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方域:“太后,元人王冕有诗曰:‘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留清气满乾坤。’可见,这花开得太艳,却是俗了。宋时梅妻鹤子的林逋《山中小梅》是这么写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见,梅花植得太密也是煞风景的。就如同一副水墨画儿,得有足够的留白,这才有韵味。若将这枝儿花儿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一张纸填满,看得人眼花不说,心中也累。”
皇太后:“侯先生真是渊博啊,顺手拈来就是典故。”
皇帝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皇额娘,要留清气满乾坤,这不就是说咱们大清要囊括四海,混同寰宇吗?”
皇太后咯咯地笑起来:“皇帝你也懂得说吉祥话儿了。”
1434。第1434章 撒豆成兵
众宫女也都陪着笑了一气。
皇太后:“侯先生真是知道情趣儿,说得也对,这梅花生得太密也不太好,得疏些枝儿。不过,这些都是红梅,先生所念的那两句诗说得都是腊梅。”
侯朝宗:“确实是,红梅虽好,惜乎太俗。”
皇太后:“今年是来不及了,等开春之后,着人移植些腊梅过来。对了,这里也得挖一口池塘,否则怎么洗砚,咱们水清浅……明年,明年……”
她突然住口不言,面色难看起来。所有的笑声都停了下来,惊恐地看着她。
济尔哈朗心中突然一痛,是啊,明年明年,北京还能撑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楚,搞不好过得两日就陷落了。如今满城都是醉生梦死,太后也不过是用这满院子的红色来排遣心中的忧虑和绝望吧!
他提起力气,大步朝前走去,朗声道:“太后,眼前这个关口就快过不去了,还说什么明年?”
听到他的声音,皇太后惊讶地转过头来:“郑亲王怎么进宫来了?”
济尔哈朗:“方才臣请进宫晋见陛下,太后不许。臣没有办法,只能闯了,若太后和陛下要治罪,但凭处置。”
皇太后朝侯方域和众宫女一挥手:“这里不要你们侍侯,都跪安吧!”
“是,太后娘娘!”众人微一施礼,退了下去。
济尔哈朗看到侯朝宗在离开的时候深深地看了自己一眼,心中也是奇怪,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感觉由何而来,他也说不清楚。
等到花园里只剩他和皇太后、皇帝之后,太后木布泰牵着顺治皇帝的手,道:“福临,方才你已经在席子上坐了半天,想必有些冷,咱们在这院子里走走,暖和暖和身子。”说罢,又看了济尔哈朗一眼,示意他跟上来。
三人在花园里走了一段路,皇太后才问:“郑亲王这么急着闯进皇宫可是前线出了什么变故?”
“太后、陛下,密云要丢了,京北发现明军大队人马?”济尔哈朗低声说。
“什么?”皇太后面色突然一白:“可是宁乡军绕到咱们北面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对对对,定然如此。孙元以镇海军吸引了豪格的正蓝旗主力,他自己则带着主力迂回到密云,好一个声东击西。”
顺治皇帝:“皇额娘,密云丢了很要紧吗?”
皇太后叹息一声,话中全是悲哀:“陛下,豪格若是在京南吃了败仗,咱们大不了从密云那边翻越长城,经蒙古回辽东老家,总归是一条活路。豪格胜也罢,败也罢,反正同咱们也没有干系。可是,现在宁乡军已经绕到密云了,我们就算想逃也逃不掉,那才是真正的死路一条了。”
顺治:“难道不可以派兵去打吗?”
这可是个幼稚的问题,皇太后和济尔哈朗也没有力气回答。
济尔哈朗:“太后,不是宁乡军,是高杰的秦军和刘春的山东军,另外还有一营倭寇和一营朝鲜人。”
皇太后心中稍微安稳了些:“只要不是宁乡军就好。”
济尔哈朗苦涩一笑:“是啊,只要不是宁乡军就好,就能有法子应对。可是,如果臣没有猜错,高杰刘春二人定然是得了孙元的命令,拿下密云之后,退可守长城,截断咱们北归之路,进则可以攻打北京,而宁乡军的主力的目标应该还是豪格的正蓝旗主力。”
皇太后:“高杰和刘春要打北京,你肯定吗?”
