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的倒塌是因为我确切地知道,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到很多东西。”森提到:“妇女的自由可以提高她们受教育的程度,降低人口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增加她们的就业机会,进而影响她们的政治权利,使妇女在地方自治政府中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最后,柏林墙的倒塌不仅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对方的知识网,而且有助于他们接受共同的标准——经济运作的标准、会计标准、银行标准、制造计算机的标准和撰写经济论文的标准。我以后将更多地讨论这一问题,但可以在这里说的是,共同标准创造了一个更为平坦的竞争平台。换句话说,柏林墙的倒塌使得好的做法更容易得到推广。
当经济或技术标准出现在世界大舞台上时,这些标准变得能更快地被接受。
仅以欧洲为例,柏林墙的倒塌有助于欧盟的形成和成员国数量的增加。这些因素和欧元的出现相结合,在这个曾被铁幕分割开来的区域营造了一个单一经济区。
虽然柏林墙倒塌的积极效应立即就已显现,但它倒塌的原因却并不十分明晰。
导致柏林墙倒塌的因素并非只有一个。这既是前苏联体制内部矛盾和低效率的产物,也是因为前苏联为了和里根政府进行军备竞赛而最终受到拖累,而戈尔巴乔夫失败地区改革那些不能改革的体制,也起到了催化作用。但是如果让我指出最重要的因素,我想应该是开始于20 世纪80年代初的信息革命。极权统治依赖的是对信息和力量的垄断,然而传真机、电话和其他现代化通信工具的广泛应用却让过多的信息传到了铁幕的另一边。
1977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史蒂夫。伍茨尼亚克(Steve Wozniak)发明了著名的苹果II型家用电脑。1981年第一台IBM 私人电脑投入市场。1985年第一个版本的Windows 操作系统问世。而使得IBM 电脑出现了革命性的改良的Windows 3。0 系统是在1990年5 月22日投入市场的,这仅仅在柏林墙倒塌的半年之后。柏林墙的倒塌拆除了地缘政治的屏障,使得我们能够交流信息、使用同样的标准、并以全球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Windows 系统和IBM 个人电脑则消除了另外一种重要的屏障,使得每个人可以处理、写作、掌握和传播比以往多得多的信息。
微软的首席工程师克雷格·芒迪(Craig J。 Mundie )说:“装载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使得上百万的人们能够把他们的观点数字化,并广为传播。”渐渐地,都能够被数字化。芒迪还谈到:“人们处理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和廉价。他们可以在书桌上、厨房里、卧室里、地下室操作电脑,而不必要非得使用只有大企业才拥有的大型计算机,也不需要非得成为程序员才能使用电脑。”
这种变化对世界变平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装载了Windows 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以及柏林墙的倒塌启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当然,人们一直以来就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在远古时代就在洞穴的墙上绘画,到古滕堡印刷术和打字机出现后人们发表言论变得更加容易。但是装载了Windows 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使得人们可以在书桌上就把自己的观点变成数字化格式。数字化格式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一旦人们能够用比特或字节把自己的内容数字化,他们处理信息就会更有效率。随着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观点通过各种新的途径传送给越来越多的人。想象一下那个只能用笔和纸写作的人,想象一下那个只能用打字机写作的人,再看看一个拥有个人电脑的作者!
比尔·盖茨在创办微软的早期曾经说过,他的公司的使命是让每个人获得“手边的信息”(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s,IAYF)。在全球化3。0 时代,人们将他们自己变得全球化,这主要就是通过Windows 操作系统、苹果和IBM 的个人电脑实现的。
这些发展给了个人随时随地写作、整理并传播信息的能力。
微软的首席工程师芒迪谈到,Windows 作为主要操作系统的地位越巩固,程序软件上开发出来的应用软件就越多,生产力水平也就能提高得越快。在数以万计软件上的努力下,Windows 最终拥有了38 种语言,极大地方便了各国的电脑使用者。
在同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只要他们购买一台个人电脑和一个调制解调器,他们就可以用电话上网并通过网络服务供应商(如pu Serve 和美国在线)发送邮件。芒迪说:“个人电脑、传真机、Windows 操作系统和调制解调器的广泛应用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 年代初,这些都是启动全球信息变革的基本平台。”关键是如何将所有这些都融入单一的可共同操作系统。芒迪指出,一旦我们拥有一个标准化的计算机平台(IBM 个人电脑),一个处理Word和电子数据表的标准化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 )和一个用于交流的标准化工具(调制解调器和全球电话网络),也就是说,一旦拥有这一基本的可共同操作平台,这些应用就会很快传播开来。
