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游记》第三章以及诗剧 《曼弗瑞德》。
就象浪子恰尔德的一生传奇经历总是伴随着女人一样,诗人拜伦同雪莱的相识缘于与一个女人的浪漫恋情。
原来,在拜伦出国之前,他接连收到一个匿名女子的情书,要求与他见面。当时诗人正处于英国社会舆论的四面围剿之中。他起初以为是圈套,没有理睬。后来那女子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名字。她在信中写道:“我不期望你爱我,我亦不值得你爱……你反对下面的计划吗?星期四,一同到市外十里的地方去。在那儿我们将自由自在,无人知晓。第二天就可以回来了…… ”在读到随后一封更具体的信时,拜伦终于动心了。他们共度了一个夜晚。这个大胆的浪漫女子名叫克莱尔·克莱尔蒙特,她是雪莱的妻子玛丽·葛德汶的异母姐姐;而拜伦的私生女阿利格拉,就是她与拜伦短暂感情的收获。
对并没有根除贵族恶习的拜伦而言,与克莱尔的那一夜不过是逢场作戏,满足好奇和寻求刺激而已。他对克莱尔毫无恋情,事后也就忘得一干二净。当他下榻日内瓦湖畔的旅馆时,他才大吃一惊地发现,那个姑娘早就在此等着他了。同她在一起的就是她的妹妹玛丽和妹夫波西·比希·雪莱。在她的介绍下,他俩相识了。
在日内瓦重新见到克莱尔,这使拜伦满心不悦。但这种不快在与雪莱的频繁交往中消失得干干净净。
孰瑜孰亮
猩猩惜猩猩,英雄识英雄。三年前,雪莱在《麦布女王》出版时曾赠给拜伦一部,但他们的交往亦仅此而已,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尽管如此,共同的坎坷际遇,同样的杰出才华,对传统和专制政治的同仇敌忾,对被压迫被奴役民族的一致同情和对独立、自由及人类理想境界的共同向往,使他们一见如故,顿成知己好友。
雪莱此时尚未成名,但拜伦一眼就看出,对方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诗人。他甚至因感觉到对方比自己更富于才华而有时不免露出一丝嫉妒和小气。但更多的时候,他却深深为雪莱的坦荡胸襟、真诚的品质、高尚的人格和为人类幸福理想而奋斗的明确信念所吸引。这是他生平碰上的第一个内心与外表完全一致、人格精神完美无缺的人。雪莱也曾经历过坎坷的童年,酷虐的家庭,痛苦的失恋和失败的婚姻,受到反动政治和法律的压迫;但他并没有拜伦式的那种孤独和阴郁,他象天使般的美丽和纯洁。拜伦几乎被这位比自己年少四岁的天才征服了。他们一起荡舟湖畔,周游城邑;一起讨论人生,讨论自然。如果说雪莱惊赞拜伦的天才而打心眼里敬重和服膺他的伟大,那么拜伦则更多地接受了理想主义者雪莱精神上的影响,汲取了后者的无神论思想和宇宙人生观念。
数年前,他还写诗大骂华滋华斯;而现在,部分由于雪莱的引导,部分因为置身于这种乐而忘忧的湖光山色之中,他逐渐地领略了华滋华斯诗歌的神趣,从而在他自己的诗剧 《曼弗雷德》中出现了类似的主题旋律。在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三章和《曼弗雷德》以及后来的《该隐》中,不少地方都受到雪莱思想的启发和影响,有的地方就是听取了雪莱的意见后改写的。没有雪莱,很难设想我们今天还能读到拜伦的那些最受人推崇、最精彩的诗歌章节。没有他俩的相识,更难设想我们能读到那煌煌大著《堂璜》。前面第二节我们曾提到,正是因为雪莱的及时鼓励和支持,拜伦才得以将那已经中辍的《堂璜》续写下去。
两位诗人一同参观了锡雍古堡——那只是日内瓦湖畔蒙特勒附近的一块岩石。十六世纪瑞士的一位爱国志士庞尼瓦曾被囚禁在古堡中达六年之久。拜伦用小刀在牢壁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据说,今天去游览古堡的人们仍然能看到诗人当初的题名。他们都为这位为民族自由而战、饱受专制迫害的志士的英勇事迹而激动不已。回来后,拜伦在一夜之间写下了那著名的长诗《锡雍的囚徒》,而雪莱则写下了《思想美的赞美诗》。那年六月至九月间,拜伦还写下了 《普罗米修斯》、《梦》、《黑暗》、《勒德派之歌》等重要诗作。
