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的事物,没有自我保持的状态,只有正在变化的状态。……如果我们同意
①
把倾向看作是一种开始的方向变化,那一切实在就是货币。” 生命冲动作
为纯粹的活动、倾向,不可能有任何相对的静止和稳定 (在柏格森看来,相
对就意味着假象),不可能有任何间断性,它只能是一种纯粹的流动:“这
是一条无底的、无岸的河流,它不借可以标出的力量而流向一个不能确定的
方向。即使如此,我们也只能称它为一条河流,而且这条河流只是流动。”
①
(2)时间与自我
柏格森认为,科学总是把时间与空间当作同一层次的东西对待,把空间
理解为无限可分的,可计量的外在的对象,并借助空间的符号来测量和表达
时间,赋予时间以抽象的统一性,使之成为一种度量时间或抽象时间。这种
做法固然对人类实际生活颇为实用,但却牺牲了“真正的时间”。更有甚者,
传统哲学竟然也模仿实证科学的方法,以空间的观念看待世界,用空间的语
言讨论时间,结果把蕴藏在知识构成的世界内部的最深沉、最富生气的真正
实在降低成了外部空间对象,并由此引出了哲学史上无数错综复杂的纷争。
①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 年版,第29、28 页。
①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 年版,第29、28 页。
… Page 52…
作为通晓当时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哲学家,柏格森并不否认科学对人类
所特有的伟大的意义。但同时,他一再强调哲学决不能以实证科学的方法为
方法,以实证科学的对象为对象;哲学的对象应当是真正的时间或“纯粹绵
延”。生命冲动本质上是真正的时间之流;没有时间也就是没有生命。正是
时间的不重复不间断性保证了生命的存在。真正的时间不掺杂丝毫空间要素
因而同数量无关,它是内在的、心理的、不可分割的、纯质的变化流。因此,
用科学,理智的方法去分析、解释、定义真正的时间或纯粹绵延,必然会远
离它的真相,它只在精神对精神的直接洞察中,亦即只有在自我意识中凭直
觉才能把握。
“自我”可以区分为与环境有关的自我以及通过内省达到的内在状态的
自我。前者是处在空间里的表面的自我,是实证科学的对象;后者则是处在
真正的时间里的真正的自我,因而也即是绵延。真正的自我并非固定不变的
实体,自我的意识状态也是活生生的,不可分割并不停变化着的流:“状态
①
本身只不过是变化。” 其中的每一个意识状态都是内容非常丰富且具有有
机统一性的境界,都是承继和包括了过去所有的意识状态,同时又蕴蓄着下
一个新的意识状态的产生;一面是结束,一面又是开始,中间没有过渡,每
一状态都伸展、渗透到别的意识状态中。这就是真正的自我,纯粹的绵延,
它具有本原性,创造性、新奇性,它是百音共振、万灯辉映,五彩缤纷但又
不可名状的。例如,像爱、恨之类强烈的情感发生时,心中往往是千头万绪
纠结在一起,没有明确的轮廓和分界,没有内外的关系,但却都彼此息息相
关,联成一个情绪网。事后若从空间出发,用理性概念或逻辑方法对其进行
冷静的分析、归类、陈述,不可名状的有名了,得到了原来没有的科学知识,
但这却是静止僵死的东西,远离了生气勃勃、健行不息的实在。柏格森的这
一思想,后来被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继承,并发展为
著名的“意识流”学说。
(3)理智与直觉
柏格森肯定理智对人类生活是不可缺少的:“理智,就它最初的特征来
看,它是制造人为对象的官能,尤其是制造工具的官能,是不定地变化制造
①
活动的官能。” 因此,它在人类认识、适应乃至改造环境的活动中具有重
要意义。但是,理智具有社会功利性,是为满足人们的实际利益服务的,它
“并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而是为了站到某一方面去,是为了获利,简单地说,
②
是为了满足一种利益。” 这样一来,它所得到的知识就成了相对的,无法
③
达到实在,“从实在的东西中漏掉了作为实在的东西的本质的东西。”同
①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1911 年纽约英文版,第1 页。
①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第139 页。
②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第18 页。
③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第130、30、8 — 9 页。
… Page 53…
时,理智的认识形式和认识方法具有抽象性和固定性:“它一方面是借僵固
的知觉来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又借稳定的概念来进行活动。它从不动的东西
④
出发,把运动只感知和表达为一种不动性的函项。”因此它只适用于由机
械性统治的静止、僵化和没有个性的世界,对于以绵延为本质的生命,却只
能在其周围打转,所以他说,理智给予人们的“永远不过是对象的一种人工
构造,它们只能用符号表示对象的某些一般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非个
