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直上:马云管理日志 金错刀-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兵易得,一将难求,MBA要培养的是一个领导人,中国有5 000年的文化,我们一直以人为本,如果把人抛弃了,纯粹是中国时代的一套肯定不行。大家可以想想,今天全世界这么多?里,纯MBA建立起来的公司并不多。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做不好士兵的人永远当不了将军。

——马云在2002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可能因为一开始创业就遭受了招MBA带来的教训,马云一直对MBA意见颇多。有一次,马云甚至向商学院发飙:“教授总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但是你觉得商学院的客户是谁?是我们的这些企业和用人单位,企业的声音要听!”

马云对MBA有一个比喻,可能是拖拉机里装了波音747的引擎,把拖拉机拆了还跑不起来。“我希望MBA调整自己的期望值,MBA自认为是精英,精英在一起干不了什么事情,我跟MBA坐在一起,发现他们能用一年的时间讨论谁当CEO,而不是谁去做事。”

行动指南

MBA不能只是务虚,而要务实地做事,做不好士兵的人永远当不了将军。
是什么让阿里巴巴活了下来?是什么让阿里巴巴走到现在?我们把做的第一件大事比做毛泽东经过长征,来到了延安。接着首先要做延安整风运动,第二是建立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是南泥湾开荒。

整风是因为变化,我们整风是因为互联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对互联网的看法都不一样,对阿里巴巴的看法也不一样。如果有50个傻瓜为你工作,可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困难的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聪明,当时在美国有很多的知名企业管理者到阿里巴巴做副总裁,各有己见,50个人方向不一致肯定是不行的。那时候简直像动物园一样,有些人特别能说,有些人不爱讲话。所以我们觉得整风运动最重要的是确定阿里巴巴的共同目标,确定我们的价值观。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2年8月,美国《Business 2?0》形容IT业将“撑的撑死,饿的饿死”,在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此写道:无数的IT企业员工在今年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一个接一个地拿到了“粉色传票”——下岗的命令。在互联网最艰难的时候,阿里巴巴也收缩海外战线,回到中国,把总部从上海撤回了杭州,实实在在地做事。

外部的寒潮、低谷,可以通过裁员、搬家来解决,员工内心的寒潮、低谷,如何解决?这就是马云“整风运动”的原点,统一员工价值观。

行动指南

外部的混乱与不确定性并不可怕,关键的是企业内部是否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
现在,我们的干部也成熟了起来。员工数量扩大到了500名。现在互联网是在裁员发展,我们却在扩大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在全年的发展中赚一块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整年投资800万美元,我们要赚800万零1元。事实上,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确运转良好,员工从前年100多名,到去年200多名,到今年500多名,我们还要不断地招。

有人说为什么阿里巴巴还要招员工?我们认为员工是公司最好的财富,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最大的财富。今天银行利息是2个百分点,如果把这个钱投在员工身上,让他们得到培训,那么员工创造的财富远远不止2个百分点。我们去年在广告上没有花钱,但在培训上花了几百万。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2年,马云的目标是赚一块钱,把大部分投资放在员工身上。这一年,还有一个“一块钱”的CEO,这就是思科的CEO钱伯斯,其2002年的年薪只有1美元。他要求把自己的底薪降至这个数字,原因是在高科技低迷时期该公司一直在削减费用并且解雇了数千名员工。一个是美国的互联网先生,一个是中国的互联网先生,都是“一块钱”的目标,多年以后,我们再看这样一个历史的巧合,会觉得非常有意思,真正伟大的CEO都会把创造价值放在首位。

行动指南

员工是公司最好的财富,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最大的财富。
今天的阿里巴巴,我们不希望用精英团队。如果全是精英们在一起肯定做不好事情。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不平凡的事。这就是团队精神。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到底是找明星团队,还是找平凡团队?在《赢在中国》的节目中,马云曾做过一个精彩的点评: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千万不要找已经成功过的人跟你一起创业,在创业时期要寻找这些梦之队:没有成功、渴望成功,平凡、团结,有共同理想的人。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请进一些优秀的人才,对投资、对整个未来市场开拓才有好的结果,尤其那些35~40岁,已经成功过的人,他已经有钱了,他成功过,一起创业非常艰难。

