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心里有,不是口里有。我们现前心里有阿弥陀佛,念念都有阿弥陀佛,那还得了!每个细念都是阿弥陀佛,那个功夫不得了!那就是我们净宗里面所讲的理一心不乱。
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都是阿弥陀佛,你说那是不是理一心不乱?这个不是凡夫能做到的,我想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也做不到,我有理由相信。为什么?六道是凡圣同居土,四圣法界是方便有余土,他还是用阿赖耶识,没有转识成智,他是得一心不乱,叫事一心不乱,不是理一心,所以他同事法界,不是同理法界,理一心同理法界。理法界在哪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就是《华严经》初住以上的菩萨,他们有能力做到,极其微细的念头,念念是阿弥陀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高的很难,那真不容易,最低限度我们要念到功夫成片,那就起作用了。要把念佛这个事情当作我们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其余的都是鸡毛蒜皮,都是小事,这才叫大事。劝人念佛,第一功德,真实功德。所以这个里面的理事都是深无际限,没有边际,没有限量。胜诸凡夫,这凡夫讲六道,六道里特别是讲色界天跟无色界天。底下讲,亦胜二乘,二乘是声闻、缘觉,他们比不上,他们所证的偏真理故,这个是事一心不乱的境界,二乘人。
第二「普该菩萨无边行相,大悲深心,同事法界,无有边量,胜二乘故」,这是法界第二个意思。首先讲普该、普遍,因为它讲的是菩提心,初住菩萨就发了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虽发三心,这个三心不圆。你看我们净宗常说,这是恭维别人,客气话,说三心圆发,圆是圆满。三心圆发是什么人?现在我们知道了,地上菩萨,超过三贤,这是讲别教。别教的初地菩萨,在《华严》一乘会里面,他的地位跟《华严》初住菩萨平等,《华严》的初住等於别教的初地,初地菩萨才叫三心圆发。我们前面学过,平等,他是性种性,平等。菩萨无边行相,这是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都包括在其中,《华严经》上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初学的菩萨对等觉菩萨的课程学不学?也学了,哪是等觉的?《华严经》上讲的十波罗蜜,文殊菩萨修的,十大愿王,普贤菩萨修的。我们现在有没有学?有,我们也有这个课程,我们也在学习,可是功夫不能跟他们比,不是没有学。
我们再问,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他还学不学初信位的菩萨课程?初信是小学一年级,那个博士班的学生学不学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学,没有丢掉。小学一年级是什么课程?「父母呼,应勿缓」,文殊、普贤菩萨他父母叫他,他要不要应勿缓?要!没有丢掉,这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别说文殊、普贤《弟子规》条条做到,阿弥陀佛有没有做到?不说从前,现在,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做到?毗卢遮那有没有做到?圆满的做到了,没有一天丢掉的。你说他学得多扎实,这是我们要明了,我们要学习的。不是说学完了,我们境界提升,下面这一层不要了,哪有这个道理!我们盖大楼,盖到二十层、三十层,能不能把地基丢掉?地基是什么?地基是《十善业》,地基是《弟子规》,地基是《感应篇》。所以现在有一些人,我们可以说他粗心大意,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他确实学习提升了,提得很高,下面都不要,所以一生在德行学问上都不能成就,原因就在此地。小朋友学《弟子规》,很可爱、很认真,见到人都有九十度鞠躬;你学到中学,还好,还有点礼貌,大概有个十五度;念到大学,点点头就好了,愈往上好像对下面那个基础就愈来愈远了,这不成就。这就是孔夫子讲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也」,就这个意思。愈学愈傲慢,愈学愈瞧不起人,这错了,这就说明什么?你把你的根忘掉,你把你的基础丢失,道理在此地。正常现象是什么?学得愈深愈高愈谦虚,我们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叫「学问深时意气平」,愈是有学问、愈是有德行的人,愈到年长,意气愈平,见人愈恭敬、谦虚,这就对了。要有骄傲、贡高我慢这种习气,那你退转了。退转,这怎么回事情?你学的是知识,与道德智慧不相干;你的道德智慧退转,你的知识进步了。如果说学佛,我们可以说是你的佛学进步,你学佛退步了。学佛跟佛学是两码事,佛学进步,学佛退步。你要是学儒,儒学进步,学儒退步了。这个道理要懂,然后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学习、怎样成就。所以你看看普该菩萨无边行相,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统统都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