性的方面。以为我们借助它们可以把握实在,那是枉然的;它们所提供给我
们的不过是实在的阴影而已!”⑤
柏格森认为,要达到绝对的实在,必须而且只能诉诸直觉。哲学与科学
可以而且应当统一,但这只能是在直觉基础上的统一:“科学和形而上学在
直觉中结合起来了。一种真正直觉的哲学必能实现科学和哲学的这种渴望已
久的统一。”⑥
他对直觉的解释是:“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
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
①
合。” “我所说的直觉乃是指那种已经脱离利害关系的、有自我意识的、
能够反省它的对象并无限扩展对象的本能。”②
这表明,首先,直觉就是直接意识,是能够朝向事物的内在生命的真实
运动。所以在直觉中,“我将不再从我们所处的外部来了解运动,而是从运
③
动所在的地方,从内部,事实上就是从运动本身之中来了解运动。”其次,
直觉不依赖感性、理性与实践,摒除一切概念、判断、推理乃至语言符号,
不带丝毫的社会功利性,它只与时间有关,是当下的内心体验,是心灵对心
灵的直接注视。所以直觉需要意志的努力,这种努力使人的心灵违背理性思
维的习惯方向。最后,直觉并不是康德式的神秘的自在之物,而是一种本能
——在柏格森看来,本能同生命冲动向上喷发的方向一致,凡有生命之处就
有直觉意识。因此,只要我们能冲决理智的遮蔽,就能凭借直觉把握生命,
达到绝对的领域。
直觉的产生同记忆有关。在《物质与记忆》一书中,柏格森指出,记忆
不来源于物质,其理由是记忆与感觉是两回事。感觉到的对象有体积、占空
间、可计量,所以是来自物质的。但记忆的物质却完全不同,它是潜在的、
不自觉的,因此与物质绝不相干。记忆与大脑的关系有如衣服与钩子的关
系,钩子只有一个,挂上去的衣服却可增可减,也可变换;钩子坏了,衣服
④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第30、30、8 — 9 页。
⑤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第30、30、8 — 9 页。
⑥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第33、3 — 4 页。
①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第33,3 — 4 页。
②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第176 页。
③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第1 — 2页。
… Page 54…
并不会因此毁灭。由此出发,他提出了灵魂不灭的观点。
记忆与知觉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任何知觉的丰富和完整都离不开记忆。
在记忆中,过去和现在息息相关,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我们面对某个
事物时,保存在记忆里的千百往事与当前的经验彼此渗透,共冶于一炉,最
后凝成一线单一的直觉,在刹那间就产生了对事物的完整意识。
贬低理性,尊崇直觉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其中不少观点
的确颇为深刻。但是,他视理智是实用的、视理智的认识形式和认识方法是
绝对静止僵固的观点等等,则是极为偏颇,经不起深究的。
… Page 55…
三、欧美哲学
1。马赫主义
19世纪是科学以空前未有的速度长足发展的世纪,诸如能量守恒定律、
气体动力学理论、麦克斯韦电磁原理、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等等重大成果,
都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特征,动摇了机械自然观。19世纪
末,科学,尤其是物理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对从经典力学出发去解释
自然现象的传统构成了致命威胁。
面对危机与挑战,多数科学家仍坚持把力学当作科学的基础,当作解释
一切自然现象的出发点。还有一些科学家则对力学方法失去信心,主张回到
中世纪的“机体论”中去寻找可以真正理解世界的方法。这两种倾向都不利
于科学的发展。要在危机中挽救科学,就迫切需要重新考察经典力学的概念
体系,在科学领域中引起一种认识论的转变,建立一种新的认识方法。
马赫主义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和
追随者马赫、阿芬那留斯、彭加勒、毕尔生(1857—1936)、迪昂(1861—
1916)等大多都是科学家。他们意在对一切自然现象作出能够为自然科学家
所接受的统一的科学解释。为达此目的,他们反对超验的“形而上学”,既
采纳休谟等人的经验主义认识路线,也汲取孔德、斯宾塞等实证主义者的思
想,同时又拒绝这些哲学家思想中的“形而上学”残余,把哲学归结为科学
的认识论,因而被称为第二代实证主义。
20世纪初,在弗兰克(1884—1966)、希尔伯特(1862—1943)、克莱
因(1849—1925)、爱因斯坦(1879—1955)等著名科学家的推动下,维也
