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不要奢望别人给-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煲惶臁⒁荒暌荒甑牟ɡ顺遄拍闱敖!
      旅行,让我们的生命,有了重新前进的动力。 
      「游历新境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习见的环境都已变成实用的工具。」 
      --美学作家.朱光潜 
      生活太疲惫,你必须暂时走开,旅行,就成为一个很好脱逃的借口。 
      还有很多问题,人、工作、关系,纠缠在一起,理也理不清。出走一趟,至少可以把这些人和事都拋在脑后,回来再做一个新人。 
      我实在很喜欢流浪的感觉,一个人背起包包就走了。 
      流浪像逃亡,一个人孤独上路;但更多时候,我其实是厌恶生活,憎恨狭窄生活里逼人窒息的气压,为了找寻一点可以呼吸的空间,我和城市挥手做短暂的告别。 
      旅行是一种解脱,从沉重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之中,解脱出来,给自己一个喘口气的机会。 
      喜欢旅行的现代人,大概会愈来愈多,因为我们的工作生活与休闲生活,正逐渐在转变。 
      五年前,莉庭去欧洲旅行。 
      她说离开台北之前,身兼两份上班的工作,回家还要翻译书和写企划案,每天工作十六小时是常事。 
      一方面不堪忍受超时工作的压力,一方面也为了实现年少时环游世界的梦想,她向老板请了两个月的假,便踏出她世界之旅的一小步。 
      当年她是抱着不惜辞职的心情,准备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她说,在台湾的生活太紧张,发现欧洲的闲散,一时叫人难以适应。 
      欧洲人的步调中,总透露着一份富裕之后的从容,在负荷过一天十六小时的工作之后,她从身边缓步而过的欧洲人身上,看到自己紧绷的神经。 
      公寓阳台上尽是做日光浴的人,半裸着身体,享受大自然最温暖的抚摸,走过街边咖啡座,下午的太阳暖烘烘的,许多人握一杯咖啡,伸长了腿,细细打量着来往行人,一坐几个钟头,动也不动,就这样悠闲地等着日影西斜。 
      入夜,巴黎的香榭大道上,灯火辉煌,人群摩肩接踵,喝一杯鸡尾酒,吃一客冰淇淋,聆听一首小曲,全然无视于夜色转墨。 
      旅行了一个月,莉庭开始体会到欧洲人舒缓的生活情调,把懒散的心留在欧洲。 
      过度辛劳却没有深刻意义的工作,令人感到厌倦。金钱充裕缺乏人性内涵的生活,让人打从灵魂里,感觉空洞。 
      丰富生命的元素 
      海明威曾经跟《大亨小传》作者费兹杰罗一起旅行,回来以后,他告诉太太,学到的一件真理,就是:「千万不要和你不喜欢的人一起去旅行。」 
      古有明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让人获得智能的宝库;旅行,则是另一种耕读土地的方式。 
      并非一定要双脚踏出国门才算旅行,十五岁的琪琪,乘着风骑着脚踏车到庙口,品尝几口酸中带甜的菠萝,内心开怀畅快,这和登上喜马拉雅山是同等的快乐。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要运用现有的条件与资源,规画适宜的近程、中程、远程的旅游目标,然后逐步实践之。 
      以旅游为志的朋友,先要有「心」去玩。 
      朋友靖梅笑称自己从小就把世界地图挂在墙上,每游历一个国家或观光名胜,就插上标志或国旗,纪念「到此一游」,在插上国旗的当下,心中接着又盘算着下一个目标在哪个地方,不知不觉中,就走遍了大半的世界。 
      旅行期间吸收不同的风土民情、知识和见解,甚至是一幅异国的风景,即使,这些印象不直接变成文章,也会成为她成长的养分。 
      换句话说,旅游可说是丰富个人生命经历的元素。 
      旅行,可以让自己成长,而这个成长会转化为人格、气质或生活境界的一部分。写作者可将成长经验回馈到文章,经营事业者也可藉此启发工作上的新创意。 
      你随时可以背起背包就走。世界之大,你没去过的地方还有很多。万物有序,少了你的天下,世界照常运转。

第7章
      「能发现自己的愚蠢,就是了不起的聪明。」 我们在工作或是生活上,经常会遇到此种情形,萦绕已久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却往往在身心放松的时刻,灵光不断的涌现。
