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里面所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都是佛,这个我们一定要承认;如果这句话不承认,就没办法学大乘。学大乘,一定要肯定佛陀这句话,「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真的,千真万确的事实。十法界是假的,十法界是迷了自性之后,变现出来的境界,就像作梦,「梦里明明有六趣」,梦里明明有十法界,「觉后空空」,就没有了,不但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理跟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
「弗沙如来」,这是究竟佛果。此地讲的十尊佛都是证得究竟果位,也就是无始无明的习气全都断尽。我们现在虽然不能断,一品都没断,你知道这个讯息就了不起。你看六道里头芸芸众生,几个人知道?知道就是解悟!解悟有什么大的好处?解悟的人,他找到目标,他找到方向,只要自己肯干,决定可以达到目的。没有找到的人很可怜,无论怎么修,用再长的时间都不能成就。像《楞严经》上举的比喻,他方向目标错了,犹如蒸沙作饭,给你再长的时间,沙煮不出饭出来,为什么?它不是那个因。所以你认识这个方向目标是比什么都重要,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
真正要快速成就,没有别的,古大德五千年的经验,我们要重视!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老办法;说实在话,决定不能创新,创新你还要通过实验,看看这个新方法靠得住靠不住?有没有效果?老方法已经通过五千年的实验,在中国最近这两千年来,就是佛法传到中国这两千年来,宗门教下,真正明心见性,明达第一义的人,我们概略的估计,应该接近一万人。净土不算,要把净土算进去,那往生的太多了。不算净土,算宗门明心见性,教下大开圆解,这个合起来,这实验成功!那我们要走近路,就不要再费这个心,不要再搞创新,学做老实人,我常讲孔孟是老实人,为什么?「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释迦牟尼佛是老实人,跟孔老夫子的态度完全相同。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一个不是老实人,为什么?你想创新,你能创得出来吗?所有的创新都跟自性相违背,用我们现在的话说,科学天天在创新,现在有不少科学家觉悟了,创新怎么样?破坏了大自然的环境,这是创新。破坏大自然,后面必定遭大自然的报复。这个报复,那就是大祸临头,谁也没有力量去抗衡。
圣人教给我们,在中国儒释道都一样,「息灭贪瞋痴」。佛法是讲息灭;儒虽然不讲息灭,儒讲贪瞋痴要克制,要把它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可以超过,这是儒。佛法要息灭,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我们老祖宗知道,七情五欲,本善里头没有,那是不善。随顺自然的法则是老实人,也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是最有德行的人,他的思想言行,他的生活,没有一样不是随顺自然。随顺自然,就是佛法里面讲的随顺法性。我随顺法性,法性也随顺我;我不随顺它,它也不随顺我,这是因果的道理。因果从哪里来的,这要知道。因果是一念不觉,这是因,因之前没有因,一念不觉,果是什么?果就是阿赖耶。所以因果是跟一念不觉同时来的,它的来源深,有天地就有因果,有万物就有因果,有众生就有果报。这个道理跟事实真相,如佛法所说,甚深甚深,难知难解。知解都难,说就不容易,信当然就更难,所以佛才告诉我们一句话说,「唯证方知」,什么时候你明了、你通达?你证得就明了。
