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6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就跳下马来,率先朝前走去。

    见汤于文下马,众子弟也都跳下来,乱糟糟地跟在他后面。

    “当不起,当不起。”罗如意笑嘻嘻地不住作揖打拱,总算将场面应承下去。

    韩敞这才收了刀,立在一旁。

    对汤于文来说,开眼界的事情还在后面。

    果然,正如罗如意所说,骑兵军军营里的道路还真是弯弯曲曲的,有的地方看起来笔直宽阔,可走不了几步就突然一拐,道路变得非常狭窄。当真是七扭八拐,柳暗花明。而且,道路两边时不时出现一处鹿寨,一座土台和箭楼,另外到处都有拒马。

    罗如意一边走,一边在旁边解说道,军营中的驰道之所以这么设置,那是因为若是道路又宽又直,自己走起来固然畅快。但遇到打仗,敌人一旦突破营寨,也能在里面纵横驰骋。

    汤于文深以为然,心中又道:还好先前下了马,否则某带这后面这群勋贵子弟在这里骑马前进,遇到这些急拐,还真要堵成一团,没得叫人看笑话。

    “那么,罗将军,某还有一事不明白。这样设置驰道,固然能够让敌人不能顺利展开,受到地形限制。但我军要出营作战的时候,岂不也十分麻烦?”汤于文对罗如意产生极大的好感,这小胖子确实是一个妙人儿。

    罗如意笑着说这军队的军营设置都有一定之规,大到各军各队驻扎在什么方位,小到一口灶该如何挖,平日间也不知道操演过多少次,就算没有灯火,士卒也知道该朝什么地方走。

    如此一说,汤于文又四下看了看,果然如此,骑兵军的军容整肃有序,士兵在营中行走巡逻丝毫不乱,精神士卒。

    再看军中粮秣、器械堆积如山,白色的帐篷如同天下的云彩整齐地朝远方蔓延。他心中顿时一振:看这军营,可见问行是一个胸中有格局之人,不得不说,我们信国公府还真出了个人才。看来,这次来河北是来对了。

    看到这森严的守备,不知道怎么的,一行人都忘记了说笑。

    大约走了一壶茶工夫,汤于文等人才了到了中军大帐。却见这间帐子大得惊人,简直就是一个大堡垒,在一众小帐垓心异常醒目。

    大帐篷乃是蒙古人的制式,顶端还装饰着华丽的金色花纹,颇有蒙元士气铁木真金帐的味道。

    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年轻将领正提着一把金瓜立在大帐之前,此人个子不高,显得有些瘦,皮肤也黑。可一双眼睛亮得怕人,虎视眈眈地盯着走过来的一行人,仿佛一只突然从睡梦中惊醒的乳虎,只要有人敢走进他的警戒圈,就要张开血盆大口咬下来。

    同他的身材比起来,那口金瓜锤显得有些沉重。可他浑身上下的危险的感觉,却叫人不敢小看。

    见到罗如意,那侍卫大大咧咧地朝他点了点头:“大白鹅,原来是你。”

    “哈,原来是小荆你。好小子,你不是刚回君侯那里去报到吗,我说这几日怎么没看到你,原来你跑这里来了。”罗如意亲热地走上去,想伸手去拍小荆的肩膀。可大约看到小荆的瞳孔突然一缩,突然感觉有些害怕,手伸在半空就收了回去。

    小荆淡淡道:“昨日得了君侯之命,来骑兵军报倒,现正在汤将军麾下效力。”

    “好家伙,原来是做将军了。”罗如意继续笑着说:“倒是要恭喜荆将军了,真是虎父无犬子呀!对了,这位乃是汤将军的兄长,当今的信国公,快快快,快迎他进帐。对了,汤将军何在,他们兄弟团圆可是天大喜事,也不知道汤将军高兴成什么样子。”

    说着,就将汤于文介绍给小荆认识。

    “汤将军,出门查探敌情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小荆突然冷冷地看了汤于文一眼:“你不能进去。”

    汤于文眉头一皱,不等他发作,罗如意又道:“咳,小荆啊,这可是汤将军的兄长信国公啊,不是外人,不是外人。”

    小荆将手一抱:“我管他什么人,军机重地,任何人都不能进去。”就将脚一叉,挡住大门:“若是放你们进去,汤将军还不砍了我的脑子,回去吧!”