柏林墙倒塌之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个人电脑连接到全球通信平台上,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通过数字化的格式传输任何信息。对个人的政治限制在柏林墙倒塌之后已经开始瓦解,尽管还有很多压制的力量。对个人的信息限制在个人电脑、Windows 操作系统和调制解调器出现之后也被消除了。这两个同时发生的变化使得个人在平坦的世界上能够尽可能深入和广泛地交流。他们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交流,也可以把他们的观点和众多的人交流。
和过去的历史比较,这些变革是令人激动的。但是这些变革和滞后的发展相比,仍然是粗陋和初级的。芒迪说:“最初的平台受到很多限制,因为缺乏基础设施。”我们今天见到的因特网——神奇的数据交换程序可以连接一切人和一切事物——在当时还没有出现。那时的网络只具备交换文件和电子邮件的很基本的程序,只有使用相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用户才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文件转移来实现文件交换,而且即使是这些简单操作也只有那些电脑高手才能完成。你不能像现在一样很轻松地发送电子邮件,特别是当你不在自己的公司和没有使用自己的因特网服务器的时候。那个时候,如果你使用的是美国在线,你就很难和puServe 的用户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既不简单也不可靠。芒迪说:“当时的情况是,尽管所有的电脑上都集聚了大量数据和各种创新成果,但却没有什么简单和可共同操作的方式让人们分享这些数据。虽然一些应用程序允许个别系统共同运作,但总体来说这只局限于单个公司内部网络间有计划的数据交换。”
虽然网络的功能还十分有限,但从柏林墙倒塌到20世纪90 年代中期却是个人能力突飞猛进的时候。那个时期是“我和机器可以更好更快地对话,所以我可以做更多事”的时代,也是“我和机器可以和公司里的其他人更好更快地对话,所以我们可以创造更高生产力”的时代。
尽管并不引人注目,但这个令人激动的新时代确实存在不和谐的音符。为柏林墙倒塌而弹冠相庆的不光是美国和欧洲人,还包括举起土耳其咖啡表示庆祝的本。拉登。
他认为,前苏联解体的主要功绩应归属于(在美国和巴基斯坦军队的帮助下)迫使前苏联军队在1989年2 月15 日从阿富汗撤军的伊斯兰圣战组织。前苏联撤军9 个月后柏林墙就倒塌了,在失去了这一强大敌人后,拉登又开始寻找新的对手,他发现美国在他的家乡沙特仍有大量驻军,这是他不愿看到的。于是,就在我们为柏林墙倒塌和Windows 视窗开启而欢呼雀跃并且认为自由市场环境已不存在意识形态威胁时,拉登却将枪口对准了美国。虽然拉登和里根一样都把社会主义的前苏联看作“魔鬼帝国”,但拉登逐渐也把美国视为仇恨的对象,他认为伊斯兰主义的优越性要胜过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前苏联的消亡不但没有给他带来挫折感,反而令他勇气倍增。他对扩大了竞争平台感到厌恶。有人认为是里根通过军备竞赛拖垮了前苏联,有人相信IBM 、斯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和比尔·
盖茨通过网络推倒了柏林墙,但在伊斯兰世界,很多人却认为是拉登用宗教狂热瓦解了苏联和柏林墙。
简而言之,就在我们庆祝“11。9”时,另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9。11”却在埋下了伏笔。
我将在书中下半部分谈及此事,现在让我们继续讨论令世界变平的因素。
第2大动力——1995年8月9日,互联时代的到来
Web 的出现和网景上市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上文提到的个人电脑、Windows 和局域网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人们可以用数字化格式处理信息,这当然很好,但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突破必须使世界联系到一起。只有我们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把自己的信息传播出去,其他的人才能分享并使用我们的信息。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出现了重大的突破:互联网出现了,这提供了以极低的成本进行全球沟通的工具;万维网创造了一个魔术般的虚拟世界,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的数字化信息传到网上,其他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接触这些信息;各种搜索引擎出现了,人们可以方便地寻找在网站上的各种网页,这种搜索引擎是如此简单,每个人都开始上网了。互联技术的革命推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
英国物理学家蒂姆·克拉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提出了万维网的概念,即建立一个系统,以便创造、组织和连接文件,方便人们浏览。1991年,当他为欧盟在瑞士的核能研究机构(CERN)做咨询的时候,他创造了万维网并建立了第一个网站。
这一尝试是为了让科学家们更轻松地分享研究成果。电话和调制解调器可以将全世界的电脑连接起来。但是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只能将你的电脑连接到互联网上。如果你不知道怎样查找信息,即使你到了互联网上也仍然很茫然。尽管电子邮件已经出现,但是在网上分享信息仍然是困难的。没有网站、没有网页、没有浏览器,人们不知道如何去搜索信息。
克拉伯纳斯·李(Berners…Lee )设计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成为第一次大突破,使因特网(Internet)活跃起来,成为人们联系和写作的一个工具——不单是精通计算机的“怪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一工具。尽管人们常常交替使用“World Wide Web”和“Internet”这两个术语,它们的含义可不尽相同。正如克拉伯纳斯·李在他自己的网页上所解释的那样:“因特网是一种把各个网络联系起来的网络,主要由许多的计算机和电缆组成。温特。瑟夫(Vint Cerf )和鲍伯。卡恩(Bob Kahn)(他们是因特网的发明者)所作的工作就是解决怎样利用因特网来发送小‘信息包’。这就是因特网的确切含义。人们通过因特网传送信息包——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通常在1 秒钟之内即可完成。许许多多的活动使用因特网:例如,在我创造全球超文本系统——我称之为万维网——之前的很长时间里,电子邮件遍及各地。”