诗人间的相处是极为融洽的。不过,拜伦对雪莱的那位千里迢迢追赶而来的姨子克莱尔却没有那般友善和温柔。拜伦对女人有着类似德国哲学家尼采的那种观点。他曾受过女人的欺凌或欺骗;因此,他以恶意的鄙视和仇恨来报复几乎所有的女人 (除少数几个例外),不管她们是否真的伤害过他。在受到他的恶意对待的女子中,克莱尔当然不是唯一的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却是相当无辜而受害很深的一个。在日内瓦湖畔的那些日子里,她每天傍晚上山去拜伦的家,第二天早上下山回到雪莱的住宅。她为拜伦抄写《锡雍的囚徒》、《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三章;同时也满足拜伦的情欲。她现在已有孕在身了,拜伦对她也已厌倦了。他极力对她冷淡,并想尽办法逼她离开。心地善良而纯洁的雪莱实在看不下去了,但在这件事上他没有办法影响拜伦。
8月29日,雪莱夫妇带着克莱尔悄然离去。拜伦顿时觉得一身轻松。他庆幸此事“终于了结”。他写信给奥古斯塔为自己辩护:“我未曾热恋,现在也不会对任何人有爱情。但当一个女人跋山涉水八百英里前来使我摆脱独自苦思冥想的大道理时,我不能完完全全地对她扮演禁欲主义的角色……”他骨子里是贵族的本质,极为看重门第出身。尽管他为被压迫的民族鸣不平,但他却缺乏雪莱那种真正的平民意识。他只是居高临下地将平等独立等等恩赐给他们。因此,对于出身微贱的克莱尔,便只是成了他发泄性欲的对象,而毫无情感可言。1817年1月,当克莱尔生下了他和她的女儿阿列格拉后,拜伦惟恐孩子受到不良教育,径直将女儿带到自己身边;他甚至剥夺了克莱尔的教养权,不顾其苦苦哀求,硬将幼小的女儿送入了修道院。女儿五岁时就夭折了,死在修道院里。这未必不是拜伦的过错。因此,当马克思从政治观察的角度说出下面的话时,不能说没有一定的理据:
拜伦和雪莱的真正区别是在于:凡是了解和喜欢他们的人,都认为拜伦在三十六岁逝世是一种幸福,因为拜伦要是活得再久一些,就会成为一个反动的资产者;相反地,这些人惋惜雪莱在二十九岁时就死了,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而且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
《曼弗雷德》
八月里,英国诗人马修·路易斯来看望拜伦。他把歌德的《浮士德》念给拜伦听。容易激动的拜伦真正激动起来了。浮士德的苦闷和追求,与魔鬼靡非斯托非勒订立的契约,还有与玛甘泪的悲剧,这些不正是他自己所非常熟悉的么?于是,一个只属于他的骛傲不驯、铮铮铁骨的叛逆男子汉形象,在拜伦的笔下产生了——这就是他的杰出诗剧《曼弗雷德》的同名主人公。曼弗雷德是孤身住在阿尔卑斯山中的一个封建领主。他富有,博学;但因为犯罪而受到灵魂的煎熬。他借用秘术从宇宙的各个角落召来各种精灵,要求他们帮助他忘却心中的一切。但精灵们告诉他,他们能够给予他所有的一切,但是他要求“‘忘却’——忘却自己的力量”,却在他们的权限之外。诗剧中显然有着诗人自身经历的影子。曼弗雷德的苦恼就是他自己的苦恼,那位该诅咒的女人是分居的安娜贝拉,而那位他失去了的女子,就是可爱的奥古斯塔。最后,曼弗雷德拒绝了修道院院长的说教和魔鬼们的诱惑,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死亡。他对自己说:“只有我自己才能毁灭我自己。”仿佛是谶言,诗剧的作者最后也为自己选择了走向死亡的道路。
这年十月,拜伦和他的好友霍布豪斯及仆人乘座一辆六匹马拉的拿破仑式马车,离开瑞士,前往意大利。他们首先抵达北意大利的首府米兰。短暂的逗留期间,他见到了拿破仑的前秘书德·别尔。别尔讲述了关于拿破仑的许多轶事,这使素来崇拜那位英雄的拜伦大饱耳福。随后,他们离开米兰,最后到了水都威尼斯。
如诗如画如音乐般美丽浪漫的威尼斯使拜伦得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欢悦。他爱小船里的昏暗的阳光,爱大运河的沉默,爱市内的古堡荒墟,爱那忘我陶醉的狂欢节。他还爱上了一个结了婚的二十二岁的威尼斯女人。似乎存心要刺激国内那些伪善的道德家们,他在给出版商墨瑞的信中大肆渲染自己的恋情,称为“阿尔卑斯以南最幸福的一对”。
他尽情地享受和体验人生。每天上午,他去亚美尼亚人的一个教堂向僧侣们学习亚美尼亚文;下午,则渡海到利德岛上,与朋友们骑马逗风。在饮食方面,他仍然保持多年来的习惯。为了保持体形,他不进晕食,不饮酒料,只吃少量的饼干和蔬菜水果,喝苏打水。他喜欢热情而漂亮的意大利女子,女人们如走马灯似地在他身边旋转。
