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八段「真实慧菩萨」,偈颂从第八首看起,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
  『一』与『众』,昨天我们学习过了,实在讲在《华严经》里面我们学了很多,只是一般人非常健忘。健忘,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不得受用,差别就很大;如果你会用,就如同佛经上所说的,烦恼轻、智慧长,就得这么大的受用。烦恼轻、智慧长,是什么人?菩萨,这不是凡人。我们提起来都知道,可是不能把它用在生活上,我们依旧是烦恼多,没有智慧,智慧变成什么?变成愚痴。这就是会用、不会用,差别有这么大。经上说的「一」是法性,说的「众」是法相,法性就是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能生、能现、能变;万法是现代哲学里面所讲的现象,现象里面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现象再多,都是从本体所生的,本体能生,所以现象是所现、是所变、是所生。
  民国初年我们佛门有位大德,杨仁山居士的学生欧阳竟无先生,他在民国十二年,在第四中山大学做了一次震撼全国的讲演,他的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欧阳先生跟他的老师杨仁山老居士,对於中国近代的佛教影响力很大。杨仁山居士晚年把他自己房子捐献出来做「金陵刻经处」,我曾经去访问过几次,曾经委托他们替我印丁福保居士的《佛学大辞典》,分送全国的佛学院。他的学生欧阳先生建立一个「支那内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时间虽然很短只有两年,但是在中国影响可很大。诸位晓得太虚法师,太虚法师是内学院的旁听生,大家晓得梁启超,梁启超是内学院的学生,确实出了不少人才。他告诉我们,佛法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到底是什么他没说出来,他只说这是现在所必须要的,「而为今时所必需」。他的讲稿是他的学生王恩洋居士记录下来,王居士在民国初年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这个讲记是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住在九龙界限街倓虚老法师办的「中华佛教图书馆」里面,看到这本书,我看了之后,我对他的讲法很满意。
  为什么佛教不是哲学?哲学里有能有所,譬如刚才讲的,一是能生、能现、能变,众是所生、所现、所变,有能有所。佛教为什么不是哲学?哲学里面能所是对立的,也就是说,能不是所、所不是能,像父子关系一样,儿子是父亲生的,但是儿子不是父亲,父亲不是儿子,哲学里面讲能所是这个。佛法里面讲能所,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能生跟所生是一不是二,法性是能生,法相是所生,法性在哪里?法性就在法相,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所以古大德用黄金跟金器做比喻,这个比喻好,容易懂。黄金是能生、能现、能变,可是金器呢?譬如我们用黄金塑个佛像,佛像是所生、所现、所变,但是它能所是一不是二,它分不开,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它跟父子不一样,它不是两个体,它是一个体,这是佛法说的。
  明心见性,这在佛法里面是大事,哪一个学佛,学佛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叫你见性。性在哪里?原来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性相是一,这是必须要明了的。所以在佛法,你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佛法所讲的宇宙是一体,它不是二体。你看讲相,从精神现象来说,有佛、有菩萨、有缘觉、有声闻、有诸天、有阿修罗、有人,下面还有饿鬼、畜生、地狱,讲十法界。十法界都是自性生的,都是唯识变的。识是什么?识是妄想、分别、执著,特别是分别、执著。识还是性,迷了它才起分别、执著;觉悟了,没有。所以觉悟了叫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迷了,一真法界就变成十法界。再给你说,一真法界在哪里?就在现在,现前就是。我们迷了,它的样子就变质,就变成这个样子;觉悟了,它就恢复到原状。为什么会变?前面跟诸位说过,自性,一为什么会变成众?佛在经上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给你说出原因,一念不觉。不觉就叫做无明,诸位要晓得,觉是明;不觉,明就没有了,就迷了,不觉就迷了。迷了的时候,它就动;觉心不动,我们的本觉,我们的觉性从来没有动过。六祖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得很好,他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他说了五句,这是第四句,本无动摇。这个动是什么?动不是自性,是自性里面出现一种虚幻的东西,它在动,绝对不是自性在动,起心动念是它,分别、执著也是它。
  我们用这三种颜色做代表,黄色的代表起心动念,就是无明,蓝色的代表分别,红色的代表执著,这三个东西都有,我们叫凡夫。我们把我们的眼睛比喻作自性,外面的境界是万法,现在当中有这么个东西存在了。这个法,佛在经上叫什么?叫不相应行法,因为什么?它不是心,它也不是物,不是物质,但是你要是执著以为它有,它起作用,它就遮著,你就看不见外面;这三样东西叫业障,太厚了,你就不见性了。你想想,这么重的业障,它有没有障碍眼睛?没有;有没有障碍万物?也没有。你要晓得,业障是假的不是真的,没有障碍自己,是你自己以为它障碍自己,产生误会,这个误会可大了,这个误会就造成十法界,就造成六道,就造成三途,三种障碍!如果这三种障碍你一下觉悟了,全放下了,就成佛了。成佛多简单,刹那之间。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再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是再不会有起心动念,这个人就是佛。
