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菲的世界-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车子开在E一八号路上,沿途经过的每一座桥和每一条隧道都挂着布条,写着:“欢迎回家!”火鸡已经好了。…‘爸,我可以看见你!“

当他在柏客来山庄的门口下车时,艾勃特松了一口气,并给了那位开车送他的人一百块钱和三罐象牌啤酒表示感谢。

他的妻子玛丽特正在屋外等他。在一阵长长的拥抱之后,他问:“她在哪里?”

“坐在平台上面。”

艾伯特和苏菲把那辆红色的敞篷车停在黎乐桑诺芝(Norge)旅馆外的广场上时,已经是十点十五分了。他们可以看到远处的列岛有一座很大的火堆。

“我们怎样才能找到柏客来山庄呢?”苏菲问。

“我们只好到处碰运气了。你应该还记得少校的小木屋里的那幅画吧。”

“我们得赶快了。我想在他抵达前赶到那儿。”

他们开始沿着较小的路到处开,然后又开上岩堆和斜坡。有一个很有用的线索就是柏客来山庄位于海边。

突然间,苏菲喊:“到了!我们找到了!”

“我想你说得没错,可是你不要叫这么大声好吗?”

“为什么?又没有人会听到我们。”

“苏菲,在我们上完了一整门哲学课之后,你还是这么妄下结论,真是使我很失望。”

“我知道,可是……”

“你不会以为这整个地方都没有巨人、小妖精、山林女神和好仙女吧?”

“喔,对不起。”

他们开过大门口,循着石子路到房子那儿。艾伯特把车停在草坪上的秋千旁。在不远处放着一张有三个位子的桌子。

“我看见她了!”苏菲低声说。“她正坐在平台上,就像上次在我梦里一样。”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座花园多么像你在苜蓿巷的园子呢?”

“嗯,真的很像。有秋千呀什么的。我可以去找她吗?”

“当然可以。你去吧,我留在这里。”

苏菲跑到平台那儿。她差点撞到席德的身上,但她很有礼貌地坐在她旁边。

席德坐在那儿,闲闲地玩弄着那条系小舟的绳索。她的左手拿着一小张纸,显然正在等待。她看了好几次表。

苏菲认为她满可爱的。她有一头金色的卷发和一双明亮的绿色眼睛,身穿一件黄色的夏装,样子有点像乔安。

虽然明知道没有用,但苏菲还是试着和她说话。

“席德,我是苏菲!”

席德显然没有听到。

苏菲跪坐着,试图在她耳朵旁边大喊:“你听得到我吗?席德,还是你既瞎又聋呢?”

她是否曾把她的眼睛稍微张大一点呢?不是已经有一点点迹象显示她听见了一些什么吗?她看看四周,然后突然转过头直视着苏菲的眼睛。她视线的焦点并没有放在苏菲身上,仿佛是穿透苏菲而看着某个东西一般。

“苏菲,不要叫这么大声。”艾伯特从车里向她说。“我可不希望这花园里到处都是美人鱼。”

于是苏菲坐着不动。只要能靠近席德她就心满意足了。

然后她听到一个男人用浑厚的声音在叫:“席德!”

是少校!穿着制服,戴着蓝扁帽,站在花园最高处。

席德跳起来,跑向他。他们在秋千和红色的敞篷车间会合了。

他把她举起来,转了又转。

席德坐在平台上等候她的父亲。自从他在卡斯楚普机场着陆后,她每隔十五分钟就会想到他一次,试着想象他在哪里,有什么反应。她把每一次的想法都记在一张纸上,整天都带着它。

万一他生气了怎么办?可是他该不会以为在他为她写了一本神秘的书以后,一切都会和从前一样吧?她再度看看表。已经十点十五分了。他随时可能会到家。

不过,那是什么声音?她好像听到了一种微弱的呼吸声,就像她梦见苏菲的情景一样。

她很快转过头。——定有个什么东西,她很确定。可是到底是什么呢?也许是夏夜的关系吧。

有几秒钟,她觉得好像又听见了什么声音。

“席德!”

