杀人怎么成了你的老本行?”

    那人不服气道:“这建奴跟猪又有什么区别。刚才就那么简单地就死在咱们手上。依我看来,杀人比杀猪简单多了。杀一头猪,人家还知道挣扎号叫半天呢!”

    “扑哧”又是一阵笑声。

    “你们两个懂什么?”关选冷哼一声:“这可是咱们今天抓到的唯一一个活口。从这里回渤海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建奴是否还有其他斥候,都要审问清楚了。还有,敌人大举入寇,究竟又何军事部署,都得一一审讯。杀一个鞑子算什么,可若是耽误了将军的大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听到他的呵斥,那两人才吐了一下舌头,讷讷地闭上了嘴巴。

    关选朝孙元一拱手:“将军,请将这个俘虏交给小人。”

    孙元点点头:“好,尽快审问清楚,我们不能再耽搁了。”

    “放心好了,只需一壶茶工夫,就算他是个铁嘴,小人也能从他嘴里掏出东西来。今日,就让这个鞑子知道我的厉害。”关选一想起死去的老妻,想起被敌人俘虏的一对儿女,面上满是仇恨和狰狞。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被剥得精光的俘虏有开始依依啊啊地乱叫起来,迎接他的自然是宁乡军士兵毫不留情的枪杆子抽打。

    孙元突然想起一声:“咱们这里可没有人懂满语。”

    “回将军的话,我懂。”关选说。

    “你懂满语?”孙元又是一阵惊喜。

    关选:“我十岁的时候随先父去辽东住过几年,那个时候辽东还是我们大明朝的国土。我们住的地方都是满人,在一起的日子久了,就学会了。”

    ……

    阿古本是正红旗的士兵,十三岁时就随父亲上战场厮杀。因为身高体壮,作战又悍不畏死,到十六岁时已经是族中有名的勇士。如今,更是被选军巴牙喇军做了满州人人羡慕的巴图鲁。

    这是他第三次南下抢劫,前两次入关,他都没有遇到过明军象样的抵抗,所获颇丰。在他看来,明朝简直就不是一个对手。一看到自己,根本就兴不起抵抗的念头,只知道丢掉手中的兵器,不要命的逃跑,比绵羊跑得还快。可即便是绵羊,生死关头,也知道反咬你一口啊!

    这些卑贱的汉狗,怎么就那么弱,那么没用?

    可正因为如此,阿古杀人汉人来却是分外凶猛。他喜欢那些汉人匍匐在自己脚下不住磕头哀号时的情形,遇到这个时候,他都会毫无怜悯地一刀看下去。他特别享受刀子切进这些两脚羊**中那种流畅的感觉,享受血花开放时的美丽。

    就在昨天,他们二十个斥候队就屠了一座村子,无论男女老幼一个也不放过。

    当然,那些妇人在死前自然是饱受了建州勇士的凌辱。

    在村子里歇了一夜,在回去的路上,却遇到了一个明朝高级军官,看他身上的穿着,至少上三品以上高官。这可是一场大功劳啊,如何能放过。

    于是,建州勇士们嗷嗷叫着追了上去。并不觉得这事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觉得会遇到任何反抗。

    知道那个明朝高官躲进火路墩,战斗打响之后,一切都变了。

    想起刚才的一幕,阿古身上的冷汗就淋漓而下。

    这些明人同他以前在战场上遇到的完全一样,纪律涣散,战斗力低劣。虽说有一百人,可阿古觉得,就算只有自己一人,也能轻易地将他们屠杀干净,只要刀子足够快,力气足够用。

    可是,接下来这队明军的战法实在是太古怪了。他们依靠着长得出奇的长矛,一个个将建州勇士放进埋伏圈里,然后就是一通乱刺。

    往日剽悍到不可一世的巴牙喇军在这种战法中,简直就是三岁小孩子,甚至两一刀都来不及挥出,就被人轻轻松松地从马上捅下来。

    这究竟是怎么了,怎么了?

    明军明明就是绵羊啊,可我们建州巴牙喇兵怎么可能连棉羊还不如?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胸口中了明狗一箭,疼得几乎晕厥过去。

    知道事情不好,只得强提起力气爬进旁边的一间小木屋里屈辱地躲了起来,等待战斗结束的时候。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认为虽然建州勇士攻击不顺,可打下去,熟悉了明人的战法之后,剽勇善战的伙伴肯定会想出应对之法的,到那个时候,就是这群汉狗的死期。

