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钦定的学术思想成为生活伦理的独门法则,思想结合政治和律法,使得学术完全窒息。明王朝对内是绝对的专制,人民绝对没有言论自由,再加上暴君朱元璋发明「不为君用律」,人民也没有不当官的自由(这跟六百年后,共产党的没有不说话的自由,前后辉映)。对外则是锁国政策,用海禁切断中国对外关系,建立一个封闭的绝缘国家,这些因素使「酱缸」更深不可测。
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虽然是汉字文化圈,但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它的个别传统,用「汉字」并不等于酱缸文化,犹如用「筷子」并不等于酱缸文化。
这三个国家虽受汉字及儒家思想影响,但有独特的环境。应该是每个文化都有各个文化的「酱缸」,桎梏自己的创新和发展,只不过腐蚀度不同,新生命的活力不同,中国显得较为严重。
有权势才算祖先
酱缸产品的系列,除了「对权势崇拜狂」、「牢不可破的自私」、「文字诈欺」、「对僵尸的迷恋」、「不合作」、「淡漠冷酷猜忌残忍」、「虚骄恍惚」等等最脍炙人口的产品以外,不知柏杨先生是否能再推介几样尚未上市贩卖的新产品?
我想这已经够我们承受,够我们沮丧的了。不过,我们会慢慢脱离「僵尸崇拜」的,因为现代的资讯愈来愈多,目前在台湾,思想上真正的是百花齐放,对古代幻想事物的崇拜也逐渐淡化。但中国人对权势的如醉如痴,却没有改变。有人问我说:台湾是否会走回头路,再变成专制政治?也有人问我说:大陆是否会走回头路,恢复计划经济,采取个人崇拜?人们都说不会,绝对不会走回头路。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这种可能性会随时发生。为什么?前页已提到过,因为中国人对权势侵蚀的免疫系统早被破坏,毛泽东先生当权后,破坏得更厉害,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见了权势就自我矮化的冲动,很容易摇尾乞怜。
中国人常责备人「数典忘祖」、「不孝」、「不肖」、「欺师灭祖」,用来阻止和打击进步和改革。在这种意义下,中国人势必冒着超越祖先,不孝、不肖的责备,国家才有前途。
中国的武侠小说为我们解释了中国文化停滞的原因,和中国推动改革的困难。武侠小说无不认为古代传下的秘笈才能使武功精进,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师父,而师父又不能超越他的师父,且自己的徒弟又一定不如自己,推而上之,越古越妙不可言,往后代评估,则一代不如一代,越近代的人,越是草包拙蛋,这真是一种奇怪的思考推理。
事实上中国人对祖先的敬意并不像古书上说的那么虔诚,所谓「守三年之丧」,只是一种形式。至于对祖先的爱心,更是淡漠。儒家甚至公然提倡五世以上,亲情就「尽」,所以尊祖,只是尊敬有影响力的几个大家伙而已,大多数泛泛之辈都被抛弃到脑后,任他们的孤魂,在荒野游荡,吃别家祭祀剩下的残余酒食。这仍是一种权势崇拜。「祖先」要有权势,才算祖先。
孔丘和马克思
对于形成酱缸的原因,柏杨先生认为可能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致,特别是从定于一尊之后,而日渐形成。我同意这一看法,即使是还有不少其他原因。
可是有一点必须请教柏杨先生的,外来的佛教思想、近代的西洋思想,尤其是马列思想流入酱缸以后,是否也成为加浓酱缸或干屎橛的要素。
郑义先生最近出版一本《红色纪念碑》,指孔丘思想和马克斯思想很多地方一样,请教柏杨先生的看法。
酱缸所以形成,除了儒家思想定于一尊外,当然还有不少其他原因。每一种思想,都有其正、负两极,有建设性因子与破坏性因子,不能十全十美。佛教的轮回说与消极性加上儒家的束缚性,产生了大君王、大男人沙文主义的朱熹理学。
你指的那本书我没有机会看到,但我了解的是,孔丘先生通情达理,不走极端,更从不主张暴力。他的学生宰予反对儒家的「三年之丧」(为父母穿三年丧服)。孔丘问宰予心安不安、宰予说当然心安,孔丘说:心安就好。可看出孔丘是一个和平的人,所提倡的是人与人伦理的关系,但自董仲舒之后,孔丘个人被儒家份子变成了皇后的屁股,神圣庄严,碰一下就得死。
资本主义越到东方越腐化,共产主义则越到东方越凶残。传统药方(君圣臣贤)固然束手无策,最现代的药方(民主法治)同样也束手无策,一言以蔽之,无法可救,令人心惊情急的,正在于此。
关于共产主义越到东方越凶残,可以用实例说明:波兰、捷克、东德,应是共产主义国家中最文明的国家,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就比较可怕。俄国、中亚,则比东欧更可怕。再往东,中国的「文革」,全世界有目共睹。更东,如柬埔寨,北朝鲜,简直真正的阿鼻地狱。
