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俯视着对旁边的一棵幼松说:“小伙子,你瞧我爬得多快,爬得多高!” 

幼松瞥了瞥它挂满喇叭的身子,报以轻蔑的一笑。 

 (凡夫) 

                                 善恶篇 

                                  第一节 

韩娥善歌 

从前,韩国有位歌唱家名叫韩娥,要到位于东方的齐国去,不想在半路 
上就断了钱粮,从而使基本生活都发生了困难。为了度过这一难关,她在经 

过齐国都城西边的雍门时,便用卖唱来换取食物。韩娥唱起歌来,情感是相 

当投入的,以至在她离开了这个地方以后,她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 

门的梁柱之间缭绕,竟至三日不绝于耳;凡是聆听过韩娥歌唱的人,都还沉 

浸在她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好像她并没有离开一样。 
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店小二狗眼看人,见她穷愁潦倒, 

便当众羞辱她。韩娥为此伤心至极,禁不住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 

漫开去,竟使得方圆一里之内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动容,大家泪眼 

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 

后来,韩娥难以安身,便离开了这家旅店。人们发现之后,急急忙忙分 
头去追赶她,将她请回来,再为劳苦大众纵情高歌一曲。韩娥的热情演唱, 

又引得一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个个欢呼雀跃,鼓掌助兴,大家忘情地沉浸在 

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为了感谢韩娥给他们带来的 

欢乐,大家送给韩娥许多财物和礼品,使她满载而归。 

韩娥的故事说明: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与大众共 
悲欢,成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 

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徕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 
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 

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 

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 

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 
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 

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 

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 

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 

着发酸变质啊。” 
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 

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颠倒,社 

会腐败,百姓遭殃。 

林回弃璧 

周朝有一个诸侯国灭亡了,亡国的难民中有个叫林回的人,他舍弃了价 

值千金的玉璧,却背负着婴儿逃难。 
难民中有人不理解林回的选择:“你是为了金钱吗?如果是为了金钱, 

一个婴孩能值几个钱?”又有人问:“你不害怕受牵累吗?一个吃奶的婴儿 

在战难时,给人添的麻烦简直说不完。国难当头,真不明白你抛弃宝玉,背 

上婴儿这个包袱是为什么?” 

林回背着孩子说:“那块宝玉是因为值钱才和我在一起。这孩子因为是 
我的亲生骨肉,和我的感情连在一起。” 

和金钱利欲结合在一起,遇到天灾人祸,患难之时便会互相抛弃;和骨 

肉情义友谊结合在一起,遇到患难便会相依为命。互相抛弃与互相依存,实 

在是相去十万八千里啊! 

用金钱利欲结成的关系是暂时的,不能经受患难的考验;人与人之间的 
亲情友谊,患难与共才是长久和永恒的。 

江边姑娘 

在大江之滨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10来户人家。虽然村里的人经过一 
年到头辛勤的劳动,基本上能够养家糊口,但是日子并不好过。他们的生活 

朴素而节俭。每天晚上,男人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晚饭后不久就得 

歇息。女人们在男人休息之后还要做一些收拾屋子、缝补浆洗的事。勤劳俭 

朴的习惯就这样一代代往下传,村里各家各户的少女也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 

练就了一双灵巧、能干的手。她们不仅在白天帮助家里做一些烧水做饭、养 
鸡养畜的工作,到了晚上,还要搞手工编织、做针线活。 

因为经济上都不宽裕,点灯用烛成了一道难题。为了节省一点灯烛钱, 

村里的姑娘们商量决定,大家分摊着凑一些蜡烛,每晚集中起来在一户住房 

较宽的人家一起干活。 

有一个因家境贫寒而买不起蜡烛的少女,每天晚上也到村里姑娘集体活 
动的那户人家去做夜活。日子一长,那些出了蜡烛的姑娘开始嫌弃这个少女。 

她们风言风语地想撵她出去。 

这个少女面对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伴们的无理做法愠而不发,并且 

很有礼貌地说道:“我因为买不起蜡烛,所以常到这里来借光。我不能力这 

个集体活动的场所出一份钱,可是我多少能为大家出一点力。每天晚上我来 
得最早,一来就打扫屋子、整理坐席,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等你们都到齐的 

时候,这间房子并不显得拥挤;我每次坐在你们的后面,借着墙面反射的烛 

光干活,并没有遮挡你们的光线。我对你们没有任何妨碍,你们为什么要吝 

惜墙面反射的一点余光呢?我对你们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你们为什么一 

定要把我赶走呢?”那些看不起这个少女的姑娘们听了这番话以后,觉得很 

有道理。经过一番议论,她们终于决定把这个少女留在全村做夜活的姑娘们 

的队伍中。 

一群农村姑娘,在生产力很低的古代社会,自发结成集中劳动的群体, 
这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一件好事。那个因为家贫而买不起蜡烛的少女被做夜 