大悲深心,同事法界。大悲心是普度,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话说得容易,做到不容易。菩萨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之所以不能做到是我们的粗心大意,往往疏忽掉,也就是我们的心不够细,粗心。那要怎么样?发菩提心。如何能像诸佛菩萨一个众生都不舍弃,那就是什么?诸佛心里头有,有一切众生。我们这个心里常常有什么?有自己,顶多什么?有自己的家亲眷属,有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事,自己不喜欢的,与自己关系比较远一点的,往往就疏忽掉了。不像佛菩萨,佛菩萨无我相,所以他们的心真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有没有疏忽的?我们在想像当中有可能,为什么?没见性的菩萨会有疏忽,见性的菩萨没有疏忽,不可能有疏忽。没有见性的依旧是凡夫,高级的凡夫心比我们细,德行智慧比我们大,我们是六道凡夫,无论在德行智慧都不能跟他们比,可是要学习。假如我们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一个念头只是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虽然我没有智慧,我把许许多多苦难众生都疏忽掉了,我今天这样做,等我到了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为什么?经上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得很清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那么你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冤亲债主你全部都看到了,你也有智慧、有能力帮助他,那真的帮助他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就像法身菩萨普度一切,这就做到了。这个在所有法门里头是最稳当、最具效果、最快速,而且决定能做得到的方法。
所以我们确确实实是感到无比的欣慰,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大乘、遇到《华严》、遇到净土,这确实不容易。有《华严》、有净土,这个世界现前法弱魔强,我们有《华严》、有净土,魔再强、再大,使尽一切方法也没有办法动摇我们,我们在现前的环境当中是决定成就。不但魔不能障碍,魔还会受正法普度,他常常亲近正法,魔也有佛性,所以小乘教八相成道里有降魔,大乘教八相成道里没有降魔,为什么?佛跟魔是一不是二,修善就是佛,修恶就是魔,这是大乘跟小乘最大不相同的地方,大乘心中没有魔,心中只有佛。对待魔也跟对待佛一样,恭敬、供养、礼拜,对他们只是没有赞叹,他们行善可以赞叹,他造恶不赞叹。也是无有边量,从事上讲,从事上也无量无边,超过声闻、缘觉。
「三者三心无碍,同无碍法界,事理融故」。这个四法界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立的,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把法界讲圆满了。三心无碍,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讲真心,真心里面必定有自受用深心、有他受用的大悲心。我们讲自受用,单讲自受用清净平等觉,我们问清净平等觉里面有没有直心?有,有没有大悲心?当然有,我们讲以悲心帮助众生、怜悯众生,大慈大悲,大慈大悲里面有没有清净平等觉?肯定是有,有没有直心?当然也有,这就是三心无碍,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初学的时候有次第,偏重在哪一方面,你看前面讲的种性里头,十住菩萨偏重在直心,十行菩萨偏重在深心,十回向菩萨偏重在大悲心,十地菩萨三心等证,这是在修学次第过程当中。