要怎样才能证得?这个经上处处都提醒我们,你看底下一尊佛,「波头摩佛净无垢」,就是叫你放下。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你就证得。放下执著,你证得少分;再放下分别,你证得多分;把妄想也放下了,你就圆证,圆满的证得。千经万论,世出世间的大圣大贤,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比一般人多,他就成为贤人;再放多一点,他就变成圣人,就这么个道理。不是说你念了多少书,你学了多少年,不是,是你在放下。我们这个道场,很难得,这么多菩萨在护持,提供大家修学的环境,修什么?学放下,把你的毛病放下,把你的习气放下,把你的欲望放下,把你的贡高我慢放下,就是放下这些。这些东西都是障碍自性的,只要放下,性德就现前了。所以第一义就是自性圆满的显露出来。阿罗汉没有得到,因为阿罗汉只放下执著,还有妄想、分别;菩萨也没有证得第一义,因为他还有妄想没有放下,分别执著虽然放下,妄想没有放下。凡是没有证得第一义的,都不能离开老师。跟著老师走,没错,老师在前面走,带路,我们跟他走;他认识路,我们不认识路不要紧,跟著他。明达第一义,就认识路了,可以不必跟老师,你自己走,你走的路跟老师走的路一定是一条路,不会是两条路,这叫什么?佛佛道同,你成了佛。成了佛,你走的路决定相同,方向相同,目标相同,你才能证果。
佛的路在哪里?佛的路太多了,无量法门,我们找不到。可是佛给我们示现一个我们这样的程度可以依循的一条正路,这个路是什么?这个路就是经典。佛陀留下来这么多经论,经典里面,佛说得很清楚,学习就跟上学一样,要有次第,循序渐进。你遵循著次序,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你要遵循这个顺序,你不可以躐等。小学、中学没有念,就去念大学,这个搞法,佛菩萨摇头,错了,你搞不成功。如果小学、中学不要念,就可以念大学,国家办小学、办中学有什么意思?不是都办错了!浪费那么多金钱,浪费那么多时间,让这些小孩统统去念研究所去,一年、半年,博士学位就拿到,那不是很好?他不行,还得从幼稚园念起。所以《佛藏经》里面世尊才说,「佛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释迦牟尼佛这句话说得多么严肃,不承认!小乘是什么?小乘就是戒律,小乘是人天佛法,教你在世间做个好人,不要做坏人。学佛要从这里学起。你看经典一打开,「善男子,善女人」,小乘就学这一句,我要学做一个佛陀那种标准之下的善男子、善女人,然后才能入门。「净业三福」第一句指导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很清楚,你要从这里做起。
我们必须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他的那些学生分头向四面八方传播佛法,南传这一支成功了,从印度往东面走,到达现在的马来西亚、印尼,到越南,是南传小乘。北面这一支传到中国,中国接受的是大乘,为什么?小乘教义里面所说的,中国儒跟道都讲到,所以中国向上面再提升,儒跟道再向上提升,这是大乘。最成功的、最殊胜的就是这一支,向中国传的这一支,其他的都没落,有的一、二百年没有了,有的六、七百年没有了。唯独南传跟中国这一支一直到现在还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南传小乘严格执持世尊的教诫,特别是戒律;北传这一支重视在定慧,用儒跟道代替小乘的戒律。这个根佛教没有传到中国之前,中国已经做得非常好,就是基础非常好,佛法一来之后就开花结果。这些历史我们不能不认识。
现在佛教没落,没落的原因在哪里?根没有了,现在我们不学儒、不学道,也不重视佛的戒律,佛的戒律里根本的根本是十善业道。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十善业道经》不长,先后两次讲到,十善是人天法,你怎么样得人身?你怎么样能生天?修十善业。上品十善,生天,欲界天;中品十善,得人身,不失人身。换句话说,你不会堕落在三途。下品十善,阿修罗,三善道。没有十善,三善道就没有了。我现在这一生在人道,三善道之一,我这一生不重视十善,不学十善,不学十善跟十恶相应,虽然我没有杀人,不杀生,我没有杀人,我有没有叫别人因我而生烦恼?这想想,有,可能有,这属於杀戒里头的。人没有杀,有没有杀过小动物?蚊虫蚂蚁你还杀不杀?你这么一想就知道了。偷盗,我没有偷人的、没有抢人的,有没有占人便宜的念头?有,想占一点便宜,那就是偷盗。这心没有断,杀心、盗心、淫心。前面讲的三垢,现行、种子、习气,现行虽然没有,种子、习气有,所以一遇到缘不知不觉就起现行,你就晓得烦恼习气是多么重!什么时候才真正能把它化解掉?这些恶缘现前,依然如如不动,这是功夫,这是定功。