“依常理推测应该是如此。”
皇太后喃喃道:“那可糟糕了,秦军和山东军虽然打仗不成,可咱们在京城却没有军队了。北京城四面都是漏洞,只要他们愿意,瞬间就能杀进城来,而到时候咱们可都是成了瓮中之……”
顺治帝接嘴:“瓮中之鳖。”
将自己比喻成王八,皇太后大怒,正要出言呵斥,可一张嘴,却没有半点力气。想起灰暗的前景,又看看身边年幼的皇帝。一旦城破,等待他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结局,这个坚强的女人禁不住眼圈微红。
济尔哈朗见皇太后伤心,心中也是难过。低声道:“太后,事情尚不到最后时刻,也无需悲伤,只要不是宁乡军打过来就好。”
“不是宁乡军就好,郑亲王此言何意?”皇太后停了下来,回头看着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太后,臣子自幼就随老汉王征战沙场,不是自夸,还从来没有吃过败仗。”
皇太后:“整个北京城的人都知道郑亲王是我大清有名的勇士。”
济尔哈朗突然冷笑起来:“如果给我一支万余人的兵马,对付宁乡军或许臣不敢说大话,但收拾区区秦军和山东军,还是游刃有余的。只要稍事整训,牢牢地守住城墙,非崩掉高杰和刘春两颗大牙不可。”
皇太后眼睛亮了:“郑亲王的意思是你能守住北京。”
“对。”济尔哈朗点头:“这北京城城墙高厚,防御体系完善,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就算城外有千军万马,也杀不进来。当年,先帝在的时候,集八旗主力,都打到这城下。而来援的关宁军在袁崇焕的率领下又作壁上观,当时北京城中也没多少兵马,而我建州八旗正如日方中。可就这样,不也是无功而返?难不成密云的秦军和山东军还能强过当年的八旗,高杰和刘春还能强过先帝?”
皇太后眼睛亮了:“确实如此,秦军、山东军不堪战,咱们要想守住北京,想来也是不难,可是……”她突然一脸的失落:“可是,咱们手头哪里还有兵。正蓝旗是豪格的,都被他带出城去了。”
济尔哈朗:“太后此言差矣。”
皇太后:“郑亲王,我的话说错了吗,难不成王爷你还有撒豆成兵的本事,平白变出一支万余人的大军?”
济尔哈朗:“太后,臣是没有这个本事,可你有,皇帝陛下有。”
皇太后突然大张着眼睛:“郑亲王的意思是让各旗将手头的子弟、家丁、亲卫和奴才都交出来?”
济尔哈朗缓缓地点了点头。
1435。第1435章 望他不要误会
“啊……不!”皇太后下意识地否决了济尔哈朗的提议。
她之所以这样,是有着政治上和自身安全上的考虑。如今,整个北京已经在豪格的控制之下,此人的心狠手辣叫人心寒。
皇太后也知道,一旦此战结束,豪格肯定回登基为帝,而自己和福临的命运还是个未定之数,豪格也没有表态。想来豪格也没心思去想这个问题,明军大军压境,建州正处于国破家亡的最后时刻,如今最要紧的是击退以孙元为首的那群明军的进攻。
只有等北京之战结束,豪格才会考虑该如何处置她们娘俩。
就如同一柄悬挂在头上的利剑,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又砍在你身上什么地方。
因此,在这段时间之内,皇太后非常配合豪格,姿态也放得极低,只希望若是有将来,豪格能够放她们一马。要想让豪格如多尔衮一样做摄政王是不可能的,她只希望自己和儿子能够活下去,仅此而已。
也因为如此,皇太后成天和侯方域风花雪月,做出一副不过问政事的模样。
此刻,济尔哈朗突然提出要重新组建一支部队守城,这已经是犯了豪格的大忌了。可想豪格一旦知道此事,会勃然大怒到何等程度。
北京城中的血迹未干,被屠了满门的多尔衮的尸体如今还放在睿亲王府一直没有下葬。那血淋淋的一幕尤在眼前,叫皇太后心惊肉跳。
济尔哈朗:“太后。”
皇太后摇头:“不能这么做,不能,如此只怕要引起豪格的误会,郑亲王,难道你想害了陛下吗?”