可是无论在哪一个阶段,都要记住,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世尊为了教初学方便起见,所以才在某一个阶段他有所偏重,这就叫善巧方便。这个善巧方便才能够普度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当然他第一个目标是希望在一生当中证得圆满的佛果,这是诸佛如来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如果能做到,那就是圆满的大孝,孝道就做圆满了;我们这一生没有做到,我们的孝道没做圆满,这个要知道。佛菩萨的恩德超过父母,佛菩萨对我们期望是纯正的,没有丝毫偏邪,这都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第四「同圆融法界」,这就是事事无碍了,「一一尘中无不具故,此与第三」,第三就是前面讲三心无碍,圆融法界,三心无碍,「胜权菩萨」,前面都讲二乘没讲菩萨,这超过菩萨。圆融无碍的理就是《还源观》前面三段所说的,一体二用三种周遍,如果你明白了,才晓得在这个宇宙里头,《华严经》讲的法界,这四种法界里面,周遍圆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两句话的意思深广没有边际,这才是《华严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我们用现在话说,一切法的真相,他说出来了。这些一定要知道,说的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要是讲别人,讲不与我相干的事情,我学它干什么?全是讲的自己,跟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
底下第二给我们说,「虚空等者」,跟虚空法界等。虚空等者,「是因住处」,因住处。「因有二种」,第一种「无常爱果因」。什么叫无常爱果因?清凉大师小注里有,在这一页你看小注,小注你看抬头这一行,「无常果因」,就是无常爱果因。他给我们说,「尽未来际,如空包含者,此三义中」,第一个是事,第二个是理,第三个就是无障碍法界,这是讲无常果因,尽未来际。我们把这个念下去,「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色,色不尽故」,这个因就是无常爱果因,这个因就像虚空一样,广大没有边际。依是生色,色不尽故,我们学过《还源观》,所以看到这些句子容易懂,《还源观》三种周遍里面的第二种,「一尘出生无尽遍」,就是这个意思,色相无尽,出生无尽。既有色,一定有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念念成形,这就是依空生色。现在科学家也发现,物质从哪里来的?无中生有,确实是空生色,无中生有。那个无是什么?那无是常寂光。常寂光里头有无量无边色相的能量跟信息,所以遇到缘它就现形,遇不到缘,不能说它没有,遇到缘也不能说它有。为什么?色是幻色,想是幻想、妄想,都不是真的。心理的现象、物质的现象,包括自然现象,都不是真的,所以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它与爱有关系,这个爱是什么东西?爱是末那识。学过法相唯识的人知道,末那是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就是精神现象。这四大烦恼第一个执著我,还不是讲身,它是一个我执,有我,叫我执,不是身,起了这么一个妄念,有了我,这叫我见。《金刚经》上前半部讲我相,执著身是我,是我相,它不是这个,比这个更深,我见。《金刚经》的后半部,讲「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第一个是我见,第二个我爱,爱是贪,第三个是我慢,慢是瞋恨,第四个是我痴。你们想想看,末那是什么?末那是我,跟著我一同起来的贪瞋痴。爱是贪,慢是瞋,所以贪瞋痴三毒烦恼从哪来的?你最初开始迷的时候就有了,所以佛称这个叫根本烦恼。末那就是现在科学里面讲的信息,把自性里面无量的德能引发出来,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不可思议。