活的姑娘们所接纳的事实,告诉我们,集体主义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就是中 

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不受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 

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3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 

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 

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傲,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 

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窝窝 

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傲便丢过去一个 

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化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 

傲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傲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 
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 

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 

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 

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傲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 

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 

傲又叫道:“嗟(jie),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 

来,瞪大双眼看着黔傲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 

嗟来之食!” 
黔傲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 

严,黔傲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 

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 

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小偷退齐兵 

子发是楚国的一位将领,他很注意有一技之长的人,善于利用这些人的 

长处为自己服务。楚国有一位擅偷窃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便去投靠子发,小 

偷对子发说:“听说您愿起用有技艺的人,我是个小偷,以前不务正业,如 

果您能收留我,我愿为您当差,以我的技艺为您服务。” 

子发听小偷这么说,又见他满脸诚意,很是高兴,连忙从座位上起身, 
对小偷以礼相待,竟连腰带也顾不上系紧、帽子也来不及戴端正。小偷见子 

发果然是真心,简直是受宠若惊了。 

子发手下的官员、侍从们都劝谏说:“小偷是天下的盗贼,为人们所不 

齿,您怎么对他如此尊重?” 

子发摆摆手说:“你们一时难以理解,以后就会明白的,我自有道理。” 
适逢齐国兴兵攻打楚国,楚王派子发率军队前去迎战齐兵。结果,连续 

交锋3次,楚军都败下阵来。 

军帐内,子发召集大小将领商议退齐兵的策略,将领们想了好多计策, 

个个忠诚无比,可是对击退齐兵却一筹莫展,而齐兵反而愈战愈强。 

面对紧张的形势,那个小偷来到帐前求见,主动请缨。小偷说:“我有 
个办法,请让我去试试吧。”子发同意了。 

夜间,小偷溜进齐军营内,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齐将首领的帷帐偷了出来, 

回到楚营交给子发。子发便派了一个使者将帷帐送还齐营并对齐军说:“我 

们有一个士兵出去砍柴,得到了将军的帷帐,现特前来送还。”齐兵面面相 

觑,目瞪口呆。 
第二天,小偷又潜进齐营,取回齐军首领的枕头。子发又派人送还。 

第三天,小偷第三次进了齐营,取回来齐军首领的头发簪子。子发第三 

次派人将簪子送还,这一回,齐军首领惊恐万分不知所措。齐军营中议论纷 

纷,各级将领大为惊骇。于是,齐军首领召集军中将士们商议对策。首领对 

大家说:“今天再不退兵,楚军只怕要取我的头了!”将士们无言以对,首领 
立即下令撤军。 

齐军终于退兵而走。楚营内大大嘉奖那个立功的小偷,众将士无不佩服 

子发的用人之道。 

小偷,如果损害社会人民,的确该绳之以法;如果改邪归正,把技艺特 

长用到有益的地方,有时也能干出大事来。 

牛缺遇盗 

牛缺,在上地这一带地方是位声望很高的饱学之士。有一次,他要去邯 

郸拜见赵国国君,途经耦(ou)沙时,遇上了一伙强盗。强盗抢走了他的牛 
车及随身衣物,他只好步行。强盗在一旁看到这人对被劫之事并不在意,脸 

上连半点忧愁和吝啬的表情都没有,心中不免生疑,于是便追上去问个究竟。 

牛缺坦然地回答说:“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应当因丢失一点供养自己的 

财物而去与人争斗,这样会危害它所供养的自身的安全啊。” 

强盗们听后,同声称赞道:“这真是一个贤德之人啊!”他们望着牛缺渐 

走远的背景,忍不住又商议:“如此贤德之人去拜见赵国的国君,必会受到 

信用,他如果在国君面前告发了我们的强盗行径,我们一定会大难临头。因 

此,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这伙强盗再一次追上牛缺,并把他杀掉了。 
有个燕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将全家族的人集合起来,告诫他们:“今 