  是佛怎么?跟宇宙融合成一体,不但性是一体,相也是一体,因为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确确实实是一体。我们这段经文全讲这个事情。我们不能跟释迦牟尼佛比,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真厉害,他就是一次放下,三十岁的时候给我们表演的夜睹明星,豁然大悟,就是一下放下。在中国,惠能大师也了不起,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半夜三更,你看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里面,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老人家一下放下了,放下就成佛,就那么简单。这叫什么?这叫上上根人,他有能力一下放下,上中下三根的人就不行,就没有这个能力。
  没有这个能力,佛教给我们,你一样一样的放,首先把最严重的执著,红色的是执著,把这个放下,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执著了,但是还有起心动念、还有分别,你看现在这样放就很清楚了;好像我们戴太阳眼镜一样,外面东西就看得很清楚,加上这个(红色的)就完全看不见了。这就很清楚,清楚就是智慧透出来了,这样的人在佛法里称为阿罗汉。执著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得很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讲阿罗汉,这是阿罗汉的境界。如果他再进一步,执著放下了,我再能把分别放下,蓝色代表分别,分别放下了,这就更清楚。这是什么?这是菩萨,比阿罗汉高明。菩萨这是怎么?这就是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著。如果他真的再觉悟,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知道是一体,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是一,性相不二,不再起心动念,这个(黄色的)放下了,放下就成佛了。所以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是不是?现在还是的,现在就是什么?就是你有这个业障,这个东西叫业障。觉了,业障本来空,本来没有;不觉的时候,好像它有。
  所以这个东西在佛法里面叫做不相应行法,它不跟心相应,它不是心;它不跟色相应,就是它也不是物质。但是它有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我们今天所说的抽象概念,不是事实。这个抽象概念,佛在经上给我们归纳,教初学的时候归纳为二十四类,二十四种,二十四种都是抽象概念。譬如我们现在世间人得失的念头很重,我们讲「得」,单单讲得这是个抽象概念,要不加上能得的我、所得的东西,单单讲得是个抽象概念。谁得?得什么?所以它必须要加上去,如果不加上去,单单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它绝对不是事实,所以这真的是假的。像心法跟色法,我们都可以说它是依他起性,种种条件凑合;这个不是的,这个就是一念迷造成的,迷惑造成的,没有,自以为有,这是麻烦事情。你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没有执著,自以为有执著,自以为有分别,而且还愈演愈烈,所以佛说这种人叫可怜悯者。所以这是性相它们的关系,一定要搞清楚。
  实在讲,弥勒菩萨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也就是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三百二十兆个念头。「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质现象,每个念头就像一个幻灯片一样,放出来之后,在银幕上它就是圆满的。这个银幕是什么?银幕就是我们整个宇宙,每一念它现出来的是全宇宙,绝不是它现一点点,不是的,它现全宇宙。「形皆有识」,所有物质里面都有见闻觉知,都有受想行识,怪了!这个事情,我们从日本江本博士水实验里面得到科学的证明。你看水,水是矿物,他给它装在玻璃瓶里面,在实验的时候居然实验出来水能看,能看是见;能听,它会听音乐,这是闻;能觉,它能有感觉,我们以善念对它、以恶念对它,它感觉到了;它有知。他证明水有见闻觉知。水是有形的,见闻觉知是识,它有受想行识、有见闻觉知。我到东京,我前后好像去看过三次,看江本博士的实验室,每次他都给我做很详细报告,我们也是老朋友了。我告诉他,不但水有见闻觉知,任何物质都有见闻觉知,这是佛在经上说的,你多想一点方法来做实验,统统把它证明出来,我说那你就功德无量。
  所以我们今天一般人讲唯心、唯物,都是偏在一边。心跟物是一体,物里头有心,心里头有物,心跟物分不开家。在佛法讲,心跟物的起源可以说是同时的,因为它时间太短,它在一念之间。一念的时间多长?现在我们晓得,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一念。这一念里头有没有先后?当然有先后,谁在先、谁在后?全是物质在先,起心动念,起心,宇宙现前,物质现象现前;底下动念,精神现象现前。因为它时间太短,短到我们没有办法辨别,我们只能说同时。不但同时,还生灭同时,一个现象有生它就有灭,所以有生有灭,它是假的不是真的。物质现象有生有灭,精神现象也有生灭,所以全是假的。但是有个不生不灭的,见闻觉知不生不灭,所以它是属於自性里面的。在自性,没有缘的时候,也就是说在没有动的这个境界,这个动是极其微细的波动,我们没有法子觉察,太细了。佛在经上讲,到什么时候你才能够觉察到这个微细的波动?佛经上讲八地菩萨,八地以上,八地叫不动地,这时候才感觉得出来有这个波动,七地以前不知道。七地以前知道这个事情,像我们现在一样,我们是听佛在经上讲的我们才晓得,我们听老师说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如果八地以上,听佛讲的,那是他自己的境界,他可以证明佛讲得没错,这种极其微细的波动我已经感觉到了。所以八地、九地、十地、等觉,愈往上面去感觉愈清楚,八地才能感觉到。这个东西叫无始无明。前面跟诸位说过,诸位一定要能体会到,无始并不是说它是很久很久之前,不是这个意思,无始是讲它根本就没有开始。没有开始,那就是现前,就是当下一念,没有过去、没有未来。