    汤于文气得满脸铁青,背后的勋贵子弟们也都纷纷破口大骂。

    罗如意装出无奈的样子,对汤于文道:“信国公,没办法,这军中就这规矩,要不,咱们先去找个帐篷歇下来,等汤问行将军回来再说。”

    然后低声道:“国公爷,这军营里就这样,当兵的人嘛,成天操演,都****得脑子坏掉了,将规矩看得比天还大。若大伙儿真要硬闯,这小荆说不定真要提着锤子打人。抱歉,抱歉。”

    “还有,这天儿实在太冷,不如寻个地方吃点东西暖缓身体。反正汤将军也不在,现在军中军大帐也就是一个等字。既然如此,还不如找个舒服点的地方好好歇息。”

    说着,不住作揖。

    众纨绔子弟也觉得在这里站着实在太难受,听到有吃的,皆觉心动。汤于文堂堂国公,以前在南京,居移体养移气,享受惯了,走了这两日路,也觉得疲乏,再加上觉得罗如意的话说得也对,就点了点头。

    罗如意就将他们带到一顶大帐里。

    不片刻,就有酒食如同流水一般送过来。

    看到有吃有喝,又有热水和火炉,众人都高兴起来。

    一边吃酒,一边骂起了那个小荆。就有人问这个小荆究竟是什么玩意儿,真真是不识好歹,竟敢得罪信国公,等下汤问行回来,定然要让他好好处罚这个不开眼的东西。

    罗如意却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如小荆这种人,只怕汤问行将军爱他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处罚?”

    众人心中大奇,都问这是为什么,就连刚才吃了他闭门羹的汤于文也抬头看过来。

    罗如意道:“这军队之中不比得你们南京那种大地方,不讲究会做人会来事,尤其是我宁乡军,谁作战勇猛,谁杀的敌人多,谁就能横着走,就算是犯了错,长官也会睁一眼闭一眼。反到是唯唯诺诺的软弱之人,最受欺压。还有,统军大将军也最喜欢那种能打的将士,毕竟谁不希望自己手下是一群能够打胜仗的老虎。”

    汤于文插嘴:“刚才那个娃娃很厉害吗?”

    “岂止是厉害,简直就是个凶神。”罗如意夸张的说:“说起这个小荆还是有些来历的,他的父亲是南京锦衣卫千户所的副千户,后来辞去了副千户一职跑到我宁乡军,因为武艺高强,做了个军官,后来阵亡于永城之战。他死后,小荆就补进军中,做了我家君侯的贴身侍卫。你也知道,能够做君侯侍卫的无不是一等一个勇士。”

    “还别说说,小荆果然是个厉害角色。当年山东军刘春作犯我宁乡军一事你们知道吧,那一战,小荆在前面冲锋陷阵,一口气砍下了十多个人的脑袋,敌人的血都把他身上的铠甲给燃红了。仗打到最后,这小子竟然把刘春的妹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主母给擒了。呵呵,若不是小荆这件功劳,咱们君侯也娶了不这么一个夫人。”

    “正因为立功实在太大,君侯有意栽培此人,就将他派去镇海军中做教官。”

    “教官,这么小年纪就做教官了?”有人抽了一口冷气:“一个娃娃,也得要人服气才是。”

    “谁说不是呢,镇海军中多是海盗,野蛮得很,别说一个娃娃,就算是换成个大人,也不是那么好镇住他们的。”罗如意说:“可就是这么一个娃娃,竟将手下那群成年人都给压服了。”

    “在阿济格入侵大胜关的时候,那一战小荆将军可是从头到尾参加了,你们猜那一仗他前后杀了多少建奴,我说的是正宗建奴,不是汉奸军?”罗如意故意问。

    “多少?”

    罗如意道:“他所杀的正宗鞑子两只手数不过来,更别说汉军旗的汉奸了。这小子杀人实在太多,可以说都杀疯了。所以,没事军中的人都不肯去惹他,真让小荆发起疯了,天王老子都不认。”

    “原来这样。”有人点头道:“那就难怪了,方才我看那小子的眼睛就不对劲,一副失了心疯模样。对于这种疯子,还是不去理睬为好。信国公,大人不计小人过,你同他多说,那是失了身份。”

    汤于文点头:“没错,却是这个道理。”

    又问:“罗将军,小荆不是在镇海军吗,怎么跑骑兵军来了?”

