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一部《水浒传》简直就是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的展示会,将老百姓、说书人、编纂者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我有种感觉,这幅西洋壁画与中国的梁山好汉有直接的关系。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直接匹敌的是开封府北宋天子。在这壁画里,一群人面对的怪物是“龙”,于是“龙”和“天子”之间又直接划上了等号。
“真是一幅好画,引人深思。”我喃喃地说。
连城璧没有卖关子,而是平铺直叙地说:“岳不群说,按资料显示,这幅画曾经挂在旧政府济南主政者韩主席书房的墙上,日寇南下后,画被雪藏,重新出世,挂在旧政府办公厅的墙上。后来,它又挂在了教堂的迎门厅壁炉的正上方。再以后,就不知所踪了。长江的人正在找这幅画,他们认为画里藏着一个大秘密,是冥冥中对人类的一个警告。找到画,找出警告的意义来,才能实现这幅画的最大价值。”
“画在哪里?谁画的?最早出自哪里……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你的黑客朋友显然没有意识到,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而不是去试着解答我们的困惑。”我有些无奈,也有些光火。
每个人都在提出问题,每一个问题被解决的同时,马上派生出一大堆新问题。
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成了一锅浆糊,早就忘记了最初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他们是黑客,黑客只做事,不分析问题。”连城璧说。
我无语了,负气陷入沉默。
当下,我们向前走的每一步必须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产生新的问题。想得越多,看得太广,只会令人裹足不前。
这幅西洋壁画有着深远意义,但它是半天空掉下来的,等于是意外插曲,不该在这时候出现。
连城璧伸手过来,握着我的手,柔声说:“生气了?”
我摇头,但并不转头去看她,而是在广场上搜寻着那女孩子的身影。
令人欣慰的是,她果然搭上了张运和孙华子,正在跟两人抽烟对聊。
“希望她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把张、孙二人脑子里想的东西全都偷出来。”我低声说。
连城璧笑着:“天石,你现在也赞同我的决定了?”
我长叹一声,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按照一般流程,那女孩子搭上孙华子之后,接下来就应该是找个钟点房,完成最后的交易。
我看看表,时间是晚上八点二十分,距离姓万的与张、孙二人约定的凌晨一点钟还早。
远远望去,女孩子与孙华子相谈甚欢,几分钟后就到了投怀送抱、勾肩搭背的热络程度。
“天石,你应该知道‘探骊取珠之术’吧?”连城璧问。
我点头,那是盗墓贼常用的一种很巧妙的远距离盗物之术。简单来说,就等于是打孔窥探,然后从孔中伸入镶嵌潜望镜头的钩杆,攫取墓穴中一些体积小但价值高的物件。
中国历史上的盗墓贼已经将各种钻穴取物技术研究到极致,现代盗墓贼无需继续钻研,只要能照本宣科,然后把现代化的摄像头技术融合进去,就可以独步天下了。
“我对旧运兵道已经实施了那种内窥技术。”连城璧说。
她从我手中取回了电话,把画面放大,看着那群面目惊惧的西洋人。
我不知连城璧要表达什么,遂回过头,目不转睛地望着她。
阴影中,她的眼中闪烁着湛湛的光芒,仿佛深空中的星子。
