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子传 作者:高连欣-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主公赶快赦免管仲,让他帮臣一把,以挽回这个局面。”

  桓公愤然道:“难道没有管仲,齐国就没法维持了?”

  鲍叔牙下了最后通谍:“主公,臣为赦免管仲一事话已说完了,容臣再说一句,主公要杀管仲,就先杀鲍叔牙吧!”

  桓公吃惊地问:“太傅何出此言?”

  鲍叔牙愤然道:“眼看天下奇才被杀,治国贤才不得重用,是臣无能,臣还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主公若非要杀管仲,臣定要同管仲一起去死。没有管仲就没有齐国的霸业,无霸业还要我鲍叔牙何用!老臣无礼了,告辞!”说罢,拂袖而去。

  桓公愕然地看着鲍叔牙的背影,陷入了沉思。这些天来,他先后征求了监国上卿高傒和国子的意见,他们虽然口上说“此事由主公定夺,”可却反复夸赞桓公大义免东郭牙的事。桓公心里很明白,他们不同意杀管仲。他又征求了隰朋、王子成父等人的意见,他们虽不明确表态,但倾向性也很清楚。同意杀管仲的只有竖貂,看来这事的处理要慎之又慎。可他也很为难,他已发了誓言,而且在午门外亲手埋下了荣辱柱,齐国没有人不知道。一旦改变,会不会失去人心?他权衡再三,绞尽脑汁,在寻求一条既不杀管仲,又能使自己体面下台的办法。一连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9.生死场上的较量

  “主公要杀管仲了!”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午门外荣辱柱周围人山人海。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兵士站成两排,把荣辱柱包围起来。

  五花大绑的管仲被结结实实捆在荣辱柱上,他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等待着这一天。他知道,鲍叔牙已尽了力。他也知道,挽回他的生命比登天还难。既然是死,得死出个样子来,让齐国所有的人知道,管仲是条不怕死的硬汉。

  齐桓公在文臣武将的簇拥下来到管仲面前。他看看周围黑压压的人群,又扫视了群臣一眼,高傒、国子二位上卿没来,怎么没见鲍太傅?他到哪里去了?

  “咣——”锣声响了,行刑的时刻到了。

  齐桓公手持长弓,拿着管仲射他的那支箭,走到离管仲三十步处站定。

  “管夷吾,在白水之滨,你射寡人一箭,今天,寡人要用这支箭射穿你的咽喉!”

  “哈哈哈哈……”管仲突然狂笑起来,他双目圆睁,把头一昂,向桓公吼道:“好你个纂位之徒!管仲瞧不起你的箭法,来吧!”

  桓公怒道:“寡人要让你的臭名和你的耻辱永远站在这里,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管仲大声道:“管仲直直立立站在这里,你射吧,你要多准备几支箭才行。你等着吧,你哥哥诸儿和公子无知就是你的下场!”

  齐桓公把箭搭在弦上,拉满硬弓,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忽听场外传来一声嘶哑的叫喊:“主公箭下留人!”

  话音刚落,只见鲍叔牙分开人群,踉踉跄跄冲到桓公面前,扑通跪倒:“主公,老臣叩求!”

  齐桓公冷冷地道:“太傅,何事相求?

  鲍叔牙又叩一头:“求主公箭下留人!”

  齐桓公冷笑一声:“太傅让开!今日寡人要了决白水之滨的箭仇,剪除管仲逆贼,决无悔意!”

  鲍叔牙跪在地上,恳求道:“主公,臣所言不是为管仲,而是为大齐呀!臣教主公射箭,是想射得天下,而不是射杀贤能之才。如果主公手中之箭离弦而发,那大齐称霸之事将化为泡影,主公,你会后悔的!”

  齐桓公心里很激动,鲍叔牙真是位为国为民忠于自己的好老师啊。可他仍然冰冷着面孔,说道:“太傅让开!”

  鲍叔牙声泪俱下,苍凉悲怆地喊道:“主公,你不能这样做啊!”

  管仲朝鲍叔牙吼道:“鲍叔兄,站起来!如此昏君,求他何用!”

  桓公示意竖貂。竖貂与几名武士将鲍叔牙拉开。

  鲍叔牙奋力挣脱兵士的拖拽,嘶哑着嗓子高喊:“主公,我鲍叔牙不要你的官爵,也不要你的赏赐。你杀了管仲,只求你再补一箭,把我也杀死!把我也杀死吧!”

  管仲热泪滂沱,哽咽着说:“鲍叔兄,站起来!不要再求这昏君了!”