    可躲在屋中看了半天,同伴依旧如飞蛾扑火一样愚蠢地撞进来,然后被人相杀鸡一样杀掉。

    这**裸的杀戮让阿古凉透了心,又气又急,几乎晕厥过去。

    再后来,他就被敌人从屋中拉了出来,剥掉衣裳,以屈辱的方式出现在汉狗们面前,被他们肆意羞辱、嘲笑、折磨。

373。第373章 询问

    阿古不懂汉语,也不知道明军在说什么。可不知道怎么的,一看到那个老头在明军大将军面前说个不停,并时不时将不怀好意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他感觉到强烈的不安。

    作为从生死场上打过来回的阿古,对于危险有一种超过常人的敏感。从这个瘦小的明人身上,他嗅到可怕的气息,就好象被一头凶残的豺狗盯上了一般。

    第一次,他感到了害怕。

    阿古跳起来,忍不住大声咒骂喊叫起来,胸口的箭孔因为用力,又标出血来。

    很快,他就被拖进了旁边的小屋里。

    那个半老头走了进来,将长长的阴影笼罩在他头上:“现在,我提问,你回答。如果你同我合作,到时候会给你一个痛快,让你死得有尊严。”

    竟是流利的满语,如果不是看到人,阿古还真以为遇到了同伴。

    “嘿嘿,反正说不说都要死,有种你动手,今日就让你看看我满州勇士的骨气。”阿古大声地咆哮起来:“爷爷从小生在战场上,什么样的伤没受过,还怕痛?”

    “不不不,痛分许多种,其中的滋味也不尽相同。有的痛可以忍受,有的却叫人恨不得立即死去。”关选目光里全是仇恨和冷酷。

    他朝旁边的一个士兵点了点头,那士兵猛地一脚踢在阿古的脚弯上,将他踢得跪了下去。

    阿古知道今日已经没有活命的机会,骂道:“我是不是向你们汉狗服软的。我是大清巴牙喇兵,铁骨铮铮的好汉……啊!”

    还没等他将话说完,关选就从怀里抽住一把小刀刺到他的嘴上。

    吃痛不过,阿古忍不住惨叫一声,张开了嘴。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木楔子塞进他的嘴里,将他的嘴撑开。

    关选伸手拍了拍阿古的脸:“好了,现在我问你,否则愿意回答我所有问题。如果同时,你就点点头。”

    然后将匕首伸见阿古的嘴里,慢悠悠地将阿古的一颗牙齿撬了下来:“说不说?”

    剧烈的痛苦袭来,阿古浑身都沁出冷汗来,黝黑的肌肉颤个不停。

    可他还是强自忍受着,只圆瞪着双目恶狠狠地盯着关选,目光似是猛兽,要暴起择人而噬。

    关选却不理睬,依旧慢吞吞地去撬阿古另外一颗牙齿。

    渐渐地,阿古已是满口鲜血,面容因为痛苦而变得惨白。

    阿古倒也硬气,从头到尾强自忍受着,死活也不肯点头。

    须臾,地上已经落满了肮脏的大黄牙。

    一个明军士兵:“老关,这建奴倒是能忍,不好对付啊,等下须不好向孙将军交代。”

    关选冷笑:“这才开始呢,别急,别急。”就将阿古口中的木楔子抽了出来,喝道:“鞑子,你可想清楚了?”

    “呸!”

    阿古狠狠地将一口血吐到关选脸上。

    关选一动不动,甚至懒得伸手去擦,只一鼓掌。

    外面立即走进来一个端着火盆的士兵,里面正烧着一根通红的铁条。

    关选拿起铁条,在火里拨了拨,有大团火星腾起,然后又在阿古身上比划起来。

    阿古又惊又怒,大骂道:“卑贱的汉狗,不就是上烙铁吗,爷爷以前也不是没被火烧过,爷爷不怕,来吧!”

    “被火烧,真的那么简单吗?”关选的烙铁沿着阿古赤的身子往下移,停在那关键部位上空两寸的地方。

    “贼子你敢!”感受到那逼人的热气,阿古惊得大叫起来。

    “我为刀俎,你是鱼肉,又有什么不敢的?”关选淡淡道:“这才是开始,你想知道你最后是怎么死的吗?我要用这通红的铁条从你的谷道刺入,刺进你的五脏六腑。到那个时候,你才知道,要想痛快地死是何等得不容易?”

    阿古突然一颤:“求求你,求求你,给我一个痛快,我说,我什么都说。”

    “很好,很好,现在我们开始。”关选丢掉手中的烙铁,蹲在阿古的身前:“我问你,你们还有没有其他斥候骑兵?”

    “没有了,没有了,在这个方向只有我们这个小队。”

    “你们什么时候准备进攻京城?”

    ……

    半天,一个士兵问关选:“关先生,可以了吗?”

    “可以了,差不多已经问完,马上就好?”

