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菲的世界-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理斯多德同时又把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植物,一类是动物。而这些“动物”又可以分成两类,包括禽兽与人类。

我们不得不承认亚理斯多德的分类相当清楚而简单。生物与无生物(例如玫瑰与石头)确实截然不同。而植物与动物(如玫瑰与马儿)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也会说,马儿与人类之间确实是不相同的。但这些差异究竟何在呢?你能告诉我吗?

很遗憾我没有时间等你把答案写下来,和一块糖一起放在一个粉红色的信封内。所以我就直接告诉你答案好了。当亚理斯多德把自然现象分成几类时,他是以对象的特征为标准。说得详细一些,所谓标准就是这个东西能做什么或做些什么。

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与人类)都有能力吸收养分以生长、繁殖。所有的动物(禽兽与人类)则还有感知周遭环境以及到处移动的能力。至于人类则更进一步有思考(或将他们感知的事物分门别类)的能力。

因此,实际上自然界各类事物中并没有清楚分明的界线。我们看到的事物从简举的生物到较为复杂的植物,从简单的动物到较为复杂的动物都有。在这些层级之上的就是人类。亚理斯多德认为人类乃是万物中最完全的生命。人能够像植物一般生长并吸收养分,也能够像动物一般有感觉并能移动。除此之外,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质,就是理性思考的能力。

因此,苏菲,人具有一些神的理性。没错,我说的是“神”的理性。亚理斯多德不时提醒我们,宇宙间必然有一位上帝推动自然界所有的运作,因此上帝必然位于大自然层级的最顶端。

亚理斯多德猜想地球上所有的活动乃是受到各星球运转的影响。不过,这些星球必定是受到某种力量的操控才能运转。亚理斯多德称这个力量为“最初的推动者”或“上帝”。这位“最初的推动者”本身是不动的,但他却是宇宙各星球乃至自然界各种活动的“目的因”。

伦理学

让我们回到人类这个主题。根据亚理斯多德的看法,人的“形式”是由一个“植物”灵魂、一个“动物”灵魂与一个“理性”灵魂所组成。同时他问道:“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人需要什么才能过良好的生活?”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人唯有运用他所有的能力与才干,才能获得幸福。”

亚理斯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 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

接着,他强调,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他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平衡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他如果生在现今这个时代,也许会说:一个只注重锻炼身体的人所过的生活就像那些只动脑不动手的人一样不平衡。无论偏向哪一个极端,生活方式都会受到扭曲。

同理也适用于人际关系。亚理斯多德提倡所谓的“黄金中庸”。

也就是说: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敢(不够勇敢就是懦弱,太过勇敢就变成鲁莽);既不能吝啬也不能挥霍,而要慷慨(不够慷慨即是吝啬,太过慷慨则是挥霍)。在饮食方面也是如此。

吃得太少或吃得太多都不好。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两人关于伦理道德的规范使人想起希腊医学的主张: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

政治学

亚理斯多德谈到他对社会的看法时,也主张人不应该走极端。

他说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他宣称人如果不生存在社会中,就不算是真正的人。他指出,家庭与社区满足我们对食物、温暖、婚姻与生育的基本需求。但人类休戚与共的精神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使我们想到一个国家应该如何组织起来的问题。(你还记得柏拉图的“哲学国度”吗?)亚理斯多德描述了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

一种是君主制,就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位元首。但这种制度如果要成功,统治者就不能致力于谋求私利,以免沦为“专制政治”。另一种良好的制度是“贵族政治”,就是国家由一群人来统治。这种制度要小心不要沦于“寡头政治”(或我们今天所称的“执政团”式的政治制度)。第三种制度则是亚理斯多德所称的Polity,也就是民主政治的意思。但这种制度也有不好的一面,因为它很容易变成暴民政治。(当年即使专制的希特勒没有成为德国元首,他乎下那些纳粹分子可能也会造成可怕的暴民政治。)