“秦家是盗墓世家,我在大学里又专门研究过钻探技术,所以只需一台钻孔机、一只软钢内窥镜、一支带网篮的钩杆,就能完成几个人团队协作的复杂工作。于是,吕丞相发现教堂下地道里的秘密之后,我选了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独自进入地道钻探,提前勘察了运兵道里的情况。我爷爷、我爹都教育过我们,不要打无准备之仗。在大规模爆破清场之前,我必须知道岩层那边的情况。结果,我发现了这个——”
连城璧用右手食指在屏幕上一划,向我展示了另外一幅图片。
“天石,你看。”她把手机第二次递过来。
奇怪的是,她这次给我看的,仍然是那幅诡秘的西洋壁画。
我盯着屏幕看了一分钟,并未看出它跟上一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奇怪吧?如果我说出给你看相同的两幅画的原因,你会更感到奇怪。其实,当岳不*给我这幅画的照片时,我已经……我已经——”她不知该如何说下去,举起右手,在额头上重重一拍,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嘿,你做什么?有话好好说,有话慢慢说!”我立刻抓住她的手,攥在掌心里,免得她再做出这种自伤的举动来。
这一拍,实实在在的,已经拍“疼”了我的心。
我凑近去看,她的额头上已经红了一块,留下半个掌印。
“有话慢慢说,不要这样。”我心疼得连连倒吸凉气。
“天石,现在大概也只有你还会在乎我了。”她幽幽地说。
我叹了口气:“连小姐,你……遇到事,如果都这么拍来拍去,把*都拍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恶心,好恶心!”她扑哧一声笑起来,靠在我肩上,捂着嘴,笑得花枝乱颤。
笑够了,她温柔地补充:“叫我阿璧,不要叫我连小姐。从小到大,只有我爹可以这样叫我,你是第二个。”
我仍然攥着她的手,不肯放开,生怕她情急之下,再伤到自己。
“好,告诉我,两幅画有什么不同?”我说。
“前一幅,是从岳不群的电脑中传到我手机上的;后一幅,是我在通道尽头实施‘探骊取珠之术’时获得的结果。不过,我见到两幅画的时间顺序要颠倒过来,前一幅是我今晚才见到的,而后一幅早在十日之前我就见到了,就在甬道尽头的坚硬岩层后面。”她说。
我登时一愕,脑子里急速转了几圈,才听懂这段话的意思。
“阿璧,你的意思是,打通岩层后,先看到这幅壁画?那么运兵道呢?壁画在运兵道里?”我问。
连城璧略想了想,才以不确定的口吻回答:“内窥镜通过岩层后,观察到一个类似于祈祷室的房间,长度、宽度、高度都在三米左右,等于是一个近似正方形的空间。壁画挂在左手边的墙面正中,其它几个面上没有任何东西,只是空白的石墙。我看不到运兵道,再向前去,也是石墙。我试着用钻孔机向前冲击,进入岩层半米后,无功而返。”
她的描述很详细,从这些话里,我就能想象到她看到的空间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钻孔内窥的时候,因为内窥镜探头会造成景物畸变,与现实情况会有所偏差。
如果甬道尽头仍然是石壁,那么姓万的等人就白忙活了。
“你确定前路不通?”我问。
连城璧点头:“没错,是这样。在收到岳不群的消息之前,我一直以为,地底的那个空间是为了这幅西洋壁画而建造。这让我非常困惑,但并未跟吕丞相透露。他安排姓万的凿壁而入,一定有他的道理。”
“这个——”我实在猜不透这个谜,只说了两个字,后面已经无话可说。
远处广场上,女孩子坐在孙华子大腿上,身子像缠蜜一样,跟孙华子扭在一起。
“别看了,儿童不宜。”我拉着连城璧起身,坐到另外一个背对广场的长椅上。
只有纯洁无瑕的女孩子才会让我心疼,既然纯洁,自然就不该看这些污秽腌臜的东西。
“我不是小女孩了。”连城璧抗议。
我看着她的眼睛叹气:“眼不见为净,对不对?”
即使在跟她开玩笑的时候,我脑子里那种“头大”的感觉也须臾不离。
这幅西洋壁画令人大惑不解,而且是被密封于那样一个古怪空间里,再加上长江的资料明确表示,该画的历史名声一直不怎么好,几乎是在哪里出现就给哪里带来灾患。
这一次,秦王会凿壁而入,与它不期而遇,它会不会给秦王会带来大灾难?