    罗如意:“他在大胜关之战是落了水,受了风寒,身上又负了伤,被水师的船救了。在养好病之后,这小子就不肯去镇海军了,叫着要回扬州镇。于是,君侯开恩,就让他回了宁乡军。在君侯亲领的元字营做了一年的军官,想不到现在又被调到骑兵军来了。”

    他接着夸张地笑道:“看样子,这小子在骑兵军混得不错嘛,很多汤问行将军信重,竟然掌管去中军大帐了。也对,这种百人敌满是都是人血的勇士,换我也要好生活笼络。”

    他这一席话真真假假,直将小荆说成了混世魔王,也成功地打消了汤于文对小荆的嫉恨。

    汤于文心中一动:是啊,这种勇士若是能为我所用,确实不错。人才难得!

    众人吃了半天酒,说了半天话,眼见着天色渐渐暗了下去,汤问行还没有回来。

    汤于文就有些焦躁起来,不但是他,其他人也觉的不耐烦,纷纷骂道:“怎么回事,这个汤将军真是无礼。”还好汤问行是汤于文的弟弟,看在信国公面子上,大家也不太过分。否则,只怕就连汤和也要被他们给骂得活转来。

    罗如意赔笑:“信国公,各位小公爷小侯爷,这打仗的事情可不比你们平日里在留都坐衙门,每日点卯、散场回家都有个时辰。这骑马出去探察敌情,道路好坏,是否遇到敌人,又或者天气如何,都有影响。你们看今日的天气雪大成这样,就算骑了马也是一步三滑动,又如何走得快?估计是汤将军因为如此,这才耽搁了。而且,他也不知道信国公来了这里,否则还不插了翅膀赶回来。”

    他不住拱手,外带插科打诨,总算平息了大家心中的烦躁。

    汤于文也觉得毕竟是自己的弟弟,若是当着罗如意之面发作也不太妥当。这才点了点头,又断起一杯温热的黄酒喝了一口。

    这两日的道路他走得实在疲乏,此刻热酒下肚,就觉得睡眼昏沉,坐在火炉边上朦朦胧胧地打起盹来。

    就在将睡未睡之间,突然听到帐内一阵喧哗,好生热闹。

    他心中一惊,猛地睁开眼睛,只见同自己一道来赵州的那二十多个勋贵子弟正围座在一张大桌前耍钱。

    再看外面,夜已经深了,军营中到处都是辉煌的灯火,绵延出去十多里,如同灿烂的银河。

    “怎么这么晚了……问行怎么还不回来?”汤于文心中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

1343。第1343章 无情

    此刻,在赵州城外那座石拱桥上,汤问行跳下战马,立在栏杆边上,竭力探出身子,试图去摸阑干外面的龙形石刻。

    夜光晦暗,寒风呼啸,大雪连天,世界一片混沌,尤如鸿蒙初开之时。但在微弱的光线中,那些石龙蜿蜒盘旋,直欲要破壁而出,翱翔于九天之上,将这一片懵懂不明的天地彻底打破。

    在桥的两头,立着大约二十来个斥候骑兵,小心警戒,虽然这么大风雪,可所有人还是挺直着胸膛。

    一个侍卫立在汤问行身边,小声道:“将军小心些。”

    “怎么,怕我掉下去摔死了吗?”汤问行哼了一下,声音被狂风远远带走。

    桥下的那条河流已经彻底上冻,雪白地亮着,冷气直欲刺进人骨子里。

    这里位于赵州城和骑兵军大营中间位置,站在桥梁上,可以清晰地看着城里和军营的灯火交相晖映。

    侍卫知道汤问行的性子:“属下只是担心将军的安全。”

    汤问行:“不用担忧,某自投到君侯麾下,大大小小经历过几十场厮杀,身上的伤疤层层叠叠,数也数不过来,可就这样还是死不了。可见,这阎王爷已经把我给忘记了,总是不肯收我。放心好了,某摔不下去的,就算摔下去也死不了。”

    侍卫:“可是……汤将军,就算老天爷将你给忘记了,可若是受了伤,这北伐怕是要错过了。”

    汤问行又是一哼,正要继续呵斥。

    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立在桥头的侍卫同时一震,纷纷跃上鞍子,战马也在低低咆哮。

    侍卫:“将军,深夜有战马急驰,不辨敌我,还请上马。”