所以我们学佛,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候,诸位想想,如果不用《弟子规》来打基础,还有什么方法?没有办法。这一个基础还不够,还要用《感应篇》来帮助,用《十善业道》来帮助,希望这个根扎稳,这三个是主要的功课。辅助的东西很多,印光大师跟我们介绍的,最好的是《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了凡四训》。我发现印祖他老人家一生对这三种书的提倡,真正是世俗所说的,不遗余力,一生全心全力在流通这三样东西。他的弘化社,我看过他的本子,翻翻后面的版权页,我概略的给它估计一下,这三样东西,在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印的数量将近三百万册,那个时代这么大量来流通,为什么?这三样东西都不是佛书。印祖弘化社印的佛经很多,数量都很少,一千部、二千部,三千部以上太少了。可是这三种你看到都是五千部、一万部、二万部、五万部,他这样印法,为什么?我三十年前第一次到香港讲经,住在中华佛教图书馆,倓虚老法师办的。它里面收集弘化社的书,收集得很多,我白天没有事情,晚上讲经,白天我就去看这些书,看版权页。我就想,想不通,佛门的祖师对佛经流通没有这么热诚,对这三种东西是全心全力在做,不遗余力的在做,为什么?我在香港住了四个月,终於想通,这是祖师的慈悲心,要挽救劫运。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佛法,儒跟道也就没有了。
我对於这个认识是在香港讲经的时候给我的启发,愈想愈重要,难怪祖师这么用心。所以那一次我回到台湾之后,我就把这三种书大量流通。第一个是《了凡四训》,好像那时候我印了五万册,这是最大一次分量;《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开始大量印。而且我到处讲,讲这三样东西,弥补我们基础之不足,一定从这里扎根,这是很多很多人都疏忽,都没有注意到。那看看,这又过了半个世纪,看看现在,现在再不认真的救,再过个五年、十年,没得救了,是真的,神仙出来都救不了。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够不重视。我们学大乘,同时扎根,一定要晓得,没有根,这大乘不会结果。所学的这些时间,我们只可以说,你得一点大乘的常识,大乘法里面所讲的殊胜德用,你一分都得不到。如果你有根,那是活的,这大乘对你是最殊胜的滋养,你会很快的长成。所以希望我们同修有这个认知,一定要把四个根扎好,我们自己才有救,佛法才不至於在我们这一代灭绝,这就是报佛恩,这就是利益无边众生。
我们要把《弟子规》当作我们修学最重要的戒本来看,你有了这个基础,你再去学戒就很容易,一点都不困难。我们今天感觉得戒律很难修、很难学,处处都是束缚,都是妨碍我们的自由,这是我们放逸惯了,完全违背了性德,完全违背了本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三途的因缘。这些事,只要头脑稍微冷静一点,你会看得很清楚。看自己看不到,看别人,看了别人之后,立刻回光返照,再看看自己跟别人是不是一样?很清楚,很明白,我们现在走的是什么路?是佛道,还是鬼道、还是畜生道、还是地狱道?都是道,那个道不一样,到达目的地不相同。佛道,第一义;菩萨道,第二义。我们现在连人道都不走,人道是什么?人道是弟子规,《弟子规》百分之百做到,绝不失人身。所以你有弟子规的基础,你再修十善业就不难。《十善业道》这个经虽然不长,内容非常丰富,为什么?他从初发心讲到人乘,一直讲到无上乘。所以要记住,佛在经上讲的话,这个法是人天乘,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菩萨行处,乃至无上菩提,大根大本,你说多重要。所以从初发心到无上道不能离开,离开就错了。离开十善,你就离开了佛法,你就走上邪道,你的方向就偏差。
