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下地方本来不易觅医,而且水灾之后,家计愈艰,医药之费万难筹措,只好看他天天的凶险起来。孙杰夫妇除了衣不解带,日夜服侍之外,那里还有什么办法。这天王氏大限将届,回光返照,身子忽然清醒了些,要点东西来吃。夫妻大喜,只道沉痾可起,动问老人家爱吃什么。谁知王氏这样不要,那样不喜,单单要吃那田螺。这是因为大水之后,家中不知从哪里流来一个大田螺,刘氏看这田螺大得奇怪,弄点清水,把它养了起来,曾给王氏瞧见,所以此时想要拿来尝尝这种新鲜味儿。依孙杰的意思,只要母亲爱吃,管他荤素,请他吃了再讲。刘氏却知道是婆婆的乱命,他吃了几十年的斋饭,无端为这田螺开荤,万一吃下肚去,忽然懊悔起来,仍要添出毛病。而且吃素之人,一旦无端开荤,也是非常罪过的事情。于是他想个法子,特去外面找来几个田螺壳,用滚水洗得干干净净,一点气味都没有了,却拿面筋腐干等物,捣之成酱,做成田螺肉模样,嵌入田螺壳中,哄那王氏。只说遵命烧了田螺,请他尝新。王氏果然欢欢喜喜,吃了几个,也并不知道是人工制成的假货。吃了之后,又过了一天,他的寿数已到,就此一命呜呼。孙杰夫妇哀毁形瘦,不消细说。当即办完丧葬之事。刘氏因婆婆临终爱吃田螺,所以见到那个大田螺伤心得了不得。孙杰便把这田螺送去水中放生。后来刘氏也得病去世,临死之时,含泪对丈夫说道:“我随你二十年,替你养亲持家,自问并没失德,只不曾替你养下一男半女。我家境况,又如此贫苦,我死之后,你哪有银钱再娶。这孙氏血脉,岂不由你而斩。这是我死不瞑目的事情。”说毕而死。
从此孙杰一家,只剩他一人。也不能再作田工,每天只在村中有钱人家帮佣作工,维持一身生活。那个地方,凡替人作佣的,大抵只供中饭,早晚两餐,仍须回家自食。这孙杰又要作工,又要自己煮饭,往往弄得两难兼顾。而且家中门户没人照管,一切都觉非常不便。欲想另娶一妇,苦于力量不及。每每想起他妻临终的话,不内心如刀剜。如此过了半年光景。
这日,因是他妻生日,前去坟头哭奠。回得家来,远远望见家中炊烟忽起,心中大疑,急急赶回一瞧,只见饭熟菜沸,专等他来受用。再寻那烧饭之人,却杳无踪迹,越发疑惑起来。
恰好肚子饿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现成茶饭受用过了。
天天照旧出去作工,每天回来,依然饭熟于釜,茶沸于垆,只不见烧茶煮饭之人。而且门户窗牖都锁得好好的,一点没有开动的形景。这一下子,可把个孙杰真弄得又惊又喜,又十二分的奇怪。先时还不敢告诉人家,只每天下工比往常略早一刻,想要出其不意,跑回家中,看一个究竟。谁知那人好像有先见之明,不等他回家,总先走了。孙杰扑了好几个空。
一天索性请个假,仍旧一早出门,到了夜饭时分,却去邻舍人家借了一个梯子,爬上墙头,向自己厨屋内一望,哪知不望犹可,这一望,险些把他的三魂七魄吓出躯壳。原来他已瞧见替他煮饭的是一个绝世美人。这可真是万分稀罕之事。若问究是何人,连孙杰本人还不大明白。作书人也只好说一句,下回分解罢了。
第十回 鳏夫惊艳 田螺报恩
却说孙杰望见这样一个美人,无缘无故,天天替他煮饭烧茶,心中真是万分纳罕,立在梯子上面,不由说出”咦“的一声。这一声不打紧,却早被室中美人知道有人窥觑,但见他一阵慌张,登时形影俱无。孙杰下了梯子,开门入屋,一锅子的饭,还煮得半生不熟。自己前一天看过,家中存米最多吃得三四天,此时米桶中,忽然满满一桶白米。另外还多了些盐肉鸡鱼之类,一起放在柜内。孙杰只得先把那饭烧熟了,吃了一饱。
因菜米俱有,便向东家请假二天,足不出门,老等那美人前来。
谁知此时的美人,知他不去作工,便不替他煮夜饭,仅在他清晨酣睡之时,替他煮好一餐早饭,而且带来许多鲜小菜。烹饪得十分可口。孙杰几次想起个大早,等候美人。偏偏这几天,仍是见不到美人。但有一件事,更使他欢喜的,美人知他不去作工,怕他没钱使用,还替他弄来许多白银,足可用得几年。