行动指南

创业团队要找最适合的人,不要找最好的人。
读书时我从来就没进过前三名,也没滑过15名以下。总是在这个区域里。

我现在也特别喜欢那种中等偏上的毕业生。因为读书特别好的前三名,往往特别能读书,未必能做事,他出了社会以后,还是想做前三名,那很难。特别差的也不行。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背景分析

“中等偏上”肯定是马云内心深处的一个衡量标准,也是他挑选团队成员的参考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做事”的标准,“中等偏上”的人,有智商,也有做事的实干精神。而“前三名”的人,是读书高手,不一定是做事高手。特别差的学生,则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马云以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寻找“最合适的人”,这是一种个人感悟,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行动指南

读书好的人,未必能做事。“中等偏上”的人,有智商,也有做事的实干精神。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哪个CEO是靠培训的。CEO都是通过坐在一起聊天,参加各种论坛来学习的。作为一个领导,眼光、胸怀的锻炼十分重要,要多跑多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没有走出县城,就不知道纽约有多大,我去了之后回来觉得自己太渺小了,飞那么长时间还没飞到尽头。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说,人要学会投资在自己的脑袋和眼光上面,你每天去的地方都是萧山、余杭,你怎么跟那些大客户讲?你投资点钱到日本东京去看看,到纽约去看看,到全世界看看,回来之后你的眼光就不一样。人要舍得在自己身上投资,这样才能把机会和财富带给客户。

——马云在2007年第四届网商大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有一次,马云在接受一家香港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自己:“我记得是《时代》杂志首次把我说成疯子的,批评我想法不切实际。我当然不觉得自己疯狂(crazy),只是与众不同(think different)。你看,我没有信口雌黄,我已把所有被喻为“疯狂”的想法做到了,were here!”这是马云对创业CEO的理念——必须与众不同,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眼光和胸怀的锻炼。看一看马云的CEO修炼之道,从一个英语教师到一个顶尖级的CEO,马云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舍得投资在自己的脑袋和眼光上。

行动指南

人要舍得给自己的脑袋和眼光投资,这样才能把机会和财富带给客户。
从第一天起我就不想控股。一个CEO,一个公司的头儿绝对不能用自己的股份来控制这家企业,而是应该用智慧、胸怀、眼光来管理领导这家企业。如果所有的人是因为你控股而跟着你,这没有意义。所以我在这公司的建设过程中,不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机构、任何一个投资者来控制这个公司,大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背景分析

在2007年《中国企业家》举办的“25位最有影响力的企业领袖”颁奖典礼上,柳传志是马云的颁奖嘉宾,当主持人问柳传志对马云的看法时,柳传志说马云有4件事让他觉得了不得:“第一个是对于阿里巴巴业务的战略布局;第二个是他这个网络服务企业对于文化的深刻重视;第三是他的谈吐;第四就是这次阿里巴巴上市以后,我在报纸上看到他把那么多的股份留给了他的同伴分享,自己只得了5%。这个胸襟,这个志向,我都觉得了不得。虽然他比我年轻得多,但是我真诚地向他学习,很值得尊敬。”马云能得到柳传志的尊敬,并作为学习对象,关键就在于马云在个人控股上的大方和胸襟。

行动指南

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应该用智慧、胸怀、眼光来管理和领导自己的企业,而不是用股份去控制它。
我永远相信一点就是不要让别人为你干活,而是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去干活,我第一天说要做80年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我们的理想是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而把创造价值作为第一目标。这些东西我的股东和董事还有我的员工都必须认同,大家为这个目标去工作,我也是为这个目标去工作。

作为一个CEO,我不希望我手下的同事是奴隶,因为我控制了51%以上的股份,所以你们都得听我的,没有意义。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背景分析

相对于大多数人在团队管理上的“山头主义”,马云采取的是另一种做法,为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工作。关于团队精神,阿里巴巴的阐述是:共享共担,以小我完成大我。乐于分享经验和知识,与团队共同成长。有团队主人翁意识,为团队建设添砖加瓦。在工作中主动相互配合,拾遗补缺。正面影响团队,使大家积极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行动指南