我们学习还是从《弟子规》,《弟子规》提升到《感应篇》,就是增盛;从《感应篇》再提升到《十善业道》,增盛;由《十善业道》提升到《沙弥律仪》。给诸位说,前面这三种,《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我们用一个总的代表来说,它教我们什么?孝养父母,《沙弥律仪》教什么?奉事师长。人不孝父母,决定不会尊师重道,所以孝是根,孝是本。唯有孝养父母,才懂得尊师重道。我们的学习,这是大乘法。佛在《菩萨戒经》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要求我们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人生观。这正确观念是什么?「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生生世世,此界他方,六道轮回,互为父子亲属。这样的心态去修学,孝道才圆满,那是佛菩萨的孝道。而学《沙弥律仪》,我们的心态一定要知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是佛弟子,一切众生是佛,是我的老师,师道才圆满。圣贤教育无他,孝亲尊师而已,这是圣贤教育。
你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学?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道理太深,儒释道三教的经典精华都在给我们说明这个道理,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可是你要是把道理都搞清楚以后你才干,太迟了,恐怕时间来不及,你的寿命、福报、缘分可能就没有了。所以真正有福德的人,听到一句干一句,听到两句就做两句,这是有福的人。佛在经典里用看病做比喻,这比喻得很好,你的病很重,看到是病危,有人送你这个药,告诉你那个药很好,特效药吃了,你病就会好。如果你没有怀疑,相信就吃了,果然病好。如果你要问他,你这是什么药?从哪里来的?这药是什么性质?对不对我的病?问长问短,问个几天都问不清楚,你病入膏肓,寿命到了,药还没有入口,已经过世。这个比喻很值得我们省思,我们对於圣人的教诲,就像这个处方一样,一丝毫怀疑没有,要想了解它,等我病好了,我再来研究,现在头一个救命要紧,这是个有福德的人,也算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对於大圣大贤,诸佛菩萨,要有清净的信心,决定不能怀疑。
弗沙如来也曾经在这个场所,忉利天王的善法堂,讲过十住法,所以这个地方『最吉祥』。我们再看第八首:
【提舍如来辩无碍。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提舍』,清凉大师给我们开示,「亦云底沙」,我们中国的意思就是「度」的意思,也有「说」的意思,总的来说是「说法度人」。说法度人最重要的要有辩才,所以这是赞叹佛德辩才无碍。「辩才无碍」,这是「能说」,佛经里面常常讲四无碍辩才,如果没有辩才,你就不能说。辩才是不是学得来的?是有这一门课程,学演讲。一生从事於教学工作的人,你看师范学校里面,有教育心理学,有教学法,这都是属於辩才的范围。我们学佛,要学讲经,老师给我们编了两个教材,一个是《实用讲演术》,讲演的方法;另外一本是讲经的,《内典讲座之研究》,里面讲讲经的方法。这些是我们初学的时候必修的课程。这个东西学了之后,有人会用,有人还是不会用。正如同兵法一样,《孙子兵法》,现在很流行,外国看的人很多,翻成许多不同国家的文字,全世界流通。学了之后,几个人会打仗?这就是岳飞所说的一句话,说得很中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是被害死,年龄不大,能说出这句话,可见得他对传统教育、对汉学的底蕴还是很深;得力於母亲的教诲,得力於周同老师的教诲。他讲一心。你学的方法是个原理原则,可是怎么样会用,那是本事。方法是死的,可是应用是活的,应用是学不来的,老师也没有法子教你。
我在台中学《讲演术》、学《内典讲座之研究》,我用了多少时间?不到一个星期,全都学会了,我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上台不会用,怎么办?李老师讲经教学,我一堂都不缺。上课的时候,我听他什么?我跟一般同学们真的不一样,一般同学都听老师讲的是什么,我不重视他讲的什么,我要听他,他为什么这样讲?那就是什么?他在讲台上,他活活泼泼用上了,我要学这个本事。这个本事他不能传,活的,上了讲台之后,因时不同、因人不同、因处所不同、因环境不同,千变万化,活的。这个经验,常讲经的人都有,你看没有讲经之前,你备课,准备了很多很多,可是有的时候一上台之后,看看大众的神情,所预备的东西一条都用不上,这很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