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儿有两个小测验,你可以试一试,看看自己是不是占压倒多数的具有正时间偏好的人群中的一个。假设你的男朋友在情人节那天只是吻了你一下,然后说,有一打玫瑰花要下周才能给你。一打玫瑰花还是一打玫瑰花,但是如果你觉得,一周以后送来的一打玫瑰花的价值和情人节那天送的一打玫瑰花的价值不一样,你就是具有正时间偏好率的人。或者,你收到了一大堆推销邮件,信封上面用大字写着俗气的话,说什么你可能已经中了一辆价值45000美元的新跑车,你给其中的一个回了信,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你真的中了大奖!当然,你很高兴。然后你听说,那辆车要一年之后才能送到。你还是挺高兴的,但是比起你刚才做梦下周开跑车出去兜风时的高兴已经少了许多。事实上,你可能很愿意出一大笔钱,现在就能拿到车,而不愿等到一年之后。如果你真是这样想的,那么你就是具有正时间偏好率的人。
某些持批评意见的人把正时间偏好说成是短视的明证,或是认为人们缺乏想象遥远未来的能力,无法具有思考较近的未来时的鲜活程度和思维力度,抑或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固有倾向,在看未来的时候免不了带着一副玫瑰色的眼镜。所有这些解释都是在怀疑“时间偏好”的最终合理性。但是,人都是要死的,在这样一种事实的限制下,再加上生活中种种不确定因素,人们认为手里的一只鸟胜过树丛中的两只鸟也就无可厚非了,不见得是非理性或目光短浅。如果人们有理由认为收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他们就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到结论,当收入预期会增加的时候,眼下放弃一点某种利益会比以后多放弃一点这种利益付出的代价更大。经济学家不是说人们应该具有正时间偏好,而是他们观察到,人们的确给当下某物赋予的价值要比给未来“同样”的东西赋予的价值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我们对于现在吃饭(我们肚子饿的时候)还是以后再吃或现在睡觉(我们犯困的时候)还是以后再睡并不是无所谓的。
现在回答本延伸阅读开始提出的问题。支付利息是为了让人们放弃对资源的当下支配权。利息是出借者放弃的机会的价值的报酬,借入者愿意支付利息,是因为这些机会现在对他们敞开了。
利息中的风险因素
无论是企业向银行贷款,还是消费者向商家购物时分期付款,或是使用信用卡,这些都是正时间偏好率在一个特定商业社会中的应用。但是,这些应用中也包含了不同程度的风险报酬以及协商这些贷款时发生的大小不一的成本。一般来说,你向商业银行借钱跟你向一个大型企业借钱相比,成本会高一些。但这不一定是说你承担的利率会高。银行要调查你的信用记录,还要为你的贷款做账,这些成本你都要支付,还包括银行向贷款人收的一笔保险费,用来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追缴成本或是干脆收不回来的风险。如果银行不能收这笔风险报酬,银行就会拒绝给风险较高的客户发放贷款。所以,当立法者给贷款“年息”强加一个上限时,银行不得收取比这更高的利息,这么做实际上没有降低利率,因为这种做法的实质只是银行把一部分贷款人拒之门外,不向他们发放贷款。人们如果觉得贷款无利可图,也就不会去寻求贷款了,所以很难看出最高利率法对低收入人群有什么好处。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各类合同上注明的利率还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这个因素本身却并不是利息。这一因素就是弥补出借者货币购买力的预期损失(“通货膨胀”是货币购买力损失的另一个名称;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我们留待后面的章节再作详细的讨论)。如果出借者想获得每年3%的收益,预期通货膨胀率是零(即货币购买力保持稳定),那么他会向贷款人收取3%的名义利率。而且,他也“真”的能在这笔贷款上赚到3%的收益。合同上注明的利率就是名义利率,也就是银行柜员背后墙上公示的利率。如果出借者预期通货膨胀率是2%,即货币的购买力在一年之后会降低两个百分点,那么他就会收取5%的名义利率。出借者并没有“真”的赚到5%,要记住,当他收回本金和利息时,每1美元只相当于0。98美元。所以他的“真实”利率——真实的回报率是3%。
计算真实利率的公式是: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计算真实利率时,是把预期的2%的通货膨胀率从5%的名义利率中扣除,得到的就是3%的真实利率。)
天L2天28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简短回顾
在一个劳动分工程度很高的社会中,各类决策的协作是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协商,再协商,还要执行数不清的交换协议。
市场最好被看成一个竞价的过程,而不应被看作一个人、一个地方或一个东西。供给和需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相对价格在此过程中被决定。这也是一个互相调节、互相接纳的过程。
有效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制度,数目众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自愿的交换。交易成本是在供求双方之间安排合约或交易契约的成本。货币是交换的一般媒介,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高度专业化的经济系统中,货币价格体系的存在可以给人们提供信息,使他们对于市场上供求情况的变动随时做出反应,他们可以调整计划,更好地进行合作。