孙杰惊喜之极,便想拿这银子开一家小小店铺,免得常年作那帮佣生涯。主意已定,便去向那东家辞职,东家问他,因甚不干。孙杰是忠厚人,不会说慌,只得把实情诉说出来。那东家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存心倒好。听他有些异遇,便说:“你所遇见的或是什么仙人,一定你做过什么好事,救过他的性命,他才来报答你的。”孙杰道:“小人穷得要死,哪有力量作甚好事!”东家笑道:“好事不必要有钱才能做。你既想不起来,暂且不必管他。但天上神仙,未必会得你好处,或许是花木鸟兽之精,曾经得你救援,前来报德,也未可料。若果如此,你可预备锅焦一片,搓成小小团子,候得他来,就突然将他抱住,把锅焦塞入他口中,逼他咽下,便与生人一般无二,就可问明原因,和他成亲,将来好处不可限量哩!”孙杰领教而归。便整整坐候一宵,假寐待晓。天色黎明,就悄悄地潜入厨房。果见美人背着身子,正在那里切菜。孙杰依照东家嘱咐,突然上前,用力抱住,同时伸出右手,将预备的锅焦,塞入他口中,等他汨然一声咽下肚去,刚想放手,忽听那美人开口道:“郎君且请放手,妾已受烟火,不能再遁,容慢慢禀告郎君吧!”孙杰情知不是诳言,便把双手一放。美人回转脸,含愧带羞的,向孙杰深深裣衽。孙杰也长揖还礼,却也觉得不好意思。只得搭讪着说道:“请问娘子,和小子素昧平生,小子一介穷人,也没有好处到娘子身上,因甚那样错爱。小子心实不安!今幸得睹尊容,万望明白见告。”美人微笑道:“妾有苦衷,甚不愿郎君知道妾的事情。不知是什么人饶舌,教郎君这等恶计,但郎君所愿知道者,妾所不敢禀告者,深恐郎君不知妾事而苦苦相诘。一知妾事,又将畏妾如蝎,而不敢相见。结果必使妾欲报大恩而不可再得,甚或因此惹起郎君疑惧,反而因好成恶,如何是好呢?”
孙杰听了,慨然道:“娘子太过言重,小子虽是乡村穷汉,自问颇还有些肝胆,娘子如此见待,必因小子何处何时略有微劳。小子委实记不起来!娘子必不肯说,小子倒要疑心娘子,不要认错了什么人,白白地费了一番心力,却不能使真正施恩之人稍受报答,小子命穷如此,反而无功受禄。不但没有好处,必定要折减寿算,该活六十岁的,只怕不到五十岁,就要死了。娘子请想,小子还敢再受娘子的恩典么?”美人听说,倒笑了一笑道:“总道孙官人忠厚老实,听你这番谈吐,原来也是一位调皮朋友。不瞒郎君说,贱妾心中何尝不想早点对郎君说明,总因幽明异路,恐惹物议,兼恐郎君不谅苦衷,反不能遂妾报恩之志,所以一味隐藏,冀使郎君受我数年奉养,然后知妾必非害君之人,彼时方可直陈颠末,使君恍然大悟。不料未及匝月,就被君捉住,莫非你我真是有缘之人吗?”说到这话,不期面上微微一红。
孙杰却喜欢得眉宇皆春,张开一张大口,只是合不拢来,因又正色道:“娘子千万不要如此多心,小子刚才已经说过,处境虽穷,肝胆尚有,爽爽快快地说一句,即使娘子真是妖魔鬼怪,既称小子曾有微功,特来图报,这话虽然当不起,却可断定娘子必非为害我而来。我孙杰又不是土偶木人,难道连个好意歹心,也辨不出来么?”美人见说,又低垂粉颈,略作沉吟,方抬起头,嫣然一笑道:“郎君看我是人是鬼,还是什么妖魔魍魉,山魈树精。”孙杰听了,不假思索,也笑道:“娘子天人,便非神仙,也决乎胜过凡人。若说那些鬼怪,世上果然都有,只怕化不到娘子这等人才,也未必有娘子那般仁心。”美人听了,不觉一笑道:“郎君真会说话,外人偏都说你不善说话,这也奇了!”孙杰笑道:“或者这便是所说福至心灵罢了。”美人又笑了笑道:“实告郎君,妾身确乎不是人类,仙人太高,贱妾怎敢冒充,妖鬼太凶,贱妾又犯不着影戏他们。郎君请回记一记,当尊夫人在日,可曾救过一件东西的性命么?尊夫人临终之时,又曾有什么遗憾之语?郎君仔细一想,不妨先猜一猜,猜得不对,贱妾再当奉告。”孙杰记了一会,只记得刘氏以未有生育为憾,至于救命之说,兀自想不起来!”
