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百年游记精华-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明亮的湖泊,也在密密的大森林里徘徊?如果每个旅游者都能从九寨沟带回这样的启示,也许会成为全世界许多大城市的福音吧。 
  我继续走到了诺日朗爆布,只见那数不清的银练,有粗有细,有浓有淡,从一株株杉树背后的山崖顶上飞腾而来,沿着陡立的峭壁,往布满了沙柳树的山沟里泻去。这一道道雪白的水光,有的纽结在一起,像一朵朵垂直的云;有的分成不少支脉,像一把把寒光逼人的剑。峭壁上凹凸不平的岩石,弹出了一阵阵的水珠,像飞起纷纷扬扬的细雨,透过树叶的阳光,落在朦胧的浓雾中,折射出彩虹的颜色。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丛林,来到了一个分开的岔道旁边,左侧的则查洼沟,走到尽头是浩荡的长海,右侧的日则沟,走到尽头是苍翠的藏马龙河沟原始森林,听说都得长途跋涉十七公里,才能够分别抵达目的地。 
  今天已经走得很累了,我得在诺日朗爆布底下找个住宿的地方,听一夜风声、雨声和瀑布声,等黎明时分听到鸟声的奏鸣曲,再沿着蒲郁的山峦,去寻找湛蓝的湖泊。 
  走向长海 
  在则查洼沟里跋涉,真舍不得大步流星地走,道路两旁一座座高耸的山峦,竟以世间最缤纷的色彩,给游人贡献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油画。山坳里的松柏,替大自然涂上了苍莽的底色,夹杂在四周的白杨和水杉,显得分外的碧绿青葱。小溪对岸的一丛丛枫树,被悬崖上掉下的日光,映照得像一团团鲜红的簧火。垂着枝叶的柳树,用自已柔嫩的绿色,像唱出一支青春年华的歌,河滩上的芦苇在微风里飒飒地响,那一片淡黄色的根茎上,摇曳着白绒绒的花,竟像是紧贴在地面上的云彩。 
  当我正看得心旷神怡时,忽然飞来一阵浓雾,将眼前一大片鲜艳的色彩,不由分说全遮掩了起来,山谷里变成灰蒙蒙的,失去了丰盈的颜色,也失去了自己的影子,我站立在飘荡的浓雾里面,犹豫着怎样跨出自己的脚步,这时浓雾却又飘散了,剩下的一团水气,也赶紧往树丛里逃,立即变得无影无踪。我抬头望去,只见蓝天丽日正映照着晶亮的峡谷。 
  一声瞪亮的歌,也许是云雀的鸣叫,却找不见它的踪影,只见一对山鸡,拖着金黄色的长尾巴,在树丛里惆啾。一路上,山风呼啸,白云滚滚,像是禁不住要吟咏这神奇的山光水色。我踏着一路的岩石,来到了浅浅的季节海。为什么从山崖里流出的清水,淌过这平滑的河滩,就泛出了一阵阵的绿光呢?我伸出手指,触摸着水底的拢滩,张望着一块块白色的石灰华,’这儿没有苔醉,也没有水草,正是它变出了碧绿的水。 
  小小的五彩池更是奇妙了,一潭碧水,藏在几棵松树底下的洼地里,映照着浮云的白色,野花的红颜和森林的墨黛,一起都在日光里闪耀和旋转,千变万化,令人眩目。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藏族神话,说是身高四千多公尺的达戈山勇士,热恋着也是顽长的沃洛色莫山女神,用风和云打磨成一面宝镜,送给她用来梳妆打扮。有一天,达戈去探望她,在激动和狂喜中,她慌张地跌落了手中的宝镜,摔碎在山谷里,成了一百零八个湖泊。我已经瞧见的不少湖泊,如果说是硕大的镜子,那么这明媚、鲜艳、秀丽和神奇的五彩池,真可以说是小小的玻璃碎片了,不过它同样也都显得如此的美,总因为是留下了女神绝世的容颜吧。 
  在前边不远的长海,比起这五彩池来,真是一座辽阔的湖泊。一汪青色的洪水,却也平静得像镜面似的。往远处望去,只见一片浩瀚,熠熠放光,对岸的山峦隐约可见,满湖碧水从那挺立着的峭壁旁边,转过自己宝石似的身躯,轻轻地流淌而去。假使能够乘一叶扁舟,也在这绿水上折往背后的山峰,该是多么令人神往,可惜湖里空荡荡的,只好默默地站着,幻想着去攀登对岸的崇山峻岭。 
  这围住绿水的群峰,凝聚着一团团雪白的浓雾,渐渐笼住了树,笼住了山,笼住了蓝天,笼住了整个的湖泊,终于化成一阵细雨,在我头顶飘扬起来。我撑着小伞,张望着岸边一株挺立的柏树。树干左侧的枝叶都已枯萎,右边却还伸出了明亮的绿叶。传说这是一位藏族猎人的化身,他为了拯救被恶龙劫走的少女,在搏斗中被那恶龙抓断了左边的手臂。这充满了正义感的勇士,忍着伤痛,朝朝暮暮站在长海边上,要跟恶龙决战到底。面对着这傲岸的身躯,真让人从心里生出一种崇敬的情怀。 