纳、柏林等地相继组织成立了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协会,出版专门的哲学
杂志;马赫主义的影响迅速遍及英、法、意、美等国。同时,它还传入俄国,
经过民粹派分子切尔诺夫、社会民主党人波格丹诺夫、巴扎罗夫、尤什凯维
奇等人的推波助澜,变成了一股“修正”马克思主义、腐蚀工人运动的思潮。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对马赫主义进
行了激烈的批判。
(1)马赫的哲学思想
恩斯特·马赫(1838—1916)出生于奥地利边境摩拉维亚的契尔里兹。
父亲是个受过高等教育并具有自由思想的家庭教师;母亲爱好音乐、绘画和
诗歌,温文尔雅,富有艺术气质。马赫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农村度过的,
双亲为他提供的自由环境及言传身教,培育了他不受约束的、批判的、顽强
的科学好奇心和怀疑主义。10岁那年,马赫被送入一所教会学校,但校方认
为他“没有天赋”,父亲只好把他带回家,亲自给他讲授中小学课程。15岁
那年,马赫进入一所公立中学六年级学习;同年,他从父亲的丰富藏书中如
饥似渴地读完了康德的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从中受到极大启发,这种启
… Page 56…
发也引导他对力学进行历史的批判的研究。中学毕业后,他进入维也纳大学
攻读数学、物理学和哲学。1860年,马赫通过大学考试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做了几年家庭教师和大学编外讲师后,于1864年进格拉茨大学开设数学
和物理学讲座,同时从事生理、心理学研究,发现了著名的“马赫带”现象,
并提出了心理的格式塔性质。1867—1895年,他担任布拉格大学实验物理学
教授,不仅以其非凡的研究赢得了“辉煌的实验家”的荣誉,而且对经典物
理学及其哲学基础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这种批判后来直接启发了爱因斯坦
以及一大批对量子力学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1895年,维也纳大学专门为
他设立了一个“归纳科学的历史和理论”的讲座,因此马赫也是世界上第一
位科学哲学教授。1898年,他因中风而半身瘫痪。1901年退休后一边继续
从事科研,一边参加同情工人的政治活动:与工人并肩游行,支持工人的业
余教育,捐款给社会民主党的《工人报》,写文章反对基督教社会主义者的
反动行为,等等。 1916年2月19日,在德国逝世。
马赫的主要著作有:《功的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1872,其中至少
有一半是科学哲学的内容)、《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 (1883,他
最重要的科学史著作)、《感觉的分析》(1886,他的最主要的哲学著作)、
《认识和谬误》(1905,科学哲学讲演汇编)。
要素论。爱因斯坦曾十分准确地将马赫研究哲学的目的概括为试图
①
建立一种能把科学的各个部门统一起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
马赫认为,要统一科学,就必须寻找一种在所有科学领域内都能坚持的
概念,这种概念不能是传统“形而上学”所讨论的“物质”、“精神”、“生
命”、“集体心灵”等东西,因为这些语词无法化归为同一名词,无法对自
然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而且还会走向引起思想紊乱的二元论。为此,他提
出了“要素”论:整个物质世界可以分解为要素,它们同时也是心理世界的
要素。要素是超乎心物对立的中性的东西,要素本身既不指物质的实体也不
指精神的实体,而只是一种函数关系。它们只有在一定的依存关系中存在,
才成为心理的东西或物理的东西。全部自然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和描述这种
关系。
统一的世界要索可分为三类,用字母表示就是:ABC……、KLM……、
… Page 57…
物质与精神、世界与自我、内部与外部等等之间的对立,因为这些对立只不
过是对要素的依存关系的不完全表示。
马赫常常用“感觉”表示“要素”,但他特别强调:“凡是把‘感觉’、
‘感觉的复合体’这两个名词和‘要素’、‘要素的复合体’这两个名词同
时并用,或是用前者来代替后者的地方,读者必须经常记住,只有在这里所
指的联系或关系中,只有在这里所指的函数的依存关系中,要素才是感
觉。”①
从要素论出发,马赫批判了经典力学的自然观,尤其是牛顿时空观,认
为空间是加速度和相互规定的一种媒质;时间则是从相互联系着的事物变化
中得出的一种抽象;并不存在同物质无关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爱因斯坦
②
认为这些批判性工作为相对论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
函数关系论。马赫的目标既然是统一科学,对一切自然现象作出统
一的解释,因此必须解决物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