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一方面造成声势,一方面也便于日夜接待前来晋见的八方英才。然而,
火炬燃了整整一年,人们经过这里时,除了发些议论或看看热闹外,并无人
进宫求见。大臣们只是面面相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有一天,竟然来了一个乡下人在宫门口请求进去见齐桓公。
门官问乡下人:“你有何才干求见大王?”
乡下人回答说:“我能熟练地背诵算术口诀,我希望大王接见我。”
门官报告了齐桓公。齐桓公觉得十分好笑,背诵算术口诀算什么才能?
于是让门官回复乡下人说:“念算术口诀的才能太浅陋了,怎么可以接受国
君的召见呢?回去吧。”
乡下人不卑不亢地说:“听人们说,这里的火炬燃烧了整整一年了,却
一直没有人前来求见,我想,这是因为大王雄才大略名扬天下,各地贤才敬
重大王希望为大王出力,又深恐自己的才干远不及大王而不被接纳,因此不
敢前来求见。今天我以念算术口诀的才能来求见大王,我这点本事的确算不
了什么,可是如果大王能对我以礼相待,天下人知道了大王真心求才、礼贤
下士的一片诚意,何愁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不来呢?泰山就是因为不排斥
一石一土,才有它的高大;江海也因为不拒绝涓涓细流、广纳百川,才有它
的深邃。古代那些圣明的君王,也要经常去向农夫樵夫请教,集思广益,才
会使自己更加英明起来啊!”
齐桓公听了乡下人的这一番话,被深深打动,认为乡下人说得太有道理
了,于是马上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他。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各地贤才纷纷前来,络绎不绝。齐桓公大为高兴。
一个统治者若真心求贤,就必须有诚意、礼贤下士,以宽广的胸怀接纳
人才。
照抄呈文
东汉恒帝在位的时候,有个有钱人想谋个一官半职当当,一来是为了威
风威风,二来也好借权力多弄些钱财。于是他狠了狠心,拿出一笔数目可观
的钱来打通关节,果然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在太守衙门里当属官的职位。
他穿上官服,戴上官帽,趾高气扬地走来走去,心里非常得意。
这个有钱人得意了没几天,就遇到难题了:有一篇奏事的呈文必须由他
写,然后交给太守审阅。他以前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汉生活,
从没想过要去学习,什么都不会,这回要叫他写呈文,可使他为难了。
这个人着急地在家里踱来踱去,整天都吃不下饭、喝不下水,只是愁眉
苦脸地叹气。他妻子见他这样,就给他出主意说:“邻居张三念过几年书,
认识不少字,你去求他帮你写一篇,不就行了?”这人一拍脑袋:“对呀,
我怎么没想到呢?”他急急忙忙地跑到张三家,央求张三说:“老兄啊,这
回你可真要帮帮我呀!你也知道我没认真读过书,哪里会写什么呈文,要是
太守怪罪下来,那就不得了了!”张三听了搔搔后脑勺,想了想说:“不是我
不帮你,我实在也不会写这种文章。这样吧,我听说很多年前有个叫葛龚的
人,他的奏事呈文与得很好,你就去照他写的抄一篇吧,用不着再费脑筋了。”
这个人听了大喜过望,赶紧回去把古书翻了一个遍,总算找到了葛龚写
的文章。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抄将起来,连一个字都不改,原封不动地照抄
下来。到最后,他抄顺了手,竟然忘了改呈奏者的名字,将“葛龚”二字也
抄上了。
第二天,他把呈文交给太守,太守看了,气得吹胡子瞪眼,一句话也说
不出来,马上就把他给罢免了。
这个人不学无术,靠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来蒙混过关,终究是要露出马
脚来的。我们要吸取他的教训,平时刻苦学习,认真钻研,遇事不要不懂装
懂,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办事,才能够获得成功。
巫师的诚与灵
古时候楚国人风行求神敬仙的祭祀活动。无论是为了让家里人除病消
灾,还是为了让天下风调雨顺,楚国人都要摆上筵席,请来巫师,祈求上天
显灵。
当时的荆楚乡间曾出过一个名噪一时的巫师。他每次主持祭祀活动,只
求乡人备办一些普通的祭品,而自己则以饱满的激情、虔诚的态度和祈祷的