当买方和卖方的计划互相协调时,换句话说,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市场得以出清。当价格低于市场出清价时,就会发生短缺,即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市场价格会倾向于上升,以减少短缺。当价格高于市场出清价时,就会发生过剩,即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市场价格会倾向于下降,以减少过剩。市场出清是买方和卖方追求他们各自计划的无意的结果。经济学家对于解释这一过程的发生原理是有助益的;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学家,自由市场照样可以有效运行。
利息代表了获取资源当下支配权的成本,也是当下的商品与未来的商品的价值差。利息常常是针对一笔贷款而言的,这是因为货币代表了对当下商品或未来商品的一般支配权。
名义利率包含了安排贷款及保障还款的成本,以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真实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一个社会中的利率通常是正的,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当下的商品比未来的商品更有价值。
交换是一种互相协作的活动。买卖双方对交易的条件达成一致,这就是协作。买方和买方竞争,通过竞价或者其他非货币手段争取得到稀缺品,短缺时尤其如此。卖方和卖方竞争是争夺利润。在过剩的时候,他们一般会争相降价。
稀少不是稀缺,不要搞混。如果某种东西的数量很少,那它就是稀少的,比如普雷契特科签名的棒球或勃特克签名的网球拍。稀缺性是购买意愿和供应水平之间的关系,也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只有当人们不用付出任何机会成本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稀缺性才会消失。
稀缺品必须以某种方式分配。分配必然伴随着某种带有区别性质的标准,以决定谁得多少。不管用哪种带有区别性质的标准来分配稀缺品,竞争都是达到标准的手段。商品过剩不等于没有稀缺性。和短缺一样,过剩意味着买方和卖方之间缺乏合作。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中建立起来的价格体系可以传达重要的信息,即关于商品和服务的相对稀缺性的信息。中央计划的经济通过政府行为废除了私有产权、货币和市场,也恰恰破坏了市场的信号,人们也就无从发现他们各自的比较优势,也无法有效地使生产计划和消费计划相协调。
天8D天D8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6。1限价的冲动
经济学家有一个作用很重要,就是要澄清一些对市场过程常见的误解。经济学家常常是突破常规思考的。我们从第一章开始就在澄清一些误解。我们在这一章中会继续澄清误解,希望你能把事情看得越来越清楚。在这一章中,我们也会讨论一些新问题,比如价格管制、对酒类和药品的禁令、税收,还有所谓成本决定价格的老生常谈。
汽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就以它为例。我们修订这一章的时候,在美国一加仑普通汽油的平均价格已经超过2美元。(在很多地区已经超过了2。8美元。)我们就把这个平均价格当作全美汽油市场的出清价格。
我们作者和你一样,都在抱怨油价太高了。(有意思的是,我们并不抱怨要为一加仑啤酒多付很多钱,但那是另一回事。)没准我们现在能做点什么呢。忘掉“市场的力量”和“市场过程”吧。如果我们立法实行价格管制,会怎么样?我们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干预自由市场,要是还有人敢于超过联邦规定的价格上限收费,那就是违法!
一加仑汽油的公允价格是多少?1。5美元?1。25美元?0。99美元?对谁而言的公允?忘掉供应商吧,现在是我们占上风。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多少钱才是公允的?假设我们最终同意(怎么同意的?如何论证?)一加仑汽油的“公允而合理的价格”是1美元。然后,经过冗长而争论纷纷的政治手续,新政策出台了:加油站不得以高于每加仑1美元的价格出售汽油。经济学家把合法的最高价格称为价格上限——价格不允许超过一定的水平。我们先规定汽油的价格上限,可能以后还要规定啤酒、食品、衣服、药品、吉他或者长号的价格上限。
但是,别高兴过头了。一想到每加仑汽油只要1美元,是挺高兴的,但是,想象和现实并不总是能够完美地互补。多数情况下,它们连互相替代都不行。我们还是得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考虑一下市场过程和它的无意结果,这才是明智之举。我们可以从图6…1开始。
图6…1 汽油的价格管制
注:市场在每加仑2美元时出清。价格上限设定在每加仑1美元。需求量上升到每天150万加仑,而供给量下降到每天50万加仑。价格管制的无意结果就是每天短缺100万加仑汽油。
市场出清价格是每加仑2美元。假设每天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都是100万加仑,取个整数,为了好算。但是,有了价格上限的规定,卖方每加仑只能收1美元,顾客每加仑也只出1美元。现在执行的是新规定。只要高于1美元,就算违法。结果会怎么样呢?人们会计划多买汽油,享受自驾车游遍全国的乐趣,不用几个人合开一辆车上班,不用乘公共汽车上学,也可能会买一辆油耗高的八缸SUV,等等。当汽油价格低到每加仑1美元时,人们会计划多买汽油,这一点可以从需求曲线上看出来,只要顺着需求曲线往下移动就行了。需求量(不是需求!)增加到每天150万加仑。但是这些人(或者其中的大多数人)能实现他们的计划吗?市场还能保持协调吗?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的下降而下降,无论这个价格是在自由市场中形成还是用法律规定的。卖方的存货会被购买浪潮消耗殆尽,每天的产出会从100万加仑降到50万加仑。由于新的价格管制,卖方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会随之下降,这会让卖方的日子很不好过。(但是,还记得吗,我们在前面曾经假设不考虑他们。)他们的反应是进行节约,降低产量——如果他们不这么做,估计多半就得改行了。我们可以让供应商暂时赔钱,但是我们不可能让他们一直从事一个赔钱的行业。我们在这个例子里的确对消费者关照有加,然而他们会发现想买汽油,可是买不到。市场上会出现短缺,每天的缺口大约是100万加仑(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差)。
