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佑没好气:“孙将军,你还笑,也笑得出来?”
“不然如何,难不成叫我哭吗?”
正说着话,宣武门大门缓缓打开了,阅兵仪式正是开始。
一声令下,各军动了起来。孙元和黄佑顾不得再说话,忙整顿好部队,开始排队鱼贯朝城中行去。
实际上,三万多人挤在一起,一步挨一步地朝内城开去,军容军姿也谈不上。最恶劣的是,其他几镇的边军故意走得极慢,有意无意地将宁乡军压在后面。
宁乡军想要出彩,也没有可能。
倒是走在前头的秦军,因为身前没人挡着,队伍却是走得极为严整。
过宣武门之后,行过南北向的直道,很快就进了西长安街。再走上一段,就能看到天子所在的承天门,所有人都抖擞起精神。
一声令下,千军万马同时出发。
马蹄声如雷响起,士兵的脚步声整齐划一,直震得地皮都在微微颤抖。
再加上秦军身上铠甲鲜明,立即引起了路边百姓的喝彩声:“好,好,好一支虎贲之师啊,也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打败建奴!”
“有这么一支无敌雄师,实乃大明之福,百姓之福!”
听到百姓的喝彩声,秦军士兵精神都是大振,忘记了自己在鲍丘被建奴打得灰头土脸的羞耻。恍惚中,以前那个百战百胜,将农民贼军打得一败涂地的秦军又回来了。
所有人都同时昂起头,整齐地一声大吼:“皇帝万岁,大明万岁!”
这一嗓子好生响亮,先是震得百姓一楞,然后同时涨红了脸,兴奋地大叫:“好汉子,好汉子,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万岁,万岁,崇祯天子万岁!”又是一声震天也似地暴喝。
大约是受到这热烈气愤的感染,有个管队军官脑子一热,提着一把大关刀,跳到队伍的最前例,甩了一个花儿,扯直了嗓子吼了一声秦腔:“呼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人独骑把唐营踩,只杀得儿郎们痛悲哀。遍野荒郊血成海,尸骨堆山无处埋。小唐儿被某胆吓坏,马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
不得不承认,此人这一嗓子实在太亮,顿时将围观的百姓给震住了。
须臾,就有人高喊一声:“好!”
“好!”
到处都是百姓的叫喊声、跺脚声和鼓掌声。天气闷热,所有人头发上都是汗津津的,一张张脸都在闪光。
那管队更是得意,实在忘形了,竟一把扯掉身上的铠甲和衣裳,**着上身,抖动着身上的肉,唱得更响。
可惜,此人年纪略微大了些,人近中年已然发福。这一激动,身上的肥肉顿时波涛汹涌。
中军大旗下的曹变蛟先前还埋着头骑在马上默默地向前挪动,手下这一段秦腔将他惊醒过来,抬头看去,就见到那个管队身上的肥肉和雪亮的刀花。
不觉愕然:“这是在干什么?”
“将军,这个,这个……”大约是感觉到这人的身材实在难看,众将军都大觉尴尬。
“在天子驾前裸着身子,唱秦腔,还唱《斩单童》,晦气……成什么话,快将他给我拖回来。”曹变蛟的脸变得铁青。
一个军官正要上前呵斥,可就在这个时候,前方又有了突发情况。
却见,人群中有百姓高声问:“真好汉爷,可是宁乡军的勇士,你家孙太初孙爷爷究竟是谁?”
听到有人将自己误会成宁乡军,那个正唱得畅快的管队一呆,这才意识到人家是在为孙元的兵喝彩,可不是为秦军。顿时气窒,一呆。
“定然是宁乡军的好汉,否则会有如此气魄?”人群中有人笑骂。
“对对对,我原本不该这么问的。得罪,得罪!”刚才问话那人连连拱手,然后回头道:“把给孙太初孙爷爷准备的礼物将来。”
立即就有一个人一拉两尺长一掌宽的生羊肉递过来,那人接过去就直接搭到赤着上身的军官肩膀上,口中还叫道:“听说孙爷爷喜食人肉,可现在建奴已经被你们打跑了,却没地方去寻。孙爷爷为国家立下这么大功劳,吃口鲜肉容易吗?这半拉羊乃是刚宰的,是我等的一点心意,请孙爷爷务必收下!”
