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战对北元的震得极其巨大。北元为了平息此战的余波,花费了三个多月时间,赔上了一个著名的宣慰使。
福州被破虏军拿下后,建宁府就成了一座孤城。守将杨一尘本来就是大宋的官员,见大势已去,立刻选择了出城投降。闽北三州自此皆为破虏军所有。
浙东宣慰使陈祜欲领军攻天祥,诸将畏破虏军之名,不敢应命,纷纷告病而退。陈祜逼之甚,众人买凶刺陈祜于道。浙东遂乱。
通往大都的驿道又开始忙碌。
坏消息沿着驿道,接二连三地传到大都城。高梁桥畔的皇宫里,又传来的熟悉的咆哮声。文武百官躲闪着,不敢用目光与龙案上那个瘸了一条腿,却拥有狮子般威严的壮实汉子的目光相对。
忽必烈是个秉性刚毅,谋略过人的君主。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愤怒后,很快就恢复过来,宫中召见了自己亲信的几位大臣。
“臣等参见万岁!”董文柄,伯颜、阿合马鱼贯而入,跪在地上,叩头施礼。
“你们都坐吧,朕跟前,需要的是谋臣良将,不是磕头虫。”忽必烈从书案上抬起头来,对着行朝礼的几位大臣叮嘱道。接连几夜没睡好,他的眼睛有些红,看上去,更添了几分凶狠的味道。
“臣等有负圣恩了”,董文炳带头站起来,带几分歉意说。让行将就木的残宋又折腾起这么大的风浪来,诸臣之中,谁也未曾料及。这次大元的失利比去年在赣南还严重。去年文天祥攻入赣南,不过是趁大元内乱,实力全抽调到北方平乱的机会。而这次,却是硬碰硬的和蒙古军打了一场。
三万新附军,三千蒙古军全军覆没,主帅被阵斩。这已经是大元近年来,除了远征日本那次,在战场上的最大失利。
忽必烈没有说话,目光一直落在面前的几份奏章上。摆在最上边的,是达春的请罪奏疏,第二封是留梦炎请求抚恤王积翁留在京城中两个儿子的奏疏,然后是两浙江大都督范文虎关于浙东各地叛乱纷起,准备派派兵进剿的报告,还有一摞广南东路、江南西路等地的地方官员,关于流寇陈吊眼骚扰各地,请求朝廷派兵剿匪的陈词。
忽必烈的身上慢慢被一层杀气所笼罩。这种异乎寻常的举止让大臣们分外不安。诸大臣都是领过兵的人,知道闽北一带在整个灭宋战略中的重要性。但局势已经恶化到这种地步,并不是追究某个人的责任可以挽回的。当务之急,是调整军队在福建和广东南路的布局,别因为文天祥、陈吊眼等人的疯狂举动,给前方将士带来更大的麻烦。
“万岁是为福建局势忧心么,还是达春这小子惹您生气?”巴邻氏的伯颜(丞相伯颜,蒙古人中,叫这个名字的太多)站起来,低声问道。
“朕将几十万大军交给了他,这小子居然尸位素餐。半年多了,宋室伪帝没给朕捉来,居然连江西南路的老巢也被人搅乱了!”忽必烈用手指敲打着桌面,口气带着一点点冷。
用手指敲打桌面,通常是忽必烈决心杀人的征兆,中书左丞董文炳吓了一跳,赶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拱手说道:“万岁,邵武之败,非达春用兵不利之过。况且达春将军十余年来,冲锋陷阵,每战必前…。”
达春的谋略和勇敢,众人都亲眼所见。在追随着忽必烈的新一代蒙古人中,他无疑是其中佼佼者。否则也不会三十几岁年纪,已经独领一方。
如果因为一次失败就定他的罪名,恐怕会在武将们心里留下阴影。这是董文柄考虑问题的细密之处。他是个以谨慎与公正而闻名的人,忽必烈非常重视他的意见。
“这个,董兄,我知道。所以我才下不了决心治他的罪。”忽必烈挥挥手,打断了董文炳的劝告。“朕当年赐他双虎符,如果他是个临阵误事的庸才,不是说朕自己看人看走了眼么,我是不知道,该怎们处理这件事,派谁去,才能收拾这个局面。”
群臣之中,也只有这个董文炳,会被忽必烈以兄称之。也只有这个汉人,心怀慈悲,能制止住忽必烈的杀意。几个蒙古族官吏互相对望,投给董文炳感激的一瞥。
董文炳笑了笑,平静地答道:“依臣之见,邵武之败,皆因页特密实轻敌所至。页特密实已经战没,其罪不宜再深究…。”