  在竖貂的授意下,四兵士强行拖起鲍叔牙。鲍叔牙抢天呼地:“苍天哪,你要让齐国苦到哪年哪月!你要让大齐一败涂地呀!苍天哪!”桓公松下弓弦,朝拖拽鲍叔牙的兵士厉声喝道:“住手!”

  兵士赶紧松开鲍叔牙。

  桓公朝兵士吼道:“敢如此对待太傅,放肆!退下!”

  兵士退下。竖貂大惑不解地看着桓公,他不明白桓公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

  桓公俯身对鲍叔牙道:“太傅请起。”

  鲍叔牙道:“臣愿跪死在主公箭下。”

  桓公道:“寡人怎敢如此对待太傅!”

  鲍叔牙道:“主公敢一箭射穿齐国的命脉,区区我一个鲍叔牙,有什么可惜!管仲,这是齐国的栋梁之才,为主公射得天下的射手!你怎能毁了这栋梁之才,杀了这射手?栋梁不在,射手不在,齐国安在?霸业何在?”

  管仲对鲍叔牙喊道:“鲍叔兄,别求他了,管仲与其苟且活着,与桀纣为伍,不如昂首而死,去追随尧舜魂魄!”

  桓公忿然道:“住口!寡人继任新君,乃天意所为。鲁侯的三百乘兵车被我大败乾时,你管仲智勇双全也沦为阶下之囚,箭下之鬼,这都是天意!天意还要让寡人振兴齐国,驰骋天下!”

  管仲仰天大笑道:“亏你还说出振兴齐国,驰骋天下!一个陶醉于蝇头小利、鼠目寸光之徒,哪懂得什么叫振兴?一个容不下一箭之仇的小肚鸡肠,还谈什么驰骋天下?”

  齐桓公冷笑道:“好,管仲,你不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吗?寡人倒要听听,你如何振兴大齐,如何驰骋天下?”

  “可惜,我没有这份雅兴。你知道不知道齐国百姓嗷嗷待哺,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连饭都吃不上。这个你尚然不知晓,我怎么和你谈齐国的山,齐国的海?振兴齐国,并不是凭借你的暴戾和残忍;驰骋天下,更不是仰仗你手中的长弓!粮食不会因为你的贪婪就从地里冒出来,兵车不会因为你的私欲就无往不胜。你这强弓只能射穿我的咽喉,别的,你什么也做不来,什么也办不到!”

  站在一侧的竖貂手指管仲,破口大骂:“好你个死囚,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贬损君上,罪上加罪,死有余辜!”他转而向桓公道:“主公仁慈,不忍杀戳,让为臣代劳,臣一箭定射穿管仲咽喉!”

  桓公摆手制止了竖貂,道:“管仲,你听着,寡人手中的箭自有寡人引发。只是,寡人要让你看清楚,寡人的箭不仅能射穿你的咽喉,也能射得齐国的山和海,射得天下的山和海!”

  桓公说完,拉满长弓。

  鲍叔牙跪地大呼:“主公,不能,不能呀!”

  宁越、东郭牙一并跪倒。

  宁越道:“求主公开恩,老臣耳闻管仲为天下奇才,今日亲眼目睹其大丈夫气概。望主公捐弃前嫌,从长计议。”

  东郭牙也道:“主公因乾时之战,赦免臣等平庸之辈之罪;今日为了齐国的社稷,还望主公开怀大度,再赦管仲。”

  隰朋、雍廪、宾须无等众大臣也一齐跪倒在地:“求主公开恩!”

  围观的众百姓亲身经历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同时被管仲、鲍叔牙以及众大臣所感染,也呼啦一下跪到地上,一齐恳求:“求主公开恩赦免管仲。”

  拉满全弓的桓公看看跪倒的一片群臣和众百姓,心里掠过自负与得意。他屏住气,眯起眼,向管仲瞄准。

  视死如归的管仲被鲍叔牙、众大臣及百姓们的真诚情感所打动,一滴咸涩的苦泪从眼角缓缓滴落下来。他朝桓公狠狠瞪了一眼,无知昏庸的小白,这个场面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改变主意,可他却仍然不放下那张大弓。他闭上眼,等待着死亡的最后时刻。

  齐桓公的右手一松,箭离弦了,只听嗖地一声,不偏不斜,箭擦着管仲的头发,钉在荣辱柱上。

  管仲安然无恙。

  鲍叔牙一连给桓公叩了三个响头,额上碰出血来,激动地喊道:“感谢主公,感谢贤明的主公啊!”