狂欢是为了寻求刺激,冲淡痛苦。如果说诗剧中的曼弗雷德没能获得“忘却”的痛苦神力,生活在威尼斯现实中的拜伦却在疯狂的迷醉中得到了暂时的心灵慰籍。他在给奥古斯塔的信中写道:“这一个月里,我心情平静,而且充满了爱。过去两年间那个几乎使我发狂的有道德的魔鬼米尔班克不断将我拷问所产生的痛苦,现在也不象以前那样折磨我了。”
结识革命党人
在意大利,拜伦一住就是七年。头三年中,除了为写《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四章而短暂地去罗马实地考察以外,他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威尼斯以上节描述过的方式度过,只到他邂逅那位此后为他的生活重新带来生机的特瑞萨。
许多社会都是这样,表面上的浮华掩盖着内里的黑暗,都市的繁荣建筑在底层人民的痛苦的脊背上。当时的北部意大利正在奥地利帝国的铁蹄下呻吟,普通百姓深受异族统治欺凌和本国贵族阶级压迫的双重痛苦,人民的愤怒如墓地磷火般四处浮现。正如诗人所说:“全国就象子弹上膛的枪,许多手指头都在移动,想扣动枪机。”
在认识特瑞萨以前,拜伦已经同当时广布意大利全国的秘密革命组织“烧炭党”有过接触和联系。自他走进成人社会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在用他的诗歌和言辞呼唤着自由、独立,为反对专制压迫而呐喊。在外出漫游的日子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他为之奋斗终身的这一使命。他沿途不断朝拜那为反抗压迫、争取自由而斗争的革命志士的遗迹,从中汲取鼓舞斗志的营养。在日内瓦湖畔,他参观过关闭庞尼瓦的牢狱;在滑铁卢战场,他去凭吊那使欧洲封建君主们恨之如骨的失败了的英雄;到意大利后,他曾求得威尼斯地方当局的同意,去当地一座关禁死囚的地下牢房蹲了一夜,体味失去生命自由的痛苦;在米兰的短暂停留期,他跟当地的爱国志士和反对奥地利统治的知识分子频繁来往,在他们的秘密碰头地点斯加拉剧院的一个包厢里,一起讨论意大利的命运和前途。在去罗马的路上,他又特意绕道费拉拉,拜谒诗人塔索被幽闭七年的地下室,写下了著名的《塔索的哀歌》。
眼前对烧炭党人谋求意大利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斗争,他自然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支持。因此,他与特瑞萨的相爱,不仅仅是各自为对方的美丽容貌和独特品格所吸引,也是在人生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相知相悦、志同道合。通过特瑞萨和她的一家,拜伦同烧炭党的联系日益加强,更深地投入到争取意大利民族解放的革命活动。
1821年春天,意大利西北部的几个城市同时爆发了革命起义。受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的鼓舞,拜伦同特瑞萨的哥哥甘巴及烧炭党其他领导人一道,更积极地筹划艾米利亚—罗马涅区的起义事业。同年秋天,起义被反动当局镇压下去了。特瑞萨一家人被勒令离开拉文纳。拜伦也被迫同他们一起离开,先去比萨,后移居里窝。他一直受到反动当局派去的警察和暗探的监视和盯梢。一个以意志、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和独立为最高人生皈依的浪漫主义诗人,为了他国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却使自己陷入了不自由的境地。但是,拜伦坦然接受了。他从未因此而后悔。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当整个民族的命运处在危险之中,即使我个人的事情进展顺利,我也感觉不到多少欢乐。如果有可能大大改善人民的处境 (尤其是这些被压迫的意大利人!),我决不会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在另一篇日记中,他又写道:“为了他们的解放,我所能付出的一切——金钱,其他财产,甚至生命——我都可以付出。”
生命峰巅
反叛者的颂歌—— 《该隐》
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也滋润了诗的灵魂,激发起诗人强烈的创作冲动。在意大利时期,拜伦不仅写了大量的诗歌、历史剧,而且也写出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诗歌——《堂璜》。