对女人的看法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亚理斯多德对女性的看法。很遗憾的,他在这方面的观点并不像柏拉图那般崇高。亚理斯多德似乎倾向于认为女性在某些方面并不完整。在他眼中,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在生育方面,女性是被动的,只能接受,而男性则是主动且多产的。亚理斯多德宣称小孩只继承男性的特质。他相信男性的精子中具有小孩所需的全部特质,女性只是土壤而已,她们接受并孕育种子,但男性则是“播种者”。或者,用亚理斯多德的话来说,男人提供“形式”,而女人则仅贡献“质料”。

像亚理斯多德这样有智慧的男人居然对两性关系有如此谬误的见解,的确令人震惊而且遗憾。但这说明了两件事:第一,亚理斯多德对妇女与儿童的生活大概没有多少实际的经验。第二,这个例子显示如果我们任由男人主宰哲学与科学的领域的话,可能发生何等的错误。

亚理斯多德对于两性错误的见解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因为整个中世纪时期受到他(而不是柏拉图)的看法的影响。教会也因此继承了一种歧视女性的观点,而事实上,这种观点在圣经上是毫无根据的。耶稣基督当然不是一个仇视妇女的人。

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我会再和你联络的。

苏菲把信又读了一遍,读到一半时,她把信纸放回棕色的信封内,仍然坐着发呆。

她突然察觉到房间内是如何凌乱:地板上到处放着书本与讲义夹,袜子、毛衣、衬衣与牛仔裤有一半露在衣橱外,书桌前的椅子上放着一大堆待洗的脏衣服。她突然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冲动,想要把房间清理一下。首先她把所有的衣服都拉出衣橱,丢在地板上,因为她觉得有必要从头做起。然后她开始把东西折得整整齐齐的,叠在架子上。衣橱共有七格,一格放内衣,一格放袜子与衬衣,一格放牛仔裤。她轮流把每 一格放满。她从不曾怀疑过什么东西应该放哪里。脏衣服总是放在最底下一格的一个塑胶袋内。但是现在有一样东西她不知道该放哪里,那就是一只白色的及膝的袜子。因为,另外一只不见了。何况,苏菲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袜子。

苏菲仔细地看着这只袜子,看了一两分钟。袜子上并没有任何标记,但苏菲非常怀疑它的主人究竟是谁。她把它丢到最上面一格,和积木、录影带与丝巾放在一起。

现在,苏菲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地板上。她把书本、讲义夹、杂志与海报加以分类,就像她的哲学老师在讲到亚理斯多德时形容的一般。完成后,她开始铺床并整理书桌。

最后,她把所有关于亚理斯多德的信纸叠好,并找出一个没有用的讲义夹和一个打孔机,在每一张信纸上打几个洞,然后夹进讲义夹中,并且把这个讲义夹放在衣橱最上一格,白袜子的旁边。她决定今天要把饼干盒从密洞中拿出来。

从今以后,她将把一切收拾得井然有序。她指的可不止是房间而已。在读了亚理斯多德的学说后,她领悟到她应该把自己的思想也整理得有条不紊。她已经将衣橱的最上面一格留作这样的用途。

这是房间内唯一一个她还没有办法完全掌握的地方。

妈妈已经有两个多小时没有动静了。苏菲走下楼。在把妈妈叫醒之前,她决定先喂她的宠物。

她躬身在厨房里的金鱼缸前看着。三条鱼中,有一条是黑色的,一条是橘色的,另一条则红、白相间。这是为什么她管它们叫黑水手、金冠与小红帽的缘故。

当她把鱼饲料撒进水中时,她说:“你们属于大自然中的生物。

你们可以吸收养分、可以生长并且繁殖下一代。更精确地说,你们属于动物王国,因此你们可以移动并且看着外面的这个世界。再说得精确些,你们是鱼,用鳃呼吸,并且可以在生命的水域中游来游去。“

苏菲把饲料罐的盖子合上。她很满意自己把金鱼放在大自然的层级中的方式,更满意自己所想出来的“生命的水域”这样的词句。现在,该喂那些鹦哥了。

苏菲倒了一点鸟食在鸟杯中,并且说:“亲爱的史密特和史穆尔,你们之所以成为鹦哥是因为你们从小鹦哥的蛋里生出来,也是因为那些蛋具有成为鹦哥的形式。你们运气不错,没有变成叫声很难听的鹦鹉。”