济尔哈朗声音大起来:“太后,臣知道你害怕豪格,可难道你就不怕高杰吗?是的,此事将来只怕要引起豪格的误会,置陛下于险地。可是你想过没有,一旦秦军和山东军这两只兽军入城,难道陛下能够独活。太后能够独活?说句难听点的话,豪格不过是一个亲王,就算他山穷水尽了,将牙一咬,降了明朝,说不定也能得了什么爵位,至少一条命算是保住了。可一旦陛下落到汉人手里,说不好要被枭首献祭太庙。”
“啊!”突然,小皇帝惊叫起来:“额娘额娘,朕不想被人砍头,朕不想死!”
皇太后发现手中的儿子浑身颤个不停,一张脸白得看不到一丝血色,心中一痛,嘴唇抖瑟起来:“济尔哈朗,你好大胆子,竟然恐吓天子?”
济尔哈朗低头俯视着顺治皇帝:“万岁爷不用担心,说不定明狗不会杀你呢!比如当年晋灭蜀汉,刘禅被捉之后,不也被封了个安乐公,还说什么‘此间乐,不思蜀。’对了,李后主没宋太祖拿去开封之后,不也留得一条活命……”
“住口!”太后大叫起来。
“是,太后。”济尔哈朗应了一声,凄凉地说:“太后,陛下,这可是燃眉之急啊,如果不立即组织人马守城,最多三五日,咱们都要做高杰的囚徒,被捆去孙元那里。至于豪格怎么想,那却是以后的事情,先应付眼前吧!兔子急了还要咬人,临死的时候,怎么也得挣扎几下不是。”
说到这里,他眼睛里沁出眼泪来。
济尔哈朗一哭,皇太后也默默流下了眼泪。
只顺治皇帝迷惑地看着两人,想问,却不敢说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济尔哈朗见太后只顾着悲伤,却没有一句话说,心中也是急噪,他一抹眼角的泪水,道:“太后说到底是害怕了豪格,虎口虽然歹毒,可就带兵打仗的本事,依老臣看来,也不过是三岁小儿。”
是的,他也算是建州有数的知兵之人,一生战功显赫。他上战场的时候,豪格还在吃奶呢!
说到这里,济尔哈朗冷笑:“豪格不过是仗着他手下有几千正蓝旗精锐,这才耀武扬威。上次兵变,突然发动,杀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若是换成其他时候,老臣也不需太多,三五百士卒就能平定这场内乱。”
“太后,若是你答应老臣出面组建一支兵马,日后豪格若敢对你和陛下不利,臣随时都能剿了他。”
“当然,我建州的血都快耗尽了,再不能起内乱。等到此战结束,臣就算豁出去这条命不要,也要保住陛下的皇位,大不了答应豪格效法睿亲王摄政就是了。”
这话让皇太后身子一震。她也不说话,只慢慢地转过身来,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被皇太后看得浑身不自在,但也知道她已经动了心。是啊,这个太后就是个政治动物,眼睛里只有权力。实际上,在豪格兵变的这段时间,皇太后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济尔哈朗不相信皇太后会就这么任由豪格宰格,而不想着如何反击。
他继续道:“太后、陛下,请放心。你们想,豪格自长大成人以来,根本就没打过什么象样的仗,上次在河南,还被孙元杀得丢盔弃甲,也就是个庸才。老臣带了这么多年的兵,自问收拾虎口小儿还是有信心的。实在不成,到时候咱们将九门一关,正蓝旗难不成还能打进城来,北京城也不是那么好打的。方才老臣已经说得明白,我建州现在已经没多少人了,死一个少一个,不能在自相残杀,叫汉人拣了便宜。想必豪格也知道这一点,定然会同咱们妥协的。如此,陛下的皇位和安全也能够得到保障。”
皇太后这才幽幽道:“一切就拜托郑亲王了。”
济尔哈朗见说服了皇太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如此就好如此就好,臣手上还有一百家丁、奴才可堪使用,其他王公和各旗一人凑一点,应该能够拉起一支部队。只不过,他们害怕豪格难免心有顾虑,还需太后你去说服。”
皇太后:“说服他们的事情,我可以去做。不过,兵器粮秣又该如何解决,豪格出征的时候可是将武库都搬走了。”
济尔哈朗:“太后放心,咱们建州全民皆兵,器械粮草各王公大臣可以自筹。”
皇太后:“好,传诏,命在京所有满臣进宫议事。对了……此事郑亲王应该写封信给豪格说明一下,告诉他明军已经迂回到密云,就要攻城,朝廷此举也是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望他不要误会。”
济尔哈朗:“是。”
……
不日,一支一万多人的部队组建起来。其中的骨干自然是各旗王公的家丁,其他士卒则良莠不齐,老的已经六十出头,年幼的才十岁。
这是建州最后的力量,最后一滴血。
虽说有一万多人,可北京城实在太大,往城墙上一撒,还是显得单薄。
北京城能够守住吗,建州的血会流干吗,谁也不知道,包括济尔哈朗自己。不过,一国将亡,总得要有人站出来啊!