歌舞去迎神送神。其结果非常灵验,他一次又一次使求神治病的人恢复了健
康;使盼望丰收的人得到了好年成。人们因此而把这个巫师看做神的使者,
遇事都争着去请他来帮助解决。
过了几年之后,这个巫师在祭祀前向乡民们提出的要求起了变化。他让
人准备的祭品是满桌鲜肥的牛羊肉和整坛的好酒。可是人们满足了他的这些
要求后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巫师的祭祀越来越不灵验了。祈求治病的人常
常在祭祀以后不久就死了;祈求五谷丰登的人得到的往往是饥荒。乡民们对
此都感到非常气愤,然而却弄不明白这里面的原因。
有一个人见大家迷惑不解,七嘴八舌地对巫师议论纷纷,于是走上前去
点拨他们。这个人对乡民们说:“前些年我曾到这个巫师的家里去过。那时
他家里人少、负担轻,他心里没有什么牵挂,所以祭祀的时候内心虔诚、精
神专注。他每次祭祀完了不求从祭品中牟取好处,而是把祭品全部分给大家。
神灵见了这样的巫师还有不应许降福的道理吗?然而现在他生养了一群子
女,为了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衣食上的需要,这个巫师每次都把祭品拿回自
己的家中。既然他的祭祀仅仅是为了收取好处,对神灵已经失去了虔诚的信
仰,那么神灵怎么会来享受祭品的香气,并降福于我们呢?由此看来,这个
巫师现在祭祀不显灵,并不是因为他由从前的神明变成了如今的愚蠢,而是
因为他一心牵挂着自己的私事,没有真情顾及他人的缘故。”
这个故事用前后不同的巫师形象和祭祀效果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排除
私心杂念,才能尽职尽责地搞好工作,从而为社会作出贡献。
第五节
盲人坠桥
一个瞎子过桥的时候不慎把脚踩出了桥面。他身体一倾,几乎栽倒在桥
下。幸好桥栏杆上的横木挡了他一下,于是他用双手抓住了栏杆,而身体却
悬在半空中。
瞎子以前曾不止一次在这座桥上走过。尤其是在那春雨过后、山洪暴发
的日子,他过桥时听到桥下哗哗作响的流水声,真有点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可是这一次瞎子过桥,正值秋高气爽、小河断流的季节。一般的人过桥看得
见桥下干涸的河床,走在桥上有走旱路的感觉。然而瞎子却没法看到河中的
情形,他凭以往的经验判断,认为桥下必定是水流湍急的深渊。因此,他失
脚以后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抓住桥栏杆不放,一边奋力挣扎着试图爬上桥去;
一边急切地希望得到他人的救助。
当时从桥上经过的人,看到瞎子抓着桥栏杆有惊无险、盲目恐慌的情景,
既好笑又怜悯地指点他说:“用不着害怕,你双脚离地不远,松手就可以着
地。”瞎子不相信这话。他心里想:“不肯拉我一把,却要我松手掉下去,这
不是存心坑人吗?”想到这里,他不禁绝望地大哭起来。
不一会儿,瞎子力气耗尽,两手一滑,身体坠了下去。出乎瞎子想像的
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感受空中失重、丧魂落魄的投河悲哀,顷刻之间双脚就
触到了地。以至于他落地以后身体打了一个踉跄才站稳了脚跟。原来这桥下
真如那路人说的一样,一点水都没有。瞎子这时才松了一口气。他有点不好
意思地笑着说:“早知道这桥不高,下面没有水,我就不会吊在栏杆上吃苦
头了。”
瞎子因看不见路而坠桥,并不是一件可笑的事。瞎子心目中关于坠桥危
险和人们会扶危济困的合理想法被桥不高、河已干的特殊环境所扭曲,这才
成了虚惊一场的笑料。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完全信赖并不
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事。
藏贼衣
有个小偷,想去偷点东西来换些吃食。一天夜里,他找来找去,那些大
户人家的门上都上着大锁,结实极了,他怎么也弄不开。
转来转去,这小偷终于找到一户人家,两扇门板破破烂烂的,不费多大
工夫,小偷就打开门进到屋里了。他东翻翻、西看看,到处寻找值钱的东西。
可是这一家实在是一贫如洗,除了些破桌椅烂抹布,简直找不出一样可以换
钱的东西。小偷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暗自叫苦:唉,我的天!我怎么倒霉
成这样,这家人简直太穷了,根本没什么可偷的,叫我白费了这么多工夫和
力气!