这明显是一句推诿责任的话。把所有错误让一个死去的人来承担,以减轻前线将士的压力。董文炳只想息事宁人,按照汉人祖先的经验,临阵换将,乃兵家之忌。
“如此说来,右丞大人之意是,不追究达春丧城失地之过喽”,平章阿合马冷冷地插了一句,打断了董文炳的建议。从董文炳的话里,他能听出来,对方接下来的建议就是继续全力支持在广南东路的大军,待完全扑灭南宋行朝后,再管文天祥的事。这话说起来轻松,在掌管钱粮的人眼里,这话简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为了给前线提供支持,阿合马等人已经加印了很多纸钞,并且抓捕流民开办官冶,在太原、大都等地一再加税,连新征服的两浙地区也分摊了许多平宋的费用。但是朝廷依然是入不敷出,如果任由广南的数十万大军长期驻扎下去,用不了多久,官员的俸禄都不知道从何而出了。
大元马上取天下,论武功,当世无双。但治理国家的能力,却是全天下倒数第一。新建立的帝国中,真正有才华,懂得治理江南一带的汉人,不愿意出来为朝廷尽力。那些投降的,却大多是原来朝廷中的贪官。论贪污的技巧,他们的本事不亚于任何人。论治国,还不如忽必烈手下这些色目人。
阿合马是个理财能手,无论为国家,还是为自己。
“达春将军的确无过”董文炳横了阿合马一眼,不卑不亢地答道。这几年来,色目集团在朝廷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凌驾于董文炳等汉军世家之上。无论是道德底线,还是政治派别,几个汉臣与阿合马都无法站到一起。
阿合马耸耸肩,对董文炳的白眼做出一幅无所谓的姿态。放在前几年,这个以清廉著称的董文炳让人忌讳三分。可现在不同了,江南即将平定,汉人的利用价值已经越来越小。而色目人,因为善于理财,被忽必烈视为肱骨。
“万岁,达春专横,拥重兵而不知收敛。劳师远征无果,消耗钱粮,理应按律治罪。纵是无过,三军也必须回撤修养。”阿合马看着忽必烈的脸色,低声建议。“眼下江西、广南地方不安,臣筹措的军粮物资送过去,路上损耗,往往过半…。”
“临阵换将,恐非善举。”董文炳低声抗辩了一句。两浙大都督范文虎,淮西宣慰使陈岩等人曾经给他来信抱怨,阿合马派人在江浙与两淮等地设立宣课提举司,任命的回回官员官吏数字达到五百人,这些人都以征收税款为能事,对百姓的逼迫比宋时还严重。如果这样下去,恐怕各地的叛乱越剿越厉害。而阿合马的理由就是,消灭宋室需要钱粮。所以董文炳宁愿前线一鼓作气消灭了张世杰势力,让阿合马再没有横征暴敛和安插自己派系人马的借口。
“可达春这次,的确让朕失望”忽必烈揉揉脑袋,不愿意听阿合马与董文炳再争论下去。他现在需要的是短暂有效解决方案,而不是东拉西扯。
“陛下,臣之意,达春无过,但眼下必须先令达春撤兵。”丞相伯颜抬起头来,声若洪钟。
“呃!”忽必烈愣了一下,自从破了临安以来,伯颜还从来没这么大声和自己说过话。周围太监赶紧给伯颜使眼色,示意他注意跟皇帝之间的言辞。
伯颜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点鲁莽,赶快低下头去,但是忽必烈并没有动怒,反而被他这简短的一句话所打动,过了很久,他才问道:“伯颜说说你的理由,朕记得当年劝朕早日图宋时,你也是如此激动!时间隔得久了,朕以为你已经不再会跟朕有话直说了呢。”
伯颜的脸色有些红。当年立排众意,不让忽必烈北上平叛乱,而是劝他先取临安,灭了大宋,再回师北上。这是伯颜平生最得意的谋划,听忽必烈又提起来,心情激荡下,话有些颤抖。“依臣之见,如今当务之急,不是治谁的罪,而是把十几万大军,平安地从海边撤回来。”
话出口,整个大殿一片寂静。
大元在福州虽然遭受了损失,整个江南战局却依然向着对大元有利的方向发展。那些被分割包围的残宋势力已经逐渐被扑灭。因为小小的失败而撤回全部兵马,简直是小题大做。