1436。第1436章 这样的胜利不完美
就在孙天经部拿下镇边城,探马已经放到密云。而北京城中的建州人在知道大祸将至,开始将骨子里最后一丝力气压榨而出,组织守城军队的时候。
琉璃河,镇海军老营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铁甲军已经被彻底消灭,海霹雳施琅阵亡,正蓝旗建州军已经将老营边沿的防御工事一扫而空,骑兵开始朝营盘深处突进。
大棍呼啸、长斧寒光闪闪,更有骑兵狞笑着扔出绳索套住帐篷,狠狠一拉,将连军帐带里面的人拉到在地。然后策马冲上去,一通猛踩。
火一接一丛燃烧起来,间或几声闷响,然后是热风扑面,火光冲天。那是建奴点燃了镇海军的火药库,数之不清的火星被吹上天空,飞扬在头顶,灿烂得叫人无法呼吸。
建州军自称是女真的后裔,老汗王立国的时候,国号大金。其实,他们和宋时的女真却没有任何关系,剽悍勇猛处也比不上完颜氏女真勇士。可他们的故乡毕竟是极北的通古斯,多少代人的骨阁肌肉经过寒冷的锤炼,坚强如那贝加尔湖的冰一样。
没错,在入关之后,他们是被汉地的繁华耀花了眼睛,被酒色淘虚了身子。可此刻,他们已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腔子里的勇气被整个地激发出来,显得分外疯狂。
实际上,建州人并不擅长于马战。即便号称弓马天下第一,但战马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代步工具。真到了战场上,多半会下马结阵,依靠着精良的铠甲器械,靠着勇猛和剽悍击溃敌人。
真正擅长马战的是蒙古人,他们所谓的骑射早已经在建州的铁甲洪流下打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单从这个战法而言,建州兵还真有点自己名义上祖先铁浮屠的味道。
不过,今天他们却不想下马缓缓推进。镇海军实在太多了,营盘实在太大了,若是一点点打过去,鬼知道要花费多少工夫。而且,敌人已经全线崩溃,你也不用做什么,直接向前冲,将敌人的老营一口气杀透,就能获取最后的胜利。
在他们不要命的骑兵集团冲锋下,失去了工事掩护的镇海军同时发出大喊,成千上万的人都丢掉手中武器朝南方跑去。这个时候,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念头:这一仗,镇海军完了,要想活只能朝南跑。南面就是宁乡军,有他们在,至少能够护得咱们安全。
实际上,对付这种骑兵冲击的战法,宁乡军已经研究了很多年,并经过了好几场实战的检验。不外是布下步兵长矛方阵用于抵抗骑兵冲击,然后在长矛手后面放置火枪手,不断射杀。另外,在敌骑冲击之前,还需要炮火压制,扰乱敌人的队形。
可惜,教官们所教授的一切此刻都没有任何用处。部队已经大溃,失去了组织的军队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大家都仓皇乱跑乱逃,只希望能够比战友跑得快一些。
一面接一面红旗倒下,镇海军已经彻底失去指挥。烈火熊熊燃烧,烟雾弥漫,几乎不能视物,只影影绰绰地看着敌人如同黑色巨浪一般用来,待到你看清楚,等待你的就是无法逃避的死亡风暴。
地上全是尸体,红色的血如同有了生命不住蔓延,热气腾腾。那些用了上万民夫和辅兵一车一车从保定运来的粮食被人毫不珍惜地撒在地上,然后被烈火吞噬,“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