    汤问行:“蠢货,这附近哪里还有敌人,都缩回北京城里去了。就算来不及走的,也撤去了真定。还有,你跟了我已经这么多年,难道还听不出这马蹄声是从咱们老营那边过来的,想来是营中有什么消息,不用担心。”

    一边说话,他的手还在那些雕龙上轻轻游走,仿佛正在抚摩着少女的肌肤,面上全是迷醉的表情。

    听到汤问行的呵斥,侍卫满红耳赤。他心中也是委屈,说起来,他虽然武艺还算不错,可作为汤将军的贴身侍卫,主要的职司是照料汤问行的日常,外带收收发发等文职。其实,打仗这种事情还真有些经验欠缺。若真有那本事,早就被放到一线作战部队了。

    果然,不片刻,就有三个骑兵飞快地冲到赵州桥头,跳下战马。

    有斥候喊:“汤将军,是韩敞韩军法官,自己人。”

    韩敞的声音传来:“属下见过汤将军。”接着,他顶着风雪大步走来。

    汤问行只是不理,依旧用手指划着桥阑干外面的龙。

    韩敞走到汤问行身边,低声道:“汤将军,信国公来了。随行的还有二十六人,都是南京各公、侯、伯爵府的子弟,有的人还是世子,小公爷小侯爷一抓一大把。朝廷派了这么大规模一个监军团到咱们宁乡军,真真是来者不善啊……汤将军……”

    汤问行微笑起来:“真美啊!”

    “汤将军……”韩敞一窒,说不出话来。

    汤问行:“这座桥君侯已经在我耳边提过很多次了,记得骑兵军移营此地的时候,他老人家还笑着说‘汤将军你真是运气,竟然去了赵州,那边有座桥很不错的,漂亮得很。当初某在渤海所的时候,就想来看看,可惜一直没有空闲。’呵呵,对了,韩敞,知道这座桥是什么朝代什么人造的吗?”

    韩敞闷闷道:“不知道。”

    汤问行:“我以前也不知道,临行的时候,君侯说,这座桥是隋朝大业年间造的,造桥的人叫李春。他老人家又同我说了许多这桥的妙处,今天我总算看到了,你看这浮雕真美啊。龙身饱满矫捷,气魄宏大,也因为有着这种气魄这才有后来的盛唐。”

    韩敞有些气闷,语气也有些硬:“汤将军,信国公他们该如何安置?”

    “不急,不急,我再看看这桥,否则将来君侯问‘汤问行啊,赵州桥你看到了吗,究竟是什么模样?’某如果回答不出来,岂不是人笑话?”汤问行将手收回来:“无论什么事情,难道能够大过君侯的交代?”

    韩敞无奈:“汤将军说得是,可……”

    “不就是信国公来了吗,不用管,让罗如意去处理好了。”汤问行目光平静,淡淡地说了一句,然后朝桥头走去:“天气实在太冷,士卒们都顶不住,那么,回老营吧!”

    很快,一行人上了战马,飞快地朝老营奔去。

    上了战马,扣上风帽,阴影中,汤问行平静的目光突然爆发出一丝犀利的亮光。

    其实,兄长汤问行来宁乡军做监军的事情他已于昨天知道了。前脚汤于文刚离开宁乡军老营来赵州,后脚就有加急文书送到骑兵军。文书的内容也很简单,大概意思是通报骑兵军南京那边派信国公汤于文来宁乡军做监军军,随行的还有二十六个勋贵子弟,望骑兵军做好接待工作云云。

    说句老实话,听到自己的兄长要来骑兵军,汤问行心中还是一阵剧震,不觉又想起当年汤于文让自己离开宁乡军,到京营做官时的情形。那是自己一生中最耻辱的时刻,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想起这事,汤问行依旧感觉在一众最早追随孙元的大将面前抬不起头来。

    自从再次追随孙元之后,汤问行就知道自己再同信国公府没有任何关系了,也当当年的汤问行已经死了。

    可这次,汤于文却来了,还连宁乡军的老营都没进,直接跑来赵州。

    就算是再傻的人,也看得出汤于文究竟想干什么。

    不外是想仗着自己是汤家族长,想将君侯这支骑兵军给拉走。

    如此不加掩饰,如此急不可耐……汤于文啊汤于文,还真当你是汤家的家长,而我汤问行还是当初那个任你撮圆捏扁的小兄弟?

    嘿嘿,自那时起,我就不是汤家人了,你信国公也同我没有任何干系。

    还有,你汤于文也太幼稚了,真以为老子就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