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轱辘那边则是一个固定的台子,上面责夹着一根铁管子,看模样有些像是枪管。

    大轱辘下面好象装了传动装置,一个匠人坐在铁床边上,用脚使劲地踩着踏板。

    每踩一下,铁床上那根轱辘就飞快的旋转着。

    匠人用手推动着轱辘让夹在一头的钢棍慢慢地伸进枪管里去,一阵刺耳的尖啸声传来,有大丛火星从枪管里飞溅而出。

    再看看其他铁床上,其他匠人也是同样的动作,一时间,满屋都是火星,都是尖锐的让人身上起鸡皮疙瘩的声响。

    周仲英不觉一阵牙酸,几乎忍不住要伸出手去堵上自己的耳朵。

    年轻人笑了笑指着铁床道:“这是车床,是用来切削熟铁的。”

    正说话着,一个金发碧眼,像一头狮子模样的人带着两个管事模样的人走到年轻人面前,微微一恭身:“你来了,我的大人。”汉语虽然生硬,可还是能够让人听得懂,听口音应该是北京官话。

    那两个管事也同时是金发碧眼,卷起的袖子处露长满是金色长毛的胳膊。

881。第881章 米尼枪

    西亭镇这两年经常有红毛鬼子出没,据说都是扬州镇请来的西洋匠人。

    这些匠人几乎把持了军械厂的所有官位,负责冶炼和制造军械,据说,他们的权势已经抵得上一个八品官了。可这些蛮夷好象没有丝毫做官的样子,整天嘻嘻哈哈地,还经常在镇中酒楼里喝得烂醉。喝醉了,就在街上打架,搞得当地人烦不胜烦,偏偏有管不了。

    随着军械局的规模越来越大,西洋红毛的人数也越来越,据说至少有三到五十人之巨。

    周仲英以前也不是没有见过红毛鬼子,可此刻一见到他们手上浓密的汗毛,还是猛抽了一口冷气。

    听到“大人”二字,周仲英惊讶地看着年轻人。

    年轻人笑了笑指着周仲英,对那红毛道:“二胡,这位是周先生,今日过来报名参加我镇的公务员考试,他来找他的妻子,说是家中有事。对了,周先生,你浑家叫什么?”

    周仲英忙道:“我家娘子叫周高氏,不知现在何处?”

    那个叫二胡的红毛回答说:“周高氏啊,她回家去吃午饭了,还没过来上班吗?恩,时间还不到,应该等一会儿就会过来的。”

    年轻人抱歉地看了周仲英一眼:“周先生,只能劳烦你等下片刻了。”

    然后又问二胡鬼子:“二胡,某今日大老远从通州城里过来,就想问问你新弄的火枪究竟怎么样了?”

    那个叫“二胡”的鬼子点点头:“已经做出十几把样枪了,需要试试吗,我的大人。”

    年轻人兴奋地搓了搓手:“多已经制出样枪了,好好好,好得很,试试。”

    说着,就抛下周仲英和二胡等三个红毛鬼兴冲冲地跑出了车间。

    周仲英没有办法,只能在车间里等着。等了半天,实在无奈,就走到一个匠人身边,小心地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那个匠人见他是同年轻人一道过来的,显得很是恭敬,回答说:“回老爷的话,我们这是在给枪管里面削膛线。”

    “果然是鸟枪的枪管,对了,什么是膛线?”周仲英接着好奇地问。

    这个时候,那匠人的脚停了下来,车床上飞快旋转的轱辘也停了下来。周仲英这才发现轱辘前端夹着的钢棍上装着一把钩刀,看起来亮光闪闪,甚是锋利。

    原来这枪杆里飞溅而出的火星是钩刀和铁管摩擦所至,大约是钩刀已经使得钝了,匠人飞快地换上新刀片。有在车床上摆弄了半天,将那根枪管取下来,用一把钢尺在枪管里量了半天。

    周仲英好奇地凑过去,却见枪管的里面已经被钩刀切出浅浅的纹路,一圈一圈,如果螺纹。

    匠人这才道:“回老爷的话,这就是膛线。”

    周仲英更是好奇:“好好的枪管里面切出这些什么线做甚,这不是糟蹋东西吗?”