后谁遇上了强盗,可千万别学牛缺那样以贤德求忍让呀!”大家都牢牢记住 

了这个教训。 

不久,这个燕国人的弟弟要到秦国去,一行人来到函谷关下,又遇上了 

强盗。他想起了哥哥临别时的告诫,始终不肯轻易舍弃财物,在实在斗不过 
这伙强人时,他又跪在地上,低三下四地哀求强盗以慈善为本,发还抢走的 

财物。 

强盗们被纠缠得大怒了,忍不住厉声喝道:“我们没有要你的性命,就 

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你现在还要死死地缠住我们,索要财物,这不就把我们 

的行迹暴露了吗?我们既然已经作了强盗,哪里还有什么慈悲仁义可言?” 
只见这伙人手起刀落,将那个燕国人的弟弟杀了,同时还杀害了与之同行的 

四五个伙伴。 

牛缺与燕人被害的悲剧警醒后人:对于杀人不眨眼的强盗,既不能讲“贤 

德”,也不能苦苦哀求;只有丢掉幻想,团结斗争,战而胜之,才是唯一正 

确的选择。 

支公养仙鹤 

古时候有个叫支公的人,非常喜欢仙鹤。他常爱到仙鹤出没的地方,远 

远地欣赏仙鹤吃东西、散步时的一举一动,简直看得入了迷。他常常想:要 
是能有仙鹤长久为伴,那该多好啊! 

终于,在支公搬到剡(shan)溪东峁(mao)山居住的时候,一位深知 

支公爱好的老朋友给他送来了一对仙鹤。支公高兴极了,像对待自己的儿女 

一般对待仙鹤,给它们吃上好的食物,细心照料它们的起居,高兴的时候, 

支公还常把仙鹤搂在怀里跟它们说话。仙鹤的活泼可爱也使支公的晚年一点 
都不寂寞,它们给支公作伴,跳舞给支公看,时间久了,支公和仙鹤的感情 

越来越深厚。 

时光飞逝,仙鹤的羽毛很快长齐了,它们天天扑棱着翅膀,想飞到属于 

它们的遥远的地方去。支公实在是舍不得仙鹤离开,犹豫再三,还是用剪刀 

把仙鹤的翅膀剪短了。 
这下子仙鹤真的没有办法飞起来了。它们总是先扑打一阵翅膀,然后又 

回头看看,接着就沮丧地低下头,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仙鹤再也不像以前 

那样欢叫起舞了,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生气,连眼睛都一天天地暗淡下去了。 

支公对这一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后悔极了,告诉自己说:“既然 

仙鹤有直上云霄,去见识更广阔的天空的志向,我又怎么能强行把它们留在 

我跟前,只供自己观赏呢?” 

支公从此更加精心地饲养两只仙鹤,让它们的翅膀很快又长齐了。于是 

支公就带着仙鹤来到野外,把它们放到地上,依依不舍地对它们说:“仙鹤 
啊,快飞吧,到远方去实现你们的理想去吧!”仙鹤拍打着翅膀飞上蓝天, 

鸣叫着在支公头上盘旋了几圈,好像在感谢他的恩情,然后自由自在地向遥 

远的天边飞去了。 

支公虽然舍不得仙鹤,但他理解仙鹤的志向,最终放了仙鹤,这才是真 

正的爱鹤。同样道理,真正爱惜有才能的人,就应该给他们施展身手的空间, 
不要把他们规定在狭隘的小圈子里面。 

毕歆与王朗 

华歆(xin)与王朗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都很有学识,德行也受到大 
家的称赞,分不出谁好一些,谁差一点。 

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村庄和大片的良田,百姓叫苦连天。华 

歆和王朗的家乡也遭了灾,房子都被大水冲走了,盗贼也趁火打劫,四下作 

案,很不太平。无奈,华歆和王朗只得和别的几个邻居一起坐了船去逃难。 

船上的人都到齐了,物品也装妥了,马上就要解缆离岸出发。这时候, 
远处忽然奔过来一个人,他背着包袱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个人也顾 

不得擦汗,一边朝这边挥手一边扯开嗓子大叫道:“先别开船,等等我,等 

等我呀!” 

这人好不容易跑到船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船都被人叫完了,没 

有人肯收留我,我远远看到这边还有一条……船,就跑过来……求求你 
们……带上我……一起走吧……” 

华歆听了,皱起眉头想了想,对这个人说:“对不起得很,我们的船也 

已经满了,你还是再去另想办法吧。” 

王朗却很大方,责备华歆说:“华歆兄,你怎么这样小气,船上还很宽 

裕嘛,见死不救可不是君子所为,带上人家吧。” 
华歆见王朗这样说,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略微沉思片刻,答应了那 

人的请求。 

华歆、王朗他们的船平安地走了没几天,就碰上了盗贼。盗贼们划船追 

过来,眼看越追越近了,船上的人们都惊慌不已,不知该怎么办好,拼命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