她把头转到另外一边。是爸爸!他正站在花园的最高处。

席德跳起来跑向他。他们在秋千旁相遇。他把她举起来,转了又转。席德哭起来了,而她爸爸则忍住了眼泪。

“你已经变成一个女人了,席德!”

“而你真的变成了作家。”

席德用身上那件黄色的洋装擦了擦眼泪。

“怎样,我们现在是不是平手了?”

“对,平手了。”

他们在桌旁坐下。首先席德向爸爸一五一十地诉说如何安排卡斯楚普机场和他回家的路上那些事情。说着说着,他们俩不时爆出一阵又一阵响亮的笑声。

“你没有看见餐厅里的那封信吗?”

“我都没时间坐下来吃东西,你这个小坏蛋。现在我可是饿惨了。”

“可怜的爸爸。”

“你说的关于火鸡的事全是骗人的吧?”

“当然不是!我都弄好了。妈妈正在切呢。”

然后他们又谈了关于讲义夹和苏菲、艾伯特的故事,从头讲到尾,从尾又讲到头。

然后席德的妈妈就端着火鸡、沙拉、粉红葡萄酒和席德做的乡村面包来了。

当爸爸正说到有关柏拉图的事时,席德突然打断他:“嘘!”

“什么事?”

“你听到没有?好像有个东西在吱吱叫。”

“没有。”

“我确定我听到了。我猜大概只是一只地鼠。”

当妈妈去拿另外一瓶酒时,席德的爸爸说:“可是哲学课还没完全结束呢。”

“是吗?”

“今晚我要告诉你有关宇宙的事情。”

在他们开始用餐前,他说:“席德现在已经太大,不能再坐在我的膝盖上了。可是你不会。”

说完他便一把搂住玛丽特的腰,把她拉到他的怀中。过了好一会,她才开始吃东西。

“想想你就快四十岁了……”

当席德跳起来冲向她父亲时,苏菲觉得自己的眼泪不断涌出。

她永远没法与她沟通了……苏菲很羡慕席德,因为她生下来就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当席德和少校坐在餐桌旁时,艾伯特按了一下汽车的喇叭。

苏菲抬起头看。席德不也做了同样的动作吗?她跑到艾伯特那儿,跳进他旁边的座位上。

“我们在这儿坐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事。”他说。

苏菲点点头。

“你哭了吗?”

她再度点头。

“怎么回事?”

“她真幸运,可以做一个真正的人……她以后会长大,变成一个真正的女人……我敢说她一定也会生一些真正的小孩……”

“还有孙子,苏菲。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这就是我在哲学课开始时想要教你的事情。”

“这话怎么说呢?”

“她的确是很幸运,这点我同意。但是有生必然也会有死,因为生就是死。”

“可是,曾经活过不是比从来没有恰当地活要好些吗?”

“我们当然不能过像席德或少校那样的生活。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永远不会死。你不记得树林里那位老妇人说的话了吗?我们是一些隐形人。她还说她已经两百岁了。在他们那个仲夏节庆祝会上,我看到一些已经三千多岁的人……”

“也许我最羡慕席德的是……她的家庭生活。”

“可是你自己也有家呀。你还有一只猫、两只鸟和一只乌龟。”

“可是我们把那些东西都抛在身后了,不是吗?”

“绝不是这样,只有少校一个人把它抛在身后。他已经打上了最后一个句点了,孩子,他以后再也找不到我们了。”

“这是不是说我们可以回去了?”

“随时都可以,可是我们也要回到灰姑娘餐厅后面的树林里去交一些新朋友。”

艾勃特一家开始用餐。苏菲有一度很害怕他们的情况会像苜蓿巷哲学花园宴会一样,因为有一次少校似乎想把玛丽特按在桌上,可是后来他把她拉到了怀中。

艾伯特和苏菲那辆红色的敞篷车停的地方距少校一家人用餐之处有好一段距离。因此他们只能偶尔听见他们的对话。苏菲和艾伯特坐在那儿看着花园。他们有很多时间可以思索所有的细节和花园宴会那悲哀的结局。

少校一家人一直在餐桌旁坐到将近午夜才起身。席德和少校朝秋千的方向走去。他们向正走进他们那栋白屋的妈妈挥手。

“你去睡觉好了,妈。我们还有很多话要说呢。”