  过去、未来这是时间,佛在经上给我们说,时间跟空间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所以再给你讲真的,真的是没有距离、没有远近,没有先后、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为什么?它真的是一体。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到有空间、有时间?空间、时间也是不相应行法。佛在经上说这些问题,有的说得很深,有的说得很浅,说得很浅,我们能明了。如果说没有空间,说很浅的讲法,空间是讲东南西北中,没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我们以香港为中,香港的北面是福建、是浙江,东面是菲律宾,西面是广东,南面是越南;如果你要是在菲律宾,菲律宾是中,香港就变成西。所以你没有方法在任何地方来定位,这个我们容易懂,这是佛教初学。可是奥义,华严奥旨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根本就不可得,这个东西是从分别执著有。不要说多,你只要把执著放下,时空就没有了,它还不是分别,执著没有了,时空就没有了。时空没有了,有个什么现象?头一个现象,距离没有了,我们想到美国,念头才一动,我们身已经在美国,因为它没有距离。你要不要动一步?一步都不要动,他就在那里了。你想到英国,英国也有你了,想什么地方,那个地方就出现你身,可以同时分无量身,分身有术。时间没有了,你可以进入到过去,你可以进入到过去干隆皇帝可以找他聊聊天,你也可以到未来。这我们中国一般人叫神通,不是神通,是事实,本来就是这样的。
  这里面起无量无边的变化,就像万花筒一样,出生无尽。为什么会出生无尽?因为你的念头不一样,念念都有形,形皆有识。这里面就有染净,有真妄、有染净、有善恶,种种不同。无论讲得再多,没有离开万花筒,万花筒比喻自性,没有离开自性,所以自性叫大圆满。一切众生自性是相同的,同一个自性,所以佛在经上把性比喻作大海,性海;我们芸芸众生是海里面的水泡,海里面起很多水泡,浪花一起来,起很多水泡。每个水泡都认为自己是圆满的,跟别的都对立的,这是迷惑颠倒,不知道。哪天水泡破掉,才晓得我们是一体;水泡没有破掉的时候,不知道是一体。水泡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这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宇宙观,给我们讲宇宙的本体,非常重要。因为你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你放不下,放不下你的分别执著;彻底知道之后,你什么都放下了,再也不执著。再也不执著,你就成阿罗汉,成辟支佛;再不分别,那你就成菩萨,成佛。
  这是诸佛如来出现在世间的目的,他为什么来的?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头,帮助我们早一天回归自性,他就为这个来的。只有这个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如果迷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你大错特错了。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你看看,表面上跟我们一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也是父母生的,也是父母把他养大的,他也结婚,也生儿子。以后出家去修行,去求学,我们现在叫求学,三十岁觉悟了,放下了,这一放下就证得大圆满。这个大圆满就是他在经上所讲的,用很简单的一句话说,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今天看佛的智慧,佩服、赞叹,佛好像是真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两句话是平常我们赞叹上帝的、赞叹神的,这两句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实际上来说,上帝、真神这两句话只是赞叹,不是事实,为什么?他也有所不知,他也有所不能,明心见性的事情他就不知道,他就做不到了。这两句话用在自性上是圆满的,自性是平等的,人人皆是。
  智慧要求吗?不需要,求不到;德能、相好要求吗?也不要求,也求不到,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你自性里头有圆满智慧、有万德万能、有圆满的相好,相好我们现在讲福报,你什么都不缺。这个东西丢都丢不掉,它是自性本具的,它是不生不灭的,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本自具足」,他一样都不缺。今天问题,我们什么也都得不到,求也求不到,什么原因造成的?佛后头有句话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一句话说破了,就是你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所以你不能证得,这话讲得好清楚。我们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舍弃掉、放下,那就证得。所以你放下执著,你就证阿罗汉,你就成正觉;放下分别,你就成菩萨,你就成正等正觉;最后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那你就成佛,你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这个事情跟学、不学没什么关系,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他是对知识分子来说的,知识分子求学,他就求学;惠能大师是对平民来示现的,不认识字,没念过书,经教是一天都没学过,虽然在黄梅住八个月,居士身分,没有剃头。八个月没有进过讲堂,没有进过禅堂。没有进过讲堂,他没有学过;没有进过禅堂,他没有修过,修、学都没有,最后你看看,五祖忍和尚把衣钵传给他。这个示现是告诉我们,佛法这个学问对於学不学没关系。我们今天为什么拼命在学,这说什么?各人根性不相同。各人根性到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