第253章 吸人为皮(1)
不管怎么样,几小时后就要见分晓了。这时候,最该在场的人应该是吕凤仙,因为整个前进方向是他拟定的,他应该对秦王会负责。
“天石,情况已经糟透了。”连城璧说。
同样意思的话,我记得韩夫人也曾说过。
老济南人有句俗语,有多大皮就包多大馅儿,有多大粽叶就包多大粽子。意思是,人不要做力不能及的事,否则就会弄得一塌糊涂,根本成功不了。
我劝韩夫人之时,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青岛韩氏的实力,怎么可能跟长江、秦王会、燕王府等人对抗?及早清盘出局,才是上策。
现在,也许我该用同样的话劝连城璧才对。
秦王会势大,但却大不过长江,更大不过地下旧运兵道里这种种诡异莫名的东西。
妄入禁地,死期即至。
我心疼连城璧,不想眼睁睁看着她走向毁灭,就像当日的楚楚、明千樱那样。
楚楚之死,是我心上的楔子,每一忆及,痛彻肝肠。
“是啊,但不至于糟透。”我宽慰连城璧。
“言先生是军师,吕先生是丞相,一直都是爹的左膀右臂。昔日在陕、甘时,他们当着各路英雄的面,亲口承诺,要辅佐我爹一统江湖。至今不到三年,他们两个就变了。我曾劝过爹,既然时过境迁了,就要更改原先的计划,不能无限拉长战线,要把战斗局限于可控的陕、甘两地,切勿到太行山以东来。爹自负,不听劝,倾巢而动,直抵济南,并且派出文牡丹、火烧云为先锋……济南是中原大城,不是陕、甘蛮荒之地所能比的,这里的水太深,英雄太多,就连岳不群都劝我,立即止损后撤,回老家去……”连城璧刚刚转晴的脸再度阴郁下来。
身为济南人,我绝不盲目自吹,但自隋唐以来,天下英雄一致公认,幽燕以南、长江以北的所有城市中,济南是得天独厚的一方宝地,地养人,人养地,地利人和,相得益彰。所以,这里招英雄,也灭英雄,既是凌烟阁,也是封神台。
从今日之局势看,秦王盲信言佛海、吕凤仙,实在是选错了前进方向。
“等吧,今夜能见分晓,是进是退,都会明了。”我说。
幸好,张运、孙华子、姓万的能够在前面探路,间接抵消一部分危险,成为秦王会的另一道挡箭牌。
不知不觉,夜过九点,出去逛街的青年男女都陆陆续续返回山大,这老旧的门口变得熙熙攘攘起来。
我再回头看,广场上已不见了张运等三人,肯定是被那女孩子一起勾走了。
“真是——”我心里既好气又好笑。
那女孩子果然没说错,勾搭陌生男人的本事真的是一流。
我希望她能得手,那样的话,我和连城璧得到情报,她得到酬劳,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天石。”连城璧轻叹,“刚刚看到西洋壁画,我才想到一件事,我爹教给你的那一路庖丁解牛刀法是不完整的,我再班门弄斧,补齐剩下的部分。”
在家乐福前的过街天桥,幸好有秦王向我演示刀术,我才能吓退赵王会的跟踪者。那种刀术之精妙,只有临战时才能深度体会出来。
“是吗?那可太好了。”我有些意外,倍感惊喜。
连城璧从地上捡起一截树枝,揪去枯叶残梗,把它变成一根一尺半长的细木棍。
“天石,这一种庖丁解牛刀术起源于《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实际是分为三节的,庖丁解牛是第一节,第二节才是十字撩阴刀。刀诀中说,十字撩阴刀,刀刀撩阴最难防。该种刀术的每一刀都是反撩向上,敌人很难招架,但如果遇到持枪者或者长矛、大戟、武戈之类的长兵器,就会在接近敌人之前遭到反制,无法欺进敌人三步之内,当然也就无法发挥十字撩阴刀的威力。于是,清朝末年,京都冯氏又将刀术做了深度改革,发明了‘猱进鸷击之术’,以狂飙如风的身法、进退有据的步法以及刀刀封喉的手法,将短刀杀人之术发挥到极致。你好好看着,我现在演示的就是‘猱进鸷击之术’——”
那细木棍一闪,就贴在了连城璧的右腕之下。
此刻,她只用拇指、无名指、尾指握刀,而食指、中指前伸后向下屈曲,如同一个小人的两条腿。她用手指来演示进退腿法,而腕底的细木棍一直潜藏,不露分毫。