  每一方的山水,都涵养着每一方人们的精神。我多么想在壮丽的长海之滨,把它的美质和气概也都领略个够。 
  九寨沟原始森林 
  黎明,汽车从诺日朗瀑布出发时,仰望着暗蓝色的天空里,还可以找到几颗孤独的星星,在夏日的寒风里闪烁。刚走到碧波措荡的镜海边上,突然从山峦的顶端,飞来阵阵的浓雾,遮住了湖泊,遮住了树林,遮住了山岭,遮住了眼前的一切。汽车像是在朵朵的白云里颠簸,快要抵达藏马龙河沟的原始森林时,云雾才散开了,只见峡谷两边的悬崖上,覆盖着皑皑的白雪,阴沉沉的天空里,又纷纷扬扬地飘起雪花来,多么轻盈和柔情,掉在苍翠的青松株上,顷刻间就将深绿色的山野,染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 
  吹来一阵凛冽的风,把云雾和雪花都刮得干干净净,拨开头顶上湛蓝的天,露出了一团火球似的太阳。在清澈的阳光底下,我们这群旅游者乘坐的汽车,终于到达了原始森林的边缘。一簇簇参天的云杉,摇晃着碧绿的枝梗和嫩叶,像是在欢迎远方的客人。 
  穿过一行行白桦树底下的小径,我踏着白雪,踏着青苔,踏着飘落的树叶,踏着锋利的岩石,走进了密密的森林。我站在高高的云杉树底下,抚摸着被熊猫啃光了叶子的箭竹,想透过蔚郁的树丛,寻觅天空里的日光和云彩,却无法找见它们完整的影子。当我低下头,想寻觅同来的旅伴时,却也找不见他们的踪影,不知道究竟躲在哪儿了。 
  在这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里,只听到呼啸的风声,簌簌的树叶声,却听不到人声,瞧不见人影,也找不到很想瞧见的熊猫,只剩下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慢步。我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总是瞧见人挤着人,中国的人口实在膨胀得太厉害了,像九寨沟这样安静的地方,真是很不容易找见的。我多么想在这儿长久地坐着,多闻一下峡谷里野草和树木的芬芳,多闻一下清香和纯洁的空气,好把尘世的纷扰和混杂的噪音,一股脑JL都暂时忘却了。 
  这高山上的原始森林,真是个变化无穷的地方,我刚才还从树叶的缝隙里,看到掉落的一缕缕阳光,一会儿却又乌云密布,浓雾滚滚,像是夜幕降临了,树林里幽暗得真有点儿令人害怕,能在这儿露宿过夜码?正在惊惧中间,四周却渐渐明亮了起来,原来是飘着一片片的雪花,还夹着筱粒,飒飒的,啪啪的,打在红桦树上,打在我脸颊上。我正想躲避时,太阳光亮晶晶的,像多少璀璨的珍珠和玛瑙,在闪闪地发亮。 
  我想起了一路上见到的淘金者,想起了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贪婪地谋求财富和权势,不知道他们可有功夫在大自然中徜徉?而且在山光水色中云游之后,会不会得到足够的乐趣,多少净化一点自己的精神?人类究竞应该怎样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里,让整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呢?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正在冥想时,几只云雀冲上了天空,迎着明媚的阳光,清脆和僚亮地鸣叫着,打断了我随意的思索,于是我坐在林间的空地上,尽情地品味起大自然神秘的气息来。 
  五花海和珍珠滩 
  从藏马龙河沟原始森林回来的路上,我终于瞧见了五花海的美景。清晨路过的时候,早就闻名的这一片期泊,被满天的云雾笼罩着,还未曾露出自己绝代佳人似的容颜。 
  为什么从这一汪迷人的碧波里,竟泛出了湛蓝的涟漪?像一粒粒璀璨的宝石,像一块块蓝得发亮的天空,给宁静和纯洁的碧波,抹上了多少神奇的色彩。在荡漾的微风里,我仔细地往湖面看去,只见那澄清的碧波,竟是探一层,浅一层,浓一块,淡一块,真正是千姿万态。而在这明澈的碧波底下,一株株躺着的树娅,像是许多雪白的珊瑚,诉说着大海里的童话故事。在这一串串珊瑚顶上,晃动着紫色的光点,粉红色的云霞和鹅黄色的树影。为什么在五花海里,蕴藏着这么多迷人的颜色呢? 