要空手回去,小偷实在是不甘心,他继续四下里仔细搜寻,一双贼眼滴
溜溜乱转。过了一会儿,他果然有所发现——床头放着一坛米。小偷思忖道:
没法子,就把这米拿回去煮饭吃吧。可是连坛子抱回去太重了,既不方便又
可能拿不动,还容易让人起疑心……哎,对了,不如这样……
小偷一拍脑袋,计上心来。他脱下外衣铺在地上,然后回过身子去取米,
想把米倒在衣服上包走。小偷闹腾了这许久,将床上睡着的丈夫吵醒了。借
着照进屋里的月光,丈夫瞧见了企图偷米的小偷,生气极了:这个坏蛋,我
家里这么穷,他竟然连唯一的一坛米都不放过。本想大声叫抓贼,又怕贼一
时急了伤人,怎么办呢?丈夫悄悄一伸手,把小偷铺在地上的衣服拿起来,
藏进被子里面。小偷取了米回头,却发现衣服不见了,又急又恼。这时,妻
子也醒了,惊慌万分地问丈夫:“房里窸窣(xisu)作响,是不是有贼呀?”
丈夫回答说:“我醒了半天了,哪里会有贼呢?”小偷听见这夫妻俩的对话
后,忙高声喊道:“我的衣服,才放在地上,就被贼偷了,怎么还说没有贼
呢?”这时邻居们全被吵醒了,听到这家喊“贼”的声音,纷纷跑过来抓,
小偷来不及逃跑,只得束手就擒。
小偷竟然忘了自己的身份,贼喊捉贼,暴露了目标,终于被擒。凡是丧
尽良心算计别人的人,到头来只会算计了自己。
柳季与岑鼎
从前,鲁国有个宝贝,叫作岑鼎。这只岑鼎形体巨大,气势宏伟雄壮,
鼎身上还由能工巧匠铸上了精致美丽的花纹,让人看了有种震慑心魄的感
觉,不由得赞叹不已。鲁国的国君非常看重和珍爱岑鼎,把它看作镇国之宝。
鲁国的邻国齐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国力很是强盛。为了争夺霸权,
齐国向鲁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鲁国较弱,勉强抵挡了一阵就全线溃败
了。鲁国国君只得派出使者,去向齐国求和,齐国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
要求鲁国献上岑鼎以表诚意。
鲁国的国君很是着急,不献吧,齐国不愿讲和;献吧,又实在舍不得这
个宝贝,如何是好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鲁国有个大臣出了个主意:“大
王,齐人从未见过岑鼎,我们何不另献一只鼎去,量他们也不会看得出来。
这样既能签订和约,又能保住宝贝,难道不是个两全之策吗?”“妙啊!”鲁
国国君拍手称是,大喜道,“就照你说的这么办!”