  众人也一齐大拜:“谢主公!”

  桓公俨然以救世主的姿态收起弓箭,对管仲道:“管仲,寡人这一箭没射中,是天意!寡人说话算数,要报一箭之仇,既然一箭未中,就是天意要留你。寡人不是夏桀,更不是商纣,寡人是齐国光明磊落的国君!白水之滨的一箭之仇,今日了却。松绑!”说完,扔掉大弓,转身离去。他为自己导演的这出戏剧并为在戏中的上乘表演而得意。





管子传第四章 金台拜相



第四章 金台拜相

1.管仲掂出了齐桓公的份量

  管仲通过在荣辱柱前与齐桓公的较量,掂出了桓公的份量,此人非同凡响。他想了整整一夜,才理透了桓公的思路,他十分佩服桓公的足智多谋,既赦免他不死,又风风光光下台,得到天下民心。回想起白水之滨桓公咬破舌头,口吐鲜血装死的情节,更令他五体投地,不愧是一代英明国君!能辅佐这样的人治理天下,就是累死也心甘。

  鲍叔牙为管仲摆酒祝贺。

  “贤弟,你大难不死,纯属天意。我知道主公的箭法,别说三十步,就是五十步,也保准射穿你的咽喉。可苍天有眼,就是没射中,真是天意呀!来来,咱兄弟喝上一爵。”

  管仲端起酒爵,看着鲍叔牙直笑:好个宽厚的鲍叔兄啊,你太信实了,枉为小白的老师,大不了解他了。我射他一箭,他装死蒙骗了你?这次又蒙骗了你。管仲一口喝下去,道:

  “还不是鲍叔兄的真情感动了天地,是大哥救了小弟。”

  “别那么说,主公是开明大度之人,有你辅佐,必成大器。这一点我不会看错。”鲍叔牙笑着,又喝一爵。

  管仲点头:“这一点,大哥比我看得准。小白比公子纠确实高明,有天壤之别。大哥在白水之滨骂我自私,今天我接受了,确实我有私心,一心想当相国,就不分良莠了。”

  “哈哈……”鲍叔牙笑声朗朗:“现在也不晚嘛,你就等着当相国吧。”

  管仲苦笑道:“能不死就够万幸了,我一定帮着大哥,把齐国整治好。”

  鲍叔牙正色道:“我最了解主公,他一定会拜你为相的,我给你当个助手就行了。”

  “你们兄弟好热闹哇,也不招呼咱一声。”隰朋来了。

  管仲忙端起一爵酒,呈给隰朋:“感谢隰朋大夫的救命之恩!”

  “哪里哪里!要谢应先谢鲍太傅,你们管鲍之交,今天才算真领教了,好,为管兄获主公赦免,我喝这一爵!”说完,一饮而尽。

  鲍叔牙又斟上一爵,递给隰朋:“隰大夫为救夷吾贤弟,确实立下了大功,我敬你一爵!”

  隰朋连连摆手道:“要谢你去谢高上卿、国上卿,还有宁越、东郭牙、雍廪、王子成父等大夫。”他对管仲道:“夷吾兄,大家都憋足了劲,想把齐国振兴起来,你可千万别辜负了主公、鲍太傅和我们大家的心意啊!”

  管仲拱手施礼道:“为振兴齐国,管仲将万死不辞!”

  鲍叔牙又斟满酒:“来,为了大齐振兴,咱们干这一爵!”

  三人同干。

  隰朋忙道:“别光喝酒,误了大事。主公派我来请夷吾兄进殿面君呢!”

  鲍叔牙高兴得直拍手:“主公这么快就要见夷吾,真是个开明的英主啊!”

2.管仲的治国之道

  管仲随隰朋到开宫后殿,桓公正在批阅奏折。隰朋、管仲叩头:“叩见君主。”

  桓公看看管仲,道:“坐吧。”

  管仲道:“臣蒙主公不杀之恩,已是万幸,不敢坐。”

  桓公让隰朋退下,对管仲说:“寡人有事要请教于你,坐吧。”

  管仲再次叩头:“谢君上赐坐。”坐在桓公对面。

  “你是颍上人是吗?”

  “禀君上,臣是颍上人。”

  “吴楚之地,多出贤才。你是怎么到齐国来的?”

  “禀君上,臣与鲍叔牙一起作买卖,来到齐国。”

  桓公点点头:“鲍叔牙在寡人面前多次说过你满腹经纶,是个人才。寡人赦你不死,是为了大齐,这个,你明白吗?”