    匠人:“老爷你这就不知道了,这是颖川吩咐做的,据侯爷所说,一般的火枪的枪管里因为没有膛线,铅弹射出去之后不但射不远,还会四处乱飞,要想击中敌人全靠运气。做了这种膛线之后,铅弹出去之后就会飞快旋转,不会乱跑。而且,速度也快,能轻易地击穿两层铁甲。”

    周仲英摇头:“铅弹出去多快啊,能不能旋转,会不会乱飞,人眼怎么看得清楚,颖川侯有凭什么说枪管里面刻了什么线,弹丸就不乱飞跑还射得远了?”

    匠人抓了抓脑袋:“这小人就不清楚了,老爷如果要问不如亲自去请教侯爷和二胡老爷。”

    “那什么二胡老夫去问他肯说吗,还有我又去哪里寻颖川侯?”

    匠人:“老爷,刚才不是你陪着侯爷进来的吗?”

    “啊,他……他是颖川侯孙元……”周仲英一想起刚才陪自己进来的那个年轻人面上淡淡的笑容,冷汗顿时下来了。

    正在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响起了“砰砰”的枪声。

    周仲下被这绵密的枪声激得一颤,忍不住出了工房,定睛看去,却见那个年轻人正在站一张桌后面,举着火枪朝远处的胸靶不断射击。

    那张胸靶已经被他用火枪射得木屑乱飞。

    后面,二胡等几个红毛鬼子则麻利地替他装填子药。

    没错,这个年轻人就是扬州镇总兵官,颖川侯孙元。

    而二胡则是孙元军械局的的普鲁士军火商沃尔夫?沃尔夫刚。

    周仲英战战兢兢地走到孙元面前,深深一作揖:“通州西亭生员周仲英拜见颖川侯,刚才因为识不得颖川侯,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想起孙元的凶名和威风,大冷天的,周仲英额头上有冷汗淋漓而下,生出腾腾热气。

    他先前在连祈年家里痛骂孙元是乱臣贼子,说了半天我东南君子同他誓不两立之类的话。可如今一见到人,却被他的官威所摄,态度显得极为谦恭。

    孙元将手中的火枪放在桌子上,一把将周仲英扶起来,哈哈笑道:“周先生,先前某说了,相识本是有缘,你我也算是一见如故,何须多礼?”

    “多谢颖川。”见孙元并不怪罪什么,周仲英心中安定了许多。

    孙元道:“某正在试枪,周先生难得来我这里一趟,请随意。要不,你也来一发?”

    就接过沃尔夫刚灌好子药的一把火枪,递过来。

    周仲英一老儒生,什么时候接触过这种杀人的凶器,下意识地跳在一边,连连摆手。

    孙元也不强求,端起火枪,又“砰”地射了一发。

    周仲英看得明白,却见孙元这一枪正中那胸靶的正中心位置,忍不住讨好地叫了一声:“好,颖川侯真是百步穿杨,养由基再世啊!”

    孙元显然也有些高兴,指了指手上的枪,又指了指放在桌上的枪弹,笑道:“周先生这话虽是谬赞,不过还真说到点子上了,某弄的这新式火枪射程极远,弹道平直,就算是一个普通人训练上一个月,也能上战场,只要瞄准了,轻易就能射中目标。周先生,某考考你,我这火枪和一般的火枪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对了,这把枪的名字叫米尼枪。”

882。第882章 ,洋跃进要不得

    周仲英不过是一个老秀才,这辈子见到的最大的官也不过是一省的学政。如孙元这种公侯,又如何识别的。

    今日竟然同名满天下的孙太初一起说话,按说他应该秉执着读书种子的节操,大骂孙元这个奸佞才是,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扬名的机会啊!

    可是,见到孙元,周仲英却除了恭谦还是恭谦,丝毫兴不起其他念头,现在见孙元不耻下问,他心中却莫名其妙地滋生了一丝兴奋。

    当下定了神朝孙元手中的火枪看了一眼,小心回答:“方才晚生在里面已经问过匠人,说是枪管里拉了什么线。”

    “哦,你说的是膛线,周先生倒是有心人。”

    周仲英接着道:“这火枪和一般火枪只有一根光秃秃的枪管不同,还加了照门和望山,想来是用来瞄准的。还有,这枪所有的铅丹弹也是不圆形。”