“你是劝朕先放弃广南?”忽必烈低声问道。他虽然脾气暴躁,却不是个刚愎的君主。相反,他对伯颜等重臣的意见,接纳得非常虚心。
“臣听说文天祥在邵武,打的旗号已经不是光复大宋,而是守护汉人的故土和尊严!”伯颜的话听起来更不着边际。
忽必烈、董文柄等人的眼睛却突然一亮,仿佛看到了这句话背后隐藏的东西、
“朕听说过,这个提法倒也新鲜!”忽必烈看了董文炳等人一眼,饶有兴趣地回答。“照这样说,我大元理当退回漠北,将土地还给汉人才是。”
“陛下言重了,臣等岂敢负陛下盛恩!”董文炳长揖到地,大声答道。
“董兄岂是一般汉人,我说的是那些草民百姓。”忽必烈笑了笑,说道。“达春向来勇武,但这次邵武之失,他难辞其咎。本来我想重重处罚他,免得大伙领兵在外时,不思进取,坠了我大元的威名。既然董兄和伯颜都为他说项,朕就暂且放过他。只是十几万大军撤向哪里,咱们君臣还得好好谋划!”
“万岁…”阿合马嘴唇动了动,把话又吞回了肚子。众人的话,听得他一头雾水。董文炳之前不赞成撤军,与自己的意见相左。伯颜只插了一句话,忽必烈以及几个蒙、汉大臣的意见就快速地取得了统一。唯独自己这个平章大人,就像个傻子一般,站在旁边听人家说得热闹。
临被召见之前,几个族人曾经向阿合马恳求,想办法派他们去取代达春,完成对残宋的最后一击。以便建立些功业,顺带着弄些家财。所以阿合马才以粮草为借口,向忽必烈大进谗言。现在突然看到蒙、汉两派大臣携手,阿合马禁不住有些犹豫。
正琢磨着大伙究竟想干什么,听到忽必烈安排道:“阿合马,南征粮秣,你好生安排着。路上不太平,送到赣州即可,赣州向南,由达春自己来接。再给两浙备一份军饷,等范文虎回来,朕叫他到你这里来领。”
“是,臣遵命”,阿合马答道,一肚子火气全压在了心里。耐着性子,听见伯颜向忽必烈建议道:“万岁,如今天气湿热,士卒劳苦。不若令他们分道就粮…。”
伯颜的建议,一向是简洁明了。
刘深调向漳州、索都调向潮州,蒲寿庚取道海上回泉州,达春本部人马回英州、劭州一带修整。范文虎、吕师夔经略浙东,严防文天祥北窜。
一个新的战略框架,随着伯颜的部署而展开。阿合马看不懂,董文柄等汉臣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把几路分别去各地剿匪的大军用一条曲线连起来,就可以发现,这几支人马形成了一个半圆。而圆心方向,正对着福州。
“达春条陈自责,朕也不能一味护短。他说要把福建路从江西行省划出来,朕就应了他。让福建暂时自成一行省,仍归达春兼管着。但此行省为战时之制,着蒲寿庚、索都为参政知事,命他们协助达春,尽快平定福建。至于文天祥,朕希望把他生擒,朕想见见此人!”忽必烈看看众人,郑重地叮嘱道,“能以一人之力,乱我大元天下者,却是个少有的人才。”
“臣,尊旨!”蒙、汉、色目大臣齐声答应。
忽必烈挥挥手,示意众人可以告退。目光紧盯着伯颜在桌案上草草勾出的形势图,轻轻叹了口气。
文天祥到底是个书生,还不懂得用兵。或者是残宋诸将之间分歧巨大,导致他们又错过了一次转败为胜的机会。如果此战换了伯颜指挥,破虏军绝不会去打福州。陈吊眼和许夫人也绝不会分散。
刚才伯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当文天祥取得邵武保卫战胜利后,接着与陈吊眼、许夫人一起出兵梅州、循州,直取达春后路,沿海那几路大军,粮道就有被切断的危险。到时候,无论达春是否回援,张世杰都可以强行登陆。
宋军战斗力虽弱,一旦形成合围之势,加上广州附近凌震等人的兵马,还有一些土匪流寇的武装,在广南地区,宋军与元军的兵力对比就是三比一。
近四十万围攻十万,加上文天祥手中的那些秘密武器,达春等人未必能全身而退。到那时,大元输得就不仅仅是福州,而是整个江南。
好在,文天祥还没成熟,没伯颜的那种判断力。更好在,文天祥现在的目标,与张世杰等人的目标越来越远,他们不可能同心协力。
忽必烈吸着冷气,将目光盯在了福州方向。不能再给文天祥成长的机会,如果他有了伯颜的头脑和眼光,天下危矣!