  “臣明白,为了大齐,为了君上,虽肝脑涂地,臣万死不辞!”

  “那好。你来齐国多少年了?”

  “八年了。”

  “那齐国的情况,寡人就不必多说了。咱们齐国是千乘之国,先父僖公时代,威镇诸侯,号称小霸。可襄公继位后,政令无常,朝纲混乱,国力不振,百姓遭殃。寡人继位,人心未定,国势不张,寡人想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可百废待举,你看该从哪里下手才好呢?”

  管仲侃侃而谈:“君上,臣以为,朝廷似船,百姓似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主公欲修理国政,必须拿出爱民的措施,民安国才能安,民富国才能富。”

  桓公点头,又问:“这爱民需要哪些具体措施?”

  “首先要安民。百姓分四种人:士、农、工、商。把这四种人分别集中居住,各守其业,子从父业,百姓就安定了。这样业业相连,家家相连,百姓之间的关系就亲密了。还要赦免罪犯,轻刑罚,少收税,鼓励繁殖人口,让百姓尽快富足起来,同时要对百姓进行教育,使其懂得礼义廉耻,民风就正了。”

  桓公非常同意管仲的意见,认为很有道理,又问道:“齐国的军事力量非常虚弱,如何迅速强大起来?特别是武器严重不足,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管仲答道:“武器问题不难解决。朝廷可以制定以兵器赎罪的办法。犯重罪的人用一套犀甲和一支戟赎罪,犯轻罪的人用一只盾牌和一支戟赎罪。犯小罪的人用铁赎罪,一般民事纠纷,令其交纳箭作为诉讼费。质量好的铁用来铸造剑戟,质量差一点的铸成农具。”他见桓公听得入迷,微微一笑,道:“当然,光兵械充足还不行,还得有强大的财力。臣以为,齐国丰富的铁矿可以冶铁,海水可以煮晒成盐,这两项就可以通利天下。以此为基础,与各国作买卖,互通有无,天下客商一定会云集临淄。为安定客商,可以建妓女院,容纳五、六百名妓女,使各国商人到临淄如同回到家里。那么,各地的货物就会源源不断集中到临淄市场,君上只要安排好税官收税就行了。这笔钱收入相当可观,解决军费绰绰有余。”

  桓公禁不住击掌称妙,又问道:“兵械、财源解决了,可兵士不足怎么办呢?”

  管仲胸有成竹地说:“军队力量强不强,关键是要看有没有战斗力。君上要解决兵源,可以把行政管理与军队管理结合起来。是否把齐国分为二十一个乡,工商之乡六个,士农之乡十五个。工商之乡解决财源,士农之乡解决兵源。每五户为一轨,设轨长一人;十轨为一里,设里司一人;四里为一连,设连长一人;十连为一乡,设乡良人一人。每户出一个兵士,一轨就是五个,轨长率领;一里就是五十名兵士,由里司率领;二百人为一连,由连长率领;二千人为一乡,可称作旅,由乡良人率领。五个乡成为一个军,每军一万名兵士,十五个乡就可以出三万兵士,编成三个军。主公统帅中军,高、国二位上卿各统帅一个军。农闲时练武、打猎。这样,一轨的五个兵士,大都有血缘关系,祭祀时一个祖宗,生老病死互相关照,居则同乐,死则同哀,守则同固,战则同强,有这样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主公可以横行于天下。”

  桓公笑了,他感到耳目一新,这些办法既具体又实际:

  “寡人有这样一支军队,就可以征服天下各国诸侯了。”

  管仲摇摇头,说:“不行,现在周王朝虽然衰弱,可总还是大家公认的天子。主公一定要打着尊周的旗号,与各国诸侯建立友好关系,使他们心悦诚服,主公的盟主地位才能确立。”

  桓公沉思了一会儿,似乎没有完全理解管仲的话。管仲忙道:“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凡齐国所占邻国的土地,要全部退还;齐国要多帮助邻国解决困难,不要接受他们的谢礼,四邻国家对大齐就一定会亲近起来。主公可以派出八十名人员,多带钱财礼物,到各国去活动,了解情况,对有困难的国家予以扶持,对朝纲混乱,弑君纂位之徒从严惩处。这样做几件事,主公的威望就会建立起来,天下诸侯,就会听从主公的调遣了。这样,主公的霸主地位就不可动摇了。”

  鸡叫了。

  桓公与管仲这次谈话整整谈了一夜,他一点也不觉得疲倦,深感受益非浅。桓公望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