然后,苏菲进入那间大浴室。她的乌龟正在里面一个大盒子里缓缓爬动。以前妈妈不时在洗澡时大声嚷嚷说,总有一天她要把那只乌龟弄死。不过,到目前为让,她并没有这样做。苏菲从一个大果酱罐子里拿了一片莴苣叶,放在盒子里。

“亲爱的葛文达,”她说,“你并不是世间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但是你当然能够感觉到一小部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伟大世界。你应该知足了,因为你并不是唯一无法超越自己限制的生物。”

雪儿也许正在外面抓老鼠,毕竟这是猫的天性。苏菲穿过客厅,走向妈妈的卧室。一瓶水仙花正放在茶几上,苏菲经过时,那些黄色的花朵仿佛正向她弯腰致敬。她在花旁停驻了一会儿,用手指轻轻抚摸着那光滑的花瓣。

她说:“你们也是属于大自然的生物。事实上,比起装着你们的花瓶来说,你们是非常幸福的。不过很可惜的是你们无法了解这点。”

然后苏菲蹑手蹑脚地进入妈妈的房间。虽然妈妈正在熟睡,但苏菲仍用一只手放在她的额头上。

“你是最幸运的一个。”她说,“因为你不像原野里的百合花一样,只是活着而已,也不像雪儿或葛文达一样,只是一种生物。你是人类,因此具有难能可贵的思考能力。”

“苏菲,你到底在说什么?”妈妈比平常醒得更快。

“我只是说你看起来像一只懒洋洋的乌龟。还有,我要告诉你,我已经用哲学家般严谨的方法把房间收拾干净了。”

妈妈抬起头。

“我就来。”她说,“请你把咖啡拿出来好吗?”

苏菲遵照妈妈的嘱咐。很快地,她们已经坐在厨房里,喝着咖啡、果汁和巧克力。

突然间,苏菲问道:“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会活着?”

“天哪!你又来了!”

“因为我现在知道答案了。人活在这个星球上是为了替每东西取名字。”

“是吗?我倒没有这样想过。”

“那你的问题可大了,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如果你不思考,就不算是人。”

“苏菲!”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世间只有植物和动物,就没有人可以区分猫和狗、百合与鹅莓之间的不同。植物和动物虽然也活着,但我们是唯一可以将大自然加以分类的生物。”

“我怎么会生出像你这样古怪的女儿?”妈妈说。

“我倒希望自己古怪一点。”苏菲说。“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古怪。我是个人,因此或多或少总有些古怪。你只有一个女儿,因此我可以算是最古怪的。”

“我的意思是你刚才讲的那些话可把我吓坏了。”

“那你真是太容易受到惊吓了。”

那天下午,苏菲回到密洞。她设法偷偷地将大饼干盒运回楼上的房间,妈妈一点也没有发现。

回到房间后,她首先将所有的信纸按次序排列。然后她把每一张信纸打洞,并放在讲义夹内亚理斯多德那一章之前。最后她在每一页的右上角写上页序。总共有五十多页。她要自己编纂一本有关哲学的书。虽然不是她写的,却是专门为她写的。

她没有时间写星期一的功课了。明天宗教知识这门课或许会考试,不过老师常说他比较重视学生用功的程度和价值判断。苏菲觉得自己在这两方面都开始有一些基础了。

希腊文化

……一丝火花……

虽然哲学老师已经开始把信直接送到老树篱内,但星期一早晨苏菲仍习惯性地看了看信箱。

里面是空的,这并不让人意外,她开始沿着苜蓿巷往前走。

突然间她看到人行道上有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一辆白色的吉普车,上面插着一支印有联合国字样的蓝色旗帜。那不是联合国的旗帜吗?

苏菲把照片翻过来,发现这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上面写着“请苏菲代转席德”,贴着挪威邮票,并盖着一九九O年六月十五日星期五“联合国部队”的邮戳。

六月十五日!这天正是苏菲的生日呀!