安史之乱救了日本
日本虽然曾经吸收中国文化(已日渐形成酱缸的隋唐文化),中、日组成文化的要素虽然大同小异,可是组合文化的原理却各不相同。拙作《震荡世界的日本》(已汉译)中曾指出,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以「清净」为唯一戒律,以「禊祓」为重要仪式,将所有现存或以往的污秽,都「放水流」。因此,不断反省,求新,创新,而形成日本文化的特色。这点可以说是同中国酱缸文化形成的原理,完全相反。日本文化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清流文化」。还是有更合适的柏杨式命名法?
日本人是一个比较幸运的民族,他们吸收的是中华文化的菁华,而鲜卑人(北魏)、满洲人(清王朝)不一样。自八世纪五○年代安史之乱后,中日之间被长期阻断,使日本吸收不到宋王朝和明王朝,中国最败坏,和中国人最没有尊严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正当日本对中国文物制度大量消化时,安史之乱发生,使日本人远离了科举制度及宦官制度,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没有人敢保证日本有能力拒绝,所以当儒家更恶质化的时候,日本没有受到影响。
我同意先生的观察,日本人有很强的自己宗教──神道,这种神道和中国酱缸文化形成的原理不同,中国人并不信神,而是一个信鬼的民族,再加上其他因素,连信鬼也不彻底。
中国只有政治文化
柏杨先生指出酱缸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以官的标准为标准,以官的利益为利益,因而变成一种一切标的都指向「政治挂帅」。使酱缸文化更加深,更加浓。
是不是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政治文化,或酱缸文化?比如最反政治和崇拜自然的老庄思想,也成为「黄老之治」。中国文化是政治文化,而印度文化是宗教文化。
我同意先生这项简单的归纳。
中国文化四千年来,除了当官,其他职业全都不被重视,所有职业都以当官升官为终极目标,当医生的将来想当御医、学木工的想进宫庭做工匠,学水利的必须手中有权。而所有的知识份子,所有求学求知,也都以参加科举考试为最高目的。自然一切标准以官的标准为标准,以官的利益为利益,中国文化遂因而变成「政治文化」,官员间的运作规则,更发展成「官场文化」,酱缸的成份愈发加浓加臭。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么喜欢政治而又害怕政治,这是两种极端,但都是狭隘的「政治一元化」和「官场一尊化」。在本世纪(二十)一○、二○年代(民国初年)时,饭馆里都有警告牌,警告客人不可谈论政治,这是害怕的一面,喜欢的一面是中国人太「爱国」了,而且只许自己爱,不许别人爱,自己的爱才是对的、真的,其他人的爱都是假的,这种打击异己的手段,把国家、政党、乡土,都当做妓女,而把自己当成嫖客,有权有钱的大爷把妓女包下了,绝不容许别人染指,「政治一元化」,再提升为一己私欲化。过去,除了当官,没其他重要职业,所以政治高过一切,甚至超过天上神灵。
印度文化是宗教的。据说在古代,妓女是人与神的接近意象,妓女的地位甚至比国王还高,这是宗教。印度人看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只有历史,「哲学」是伦理的衍化,而所有中国历史都回归政治,印度则所有文化都回归宗教。
中国人判断个人,总以政治前途来衡量,这种一切以「官」为指标的观念,在目前的中国,仍然严重,虽然最近经济开放以后,流行「向钱看」,但做官才有权,仍然是获得钱的最佳途径。马克斯主义的恶质部份(阶级斗争及无产阶级专政),结合中国的恶质部份传统,使中国生了东西方恶质思想混合而成的恶质绝症。
士大夫自成体系
柏杨先生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以高官厚禄、黄金美女引诱人去读书,养成知识份子阿谀奉承,以升官发财为目的,去追求功名富贵。也就是说长期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僵化了的士大夫阶层,这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可是,西方没有科举制度,日本虽然吸收了中国文化,却拒绝了缠足、宦官和科举制度,是不是因此而使日本有机会能同西方并肩走入现代化社会?当然日本的封建社会结构同西欧的封建社会是极类似的,同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完全迥异,可能也是社会发展不同的原因之一。不知高见如何?