  当白云飘过山峦的顶端,万顷碧波中又浮动着乳白色的倒影,衬着这白茫茫的一片,旁边的碧波显得更明媚和鲜艳了。往远处望去,对岸山坡上黄杨树的倒影,在绿水中间轻轻摇荡,一簇簇浅黄色的光影,缥缈而又朦胧,还有那一束束墨黛色的光柱,悄悄地竖立在里面,原来是一棵裸极树的倒影。这一团团蓝色的光波,密密层层地凝聚在一起,竟像是从未见过的海市属楼,在蓝天和白云底下,不断地变幻着色彩与光泽。 
  当太阳冲出云围,在蔚蓝的天顶露面时,立即像一团火球掉进了碧清的湖泊中,炽热的火焰被撕得粉碎,闪烁出数不清的阵阵金光,有的像孔雀的翎毛,有的像火树银花,有的像满天的星光。我曾神往过法国的印象派绘画《日出印象》,惊叹于莫奈竟如此敏捷地捕捉住光和影瞬间的变化。比起《日出印象》凄清和迷茫的光影来,五花海的颜色简直太丰富了,太浓郁了,像多少绘画大师永远都用不完的调色板,真是变幻无穷,神秘莫测。 
  当我离开五花海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一幅充满色彩的油画,永远悬挂我的心坎上了。如果有谁要问我,什么叫做色彩的美?我就可以大彻大悟地告诉他,“你上九寨沟去看五花海吧!” 
  在五花海看完了大自然最美丽的色彩,我就兴冲冲地走往珍珠滩。这一私洁白和冰莹的溪水,从岩石嶙峋的河滩上倾泻而过,真像是一道光亮的长虹,从半空里掉人了山谷中间,这寒气逼人的白光,这砰旬震响的声音,这急湍奔腾的雄姿,真使我有些肃然起来。 
  从岩石间不住地溅出点点浪花,多么像迸出了一颗颗玲珑的珍珠。多少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卷起裤管,提着皮鞋,光着脚在凛冽的珍珠滩上嬉闹。我瞧着他们活泼的背影,走过了架在水上的栈桥,往山峦的背后信步而去。在这珍珠滩的背后,原来是一座挺立着的悬崖。于是哗哗的流水,纷纷在这儿争夺着前进的路,飞快地越过崖顶,一起都跌落下来,聚成了一道道银色的瀑布,有的像一面面折光的镜子,有的像一张张晶亮的窗帘,有的像一根根玛瑙的柱子,有的像一把把锋利的长剑,透过这些明净的水流,可以瞧见山洞里一株幼嫩的青松,显得分外的苍翠。 
  这奔腾不息的瀑布,将自己全部的水流,都倾注在山脚下的幽潭里,响起了一阵雄浑的轰鸣声,像半空中打雷,像有人在敲鼓,像千万块岩石在崩塌和滚动。 
  不管这一切,珍珠滩的水流永远在默默地倾泻,它要跃出水潭,它要穿过山坳,只要还有一丝的力量,它就永远要放射出珍珠般的光芒,它就永远要不倦地流淌,珍珠滩真像是一位无比坚韧的壮士。任凭那团团围住的山崖,也阻挡不住它遥远的征程,我挺着胸膛,在心里讴歌它这种伟大的精神。 
  一九八九年/九月                        
[潘旭澜] 香山明月         
  在北京香山过中秋节,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一起开会、写作的同人,大概也是如此。有几位家在北京的,都不回家去“团圆,’;操办这次写作活动的老谢,还特地从别的会议隙缝里,抽身赶来香山呢。 
  据老北京说,北京的中秋夜往往看不到月亮,它像小媳妇似的躲起来。看到大家情绪很高,我想:不管有月无月,这么些旧交新知,在一起散散步,天南海北地“乱弹”,泡它一个晚上,调节调节生活,也是很偷快的。 
  好像有意成全我们的兴致,吃过晚饭,被说成是小媳妇的圆月,坦然、大方地露面了。我们十几个人,三三五五,沿着林间的山路,踏着斑驳零乱的树影,东拉西扯,说说笑笑,把开会和写作的事“存放”在住处了。不觉多久,就到了玉华山庄。 