“对对对,这是我等的一点心意,请孙爷爷笑纳!”众百姓都同时拱手。
那管队一时不防,肩膀上竟被搭上一拉羊肉。羊血红艳艳地顺着白白胖胖的身子淌下来。今日天气本热,刚才他鼓捣了半天,身上已经布满了灰尘,被血一冲,说不出的狼狈。
可这还没完,旁观的百姓纷纷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鲜肉朝士兵们手中塞去。
秦军的队型顿时乱起来。
“快整顿好部队……操他娘的,丢人!”曹变蛟恶狠狠地骂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骂谁
587。第587章 先声夺人
在远处,紫禁城正南的承天门上,在鼓乐声中,锦衣亲军举着仪仗,逐次立于城墙两侧面。
内官们在已经在上头张起明黄色华盖,又设下了座儿。
黄盖下面,大明朝当家人董事长崇祯皇帝正紧抿着双唇坐在那里,面上却没有一丝笑容。以他为中轴,内阁辅臣、六部部堂和在京的宗室、勋贵如翅膀一样展开,恭敬地立在后面。和皇帝的一脸严肃不同,所有人都是面带喜悦。
今日乃是检阅有功将士,并将斩下的建奴头颅献祭祀太庙,告慰历代君王的大日子。
所谓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在后来清朝顺治八年才更名为**。
正因为这是皇城的正门,所以,但凡国家有大典,多半是才这里开始的。
今日又是天子亲自检阅三军,所以,承天门两侧数里都不许百姓靠近,以方便皇帝和百官观礼。
即便如此,因为今日来看热闹的百姓实在太多,秦军一开到西长安街,那边就传来无数欢呼:“万岁,万岁,大明皇帝万岁!”
听声音,有百姓,也有秦军士兵,显然是经过训练的,显得很是整齐。
鲍丘水大败之后,崇祯皇帝心中抑郁,只不过,他这人心事重,强自压抑下去。听到这一阵欢呼,就转头问立在身后的杨嗣昌:“开始了吗,听那边甚是热闹,想来定然是宁乡军吧?”
听到皇帝问,杨嗣昌用眼角扫了坐在后面角落里的洪承畴,低声道:“按照洪承畴的安排,第一个出场的是秦军,然后是……”
然后,将这次受阅军队的出场顺序大概地说了一遍。却不单体宁乡军,只一个宣府镇军概括了。
崇祯皇帝面色略微不快,忍不住想问为什么不让宁乡军走在最前头。可他毕竟是天子,而且大军受阅一事,按制度应该有礼部并洪承畴来负责的。身为皇帝,若是事必恭亲,鸡毛蒜皮都管,也不像话。
大明朝的政治体系中,皇权和大臣的权力都有明显的区分,有的时候甚至是相互制约的,大家都保持着一个相对的平衡。若谁想前走一步,必然就是一场巨大的********。文官们的脾气可不太好,想当年嘉靖时的大礼仪就闹腾了十多年,崇祯皇帝可不想因为这点小事闹出麻烦了。
宁乡军不管是排在什么时候受阅,反正今天朕都能看到,又何必急于一时。
况且,帝王心术,讲究的是喜怒不形于色,不能让臣子揣摩出自己的心思。、
只点了点头,就闭嘴不言。
前方,百姓的欢呼声依旧一阵接一阵传来,比方才还响亮些。
崇祯皇帝心中懊恼起来:洪亨九吃了这么大的败仗,却还好意思让秦军走到前前面。哼,有脸吗?可是,总体来看,这一战无论怎么说,建奴被驱除出大明朝是不争的事实,怎么说也算是获取了一场大捷,可问题是,这场历时半年的战役,北方已经被建奴打成白地,这样的胜利又有什么好值得夸耀的,朕赚这个面子做什么;只怕,建奴那边所获甚丰,只怕他们也觉得自己获得了一场空前大胜。
这场合战役大家都觉得自己胜了,可其实呢?
若不是有孙元的功绩,今日的祝捷还办得下去吗?
心中的烦躁一起,身上突然有痒起来,尤其是两胯之间,更是难以忍受。
自从鲍丘水之战的消息传来之后,崇祯皇帝就旧病复发了。白天还好,一到夜深人精时分,那种奇痒就如同潮水一样袭来,让他难以忍受。只能不住地抓着,满屋都是“唰唰”的指甲抓在皮肤上的声音。
两胯、小腹上遍布爪痕,又是瘕又是血,看起来甚是骇人。
此刻,崇祯几乎忍不住要将手伸进裤子里去,狠狠地抓上一把。可瞬间却又情形过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若自己做出如此不堪的举动,还像是一个君主吗?