       当你转换心境与时空,总会有好的方法和想法出现。这是因为先暂时退出胶着的实际情况,转换不同的情境和心情,反而会引发我们创新的思路与念头。因此,当遇到难题时,不妨先暂时把问题拋开,放松一下,喝杯咖啡或者去散散步,反而能找到更好的灵感或者看法。
       第一位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高行健,曾被医生误诊为得了肺癌,高行健在得知恶耗后,内心虽是惊惶恐惧,却采取以退为进的对策,随即展开长达十个月的漫游。
       这段时间,他走过华中八省,把沿途所闻、所见、所思写成《灵山》一书,并因此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画家在作品即将完成时,通常都会退后几步,端详自己的画作,接着再向前修饰画作,让作品更完美。虽然只是增添了几笔,所展现的整体效果却是差别很大。
       利用以退为进的方法,透过时间的沉淀、情境的转化,让胶着的想法找到另一个出口。在变化快速的环境里,问题不断的接踵而来,许多问题往往超出我们过去的处理经验。
       这些新的问题,容易让我们陷在泥沼之中,此时,不妨让自己先脱离当时问题的情境,隔一段时间再处理,这样会让我们有更多新的思考角度。搁置,并不意味着放弃或拖延,而是透过时间的沉淀及情境的转化,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当你遇到复杂而且挑战性高的问题时,一时难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不用恐惧或沮丧,因为,最好的策略往往需要时间去孕育。
       一味仓促的做出决定,往往得不偿失,暂时把问题放下来,把压力降低,可以让我们许多平常没有想到的想法与作法浮现出来,不仅让思考更周密、更清楚,也更具有创造力心灵需要偶而的掏空,身体也需要常常把重担放下。当你学会放下、再放下,生命会更轻松,身体也才会更放松。 
      「干净的心灵是健康的第一步。」 
      任何人不生病的时候,都会忽略健康的重要性。 
      金钱不是成功的代表,健康才是幸福的基石。 
      我深刻体会到人生有许多规划,但是,生命是你无法掌握的,因为,死亡随时都紧邻在旁。该做的事不应该再拖延,即使爱一个人,也要及早告诉他。 
      很多人常以金钱来衡量人生的成与败,越有钱的人就越受尊重。实际上,当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钱就是多余的,更何况有许多事情根本就不是钱所能换取的。 
      前汉声杂志社长姚孟嘉在五十岁壮年之际,因突发的心脏疾病,撒手离世。 
      事发当天早上,他到办公室上班后不久,觉得身体不适,于是回家休息。十点左右,姚孟嘉突然昏倒,到医院时,已停止呼吸,医生抢救仍无效。 
      他生前身体十分硬朗,总是笑脸迎人、从不发脾气,是同事、朋友眼中会长命百岁的人,他的骤逝令人相当意外与震惊。 
      「或许是工作太过度吧!」一位曾在汉声任职的旧属感叹的说。经常加班,埋首工作的职场工作狂,相同的憾事,屡屡可见。 
      前和信超媒体董事长辜启允,因癌症之故,在四十八岁的壮年离开人世,而三位交大教授过劳死的新闻,也让不少人惊觉,不只是事业时常面临困境和瓶颈,连生命都是如此无常。 
      因此,健康管理就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一门学问。 
      自己前一阵子,也因为眼睛的不适,频频看医生,但是医生却认为问题不在眼睛,而是﹁过劳﹂所引起的。这时我才惊觉自己看书、打字的时间过久,让眼睛过度疲劳,眼睛不适所反应的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警讯。 
      这个警讯告诉我,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了。 
      当你不断超时工作,努力加班的同时,不要忘了:也要把健康放在工作之上。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追求其它幸福的可能。 
      成功,但不要过劳 
      「人生无常,变量永远存在。」 
      英年早逝,大概是事业有成的人最可怕的恶梦了。 
      统一证券总经理高树煌在参加公司南部尾牙宴时,上台跳舞之后回到座位上,趴到桌上后就不曾再起来,五十三岁的他因心肌梗塞撒手人间。 
      而他在一个月前才做健康检查,健检结果,是一切正常! 