    他指着桌子上早已经卷好的弹药纸卷,说:“这是铅弹是尖头的,估计是因为是尖头弹的缘故,这火枪射得极远。方才晚生见颖川侯你所说的箭坝子,都在两百步以外了,一般的火枪可射不了那么远。”

    孙元忍不住点了点头:“周先生心细,佩服。没错,如今我镇所用的最新式的火枪枪管里都没有刻膛,这种滑膛燧发枪最员射程也就一百米,恩,就是三十多尺。而我镇炮兵发射的葡萄弹和榴霰弹的射程都能超过它,以致火炮成为优势武器,乃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关键因素。然而,我这种米尼枪的最大射程则可达四百步,这就比葡萄弹和榴霰弹的射程更远,所以,战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火炮被退到步兵的后面,成为一种支援性的武器,而不再是攻击性的武器了。”

    这话出自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著名的军事家富勒,说的就是拿破轮时代的滑膛枪被米尼枪所淘汰的历史。

    米尼枪的出现改变的战争形态,让炮兵的重用下降。不过,随着新式火炮的出现,大炮再一次成为战争之神。

    沃尔夫也不住点头:“大人的话说得对,过去曾有一项规则,即炮兵非万不得已不应当接近到距敌人步兵三百码以内,也就是说不应当接近到步枪和弓箭的射程以内;现在这一规则很快就要过时了。在火枪的射程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野战炮兵在步枪的射击范围以外已经不能顺利地行动,而火炮及其前车、马匹和炮手形成相当大的一个目标,步兵用大人所设计的这种米尼式步枪从五百码的距离上就可以对这个目标进行射击。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谁想活得久一些,谁就去当炮兵,这种看法现在看来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哈哈,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与膛线和这种米尼尖头弹。”孙元得意地拿起一个已经卷好的弹药,拆开了,将尖头朝众人面前一亮。

    周仲英眼尖,就看到那铅弹后面好象挖了个洞,里面塞着一个木楔。而弹头的尾部好象也刻了一圈螺纹。

    孙元道:“以前我们的火枪手使用滑膛枪射击的时候,因为枪管里面没有膛线,密封性不好,为了保持铅弹射出枪管时的初速,除了要在弹头上包裹牛羊披或者丝绸之外,铅弹还得做得比枪管大一些。所以,枪手在装填弹药的时候很麻烦,需要用木锤使劲地将子弹砸进去。可即便如此,铅弹射出去之后,还会因为和枪管结合不紧密而漏气,极大地影响射程。且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弹道可言,一旦出去,你根本就不知道它会射向何方。”

    这话听得沃尔夫和身边两个普鲁士技工不住点头,老式火枪毛病实在太多,尤其是装填实在太麻烦。因为铅弹比枪管大,射击的时候,还容易卡在枪管里。而火枪手因为实在太紧张,根本就没发现这一点,还在机械地不住地装填、射击,装填、射击。据说,在以前的京畿之战时,有火枪手在战斗结束之后发现自己的枪管里装了十多颗没能射出去的铅弹。

    有鉴于此,后来沃尔夫他们在火枪通条一头设计了一个钩子,以方便将卡在枪管里的铅弹给钩出来。

    “现在好了,这种尖头弹比以前的铅弹小,可以比较容易的装进枪管里。有因为在弹头后面设计了一个空腔,在射击的时候,弹头受热膨胀,尾部的螺纹和膛线可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旋转而出。又因为子弹在空中有强烈的旋转,弹道极稳,射程也远。周先生……你听得明白吗?”

    周仲英早听得脑袋大了一圈,只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一般。作为一个明朝的普通读书人,又如何明白现代物理学的知识。比如空气受热膨胀这种基础物理知识,对他们来说,也是闻所未闻的天方夜谈,嗫嚅几声,就含糊过去。

    孙元也不再同他多说,又问沃尔夫:“二胡,你觉得用这种米尼枪对付骑兵如何?”