只能硬生生忍了。
见皇帝脸上有一丝恼怒一闪而过,杨嗣昌在皇帝身边呆了这么多年,如何猜不出他的心思。当即指着前方,道:“陛下,秦军过来了。此战之前,秦军可是在西北打出赫赫威名的。可以说,陕西一地,全赖秦军才得以平定。臣以前也不过有所耳闻,今日倒要好生看看。”
“来了,来了!”那边有人禁不住低呼出声。
在承天门上的所有官员都同时竭力伸长了脖子朝西面望去,就连崇祯皇帝也暂时按捺住心中的不快,转头看过去。
就看到秦军的队伍行到距离承天门一里地的地方之后,停了下来。
号角声中,部队开始列阵。
一面面战旗在空中挥舞,然后一个十尺直径的羊皮大鼓载在一辆大车上,被四个头裹红巾的大汉从队伍中推了出来。在鼓后还立着一个身高臂长的军汉,同样是头裹红巾。
他手中举着两个鼓锤,一声令下,用尽全身力气朝鼓上砸去。
“轰轰轰轰……”激烈的战鼓声响了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竟似一只升上天空的风筝,无限上升,没有停止的时候。
这声音是如此的响亮,竟震得城楼上众人心血一阵沸腾。
就两城楼上的崇祯皇帝一时间也忘记了身上的瘙痒,定睛看过去。
可说拉也怪,战鼓如此劲疾,秦军却还是不动。
正当崇祯心中疑惑的时候,那个鼓手手中的鼓锤突然停下,朝鼓边的包铜上一敲,清脆的“哒!”一声。
响亮的鼓声虽然消息,和余音却还在他的耳中回荡。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四千多秦军突然同时喊了一声“杀!”
这一声来得如此突兀,叫城楼上的众人心中同时一颤,被吓住了。
就连远初正兴高采烈闹成一团看热闹的百姓,也同时安静下来。
天地间一刹那再无声息,静得可闻针落。
随着这一声“杀”秦军开始一队队朝前开去:“崇祯天子万岁,大明万岁!”
秦军队伍倒是整齐,且身上又都穿着铁甲,这么一队队朝前开去,却见日光下,满眼都是钢铁的闪光,如同一道缓慢推来的铁流。
他们身上的铠甲叶子事先都已经找匠人抛过光,就连手上的兵器,也不知道摩过几会,当真是亮得耀眼欲花。
崇祯皇帝显然是被刚才秦军那一声“杀”给惊住了,见大军行来,阵容是如此威武,“霍”一声站起来,面上也带着一丝激动。
刚才秦军的亮相实在太精彩了,而且,看这支部队,士卒都是高大健壮,装备精良,且秩序井然,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崇祯皇帝也不懂军事,可这支部队的剽悍还是很明显地打动了他,在他看来,所谓的虎贲之师,大约也不过如此吧!
见皇帝耸然动容,站在边上的洪承畴微微点了点头,感觉大为欣慰。心中暗道:不愧是杨嗣场,这布置当真妥帖。天子不知兵,也看不出各军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曹变蛟今天表现不错,等下宁乡军过来受阅,只怕也要被他的风头给压住了。
想到这里,洪承畴又偷偷地朝站在前面的内阁辅臣队伍中看去,却见刘宇亮一脸的不以为然。他心中不觉咯噔一声:难道刘宇亮和孙元另有布置,不可能吗,难道宁乡军还能将我秦军的风头盖住。
心中不塌实,洪承畴朝前跨出去半步,偷偷给杨嗣昌递过去一个眼色。
其他他却是想错了,刘宇亮早在昨日一大早就进了京城,实现也没有什么布置。他只是单纯地地相信孙元,相信宁乡军。
……
“好,好,好!”