美人点头叹道:“惟其如此,愈见君夫妇盛德仁心,真施恩不望报之君子也。妾罗姓,名圆,家居淮水之滨。洪水时,为大浪卷至府中,水退之时,匆匆不及离府,承尊夫人抚养珍惜,不啻骨肉,后来令堂病中乱命,几使妾不保性命。又蒙尊夫人设计周全,觅得潜代,方保微生。后来又承贤夫妇送出府中,俾得自遂其生。此德此恩,没齿难报,不料尊夫人如此贤德,竟不永年。贱妾闻之,便生报德之心,为因生非人类,又且羞于自媒,所以先操妇职,续识君容,拟至数年后。得君信爱,再容自陈。何意未及一月,便得与君相聚,岂非大幸之事。事已至此,还望君勿以非类见轻,俾得随侍左右,为君操执井臼之役。妾虽不才,或不致以生活累君,更不忍君为妾故,稍蒙不利。君堂堂丈夫,当能鉴妾微忱,深信妾无他意罢了。”
孙杰听完了话,才悟到是那放去的田螺,先还不免稍有惊愕,及听他语言清朗,情致缠绵,又想他数日来侍奉之勤,相待之厚,心中便只感激而无疑念,因即起身拜谢道:“娘子天人,何必这般客气。曩日之事,全出无心,本来算不得什么,既娘子如此存心,小子也不便多说什么,只愁本人穷贱粗鄙,怎配得上娘子的天生丽质,就说生活所需,虽然娘子不要小子预备什么,小子却越觉愧惶无地。”罗圆笑道:“既承见爱,不加疑猜,彼此便是自己人了,还客气什么。但有一事,务求俯允。”孙杰忙道:“既为夫妇,彼此一体,有什么不能答应的事情。”罗圆赧然道:“说来也没甚大关系,就因妾道行太浅,虽能变化人身,未能脱离躯壳,须俟二十年后,所受烟火既多,又得君精血灌溉,方可渐渐丢撇顽壳,化成人体。君可于明夜子时,亲到西面河边,将妾顽躯捧来,放在大缸中,浸以清水,一月一换水,并须放在隐密之处,千万不能使别人知道,这是顶顶要紧的事情。郎君可能应允否?”
孙杰大笑道:“我当是什么大事,原来如此一回事儿,也值得那般客气。”说得罗圆也笑了。这天,罗圆替孙杰做完一切事情,仍自回去。到了晚上,孙杰恐怕误事,坐待到子时,忙去西首河边一找,果见自己和刘氏所放的大田螺,还在岸边。便欢喜喜的抱了回来,照他所嘱的话,一一布置妥帖,方去睡觉。一到天亮,便闻厨屋内有人讲话之声,心中大疑,起身一看,原来啰圆又带来两个小丫鬟儿,正在指挥他们弄茶弄水,煮饭做菜。一见孙杰起来,罗圆先谢了他提挈之恩,又命两个丫鬟前来叩见,并说子:“这两个孩子,年纪不大,也很做得事情。”二婢一齐拜过孙杰,孙杰益发大喜。
从此罗圆便常住孙家,和孙杰成了夫妇。孙杰家中,本来一无所有,此时却逐渐兴盛起来,不但柴米衣服完全不用忧虑,其它起居服用,都舒适非常,比平常有钱人家,还来得写意。孙杰也不去替人帮佣了,在市上开了一家米面铺子,经营筹划,交易买卖,全凭罗圆一言,往往别人失败的生意,到他手中,偏能转为胜利,不上二年,便成了富厚之家。这孙杰生性仁慈慷慨,喜欢施与,无论识与不识,凡有急难相求,没有个不帮忙的。幸而罗圆神通广大,替他陆续不断的运来银子,可供周济贫穷,要是不然,只怕天大家私,也早给花费完了。此时远近乡镇地方,几乎无不知有孙杰夫妇,他们大伙儿把孙杰唤做孙善人,把罗圆称为活观音。夫妻俩倒处得非常适意,非常快活,就只一桩事情,不称他们的心。原因刘氏临死,心心念念,以孙家血统为虑,后来罗圆报恩,身事孙杰,也说重在替他生男育女,接续香烟。谁知种种事情都能满意,只有这最紧要的问题却是无法解决。看看过了十余年,兀是音信毫无,孙杰急得要死,常常愁眉苦脸,伤心叹气,对罗氏道:“我自问存心不坏,济难救危,不敢言功,也可算不愧寸心,难道老天爷就连儿子也不给一个?也不晓什么事情伤了阴德,竟使我落到这等下场!”罗氏只有再三劝慰,说他年纪不大,精力未衰,得子迟早总有定数,立心好善,天必赐福,怎见得定没子嗣呢?”孙杰听了,也只好今年盼明年,明岁望后岁,这样的盼望下去。
果不然,这天道报施毕竟不差厘毫,像孙杰这样的仁慈,岂有绝嗣之理!造化老人老早注定,替他预备了一个很好的佳儿,专等时机一到,就着仙官仙吏护送与他。看官们要知天爷爷替他预备的是哪一位佳儿?等的是什么时机?作书人一时还舍不得发表,留待下回分解吧!