中国传统的官僚制度,是帝王透过科举考试,选拔知识份子,给他们一个官做,所建起来的统治架构。这个架构的成员,称为「士大夫」。科举考试是小民唯一的一条可以当官之路,可是,几乎一开始就出现弊端,向主考官贿赂,和权贵们的把持,加上稍后的八股化,根本不能选拔出优秀人才,只能选出顺服性较重的知识奴隶,他们品质不高,才智平庸,形成一个官僚势力集团,却虚伪的以道统自任,表面上忠于帝王,实际上只忠于权势,当旧帝王失去权势时,他们立刻就转而效忠获得权势的新帝王。数千年来,中国帝王可换,朝代可换,而「士大夫」统治架构不换,成为一个奇异的既得利益阶层,连帝王也无能为力。偶然有一二位杰出人才出现,如宋王朝王安石先生的改革,便失败在一批自以为是道统主流的士大夫之手,清王朝光绪皇帝载湉先生改革,也以同样原因失败。
日本拒绝缠足,应该感谢安禄山和史思明,中国妇女缠足,我认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之乱之后才盛行,动乱使日本终于停止遣唐使,缠小脚文化才没有机会传到日本,而在安禄山和史思明之乱之前,中国妇女仍是以「六寸圆肤光致致」天足为美的。至于日本为什么拒绝宦官,可能跟天皇始终没有建立庞大的小老婆群有关。而日本的武士制度,更使中国的科举制度传不进去,当一个武士要比当一个只会作文章的知识份子,尊严得多。
士大夫自成一个体系,用儒家经典作号召,以当官和当大官为人生唯一目的。像网一样隔在皇家势力和小民之间,即令不影响他们既得利益的改革,甚至是可以提高他们身价的改革,都会引起恐惧和顽强的抗拒。所以中国的改革比较其他国家困难。当然,使中国改革失败的原因很多,士大夫的僵化,只是主要原因之一。
劣质传统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被外族的元、清所征服。柏杨先生认为他们最后固然都吸收了中国文化,继承了中国文化,但是吸收的却是中国文化中最糟的部份,所以结局也最糟。吸收中国文化的结局,并没有使他们的民族更强大,反而使他们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堕落。
这是鲜有的见解,同钱穆先生所强调的他们都被优秀的中华文化所同化的论调,刚好相反。蒙古人同满洲人本来都是北方朴素的民族,蒙古人征服了中国以后,本来卑视中华文化,最后一染上了中华文化,马上自灭。满洲人一步一步慢慢的吸收中华文化,日渐没落而自灭。朝鲜人自古就吸收中华文化,以「小中华」自居,所以在北族的兴亡史中只有朝鲜人一直局促半岛,一筹莫展,自称有史以来被侵略了近一千次,一筹莫展的原因在于自任为「小中华」。是否可以如是观之?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被外族的元、清征服,钱穆先生认为他们都被优秀的中华文化所同化。我们希望他是对的,但不知他所说的优秀中华文化,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我认为这些民族吸收到的中国文化,不仅不是中华文化中优秀的,相反地,而是中国文化中最劣质的部份。举例而言,北魏帝国华化后,在一向控制疏松的鲜卑族群中,立刻产生了森严的阶级制度,和门第制度,之前他们是平等的和朴素的,一旦进入中华文化圈,就必须使用另一套已经僵化而繁杂的礼仪,这些僵化而繁杂的礼仪把这些民族原有的锐气全消灭了。「门第」、「等级」、「考试」、「九品中正」就是催化剂,北魏吸收了这些劣质文化而腐败灭亡。