到处都是百姓的欢呼声,大家什么时候看到过这样的热闹,不泄气地将手中的香花、果子一类的东西朝队伍中扔去。
到后来,不知道是谁起了头,竟将一枚铜钱朝队伍里扔去。别的百姓见了,也是有样学样,纷纷掏起了腰包。
一时间,铜钱如雨,打得秦军身上的铠甲叮当做响。
别说是迷信的古人,即便是现代人,每到一个风景胜地,拜神拜佛的时候,都喜欢投上几枚硬币,仿佛不出点血花点钱,就显不出自己的诚心。
军汉的眼睛都尖,早就看到城楼上那个身穿黄袍的崇祯皇帝在自己刚出场的一瞬间就站了起来,又见百姓对自己如此爱戴,都得意起来。所有的人都咧开了嘴,露出得意的笑容。
恍惚间,大家都觉得自己非常牛逼,这建奴就是咱们给打跑的。至于鲍丘水之败,那不过是一场意外,不影响大局的。一场战役,结果赢了就好,中间败上几阵,那不过是前进途中的小小的障碍而已。
看手下得意成这样,行在中军大旗下的曹变蛟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他狠狠地药着嘴唇,将头低了下去。
人要脸,树要皮,咱们败了就败了,认栽就是。大不了,在下一场厮杀中将这丢掉的面子挣回来就是。可冒人家宁乡军的功劳,还沾沾自喜,这也太操蛋了。洪总制啊洪总制,你这么做,咱们骄傲的秦军不都成二皮脸,这军心士气可就彻底败坏了。
内心中,突然涌起对洪承畴的不满。
杨嗣昌也不是没有看到洪承畴的眼色,不过,现在打铁趁热,现在正是为秦军说好话,打压卢象升所留下的天雄一脉声望的好时机,却不是同他交流的时候。
588。第588章 闷热
秦军长长的队伍还在向前行进,满眼都是金属闪光,满眼都是红旗。特别是那一面面红旗,在空中招展,连成一片,如同一团团跳荡的火焰,看得久了,叫人心中不禁升起一团豪气。
大鼓过后,铁甲步卒过后,就是骑兵了。
虽然百姓还在震天也似地欢呼,可马蹄整齐地敲在石板地上的声音,还是将所有的喧哗都掩盖下去。
这些骑兵以二十骑为一队,分成无数个小阵。偏偏每个小阵的战马都是同一种颜色,先是一队白马队,然后是枣红马,接着是青马队,然后是花马队。
马上的骑兵都穿着簇新的刚上了油漆的皮甲,所有人都上的头盔还换了新红缨,红得俏丽。
不但如此人人身上的披着一件大红锦绣披风,当真是英俊提拔,威武而不失其华丽。
在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中,所有的骑兵同时举起手,将手中之物扬向空中。
却见,无数花瓣在军队头顶腾起,五彩斑斓,香风四起。
这简直就是后世好莱坞电影《埃及艳后》中场景,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崇祯皇帝自登基以来,每日出来批阅折子就是批阅折子,国家也从来没有搞过如此盛大的庆典。对于自己手头的军队,也没什么认识。崇祯初年,袁崇焕带兵入卫京师那一次……不提也罢……特别是这些年,部队仗打得一团稀烂之后,更是看到武官就憋气。
今日见了秦军的声势,顿时心中一凛。
忍不住面露欢娱,对身边的杨嗣昌道:“想到不到朕的军队如此雄壮,孙传庭、洪承畴练得好兵,难怪陕西局势越发地好起来了。”
杨嗣昌听到皇帝对秦军的夸奖,心中一喜,低声道:“陛下,臣在内阁执掌军机以来,天下间的军队都是清楚的。依臣看来,无论是战斗力还是装备,秦军都可以排在大明军中第一,实乃我朝一等一的精锐。如此强军,驻扎在蓟县和山海关,用于拱卫京畿,自是最恰当不过。”
让洪亨九出任蓟辽总督一职,乃是杨嗣昌在下面一直推动的举措。洪老亨承了自己这个情,将来也好节制。节制了洪承畴就是节制住关宁那一群骄兵悍将军。如今,杨嗣昌已经控制住了宣府,如今若是再将自己的影响力施加进关宁,自己在内阁的位置总算是彻底稳固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却是一楞:“秦军既然如此精锐,怎么还在鲍丘吃了败仗?”
这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杨嗣昌侃侃道:“打仗哪里有不吃点亏的,诸葛孔明七出祈山,最后不也星落五仗原。打仗这种事情,谁也保不准。一场战役,历时几月,期间大小战,不知道有多少,胜胜负负都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