第十一回 迁怒迷人蛟龙泄恨 法师收妖当场出丑
却说本书上文缥缈真人对火龙真人曾说过一件老鼠化蝙蝠在西岐山上替文美真人守卫洞府,后来又因他有功于灌口人民,着他去那里受些香烟。真人原替他算定,这香火期间,只有一千年相近。哪知不到千年,就被那条蛟龙一搅,搅坏了他的寺院。那蝙蝠原本忠厚安分,因千年香火为期已近,再也不生奢望,回至山中,拜谒师父文美真人,备陈前事。真人神机默运,良久良久,方叹了一声道:“似你出身异类,又为动物中顶顶卑下之物,居然能够有这般成就,自是可取。在人家说来,还以为你修炼得如许久远。这点成就,并不算十分难得,但从开辟以来,以绝小动物,而修道成人,日后还有绝大前程,怕除你之外,未必更有第二人。似乎天公于你,不算薄待。我因甚无端讲这几句话给你听呢?因为你的出身太卑,前程太大,这是非常难得之事,大凡事之非分而得者,必多意外的磨折,磨折越深,成功越大,亦更见成功可贵。若是随随便便读得几句道书,炼得几年坐功,就能成仙了道,世上众生,只怕人人都要去学仙人了,人人都能轻易成仙!仙与人,又有何殊?既不见仙之可贵,而仙之为仙,也真个没甚高明,我辈又何用如此苦修勤炼呢?”蝙蝠稽首道:“弟子明白了,弟子虽出身异类,为动物中最下贱卑微之物,但从师尊收留门下,又受了千载香火,虽不敢说如何成就,也算得了几分人性。从今为始,弟子大概将由畜道而入于人道。在别人生而为人,根行本来极佳,修持必较容易,弟子却不敢妄自尊大,自拟于人类之数。无论人生所不能受的磨难艰苦,弟愿意去捱。捱得过,是师尊玉成之德,也是弟子非分之荣!捱不过,也只好自怨命苦,枉费了万载修持,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弟子决不敢稍有怨悔之心!弟子愚拙心肠,但知顺天敬师,安分修道,其它都非所问,望师尊怜而教之。”
真人听了,不觉展眉喜笑道:“倒不料你有恁般决心,这样毅力,真可算得物类中杰出之才,反常之事。大凡反常者,不败亡,必大贵。如你之才之命,败亡二字,可决其必至此。将来成功,真不可以限量!如今便是你所说的人禽交界的关键,我便要牒送地府转轮殿上,烦他们送你转凡人世,择一良善人家,前去投胎。你须立定宗旨,明心见性,勿为利欲所诱,勿为财色所迷,见义必为,视恶如仇,诸善力行,百邪远避。如此力行勿懈,机会到来,自另有人度你出世。即使人事牵缠,稍稍挫折,总都是命宫所遭,切勿灰心短气,自弃前功。要知修道时的磨折,都非真正的苦难,乃是修道人应历的途径,必有的阶段。横竖经难愈多,将来的成功亦越大。总之都非劳而无功的。谨记吾言,勿忘勿忘!我这许多弟子中,只望你一人最有造化了。”
蝙蝠受命之下,感激而泣,只说:“弟子都理会得,弟子已经说过,修道顺命,不计成败,何况师尊又明明训示弟子,还有那种造化呢!”真人大悦,马上修起牒文,待要申送入地。只见蝙蝠又跪下道:“还有一言,请问师尊,方才师尊说,『将来机会到来,自另有人前来脱度弟子。』难道说师尊就未必能来拯拔弟子么?弟子承师尊训诲提携,恩同大地,难道还要去另拜师父么?这就使弟子万分的不解了!”文美真人听了他说到这句,不觉慨然道:“师弟相逢,都有一种缘份,缘尽则散,事理之常,本来不必介意,何况你我关系,还不致从此而止。不过度你之人,