蒙古人也是北方朴素的民族。元王朝并不属于中国政权,只是蒙古人把首都设在中国土地上而已。蒙古人不认为中国文化是优秀的,原先蒙古统治者的计画中,要铲除中国所有的农田,改成草原。因此,我们可以说,蒙古人不仅没有吸收什么优秀的中国文化,因蒙古的本身文化与中国文化本质上就有冲突,蒙古人连中国传统式的政治制度,都没建立起来。满洲人到了后来学会了中华人的自残,妇女纷纷缠足;无论如何,钱穆先生不能说缠足是优秀文化吧!
朝鲜一向以正统「中华」自居。当清王朝末年提倡改革时,朝鲜为了维护传统,甚至比中国更反对改革,他们的口号是:「宁可亡国,不可改革。」中国不得不逮捕大院君(摄政王),以致大院君转向日本亲善。这说明朝鲜的确反改革,但,他们所受的近千次侵略(惟据韩国留华学生罗润基博士告诉我说,韩国受侵略约四百七十至五百次之多),并不是一筹莫展,因为他们每一次都英勇的击败侵略者,赢得光荣胜利。
挣脱诅咒
柏杨先生认为文化酱缸时间一久,知识份子的思考能力衰退,因之想像能力也衰退,因之就没有监赏能力。因而主张要培养思考、想像、监赏能力,才能挣脱酱缸文化的诅咒。有人认为仅此能力无法挣脱或突破。不知柏杨先生的高见如何?
中国有句谚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个重病患者,不可能一天之间,霍然而癒,也不可能只靠一纸药方,使他立刻好转。我也不认为仅靠「思考」、「想像」、「监赏」能力,就可以使我们族群焕然一新!而且怎么达到这三项指标,恐怕还有难以解决的困难。能达到这三项目的,已经不错了,已经十分美好了。如果要用教书匠的方法,一一列出,恐怕十本书都写不完,即令写得完,我们也办不到。而且我也绝不反对朋友们提出其他方法,好比说:有人如果主张中国人每个人都吃一种他发明的丸药,就可以改变气质,使全民脱胎换骨,我也赞成,因为这不是争论的焦点。
缺少终极关怀和终极理念
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庞大的民族,会落到今天这种丑陋的地步?不但受外国人欺负,更受自己人欺负──受暴君、暴官、暴民的欺负?
柏杨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有问题──酱缸文化──对这一问题,反驳的人很多。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虽然自觉物质文明不如人,但是精神文明是绝对优越的。「中体西用」虽未能成气候,但这一观念至今尚存。是否和学校的传统国粹教育有关?又和媒体的党国独占有关?
中国人不仅物质文明不如人,精神文明更不如人,这才是严重的课题!有些读者写信给我说:「我们的科技不如人我承认,但在人文方面,我们有一套自己做人的道理、治国的哲学,不用学外国人。」我认为,恰恰在这个层面──精神文明,更应学习外国,自以为中国精神文明绝对优越的观念,只会阻碍中国进步。
国家的衰弱和民族的灾难,使我们承受太多的伤害和羞辱,以致拯救国家和复兴民族,长期以来,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和最大的挑战,压力沉重。可是,我们一向缺乏终极关怀和终极理念。人们的习惯追求只限于世俗的满足、政治权力欲望的满足,最高境界寄托在「福」、「禄」、「寿」三项目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