    关选又深深地看了阿古一眼,最后问:“我问你,上次,就是崇祯九年你们侵略我大明朝通县的是那一支部队,这次可来了,他们在通县抓捕的俘虏一般都会如何分配?”

    “知道,是鳌拜的军队,这次随岳托将军来了。我们建州人有个规矩,谁抓的俘虏就归谁,就是谁的财产。”

    听到阿古的回答,关选表情紧张起来:“那么,我再问你。你们建奴行军打仗,是否要带奴隶?”

    “要带的,运输辎重粮草都要人,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青壮男丁随行的。”

    “这样啊,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儿啊,你会来吗?”关选喃喃地说,眼睛里泛起泪花。

    良久,关选突然道:“谢谢。”

    阿古一呆:“什么?”

    “我说,谢谢了。”关选叹息一声,又问:“你想怎么死,我刚才虽然杀过人,可却不懂得如何让人快速的没有痛苦地死去。”

    阿古:“左胸心脏最快,你看仔细点。”

    “知道,我能看到你心脏的跳动。”关选抽出匕首,找准方位,慢慢刺入,右手是那么的沉稳。

    ……

    孙元在外面正等得不耐烦,突然间,屋中传来阿古的一声大叫。

    过了半天,关选才满脸是血地走了出来。

    孙元:“可问清楚了?”

    “问清楚了,这一路上再没有一个建奴侍侯,将军半路遇这二十个鞑子,纯属意外。等下,自可从容回渤海所去。”关选一施礼:“将军,敌军的部署属下已经问得一清二楚……”

    关选正要再说,孙元一摆手:“事行机密,回去之后,你写一份情报交我这里来。”

    “是,将军。”关选点了点头。

    一声令下,众人整理好行装,开出火路墩。

    打起火把,在路上行了一夜,终于在天明时看到渤海所巍峨的长城。

    西北风从蒙古草原吹来,清晨的风显得分外的冷。

374。第374章 赈济之议

    经过这一场血战,士卒饱餐了马肉和干粮之后,也不停留。因为从手头获取的情报得知,附近已经没有其他建奴斥候,孙元等人索性打起火把连夜赶路。

    这座火路墩已经废弃,自不能再住人了。况且,马上就是一场空前大战,这一带将来搞不好要成为战场,夜长梦多,还是快些回家为好。一百新兵在这场战役中见了血,但总归是缺乏训练,再打上一战,就连孙元也没有信心带领他们在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

    连夜行军,本以为一路上再不会碰到地人。不过,半路上还是被惊吓了几次。

    原来,这一路上都是拖家带口,朝西面逃难的百姓。

    百姓见到孙元等人全副武装,自然是吓得四下奔逃,就连孙元这一百多新兵也被他们惊得差点炸营。

    在确定孙元等人是大明朝的军士之后,已经有胆大的来问孙元他们是哪部分的,建奴如今又在何处。更有机灵的人靠过来讨好,问军队是否需要雇佣民夫和脚力,也不要钱,只需给口吃的就成。更多百姓则默默地跟着孙远等人,一步步朝前走去,无论小毛和关选等人如何呵斥恐吓,就是不离不弃。

    战争的阴云已经降临在京畿百姓头上,离京城近的,又或者在北京城中有亲戚可投的早早地就躲进城中去。其他人则盲目地带着家人和仅有的一点财产,四下本逃。也不知道究竟有去哪里,究竟要走多远。但不管怎么说,总比呆在家里坐以待毙的好。

    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孙元这一百来人在黑夜里打着火把行路,目标是如此醒目。几乎是下意识所为,只要看到火光,百姓就会下意识地聚过来,然后跟着他们麻木而机械地前进。

    等到天光大亮,眼前的情形让孙元大吃一惊,却见,眼前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流,总数已有上万之巨。

    如同归巢的蜜蜂一般,满天满地头是嗡嗡的声响和疲惫的脚步声。

    这才不过是开始,随着队伍不断前移,这个人团还在不住膨胀。

    等到孙元等人回到渤海所,聚在他身后的百姓已经达到惊人的三四万。

    渤海所本是山区,站在长城上望下去,满坑满谷都是流民。已经走了一天夜,百姓又累又渴又冷。一到地头,无数条炊烟腾起。到处都是挖地窝子的、支窝棚的以及在山溪中舀水的人。

    这简直就是一道黑色的洪流,让孙元呼吸不能,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说起人海,他也不是没有见过,滁州大战几十万人马堆在一片狭小地域相互厮杀可比这一幕壮观多了。更别说前世早高峰时,北京城中的地铁,那才是生命中的奇迹。

    但这么多逃难的百姓,孙元还是第一次看到,内心的震撼却是难以言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