那轰然一响

……我们也是星尘……

席德舒服地坐在秋千上,靠在爸爸身旁。已经将近午夜了。他们坐在那儿眺望海湾,明亮的天空有几颗星星正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温柔的海浪一波波拍打在平台下的礁岩上。

爸爸打破沉默。

“想起来真是很奇怪,我们居然住在宇宙这样一个小小的星球上。”

“嗯……”

“地球只是许多围绕太阳运行的星球之一,但它却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会不会也是整个宇宙中唯一的一个?”

“可能。但宇宙也可能到处充满了生命,因为宇宙之大是无法想象的。其间的距离如此遥远,因此我们只能以光分和光年来计算。”

“什么是光分和光年?”

“一光分就是光线在一分钟内可走的距离,这是非常长的距离,因为光线在太空每秒钟可以走三十万公里。这表示一光分就是三十万乘以六十,也就是一千八百万公里。一光年就是将近十兆公里。”

“那太阳有多远呢?”

“它距离地球有八光分多一点。炎热的六月天照在我们脸上的温暖太阳光,可是在太空中走了八分钟才到我们这儿来的。”

“然后呢?”

“地球到太阳系最远的一颗星球冥王星的距离大约有五光时。

当天文学家透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冥王星的时候,事实上他看的是五个小时以前的冥王星。我们也可以说冥王星的画面要花五个小时才能传到这里。“

“实在有点难以想象,但我想我可以了解。”

“很好,席德,但是你要知道我们人类只是刚开始了解宇宙而已。我们的太阳只是银河里四千亿个星球当中的一个,这个银河有点像是一个很大的铁饼。我们的太阳刚好位于其中一个螺旋臂上。

当我们在晴朗的冬日夜晚仰望星星时,会看见一条由星星构成的宽带子,那是因为我们正好看到银河的中心。“

“大概是因为这样,所以瑞典文才把银河称为‘冬之街’吧。”。“在银河系中,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距地球有四光年,也许它正在我们这个岛的上方。此时此刻,如果那颗星球上有一个人正用一具强力的天文望远镜对着柏客来山庄看的话,他看到的将是四年前的柏客来山庄。他也许会看到一个十一岁女孩正坐在秋千上晃动她的双腿。”

“真不可思议。”

“可是这还是最近的一颗。整个银河(或称星云)共有九万光年这么宽,也就是说光线从银河的一端传到另外一端要花九万年的时间。当我们注视着银河中一颗距离我们有五万光年的星星时,我们看到的是那颗星球在五万年以前的情形。”

“这么大的空间实在是我这个小脑袋难以想象的。”

“我们只要眺望太空,所看到的一定是从前的太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现在的宇宙是什么模样。我们只知道它当时如何。当我们仰望一颗距我们有几千光年的星球时,我们事实上是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太空。”

“真是不可思议极了。”

“因为我们眼中所见的一切事物都以光波的形式出现,这些光波需要时间才能传过太空。我们可以拿打雷来做比方。我们总是在看见闪电后才听见打雷的声音,这是因为声波传送的速度比光波慢。当我听到一阵雷鸣时,我听到的声音事实上已经发出了一会儿。各星球间的情况也是这样。当我看到一颗几千光年之外的星星时,就好像见到几千年前发出的‘雷声’一样。”

“嗯,我明白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谈的还只是我们的银河系。天文学家说,宇宙间大约有一千亿像这样的银河系,而每一个银河系都包含一千亿左右的星球。我们称距我们的银河最近的一个银河系为仙女座星云。它距我们的银河系约有两百万光年。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这表示那个银河系的光线要花两百万年才能到达我们这里。

同时也表示当我们看见高空中的仙女座星云时,我们看到的是它在两百万年前的情形。如果在这个星云内有一个人正在观测星球——我可以想象那个鬼鬼祟祟的小家伙现在正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地球——他是看不到我们的。如果他运气好的话,倒是可以看见几个扁脸的尼安德原人。“

“真是太令人吃惊了。”

“我们今天所知的最远的银河系距我们大约有一百亿光年。当我们收到来自那些银河系的信号时,我们事实上是收到一百亿年前的人所发出的信号。这个时间大约是太阳系历史的两倍。”

“我的头都昏了。”

“虽然我们很难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但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一种现象,它将对我们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影响。”

“什么现象?”