  倚着栏干,皓月迎面,远远一派清辉。远处的建筑楼宇,似隐若现。那似乎没有尽头的几行路灯比往常要红一些,像人工排列的星星,又像装扮北京的红宝石项链。我觉得披着明净的月光,比泡在碧清的海水里还好。这月光,清澈得不但能洗去十几天来的疲劳,还把大大小小的心事溶化得一干二净。不知站了多久,两位同人搬来一些折叠椅,这才坐下来。大家仍旧三三五五地分成几堆。别的几堆在谈什么,我完全没有留意。同我在一堆的几位朋友,有一句没一句地讲着一些有趣的往事。他们当中,有些平时相当健谈的,被称为“神聊八段”、“神聊九段”,这时不知为什么,话都少了。也许是没有心思多说,也许是生怕话多辜负这月色吧。谈话停顿的时候,山上不知哪个地方,不时传来鸟鸣,划破了山间的宁静。这鸟鸣,像我平时最喜欢的几支乐曲那样好听。不是“月出惊山鸟”,因为璧月已经当头,出来很久了。说不定那几只鸟儿,是为这美好的月色而忘情地大声赞叹呢。 
  微风起处,附近松林发出轻轻的吟啸,像遥远的涛声,又像交响乐的余韵。倘不用心,便不大听得出。更有一阵阵沁人肺腑的香气,似乎刚从露水中浸过,让你闻起来分外舒服。日间我看到香山许多建筑的门口、路边,桂花正盛开,一簇簇,一串串,争着为中秋奉献浑身热情和美质。于是,我想起了辛弃疾的词:’‘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慈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写得真好。在咏桂花之中,抒发了他的高尚情怀。一想起这位南宋首屈一指的大词人,我不由得又在心里朗诵他那“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那时他在建康(今南京),对着残破的金贩,无限关切国家民族的命运,因而在中秋夜产生了气势磅礴的奇想和名句。现在,长空万里看山河,已经是生活中的常事了。我倒是想从从容容地凝视,我们脏腑淤血的土地,从大梦中醒来不久,有几分活力?今宵月明风清,我觉得象征着一个好年景。 
  吃着月饼和苹果,_沉浸在这令人沉醉的景色和气氛中,我的思绪跑起野马来了…… 
  从有点懂事之年到现在,经过了几十个中秋。留下较深印象的,只有很少几个,十年浩劫中的一个中秋,我从上海回到故乡。那是因为饱受折磨,身体被搞垮了,还有患一种不治之症的重大嫌疑,好不容易才得以回去治疗、养病的。妻子为了让我心情好些,费力地准备了几样菜肴,说是一起“欢度中秋”。我却食而不知其味。那天月色也很好,环境虽不如香山,但也很清静,同家人在月下坐了一会,又一起到附近走走,我越是想装作高兴的样子,心里却越愤愈、痛苦、焦灼。并不是怕死,也毫不怀疑,江青之流及其祸国殃民的勾当迟早要完蛋。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他们茶毒神州,看这伙人类渣滓得意忘形的丑恶表演,也不知道我是否能看到他们的渡灭。于是,丝毫不觉得那圆月,那南方的树林和溪流有什么可爱之处。 
  断断续续想到这里,同人们说该回去了,我只好跟着走。没走几十步,忽然又想,要是有谁兴致好,愿意同我一起到栖月山庄或者梯云山馆,那该多好!自己一个人去就没劲了。在通常的情况下,冷冷清清地观赏景色,往往兴味大减。景色再好,有人才有生气,有人才有意思。记得一九七七年冬,我曾到那时没有开放的北海公园,在偌大的公园里走了两个多小时,统共只见到三、。四个人,就觉得很萧索。当然,风景区人多得像上海南京路或北京王府井,那也谈不上观赏了。这叫“过犹不及”。考虑到其他同人的情况和游兴,加上我觉得尽兴并不比余兴未尽好,所以也就打消了再去别处的念头。 
  回住处的路上,大家情不自禁地评说今夜赏月。有的说比想像的还好得多,有的说光是今夜之游也就不虚此次来京,有的说从来没有过得这么好的中秋夜。我没插嘴,却径自想道:一生几度中秋?中秋几回明月?明月几时再会香山一到了香山别墅住处,庭院树叶子上的夜露已很重了。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作,一九九四年修改。                        
[王蒙] 苏州赋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这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