于是,鲁国悄悄地换了一只鼎,假说是岑鼎,献给了齐国的国君。
齐国国君得了鼎,左看右看,总觉得这只鼎虽也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但
似乎还是不如传说中那样好,再加上鲁国答应得这样爽快,自己又没亲眼见
过岑鼎,这只鼎会不会是假的呢?又能用什么方法才能验证它的真伪呢?要
是弄得不好,到手的是一只假鼎,不仅自己受了愚弄,齐国的国威也会大大
受损。他思前想后没有法子,只得召集左右一块儿商量。一位聪明又熟悉鲁
国的大臣出点子说:“臣听说鲁国有个叫柳季的人,非常诚实,是鲁国最讲
信用的人,毕生没有说过半句谎话。我们让鲁国把柳季找来,如果他也说这
只鼎是真的,那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接受鼎了。”齐王同意了这个建议,派人
把这个意思传达给了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得把柳季请来,对他把情况讲明,然后央
求他说:“就请先生破一回例,说一次假话,以保全宝物。”柳季沉思了半晌,
严肃地回答道:“您把岑鼎当作最重要的东西,而我则把信用看得最为重要,
它是我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我用一辈子的努力保持的东西。现在大王想要微
臣破坏自己做人的根本,来换取您的宝物,恕臣不可能办到。”
鲁国国君听了这一番义正辞严的话,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有用了,就将真
的岑鼎献给了齐国,签订了停战和约。
柳季如此守信用,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品质。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
们:诚实信用是无价的,任何宝贝都不能与之相比。无论何种情况下,我们
都不能放弃做人的根本。
随声附和的盲人
从前有个盲人,因为自己看不见,总是担心人家会笑话他,所以一举一
动一言一行总是力求和人家一致,以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如别人的地方。
夏天暑热,到了傍晚的时候,大家都爱到村头的一棵大榕树下面去乘凉,
这个盲人也不例外。大伙儿坐在树下面摇摇扇子、讲讲故事,倒也其乐融融。
这天黄昏的时候,盲人又来到树下,和人们一起享受着树荫下的徐徐凉
风,很是惬意。不远处的一棵树上,两个孩子正在掏知了,人们便都饶有兴
趣地瞧着。只见后面的孩子伸出沾满树胶的木棍想去粘知了,刚伸过去,没
料到前面的孩子猛然一回头,好像想说点什么,被弄了一鼻子一脸的树胶,
哭丧起脸,张开的嘴也忘了闭上,样子滑稽极了。看到这里,大家不禁一起
大笑起来,有的合不拢嘴,有的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有的连眼泪也笑了出
来。
盲人正乘着凉,忽然听到一阵笑声,心里纳闷:他们笑什么呢?不管,
我也跟着笑吧。于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也大笑起来。大伙见他也笑,非常奇
怪,就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也发笑?”盲人边笑边说:“你们所笑的,
一定不错。”这下,大伙笑得更厉害了。
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并不要紧,但不管怎样,都不能像这个盲人一样,毫
无主见、随声附和,这才是最要不得的缺陷。
不吃鸡蛋
有个南方人,从来不吃鸡蛋。一次,他出远门到北方。在路上走得累了,
肚子也咕咕直叫,就进了一家小店坐下,吃些东西。
店里的伙计一看有客来了,忙过来招呼,殷勤地边擦桌子边问:“客官,
您想吃些什么?”这个南方人第一次来北方,对北方的菜很不熟悉,就随便
地说道:“有什么好菜就上吧。”伙计应道:“本店的木樨肉做得可拿手了,
您可以尝一尝。”不一会儿,菜端上来了,南方人一看,原来里面有自己不
吃的鸡蛋,可他又怕如果说出来,别人会嘲笑自己无知,就不愿明说,只是
问道:“还有别的什么好菜吗?”伙计说:“还有摊黄菜,也是本店的拿手名
菜。”南方人心里嘀咕:摊黄菜是什么玩艺?不管它,先要了再说吧。菩萨
保佑,可千万别再有鸡蛋呀!便说道:“太好了,就这个吧!”等到菜送来一
看,仍然还是有自己不吃的鸡蛋。不好再推了,他只好说:“菜是不错,可
惜我肚子挺饱的,不想吃东西。”他的仆人饿得实在不行,便劝他说:“前边
的路还很远,不吃的话,待会儿恐怕要挨饿了。”他于是借梯子下台说:“既
然这样,那我们就吃些点心吧。伙计,有好点心吗?”伙计答道:“有窝果
子。”他说:“那就多拿几个来吧。”等到“窝果子”被端上来,他一看不禁
傻了眼,竟然又有自己不吃的鸡蛋。他心中又羞惭又恼火,再也找不出什么
理由了,只得饿着肚子赶路,直走得疲劳不堪。
天下的事情很多,人们哪能样样知道。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但
不承认,还硬要假装知道。这样做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
寻找珠宝
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