怎么引发?只要一念就爆发了,全都现前,而且没有先后,佛法里叫一时顿现,不是有次第的,一时顿现。确确实实像我们在银幕里面打幻灯片一样,这个幻灯片,我们一按钮,幻灯片打在银幕上,没有说这一部分先现,这一部分后现,没有,同时现的。佛告诉我们,整个宇宙就像打幻灯片一样,一时顿现。这个事情真的吗?真的,为什么?有人给我们做证明,谁做证明?豁然大悟,明心见性,那种人给我们做证明。这样的人在中国,出家、在家一生证得明心见性的有好几百个,我们在中国佛教的典籍里面看到了,有记载,《高僧传》里头有,《居士传》里头有,《善女人传》里头有,禅宗里面像《传灯录》、《五灯会元》,里面记载得很多。这些人都来给我们做证明,佛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见到了。他怎么见到?彻底放下。所以佛跟我们讲得很明白,我们就是做不到。如果我们有能力,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我们的烦恼就去了三分之一,这个时候你就成正觉,你就被人家尊称为阿罗汉,你证得了,这是小果,六道没有了,你到四圣法界去,你不在六道了。如果你能够把分别放下,不但不执著,分别的念头都没有了,那你又提升一级,你证得正等正觉,你是菩萨。如果再往上提升,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那你就达到最高峰,叫无上正等正觉,你被人尊称为佛陀。亲证的人虽然不多,有,不是没有,古往今来这些人给我们做证明。他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就是烦恼缠缚了我们,别人没有办法干扰我们,还是自己不肯放下,自己真肯放下,谁能干涉你?没人干涉。别人干涉你的时候,你接受他的干涉,那错在你自己,不在别人。怪谁?怪自己,怪自己对於事实真相没搞清楚,所以你不能彻底放下。你要把事实真相真搞清楚了,放下不是难事,你一生可以圆满。
第二讲「常果因,今是地前,故阙此也」。这常果因,此地就不说了,为什么?这是地前,地前是无常的,所以无常爱果因。这个都是说的别教,如果在《华严经》上,他初住就是常果因,恒常,他见性了,常果因就是自性。「古德又云」,古大德说的,「一一位中,如空包含无边行海」。这个如空包含里头有三个意思,我们刚才念的应该是解释这个地方的,就是事、理、无障碍法界。一一位中,这句话重要,从初信位的菩萨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这叫一一位中。就像虚空一样,包含著无边的行海,这个行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法门都是行门。四弘誓愿里面讲得更多,「法门无量誓愿学」,那就不止八万四千,由此可知,八万四千还是归纳,归纳为八万四千条,实际上没有边际,这是真的,所以说无量无边无数无尽,这个话是真的。无边的行海,海是比喻,比喻深、比喻广,深广都没有边际,表这个意思。
「又如空周遍,非至非不至」。这底下又是一个意思,虚空周遍法界,没有来去,什么时候虚空来了,什么时候虚空去了,没有,如空无碍。空不是真的,真的就有碍,《楞严经》上佛讲了个比喻,讲得很有味道,譬如我们这个杯子,这个杯子在此地,里头不是装了个虚空吗?虚空就装在里面,那我这个杯子拿到这边,这边的虚空应该没有了,拿到这边来了,你有没有看到这个虚空,这个虚空被你拿到那边去了?如果虚空是真的,就像这个样子,不是真的,无论你怎么搬,虚空不变。就好像我们看屏幕一样,虚空是屏幕,里面所有色相都是幻相,它不是真的,所以幻相不碍真空,真空也不碍幻相。所以佛这种譬喻,我们细细去思惟观察,你才了解事实真相,它就在面前,是非空非有,在哪里?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天天都生活在这个里面,而被这些假相迷惑了,不能了解真相。这个道理虽然很深,可是都在眼前。「又如空无碍故」,空不碍色,色也不碍空,没有障碍的。
第三,「住三世诸佛家」。这是菩提心,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它的别义,这三种别义。住三世佛家,这个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佛,世尊当年在世曾经给我们介绍过,他说十方世界诸佛的名号,这部书被传下来,阿难尊者传下来了,就是现在《大藏经》里的《佛名经》,也叫《万佛名经》。很多寺院道场过年的时候都拜万佛,就是用这个本子,一共大概有一万二千多个名号,佛的名号。佛也讲过,过去千佛、现在千佛、未来千佛,这叫《千佛名经》,也有人拜千佛名号的,这在过年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寺庙里头拜千佛、拜万佛的,佛为我们介绍。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是谁?未来佛是现在所有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一切众生有佛性,只是成佛早晚不同,哪一个众生不成佛?肯定成佛。所以《华严经》上佛讲了很多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所以佛法跟你有什么关系?佛法是自己的法,不是别人的法。你以为这个佛法《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的?是毗卢遮那佛的?你要这样去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