万维网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呢?已成为一种并联的世界、令人惊异的这种电脑空间其本质是什么呢?克拉伯纳斯·李解释说:“万维网是一种抽象的(想象的)信息空间。在因特网上,你找到许多联网的计算机,而在万维网上,你找到各种文件、声音、录像……这样一些信息。在因特网上,通过计算机之间的电缆进行相互连接,而在万维网上,通过超文本链接进行相互连接。万维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之间需要进行交流活动。没有了因特网,万维网也就不存在了。而万维网使得因特网更为有用,因为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信息(更不要说知识和智慧了),并不是真想了解连接到因特网的计算机和电缆。”
克拉伯纳斯·李建立的第一个网址(也就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网址)是:http://info。cern。ch,1991 年8 月6 日第一次出现。在网址中解释了万维网的工作原理,个人如何才能拥有一个浏览器,如何建立一个网络服务器。1999年6 月14日的《时代》杂志在其任务简介中,认为克拉伯纳斯·李是20 世纪最重要的100 位人物之一,《时代》杂志这样总结他所建立的万维网:“托马斯。艾迪生因发明电灯泡而赢得荣誉,但他有许多人在他的实验室为此而工作。威廉。萧克莱(William Shockley)也许可称之为晶体管之父,但实际上这是他的研究团队中两位科学家的创造。如果历史上曾有一样东西是由委员会所创造的,这便是因特网——尤其协议和信息包转换。
但万维网可是克拉伯纳斯·李独一无二的创造。他设计出了万维网……并且,他……努力让万维网保持开放、非私人专有和自由浏览。“他普及了”一个相对易学的编码系统——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后来变为Web 的lingua franca (lingua franca愿意是中古地中海民族进行交流的一种通用语言,这里指一种可扩展的标记语言,即XML ),就是下列方法:网站内容制作者把那些有着不同颜色的和下划线的链接放入他们的文本中,增加图像,等等。他设计了一个网址分配方案,或者说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universal resourcelocator),为每一网页分配一个特定的位置。他还创建了一套规则,允许通过因特网把这些文件连接到各台计算机上。他把这套规则称为超文本转换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
在第七天,克拉伯纳斯·李把万维网的首批(但不是最后一批)浏览器拼凑在一起,这使得任何地方的用户都能在他们的计算机屏幕上看到他的创造。1991年,万维网首次粉墨登场,立刻为混乱的电脑空间带来了秩序和透明。
从那时起,万维网和因特网合二为一,用户通常以指数幂的形式递增。就在5 年之内,因特网的用户数量从60 万人上升到4 亿人。这表明,平均每隔53天用户数量就会翻一番。
“和蒂姆·克拉伯纳斯·李的发明一样重要的是那些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的商业浏览器。为了浏览这种早期的网站,其他科学家也发明过各种浏览器,但第一个流行起来的浏览器是加州芒廷维尤市的一家新公司——网景创建的。网景在1995 年8 月9 日上市,从此世界就改变了模样。
传奇人物风险投资家约翰·杜尔的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lfield & Byers 支持了网景。杜尔说:“网景的上市唤醒了世人去认识到因特网的存在。在那之前,因特网只为少数人所知。”
网景以几种方式推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首先。它推广了商用浏览器的使用,网景的浏览器不仅激活了因特网,也让5~85岁的普通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学会上网。
因特网特活跃,网民就越希望能在网上完成不同的事情,这也就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软件和通讯网络的创新。就在网景上市的15天之后,微软推出了Windows 95操作系统并且很快得到全球大多数人的认可。与Windows 以前的版本不同的是,Windows 95装有内置的上网支持,这样不光是浏览器,而且所有的计算机应用程序都可以和因特网发生关系。
回顾起来,网景的迅速崛起是因为有上百万台电脑已经配有调制解调器。这是网景发展的基石。网景所作的就是给这些电脑再加上一个新的应用软件——浏览器,让电脑对人们更加有用。这反过来也导致对数码产品需求的猛增和因特网的繁荣,因为投资者已经发现,如果数据、存货、商务、书籍、音乐、照片和娱乐都被数字化并且在网上传播和销售,那么对网络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是无尽的。不过这也导致网络股泡沫的出现和对光纤电缆的过度投资。最终,这些发展将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在没有任何人计划过的情况下,忽然之间,印度的班加罗尔成了波士顿的郊区。
当我和网景的前首席执行官吉姆·巴克斯代尔谈及我正写的这本书时,我告诉他本书的第一章是关于让世界变平的10个日子、10件事情和10种趋势。我还告诉他,第一个日子是11 月9 日,并向他解释了这一天的重要性。然后我说:“让我看看你是否能猜出第二个日子——8 月9 日的重要性在哪里。”巴克斯代尔只用了1 秒钟的时间就回答我说:“这是网景上市的日子。”
很少有人怀疑巴克斯代尔是美国伟大的企业家之一。他帮助联邦快递开创隔夜快递服务,之后跳槽到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