在进入《堂璜》这座伟大的艺术宝殿之前,让我们先驻足拉文纳,端详一番诗人在此地完成的诗剧《该隐》。
《该隐》写作于1821年7月至9月。但据拜伦的诗坛契友雪莱说,这部诗剧在许多年前就开始酝酿。因此,这是一部深思熟虑的精心构思之作。一反过去在诗人的诗歌中常见的那种一泻千里的豪放气势和急风骤雨般的狂热激情,诗剧中充溢着一种冷静而严密的理性,一种犀利而明确的洞察力。
这部诗剧对基督教传统及其教义进行了批判。它的现实意义在于,正是宗教使普遍存在于欧洲各国的那种压抑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的政治独裁、思想专制合法化,道德秩序化。《该隐》则兜底戳穿了这个历史谎言,挑开了反动封建专制统治披上的那件道德秩序的外衣。它指出,上帝耶和华只不过是一个“权力无边无际的和铁石心肠的暴君”,是制造人间罪恶和不幸的渊薮。诗剧赞美了卢息弗——那个只服从真理,却不愿屈服于谎言去巴结上帝而被赶下宝座,并将上帝的世界撕破给人看的“恶魔”,更赞美了该隐——那个反抗上帝,决不妥协,无惧于来自天国的诅咒、判决、放逐等种种迫害的反叛者。
由于《该隐》强烈的现实指称意义,这部诗剧刚出版即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同时也受到英国统治阶级和教会的恶毒诽谤。他们咬牙切齿地攻击拜伦是撒旦式的“恶魔”,大法官甚至拒绝为该诗的著作权提供法律保护。与此同时,它也受到了歌德、雪莱、司各特和托马斯·穆尔等一切爱好人类思想自由的进步作家的热烈称赞。
史诗丰碑—— 《堂璜》
但是,只有在《堂璜》横空出世后,才真正在文坛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令保守的人们瞠目结舌,令进步的人们欣喜若狂。文学史家和评论家们将它誉为继弥尔顿的《失乐园》之后的伟大诗作,而《堂璜》的作者在英国之外的影响仅次于莎士比亚。它的耀眼光芒惠泽于全世界的文坛以及千千万万的普通读者。在众多受其影响的诗人作家中,有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有写出了《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的法国作家雨果,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作者——德国诗人海涅。《堂璜》的成就是巨大的。连诗人自己也不讳言对他最后一部长诗之成功的自信:“如果你一定要一部史诗,那么
《堂璜》就是你所要的东西;这是一部正象《伊利亚特》之体现了荷马时代的精神一样体现了当代精神的史诗。”
《堂璜》共十六章,一万六千多行;作于1818年至1823年间。拜伦原拟全诗规模共五十章,后因诗人欲全身心地投入希腊革命而中辍;随后诗人不幸英年早逝,那未完成的诗章便成了永久的遗憾。但由于该诗的开放性结构,以及其随诗歌主人公周游列国展开叙述的特点,并不影响现存诗歌的完整性及欣赏价值。
堂璜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据说他生活在十四世纪的西班牙塞维利亚,淫佚放荡,无恶不作。欧洲文学中有不少作品以他为主人公,而拜伦笔下的堂璜,却赋予他迥然不同于传统的崭新意义,因而为他创造了新的形象生命。正如诗人创作的其他作品一样,我们在《堂璜》中,也能辩认出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
堂璜是一个普通平凡的贵族知识分子,是拜伦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产物。他的性格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的人”形象有若干相似之处。他富于正义感,恪守人道主义原则;但也缺乏坚强的信念,容易为环境所左右。该诗前六章描写了堂璜的身世及恋爱生活。他出生于西班牙的加的斯城,与丈夫分居的母亲独自抚养他。少年堂璜蔑视传统的封建道德标准,十六岁时,他爱上了母亲的朋友、年长他七岁的朱丽亚;后者嫁给了一个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