      三位交大的教授猝死最令人震惊,因为,他们都正值壮年,却来不及享受工作的成果,便骤然离开人间。 
      交通大学的教务长沈文仁、电信工程系教授张柏荣、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金甘平等三位教授,先后在半个月内因癌症或不明原因而猝死。 
      到底是「谁」杀了这群站在事业颠峰的台湾菁英?是潜藏的心脏病、癌症,还是过劳死? 
      八成的疾病都与压力有关,对工作放不下心、枉顾健康,所以,企业老板和主管就成了高危险群。 
      新闻主播马雨沛漫步在美国史丹佛大学,她背后就是著名的胡佛塔与钟楼,这时候的她,无比的快乐,因为她如愿成为这知名学府东亚研究所学生,而且三个月后,就要和男友在史丹佛校园古老教堂中结婚。 
      就在男友飞回台北两天后,医生却发现她的胸部有○.六公分的癌细胞。这不到一公分的细胞,突如其来的病痛,改变了马雨沛的人生 
      这让她在之后的十个月内,开了七次刀,做了四个月的化学治疗,也中断她的读书计画,而这年,她才三十二岁,一个舍不得休假、因为怕工作表现输给别人的优秀主播。 
      「每个人都会被生命『抽考』到,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面对生命突然其来的巨变,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我们所能做就是,及早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还有对健康的态度。 
      努力工作是对的,但是,过度的工作只会让我们生命提早「打烊」。 
      「如果你有一匹身价一百万美元的赛马,你会让它整晚喝咖啡、喝酒、抽烟,还期望它明天参赛吗?如果是这样,你干嘛虐待自己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身体?」 
      --励志大师金克拉 
      很多有钱人,知道要定期花时间、花钱保养名贵的爱车,但是,却不知道花时间保养自己无价的身体。 
      不少人依赖所谓的健康检查,把它做为人生的保障,误以为健康检查正常,就是拿到健康的保单。但其实还是有很多健康检查没问题的人,在毫无预警之下,突然生重病或骤然离开人世。 
      以心脏病为例,相关症状就有上百种,如心律不整、缺氧等问题,这是普通心电图查不出来的,健康检查通常只做普通心电图,如果做运动心电图,就必须有医师在旁,成本较高。而这也导致一般健康检查,常常看不出潜藏的心脏病。 
      一般容易得心脏病患者的个性特质,就是做事卖力、要求标准高、压力大,这些人必须学习授权,让自己可以轻松面对工作。 
      有很多人只会创造成就,却不会享受成就。有的人则不敢表达自己的感情,让情感积压在心里,慢慢的也会变成一种压力。 
      平衡的人际关系,也跟平衡的饮食一样,都是现代人必修的健康功课。 
      健康是可以管理的,就像经营事业一样,只要用心的维护与保养,让身体每一部位都能保持最佳的运作状态,就能确保身体能够「永续经营」。 
      让生活均衡一下 
      「运动不一定保证不会生病,但至少让身体有代谢整理的机会。」 
      休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忙碌的工作步调、紧凑的生命节奏,不应是生活从一而终的旋律,偶尔,也该来点休闲活动,让身心均衡一下! 