真正高效的团队管理,是让大家为一个共同的方向工作,而不是为老板工作。
我希望在公司管理的过程中,很坦诚地把自己的思想说出去。同时要想真正领导他们还必须要有独到眼光,必须比人家看得远,胸怀比别人大。所以我花很多时间参加各种论坛,全世界跑,看硅谷的变化、看欧洲的变化、看日本的变化,看竞争者、看投资者、看自己的客户。看清楚以后,告诉他们:这是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你一定要比投资者更有说服力!投资者不可能跟我一样去拜访客户。然后我会拿出一张蓝图,我的同事也不可能拿出这张图来,所以我拿出这样的图时他们会觉得:好!我们就这么走!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从初建的时候就要有自己的使命感、价值观,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这些人呼吸与共,就算他们挖走我的团队,肯定也得把我一起挖去。

——马云2003年接受《财富人生》节目的访谈

背景分析

维持唐僧团队的核心是什么?是粮食吗?显然不是,唐僧团队走到哪里都可以化缘,而且还有不少大人物因为他们的目标而慷慨解囊,因为他们觉得唐僧团队想要实现的是一个伟大的目标。所以,维系团队的真正核心是价值观。阿里巴巴的一位高层这样描述公司的价值观:“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重要的是在于召唤,我们把这些价值观写成文字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工作的人。”

行动指南

创业公司,一开始就要有自己的使命感、价值观,只有具有了共同的目标和使命,才能保持团队永远紧密不可动摇。
有人问我怎么把阿里巴巴的员工拉住,其实我不需要拉住员工,我希望阿里巴巴所有的员工在阿里巴巴都有一个“孩子”,网上开店,网上创业,一份事业、一份工作首先是你的孩子。父母再穷也不会卖孩子,不会怪孩子。

我们养过孩子的都知道,越养越开心,不会在养孩子时,脑子里想着这以后能给我赚多少钱,不赚钱把他卖了。如果你有养孩子的这种心态,生意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快乐。我从来没有把阿里巴巴作为赚钱的工具,你去问我们的员工,我脑子里缺的就是“钱”这个字,我喜欢钱,一个商人说不喜欢钱那是虚伪,为股东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为企业赚钱也是这样。但是如果你老想着钱,没有人愿意跟你交流,没有人愿意跟脑子里都是钱的人交流。你首先想这是一个很可爱的东西,我自己的事业,我的孩子大可以为事业创造价值,可以给我带来很多快乐,最后它还产出很多的钱,这种快乐很好。如果第一天就想着从里面挤出钱,你永远不会好的。

——马云在2004年网商大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认为,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包括一份满意的薪水和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包括在企业中能快乐地工作。事实上,马云曾不止一次地在公众讲话中强调,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就是阿里人,不快乐的工作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他希望阿里巴巴能够成为青年人创业、成长、发展的最佳平台,培养出“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四十罗汉,一百零八太保”,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

行动指南

要让自己的员工把事业和工作当做自己的孩子。
作为CEO,对任何事情都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洞察未来的市场是什么,CEO最困难的是要把灾难控制在摇篮之中。

——马云200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讲话

背景分析

一个团队的领导一定要有未雨绸缪的能力,特别是对一些漏洞和灾难的未雨绸缪。看看马云在2004年遇到的一个难题,10月份,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公司的诚信认证体系中,从来就没有与认证公司邓白氏有过合作,阿里巴巴欺骗了包括《福布斯》杂志在内的许多人。该消息还指出,拥有近160年历史的商业信息调查公司邓白氏公司D&B与阿里巴巴没有任何合作关系。没有邓白氏的合作,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将苍白不少。阿里巴巴迅速处理了这一危机,并表示,在几年的合作过程中,阿里巴巴公司发现,邓白氏在中小企业认证领域并不具备优势,不能满足阿里巴巴对中小企业资信认证的需求。

行动指南

CEO要有能力把灾难和漏洞控制在摇篮之中。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