    沃尔夫:“如果部队的步兵都装备了这种火枪,正如我刚才所说,在五百码之内,火炮及其前车、马匹和炮手就会形成相当大的一个目标。骑兵袭击步兵就也等于是自杀,因为骑兵还未接近步兵,而大部分马匹和骑兵就已被打中了。据我测算,骑兵对步兵的冲击距离,最大也就三百码的冲击范围,而这种米尼枪则有五百码的射程,我的大人。”

    孙元兴奋地搓着手:“太好了,太好了,确实如此。”据他所知道,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米尼枪取得了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杀伤率,甚至超过二战时的飞机大炮。这简直就是排队枪毙时代的大杀器啊:“二胡,你们军械局这次可是立下大功劳了。咱们就不废话了,军方马上就要换装,我代表部队向你们下定单,三个月之内给我生产一万把出来。需要多少工人和多少材料,我都无限地满足你们军械局。”

    他已经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战场上,大量装备米尼枪的宁乡军火枪手像打兔子一样将建奴打倒在地的情形。

    沃尔夫却摇了摇头:“办不到,我的大人。”

    孙元:“可是产能不够,要不,就减一半,五千支。”

    沃尔夫还是在摇头,就连他身边的两个西洋技工也在不住摇头。

    孙元有些恼火:“三千。”

    还是摇头。

    孙元:“不会吧,这么慢,你总不会说只能生产一千支吧……哎,一千就一千。混编的话,也可以装备一个步兵营了。”

    “一千还是不成的,我的大人。”沃尔夫道:“说句实在话,我只能为军队提供五十把新式米尼枪。”

    “什么,才五十把,三个月时间?”孙元惊讶地叫出声来:“我没有听错吧?”

    “你没有听错,我的大人。”

    “怎么可能这样。”孙元大为光火,道:“你这不是做出十把来了吗,而且,我看做这种枪也没什么好难的。”

    他发火,沃尔夫也火了,气冲冲地喊道:“大人,做这种枪如果靠手工确实不难,也就多花点时间罢了。可你想过没有,若是要大量装备军队就涉及到标准化。标准话你懂吗,枪管的尺寸、子弹的尺寸,膛线的深浅都必须统一,必须精确到十分之一头发丝的程度。你觉得,靠那几张简陋的车床和工人的经验和几把尺子就能做到?正做出来,只怕每把枪都不一样,这样的枪还有什么意义。而且,这种枪做起来造价实在昂贵,毫无实用价值。大人你弄几把打打猎玩玩还成,要想让步兵手手一把,就算将上帝请来也没用。”

    “没错,这种枪也就当当贵族的玩具,平时用来摆在客厅当装饰品的。要想推广,除非大人你发明一种可以将精度控制在十分之一头发丝精度的机器出来,可能吗?还有,你知道用人工在枪管里拉出膛线需要多少时间吗,你知道拉膛线所用钩刀做起来有多难吗?一刀下去稍有不慎,以前所做的工就白费了。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二胡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当头就给孙元泼了一盆冷水。

    没错,美国南北战争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开始的标准化的工业生产,从车间里出来的每一把枪的尺寸完全相同,而且质量可靠价格低廉,可以大量装备进军队。

    而现在是十七世纪,全凭手工制造的米尼枪也不过一种奢侈品,根本没办法普及生产。而且,这也于孙元的建军思路不合。

    宁乡军的建军思路,就是用流水线的方式不断爆兵,将合格的士兵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去。

    依手头这几把米尼枪的造价,一把至少得十两银子以上,说不定还更贵,而且费时费工,不合算。

    一想到自己费了这么大精神,依着记忆一笔一笔熬更受夜花了那么多图纸,到最后却因为没办法进行工业化大生产而作废,孙元就大觉沮丧。

    看来,自己想问题确实是简单了,很多东西大家都知道好,可因为科学技术的限制,或者说成本高昂没办法推广。比如后世现代社会,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可控核聚变如果推广开去乃是一件极大的造福人类的好事。如果汽车装上小型核反应堆,几年之内可不用添加任何燃料,清洁又卫生。可因为技术达不到那一步,也只能是一种设想。

    又比如大家都是月球上蕴藏有丰富的氦三,如果运回地球,可以轻易的解决人类所将面临的能源危机。可从月球上将氦三运回地球的成本却没有人能够承受,这就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不到那一步所至。

    “看来啊,我还是头脑发热,一派脑袋就做了个糊涂的决策。”孙元忍不住叹息一声:“洋跃进,要不得。”

883。第883章 管陶的不满

    听到孙元的感慨,沃尔夫:“我的大人……”

    孙元苦笑:“难道某只能继续使用滑膛火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