明信片上写着:

亲爱的席德:

我猜想你可能仍在庆祝你的十五岁生日。或者你接到信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无论如何,你都会收到我的礼物。就某个角度看,那是一份可以用一辈子的礼物。不过,我想向你再说一声生日快乐。也许你现在已经明白我为何把这些明信片寄给苏菲了。我相信她一定会把它们转交给你的。

P。S:妈妈说你把你的皮夹弄丢了。我答应你我会给你一百五十块钱做为补偿。还有,在学校放暑假前你也许可以重办一张学生证。

爱你的爸爸

苏菲站在原地不动。上一张明信片邮戳上的日期是几号?她隐约记得那张海滩风景明信片上的邮戳日期也是六月——虽然这两张明信片相隔了一个月。不过她并没有看清楚。

她看了一下腕表,然后便跑回家中。她今天上学是非迟到不可了。

苏菲进了门便飞奔到楼上的房间,在那条红色丝巾的下面找到了第一张写给席德的明信片。是的,上面的日期也是六月十五日,就是苏菲的生日,也是学校放暑假的前一天。

她跑到超级市场去和乔安会合时,心里涌出无数个问号。

这个席德是谁?她爸爸为什么会认定苏菲可以找到她?无论如何,他把明信片寄给苏菲,而不直接寄给他的女儿是说不通的。

苏菲想这绝不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地址。会是谁在恶作剧吗?他是不是想找一个陌生人来当侦探和信差,以便在女儿生日那天给她一个惊喜呢?这就是他提前一个月让她准备的原因吗?

他是不是想让她这个中间人成为他女儿的新朋友,并以此做为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呢?难道她就是那个“可以用一辈子”的礼物吗?

如果这个开玩笑的人真的在黎巴嫩,他何以能够得知苏菲的地址?还有,苏菲和席德至少有两件事是相同的。第一,如果席德的生日也是六月十五日,那她们俩就是同一天出生的。第二,她们俩的父亲都远在天边。

苏菲觉得自己被拉进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也许,有时候人还真的不得不相信命运。不过,她还不能太早下结论。这件事可能仍然有个缘故。但是,如果席德住在黎乐桑,艾伯特是如何找到她的皮夹的呢?黎乐桑离这儿有好几百英里呀!同时,这张明信片为什么会躺在苏菲家门口的人行道上?它是不是在邮差来到苏菲家的信箱时由他的邮袋里掉出来的?如果这样,为什么他别的不掉,偏偏掉这一张?

在超市等候的乔安好不容易才看到苏菲出现。她忍不住说:

“你疯了吗?”

“对不起!”

乔安紧紧皱起眉头,像学校老师一样。

“你最好给我解释清楚。”

“都是联合国的缘故。”苏菲说。“我在黎巴嫩被敌方部队拘留了。”

“少来。我看你是谈恋爱了。”

她们没命似的跑到学校。

第三节课时考了苏菲昨天没有时间准备的宗教知识这门课。

题目如下:

生命与容忍的哲学

1。试列举我们可以确实知道的一些事物。然后再列举一些我们只能相信的事物。

2。请说明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哲学的因素。

3。“良知”的意义为何?你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良知吗?

4。何谓价值的轻重?

苏菲坐在那儿想了很久才开始作答。她可以运用她从艾伯特那儿学到的观念吗?她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她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打开宗教知识的教科书了。她一开始作答后,答案仿佛自然而然就从她的笔端流出来一般。

她写道:我们可以确定的事包括月亮不是由绿乳酪做成的、月球较黑的那一面也有坑洞、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两人都被判死刑、每一个人都迟早会死、希腊高城宏伟的神殿是在公元前五世纪波斯战争后兴建的,还有古希腊最重要的神论是戴尔菲的神论。至于我们不能确知的事物,苏菲举的例子包括;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世间是否真有上帝、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耶稣是上帝之子或者只是一个聪明人。在举出这些例子后,苏菲写道:“我们当然无法确知这世界从何而来。宇宙就好像是一只被魔术师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大白兔。哲学家努力沿着兔子毛皮中的一根细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