“任何战役中,你只需十步,就能抵达任何人面前。于是,你死还是敌死,就在这十步之内决定。所以,你每次临敌,不要去想如何杀人,只考虑如何欺进敌人三步之内就好了。十步减去三步,制胜的难度又减小了三分之一,胜利概率又增大了三分之一。天石,说到这里,杀人就会变得相当简单。你只要学会怎样走完这七步之路,就完全精通了杀人的要义。”连城璧解释。
我凝神看着连城璧的手指,用心揣摩她指尖进退的含义。
“猱进鸷击之术”既然是京都冯氏所创,必定是跟《清稗类钞??冯婉贞》中的冯氏英雄家族有关。
昔日,女侠冯婉贞以冷兵器对抗八国联军火器之战震惊京洛,成了民间义勇军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榜样。
“速度、轻飘、阴柔、灵便”是“猱进鸷击之术”的要点,连城璧的双指指尖一旦动起来,就不再停止,渐至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步法如此多变,敌人必定难以防范,不知道致命一刀将从何时、何处挥下。
我领悟到了这种步法的妙处之后,又瞬间联想到《老子??道德经》里第四十三章的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以轻而利的冷兵器杀人,最关键一点,就是不要跟敌人进行硬碰硬的角力,避实击虚,避重就轻,侵入内部,以短搏长。
这一路刀术跟“神州九刀”的要旨恰恰相反,前者为草寇、为鬼魅,后者为帝王、为正神。
当两种刀术都驻留在我脑子里的时候,我对冷兵器的使用更有了深刻认识。
首先,杀人是目的,无论以哪种手段、哪种武器杀人,只要达到目的,即是胜利。
其次,杀人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需要灵活变通,考验的是杀手的脑力。
最终,对于该杀之人,必须一击即中,毫不留情。
同时,我也意识到,真正领悟到了冷兵器的阴柔之美后,对古代的大刺客油然而生崇敬之感。中华民族是冷兵器格斗的始祖,数千年来,对于冷兵器的研究登峰造极,可惜随着火炮和枪械的出现,冷兵器逐渐失去了传承,真的是令人惋惜。
“七步,你有无限种方法,可以达到七步接近敌人的目的,然后——”连城璧右腕轻轻一旋,细木棍横扫出去,“一定是击其要害,一击必杀。否则,你集中全力进攻之时,浑身空门大开,必定遭敌人反噬。”
我点头:“杀人只是七步接近敌人的副产品,到那时,敌人已经无处遁逃。”
连城璧也点头:“对,杀人是艺术,所以必须讲究‘精、气、神合一’。你再捉摸捉摸,看能否掌握庖丁解牛、十字撩阴刀、猱进鸷击之术的要领?”
我闭目沉思,让连城璧的指尖之舞在我脑子里飞速回旋着。
沙老拳头教过我的武术口诀中有“敌不动我不动,敌已动我先动”这两句,但却从没用于实践。
那么,上面这口诀所表达的意思已经远远落后了,连城璧教给我的,却是“以人为本,以我为中心,让世界跟着我的脚下转”的道理。
换句话说,真正的杀人者已经不在乎敌人的反应,而是凭借心法、步法、刀法迅速以压倒性的优势解决战斗。
“我懂了。”我说。
战斗或者生活,同出一理。
先确定目的,然后寻找路径,加以实践,最终达成目标。除此之外,都是虚招,并不会对最终结果造成任何影响。
无论是“庖丁解牛刀术”“十字撩阴刀”还是“猱进鸷击之术”,都是为了简单利落地去杀一个人,最高境界是不跟敌人的武器、骨骼相碰,只用刀刃割裂敌人最脆弱之处,并且一沾即走,绝不多花一分力气。
如此选择,才能使用一把刀达“千夫斩”而刀刃不卷,如同新磨。
连城璧点头:“是啊,以你的资质和天赋,这种外门功夫一看就懂。”
“谢谢。”我真诚地说。
这种刀法可以用来防身,而“神州九刀”却是用来破阵。两者形式不同,用途也有差别。
“大家有缘遇到,能够督促提高,才不负上天赐予的这段缘分。”连城璧回答。
第254章 吸人为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