“太空中的银河系显然没有一个留在固定的位置。宇宙中所有的银河系都以极快的速度彼此分开,愈离愈远。它们离我们愈远,移动的速度就愈快。这表示各银河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加。”

“我正试着想象这幅画面。”

“如果你有一个气球,而你在它的表面画上许多黑点。然后你愈吹它,那些黑点就分得愈开。这就是宇宙间各银河系所发生的现象。我们说宇宙在扩张。”

“怎么会这样呢?”

“大多数天文学家都认为,宇宙扩张的现象只可能是一个原因造成的。那就是:在大约一百五十亿年以前,宇宙间所有的物质都集中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由于物质密度极高,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使得这些物质温度高得吓人。温度日趋上升的结果,这一团紧密的物质终于爆炸了。我们称这个现象为‘宇宙大爆炸’。”

“挺吓人的。”

“宇宙大爆炸使得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向四面扩散。当这些物质碎片逐渐冷却后,就形成各个星球、银河系、卫星与行星……”

“你不是说宇宙还在继续扩张吗?”

“是的。而它扩张的理由正是由于一百多亿年前的这次大爆炸。因此目前宇宙各星球并没有固定不变的位置,宇宙仍然在形成中。它是一次爆炸后的产物。各银河目前仍继续以极高的速度向宇宙的四面飞散。”

“它们会永远这样下去吗?”

“有可能,但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你还记得艾伯特告诉过苏菲有两种力量使行星一直在固定的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吗?”

“是不是引力和惯性?”

“对,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各银河系。因为即使宇宙仍继续扩张,引力的作用却刚好相反。也许几十亿年后有一天,当大爆炸的力量逐渐减弱后,重力会使得各星球重新凝聚,然后就会发生一种‘反爆炸’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内破裂’。不过,由于各银河系之间的距离过于遥远,所以情况会变得像是电影的慢动作,就像你把一个气球里的空气放掉以后的现象。”

“那这些银河系会不会再度聚拢成一个紧密的核心呢?”

“没错,你说对了。但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

“又会有一次大爆炸,而宇宙也会再度开始扩张,因为到时同样的自然法则又会发生作用。所以会形成新的星球和新的银河系。”

未来的宇宙“说得好。关于宇宙的未来,天文学家认为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宇宙一直扩张下去,使得各银河系间的距离愈来愈远。要不就是宇宙会开始再度收缩。究竟会发生哪一种现象,要看宇宙有多重、多大而定。而这点天文学家目前还无法得知。”

“但是如果宇宙重到使它开始收缩的程度,那么也许这种扩张、收缩又扩张的现象以前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

“结论显然应该是这样。但在这一点上,各家理论不同。也许宇宙的扩张现象只会发生这么一次,但是如果它永远不断扩张下去,则这个现象是从何处开始的问题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没错,因为这些突然间爆炸的物质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

“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这次大爆炸显然就是创造过程开始的时刻。圣经告诉我们上帝说过:”让世上有光吧!‘你可能也还记得艾伯特说过基督教的历史观是’直线式的‘。从基督教相信上帝创造万物的观点来看,宇宙应该是会继续扩张下去的。“

“真的吗?”

“东方文化的历史观则是‘循环式的’。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历史会不断重复。举例来说,印度就有一个古老的理论,主张世界会不断开合,因此造成所谓的‘婆罗门日’(Brahman‘sDay)和’婆罗门夜‘(Brahman’sNight)轮流交替的现象。这种观点自然比较符合宇宙会永远不断扩张、收缩的看法。在我的想象中,那就像是有一颗宇宙的心脏不断在跳动的情景……”

“我认为这两种理论都同样令人无法想象,也同样令人兴奋。”

“这就像是苏菲有一次坐在花园里思索永恒的矛盾:宇宙要不就是一向都存在着,要不就是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