天86天64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6。2 价格固定时的竞争
在自由市场中,短缺的时候价格会上涨,市场会出清,这都是无意的结果。但是,设定价格上限会导致另外的无意结果:汽油的持续短缺。相关的市场价格能传递关于某种商品相对稀缺性的重要信息。1美元的法定价格上限使汽油看起来不如每加仑2美元时稀缺,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既然不让多收钱,也不让多给钱,人们会怎样应对短缺呢?我们一定会看到,购买汽油的非货币成本会上升,因为汽油是稀缺品,必须被分配。如果我们用法律禁止了货币价格这一分配手段,就不得不使用其他的分配规则,不管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设计。等待购买汽油的人会试图找出新的分配规则对购油人群加以区别,而且他们会互相竞争,努力达到这个标准。他们的竞争会使总成本增加,除了价格之外,还要加上购买汽油的非货币成本。竞争会使总成本不断增加,直到需求量不再超过供给量。
汽油行业可能是最好的例子了。当人们想到,汽油卖每加仑1美元,他们有可能买不到他们想要的数量,这时人们可能就会早早地去加油站排队,以免加不到油。但其他的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队越排越早,越排越长。排队等待无疑是一种成本。
有些人可能会四处搜索,而不是排队死等,甚至雇人排队,20世纪7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就有人这么干。他们要为此额外支付时间成本,还有,开车寻找加油站要消耗汽油,也是一种额外的成本。还有的人可能会做交易:给加油的工人一笔小费,油可能就会加满,对一般的人就是有保留的供应;或者给加油站交一笔特殊的钱,把车停在加油站;或者固定在加油站修车;或者给加油站老板送一张戏票。所有这些竞争方式都会增加买油的成本。成本会持续上升,直到需求量最终降低,和供给量一致。
购买某种商品的欲望如果在当前货币价格下不能得到全部满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会增加购买这种东西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都会涨价。如果购买某种东西的其他成本上升了,我们就能断定有某种社会压力(例如法律规定的价格管制)把货币价格压制住了。在这种情况下,队会越排越长,找卖主会越来越难,甚至要用某些特别的交易来分配商品,因为在当前价格水平下,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这时就出现了商品短缺。
经济学家的短缺概念集中在货币价格上。只有当货币价格不能在互相竞争的需求者当中发挥分配稀缺品的作用时,短缺才会存在。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短缺时,每次都能发现购物的非货币成本上升,人们靠非货币成本来分配稀缺品。
天4F天FT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6。3 正确的信号与错误的信号
在商品明显短缺时,如果法律禁止供应商涨价,那么供应商该怎么办?他们可能会寻求其他手段,使事情朝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汽油零售商可能会决定减少每日的营业时间,周末全天不营业,以此降低他们的成本。如果他们在20小时之内就能卖掉一周的量,那他们何必每周营业120小时呢?这种对短缺的反应会进一步增加汽油购买者的成本:他们会排更长的队;周末的旅游计划不得不取消或缩减;经常会发现自己身处困境,因为没法买到燃料;会付出额外的成本,因为要找加油站、要操心,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因为储存汽油时不正确地使用虹吸管。
在我们这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和经济系统中,浮动的货币价格对于确保有效的合作极端重要。如果价格不能反映某种商品的相对稀缺性的变化,供给方和需求方就会得到错误的信号。他们就找不到一种能有效地给对方提供便利的途径,他们根本就没有动机去寻找这样的途径。这种动机对人是重要的,因为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途径使人们能够互相提供方便,计划经济中的计划部门未必能想到这些途径,但正是这些途径的综合效果却能使混乱和秩序判然分明。浮动的货币价格反映了不断变化的供求情况,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动机。
天T2天2X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6。4 想在城里找房吗?看讣告吧!
我们现在来看一个比较怪异的例子。在纽约找房子非常困难。竞争本身没什么怪异的。怪异的是这种竞争呈现出来的相当有创造力的方式。比如,人们常常看《纽约时报》和《纽约邮报》的讣告栏,看看有没有即将空出来的公寓可以租。不,他们在找房子的时候并不是向亡魂寻求线索,他们是在为一间即将空出的公寓竞争,试图击败对手。几十年来,纽约的公寓房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不是因为自由市场不起作用了,而是因为几十年前纽约市政府的官员们进行房租管制,并把他们的富于公益心的政策推行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