      当日本的经济实力成为世界经贸焦点的同时,猝死症的阴影也一直笼罩着卖命工作的日本人。 
      一位研究员在研究告一段落的短暂休息中意外猝死,一位事业成功的主管饭后在会议桌上心脏病发,他们经常埋首于办公桌,但也意外地在办公桌上结束了生命。 
      实际上,如果把时间完全投入在工作上,生活中缺乏正向的休闲活动来做调适,长期间的工作压力反而会造成「物极必反」的后果。 
      恒久以来,宇宙万物即以追求「平衡」为依归,所以休闲不是偷懒,而是工作前的体能或精神酝酿期。 
      有医生怀疑,年轻高血压患者得病的可能原因除遗传体质外,工作压力等环境压力应是点燃引线的那把火。若是步入「病态疲劳」,回头已太晚,无奈的是,忙碌的现代人却常任由压力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影响健康日深。 
      有位医生将身体比喻为一个蓄水池。他指出,当承受的工作压力愈多,加上生活习惯恶化等,蓄水池在有限的容量下,水位上升愈快。 
      在这个疲劳不断加码的过程中,首先是只觉得稍微累一点,休息一下就会好的「生理疲劳」关卡;疲劳继续累积,走到「累积疲劳」关卡,身体器官渐渐地失去平衡。此时,人虽然觉得不舒服,但是,医学检查结果却可能正常。 
      「累积疲劳」严重时,有些人甚至得上急诊,而医师却查不出生理有何异状。 
      如果,仍然不改变生活型态,最后就会步入「病态疲劳」,身体、心理便真的会出现病症,此时回头就已太晚了。疲劳在累积当中,有时,是检查不出来的。 
      许多人对「健康」麻木无感,觉得我好得很、我底子强,不会生病的。对别人「要注意健康」的提醒,总是掉以轻心,甚至嗤之以鼻。 
      许多人关心股票起伏的程度,更甚于关心自己的身体。 
      对活得健康、活得自在的轻忽,我们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来。 
      多数人都不自觉健康品质的低落,根据《康健杂志》所做的「台湾民众健康品质大调查」显示,台湾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吸烟,五分之一的人睡眠不足,四分之一的人不常吃早餐,四成的人缺乏运动,六成的人戴眼镜,但却只有近半数的人觉得生活有压力。 
      整体看来,台湾民众的健康生活习惯并不算好。 
      然而却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健康,只有不到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健康。这明白显示出大家对健康的常识太薄弱,而且太执着于工作。 
      成功的人,很容易就﹁忘掉自己﹂。 
      忘了自己、忘了健康,却不一定能换来事业的成就。 
      只有注重健康,才有助于事业的挥洒。 
      健康有如玻璃球,人生之路有如马拉松长跑,若以跑百米的速度冲刺,恐怕未到终点,能量就已耗尽。 
      让生活均衡一下,就是了解到工作与休闲之间的平衡,然后,做妥善的健康管理。 
      感谢,生命中的预警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与快乐,不在于名位与财富,而是要看他拥有身心健康的程度而定,健康就是幸福。 
      失去健康,就失去幸福。 
      失去健康,我们才会发现:健康,对我们的人生是多么的重要。 
      没有健康,就失去了追求生活的乐趣。 
      人的一生,难免都会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疾病。疾病,并不可怕,反而对于身体来说,是非常好的预警。 
      生病是警讯,告诉我们身体平衡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忽视这些预警,就会带给身体莫大的伤害。 
      我们的身体拥有「自愈」能力,当我们生病时,大部分情况是可以不需要藉外在药物,只要借着休息、作息与饮食的调整即可。 
      事实上,能够在生重病下存活下来的人,他们都是拥有非常坚强的毅力,以乐观开朗的心胸,他们能在生病期间,不断灌输潜在潜意识,说服自己一定会痊愈,在心理状况最佳的状态之下,不管是否配合有效治疗,大部分的人会因此而获得痊愈。 
      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一体两面,当我们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时,我们的生理状况通常都会跟着好起来。 
      生病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当我们身体感到不适时,无须恐惧,这时,仅需进行身体平衡状况的调整即可;相反的,如果我们的身体从来不生病,才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可能代表身体不能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正确讯息,果真是如此,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