拔剑 (八 上)
y福州城快速恢复了宁静。
街市依然太平,人们熙熙攘攘,为一天的衣食而奔波。店铺、作坊、码头,既无土地又无恒产的帮佣们光着膀子,用体力换取全家的温饱。
他们很少识字,也不懂那么多家国概念。对他们之间很多人来说,城头上那面旗子,是大宋还是大元,与他们关系不大。大元统治了这片地方,需要人出徭役,纳税。换了大宋统治,他们依然是社会的最底层,身上的苦难一样不曾少。
至于传说中那些屠城、车裂,只要没裂到自己头上,大多数人是不在乎的。即使真的有那么一天,大伙也未必反抗得了。拿着朝廷俸禄士将军,开口闭口忠义的儒者们都不反抗,平头百姓,管那些闲事干什么?
然而,这一切突然有了些变化。具体的说,是从城头大元旗帜被摘下来,踩在脚下,而破虏军大旗挥舞在敌楼高处那一天起。
从那天起,福州城的乡绅、豪强和店铺掌柜们,对底下伙计、帮佣突然就客气了起来,伙食也陡然提升了几个档次,连菜里也偶尔奇迹般冒出了过年才会有的肉丁。
从那天起,那些平素满嘴忠孝节义,投降起来比谁都快的老儒们也收敛了很多,聚会的时候,再不敢提大元天命所归的马屁,给蒙古人歌功颂德的诗词也藏了起来。换成了对破虏军英勇事迹的歌颂,还有对大宋朝廷的期望。
因为福州城换了个新主人,他的名字叫文天祥。提起这位大宋丞相的与众不同之处,任何人口中都能讲述出一段传奇。
他是大宋状元,曾经出使敌国,被拘押却不肯投降,历尽艰险逃回南方。
他在逃亡途中受到北元和大宋两方面的追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不死。
他在南剑州开同都督府,很快军队打进了江南西路,震动大江南北。
他被四十万大军追杀,惨败之后,逃入深山。半年内居然再次竖起反抗大旗,一战下邵武,再战灭掉北元三万大军。三战,智取福州,迫降建宁。将福建北部三府全部光复。
最重要的是,他居然把无主之田全部分给了百姓。让流离失所的难民们第一次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他的军队,征徭役居然付钱,并且给的工钱远远高于码头和作坊里那些黑心掌柜。
百姓们的需求,通常都很实际,他们首先要求的是生存。仓廪实而后才知礼节,衣食足后才知荣辱。
而大多数人,他们需要出路。学好文武艺,货于地位家,几千年的传统,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很多人心里,不在乎把肚子里的知识,卖给哪家帝王。
连祖师爷都在六国间跑来跑去,何况徒子徒孙们。
但是儒家中亦不乏坚韧者,对着蒙古人的屠刀毫无惧色,一次次拦在入侵者的马前。如陈文龙,如许汗青。
到底是谁传播了儒家精义,是投降者还是牺牲者,历史书上,没有说清楚。儒家经典上,也没说明白。
但文天祥却知道,与其让那十余万人去投海,不如教会他们如何战斗。就算一个换一个,也足以把蒙古人赶出江南。
至于城头变幻的大旗与平头百姓的关系,文大人自有一番解释,就在城墙上大笔刷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在这段文字的上面,是王积翁等人的人头。告诉人们,拿了朝廷好处,却不肯为其尽力的失职者,是怎样一个下场。
“招兵了啊,招兵,管一日三餐,按月给饷。脸上不刺字。军官不打骂。文大人亲自发你守土证,凡参战者,皆为自家守土。持此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